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桀宋-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阳与蒙挚给释放出来了。

    看着蒙面人的眼神,姜阳心里松了口气,旋即点了点头,捡起了旁边一个已经死掉了的齐卒的利剑,然后招呼大家杀出去。

    ……

    直到贼人撤退之后,韩腾的几千宋军这才姗姗来迟。这个时候蒙挚和姜阳已经被救走了,军心大乱之下,即便蒙阔能镇定自若地指挥大军阻击,却也只能逮住几个漏网之鱼,拿这些人回去交差了。

    一处山林中。

    姜阳向着那个蒙面人跪道:“君上救命之恩,恩同再造!请受姜阳一拜!”然后他一头磕在地上,心悦诚服的模样。

    蒙面人扯下了黑色的面巾,然后露出了一张让蒙挚匪夷所思的脸,竟然是宋君偃!他……他就我们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本来姜阳突然带人归降,这个事情就让蒙挚感到困惑了,现在子偃的出现,也多多少少地让他猜到了一些内幕。

    看来姜阳降的是宋君偃,而不是齐国,不过宋国如此大费周章地攻杀齐军,难道就不怕齐王事后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秋后算账吗?

    “汝不必多礼。”宋君偃把姜阳给扶起来了,嘴角含笑,说道,“姜阳,让你受惊了。寡人带人扮作草寇袭杀齐国的军队,实属无奈,你知道的,齐国势大,虽然我宋人不惧之,却无心大战!”

    “事后即便齐王发现了什么,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姜阳啊,寡人为何搭救你,想必你已经心中有数了吧?”

    闻言,姜阳一脸亢奋、犹疑,闪烁不定地道:“君上果真愿意支持鄙人复国?”

    宋君偃郑重其事地点头道:“然也。此番征讨大孤山,寡人之所以随军出战,一方面是为了迎回文姜和妹姜两姊妹,一方面也是为了拥立你这个旧齐后人复国!”

    “寡人是谋划已久了啊!姜阳,寡人听闻你跟原姜齐的贵族还有联系,而且你盖城姜氏家大业大,结交群寇,不知道是也不是?”

    姜阳有些激动地点头道:“是的。君上,若是能得到君上和宋国的支持的话,鄙人就能打着复国的旗号,随时拉起一支数万人的军队!若鄙人能成功复国,必附从宋国,以为兄长,唯君上马首是瞻!”

    子偃摆了摆手道:“你先别急着许诺。我宋国的大军是不可能为了支持你复国,而大举进攻齐国的!不瞒你说,姜阳,寡人之所以支持你们姜氏复国,是因为不想让齐国安心发展国力,齐国本来就是根基深厚,底蕴雄厚,宋国不能比之。”

    “齐王有心灭宋,却力不从心。宋齐是世仇啊!齐国的国力蒸蒸日上,我们宋国是拍马也赶不及的,所以寡人想要扶持你们姜氏复立齐国,跟田氏齐国分庭抗礼!”

    听到这话,姜阳的心一下子跌落谷底,脸色凝重地道:“君上,若是没有你们宋国的兵力支持,我姜氏复国,只怕不过一场黄粱美梦,如何实现?”

    子偃睁着眼睛说瞎话,道:“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宋国会出兵齐地的。姜阳啊,当务之急,你应该马上返回盖城,变卖家产,聚拢私兵,依靠你在齐地的名望招纳各地的贼寇!寡人听闻齐国的贼寇多如牛毛,你可以招抚、讨伐、吞并他们,成为自己的势力,这样应该能聚拢几万人的军队!”

    “田氏立国不过六七十年,现在虽然称霸天下了,但是也有很多人不耻于田氏窃国的行径。原来效忠于你姜齐的贵族,还有那些不受齐王重用,倍受冷落的贵族你都可以拉拢他们,得到他们的支持,以壮声势!”

    “寡人向你保证,三五年之内,姜氏齐国必定复立,你,就能成为齐国的国君,复立先祖的江山社稷!”

