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桀宋-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泓水之战宋国败北之后,咳咳,还是宋襄公太仁义了,遵从上古时代打仗的规矩,墨守成规,等到楚军的船进了射程还下令不放箭,非要摆好阵型,等到楚军登陆之后排兵布阵才打算进击。

    可是兵不厌诈啊,楚人一上岸就冲杀过去了,宋联军溃不成军,大败,宋襄公也一病不起了。

    这一战使得宋襄公成为了列国之间的笑柄,也成了千古笑柄。迂腐、昏庸成了宋襄公的代名词,被后来人嘲笑。不过在当时宋襄公却是“仁义”的化身,被世人敬仰的!

    不过从此以后,列国之间的大战愈发的激烈,规模也越来越大,也就不讲求什么仁义了。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比比皆是,这一点从《孙子兵法》里的:兵者,诡道也。可见一斑。

    “苏卿,寡人昨日命你草拟的文案,都草拟好了吗?”宋君偃毫不避讳地道。

    这时,一直在群臣里面老神自在的苏贺,听到这话,立即站了出来。这厮今日有些古怪,作为戴偃的心腹大臣,竟然在戴偃被群臣“围攻”的时候,都不出来帮忙,原来这对君臣是早有预谋的,难怪,难怪啊。

    这样想着,唐鞅不由得怒视着苏贺。

    “回君上,都草拟好了。今宋之变法,不可一蹴而就,大争之世,强军为重,故臣以为,宋国变法,当可从军队里入手!”

    “具体的章程呢?”

    “可效仿秦国的军功制!”

    闻言,群臣的反应很是激烈。

    “君上,不可,不可啊!”

    子偃则是横眉冷对,从背后的架子上拿出了宝剑,并拔了出来,锋芒毕露地道:“寡人之剑可利乎?”

    “……”

    “苏贺,念吧!”

    苏贺微微躬身道:“我大宋可效仿秦国建立军功制,以激励军中将士的奋勇杀敌之心。军功爵位制共分二十级,分别为: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善!”戴偃点头道。

    秦国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是奖励军功、鼓励杀敌求胜的军功爵禄制度,它是新兴的地主阶级为提高军队战斗力而采取一项措施,同时也是调整当时社会关系的途径之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几百年分裂的局面。

    秦灭六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秦孝公商鞅变法。变法之后,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适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国力大增,成为战国中后期中华大地上实力最强的国家。强大的军事实力,让秦国在统一战争中横扫六合。

    秦军战斗力主要来源秦国一套先进的管理制度——据有秦国特色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其在鼓励秦军士气、提高军队战斗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戴偃知道这个时代的人从不缺乏勇武,缺乏的只是一颗敢于杀戮的心。在强大的刺激之下,原本只是想混口饭吃的宋国士兵,也会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了获得名利而战的!

    宋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披甲勇士,一般为军中精锐前锋)一个首级,就可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证据是敌人的人头(首级),也就是说在战后把敌人的人头砍下来带回军营,作为证据。

    在军中,每顿吃的饭菜因爵位不同而不同。簪袅可以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干草半石。

    这样的将士,焉能有不奋勇杀敌的斗志?!

    “君上,自平王东迁以来,列国争霸,天下各军之间的军制亦是不尽相同,而我大宋的军制亦是繁杂,很多职位有所重叠或者缺乏。故臣以为,军制也应当改变!”

    “如何改变?”

    “为了军队运转更具有效率。臣以为应当设立自上而下的将官,我宋国的军队,可严格在君上的控制之下,没有虎符,任何人不得调动军中的一兵一卒,违令者夷三族!”

    “大善!”宋君偃表示很赞同。

    不顾群臣想要吃人的眼神,苏贺继续道:“除此之外,臣请君上废除大司马的官职,设立大都督取代大司马。负责全国军事行政的官吏为大都督,战时随时任命将军统兵,秦有上将军和前后、左、右诸将军。军队可分为京师兵、地方兵和边兵三部分!