    听到这些话,姜阳深以为然,宋君偃给他指出了一条大道。他相信只要按照宋君偃给出的这个战略走下去的话,一定可以复立姜氏齐国的社稷的!

    子偃又拍了拍姜阳的肩膀,说道:“现在寡人还不能给予你兵力上的支持。我宋国去年刚刚跟魏国罢战,不宜再大动干戈,不过寡人向你保证,等你聚拢人马的时候,一定派遣一大批将尉帮你操练兵马,将他们打造成我宋军一般的新军!”

    “你们盖城姜氏几世积累,又有各个旧贵族的支持,应该不缺乏粮草军需,寡人也不能在财力物力上过多地支持你。不过你可以打着我们宋国帮助你们姜氏复国的旗号,相信,这样的话一定可以得到不少齐国旧贵族的支持的!”

    “诺!”姜阳向着宋君偃作揖道,“君上大恩,无以为报!若我姜氏果真复国,必定背靠大宋,牵制田齐,谨遵君上号令!”

    谅你也不敢背叛!对于姜阳这誓言一般的许诺,子偃微笑着点了点头,不错,不错,看来这回是找对人了!

 第167章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沙丘宫里。//全本小说网,HTTPS://。)//

    宋君偃回宫之后便立即传召了军师祭酒张烈。他此番随军出征大孤山,收获不少,不仅相中了蒙挚这个可塑之材,委以重任,让他做了宿卫副统领,还成功迎回了文姜和妹姜两姊妹。

    最重要的是,子偃拉拢了姜氏齐国的嫡系后裔姜阳,若是后者果真成功复国的话,且不说宋国又多了一个可靠的小弟,还能牵制齐国,消耗齐国的国力,使其无力伐宋,更没有什么精力去一门心思地发展国力。

    一举三得,一举三得啊!

    “君上,可是盖城姜氏愿意附从我们宋国的号召,欲复立齐国之社稷乎?”一觐见宋君偃,就看到了他脸上的那一种掩盖不住的喜色,张烈也成竹在胸,笑着发问道。

    “然也!”对于张烈,宋君偃是十分的器重和仰仗的,在独处的时候他也不必假以颜色,保持着君主应有的不怒自威的架势。

    子偃笑着道:“姜阳这是没得选了!已经有人告发他们盖城姜氏意欲造反,谋反的罪过可是株连九族的,即使是姜齐原来的旧贵族们想要保住姜氏的传承都有心无力了。”

    “不过张烈,你认为姜阳真的能成功复国吗?”

    张烈闻言,颔首道:“姜氏没有成功复国的能力,但是有着成功复国的基础。田氏代齐已经有六十多年了,齐国民心思定,臣民拥戴当今齐王,但是姜氏还在齐国有着一定的名望!”

    “姜氏齐国传承自太公,太公功莫大焉,泽被子孙,若不是田氏几代人的谋划、经营,韬光养晦,以大斗出,小斗进的办法赢得齐国黔首的心,得民心,又专权于平公、宣公、康公三代齐国国君,大权在握,只怕田氏很难代齐!”

    “然则,田氏齐国虽然得民心,却不得旧齐的公卿大夫们的拥戴。就跟韩赵魏三家一般,田氏也是窃国的,得国不正,这些年来又冷落如孙氏、国氏、蒙氏等原来旧齐国的贵族,这些贵族对现在的田氏齐国多有怨言,大为不满,若是我们给盖城姜氏以名义上的支持的话,相信姜阳一定能在短时间之内得到这些齐国的世家大族的支持的。”

    宋君偃也深以为然地道:“不错。盖城姜氏原本就是一方豪绅,资产无数,加上姜阳本人又是义薄云天,结交了不少的江湖豪杰,侠客、贼寇、贵族他都结交,相识遍齐国南部。”

    “姜阳在齐国南部的草寇之中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只要他变卖家产,换了物资,又得到了齐国诸多怜悯姜齐贵族的支持,征讨、招纳各地的草寇,就能在短时间内聚集一支上万人的队伍!”

    “齐地多私斗,草寇众多,姜阳也是一方豪杰,识时务,他的一个聪明人,肯定能想到这样做对他的好处的。不反坐以待毙是死,反也是九死一生,倒不如放手一搏反了!”

    张烈沉吟地道:“君上,你看姜阳这个人,愿意做我们宋国的傀儡吗?”

    “姜阳这厮,有勇有谋,粗中有细,只怕不甘屈居于人下。”宋君偃顿了一下,说道,“不过这也由不得他了!姜阳手里有足够的粮草军需,也有上万的兵马,但是这些兵马都是三教九流的贼寇,乌合之众,战斗力堪忧。”

    “姜阳是一个有头脑的人,他绝不会拒绝我们派遣将尉前往大孤山训练他们的兵马的。考虑到姜军里的教官都是宋人,姜阳不可能不提防的,姜阳不同于薛、鲁、滕、卫这些国家,我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往各国的军队里安插自己的亲信,但是他们也能收买人心。”

    “张烈,你明白寡人的意思吗?”

    “我明白。凡是派遣往大孤山的将尉,都跟派往各国的将尉一般,他们的家属都会留在商丘,由国家发放补贴,照顾他们的家人的衣食住行。”

    “大善。”子偃点头道。

    “君上,若姜阳果真是一个枭雄呢?枭雄者,狼子野心,到时候姜阳如果成功复国的话,难免不会想方设法地摆脱我们宋国的控制啊!”张烈有些担忧地道。

    子偃闻言,摆了摆手道:“哈哈哈,张烈你多虑了。姜阳的确是一代枭雄,野心勃勃,但是他的对手可是寡人,为了得到我们宋国的庇护,抗拒田氏齐国,姜阳必须要做出一定的牺牲,不说对于寡人的诏命千依百顺,可是我们想要在他的朝堂上,军队里安插我们宋国的人,易如反掌。”

    “张烈,你忘记了我们给各个盟国制定的方针了吗?培养心腹臣子和将领的事情要提上日程了。无论是在各国的朝堂上,还是军队里,都必须要安插忠于我们宋国的人,乃至于拉拢他们的大臣和将领,为我所用。”

    “等到把他们这些国君的权力彻底架空了,不过一个傀儡而已,名副其实的傀儡。到时候寡人只需要一道诏命,就能将他们的国家灭了,其城邑土地也顺利并入我们大宋国的疆域。”

    “更何况,姜阳成功复国的话,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他手下的臣工党派林立,势力错综复杂,很难拧成一股绳,不似薛国、卫国那样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不少的臣子还是终于他们的公室的。”

    “寡人听闻,姜阳只有一个孩子,不过四五岁的孩童。姜阳若是暴毙的话,一个小孩子能控制得住局面吗?”

    听到这话,张烈不由得感慨万千,看来宋君偃果真是成长了不少,都可以驾驭这些厚黑权谋之术了。

    按照他们原本的计划,以互帮互助为理由,宋国大肆向薛国、鲁国、滕国和卫国这四个盟国安插忠心而有能力的大臣,不管是在朝堂上,还是在各盟国的地方,都有亲近宋国的势力。

    战国乱世,其实是不忌讳这种事情的。春秋战国时代各国都沿袭了上古遗风,不说对于臣子没有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的到别的国家做客卿,走的时候还要好吃好喝地招待着。

    若是被查出这个大臣是细作,来打探情报的,所在的国家也不能立刻处死他,也不能虐待他,只能是把这个大臣遣送回国就算了。

    这个时代对贤才都是宽容的。

    如果说礼贤下士之风哪个时代最为盛行,莫过于春秋战国了。

    不说是安插这些臣子和将领去别的国家,就算是一国之相邦,也能交换的。

    譬如历史上的张仪,张仪去到魏国做相国,原来的魏相公孙衍就去到新郑,做了韩国的相国。苏秦更牛掰,直接腰佩六国的相印,名义上是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相国,虽然没有实权,但是这个名头还是很唬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