    京师兵主要由郎官、卫士和守卫京师的屯兵组成。郎官由郎中令统领,卫士由卫尉统领,负责宫廷内外的警卫。负责守卫京城的屯兵由中尉统领。地方兵置于郡、县,一般由郡、县尉(亦称都尉)协助郡守或县令统率,平时维持地方治安,战时听中央调遣。

    征调地方兵,需以皇帝“虎符”为凭。边兵主要负责边郡戍守,由边郡郡守统领,下辖都尉和部都尉。”

    “寡人深以为然也!”

    “另外,军中的军职也要革新!”

    苏贺慷慨激昂地说着,具体的宋国军制跟秦国的军制有着很大的不同。

    五人为伍,设伍长;十人为什,设什长;五十人为一屯,设屯长;百人为一卒,设卒长;五百人为一部,设军侯;一千人为一都,设都尉;五千人为一校,设校尉;一万人为一军,设渠帅。

    这是步兵的编制,骑兵的编制也是大同小异。

    一百人的骑兵,为百人将(百夫长);二百五十人的骑兵,为二百五主;五百人的骑兵,为五百主;一千人的骑兵,为千人将(千夫长);一万人的骑兵,为万人将(万夫长)。

    对于苏贺的这个将要在宋军当中施行的变革,宋君偃很是赞同,剔除了多余的将官,又设立了更具有效率的新式军制,可谓是与时俱进。

    当然了,昨晚跟苏贺等人商量的时候,戴偃也不是没想过后世的一些军制,但是太五花八门了。尤其是那些什么连长、班长之类的,听都听不懂,所以在这个古代,设立近代的官制,军职,真的是很打脸的事情,只有二货写手才干的出来啊!

    “不知道诸卿意下如何呀?”等到苏贺说完了,子偃又假惺惺地向群臣问道。

    “全凭君上裁决!”

    群臣也是有苦自知,宋君偃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在获水之战后,宋国的军队里其实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子偃在军中已经建立了足够的威信,堪称军中的灵魂人物!

    在这个乱世,枪杆子里出政权,戴偃从后世来的现代者,自然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牢牢地将军队抓在手里,容不得任何人染指。

    此前,他已经在军中开始变革,征召各地的精壮,又剔除了许多公卿大夫家的私兵还有细作,有嫌疑的都不放过。军官层面的就更不必多说了,凡是跟世家大族有染的,统统踢出去,换上忠于戴偃,至少忠于职守的将军。

    除了宋国的五万常备军,目前宋国的各地的守军,地方兵和边兵,都在发生变化。宋君偃想要加强中央集权,军权是最为重要的。

    见此,戴偃很满意地道:“好,既然诸卿都没什么意见。那么寡人这便拟诏,从即日起,没有寡人的虎符,任何人不得私自调动一兵一卒,违者夷三族!……”

    军队革新只是一个信号,宋国真正的变法大幕其实还没有拉开!

    今晚加更一章!

    回复书友建忠靖国:一代人数十年之内就想要完成统一大业,的确太过理想化了。秦始皇还要奋六世之余烈呢,所以在宋君偃这一代应该不能统一中国,三世皆贤明之君,在他的孙子那一代也差不多了。

    但是不能太过臃肿,在羔羊的计划里,戴偃死后也就几章,描写统一大业的,宋君偃只是奠定了宋国一统天下的基石,就跟秦昭襄王一样,合纵连横,削弱各国的有生力量。

    回复书友易水寒:尽量更新,谢谢书友的支持!

    回复书友银河少帅:国家强大靠的就是这些贤能,所以肯定要出台招贤令的。

    最后,请大家多多支持羔羊,写作不易,能让更多的人阅读到《桀宋》羔羊就已经很满足了。

 第29章 越王无疆

    大朝会结束后,宋君偃又派出大行人子干出使越国,带上一百车的粟米和大豆,美女百名,金银珠宝若干,绫罗绸缎还有圭、璋等美玉不计其数,能出的了这么多财物,如此财大气粗的,也只有堪称富庶的宋国了。//全本小说网,HTTPS://。)//

    当然了,这还是宋君偃一点都不吝啬的缘故。他能出手这么阔绰,全都是因为宋禁宫里的金银珠宝实在是数不胜数,立国七百多年,源远流长,历代先君积累下来的财富当然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一些宋国的大臣被抄家了……

    “宋臣子干,拜见大王!大王万年!”子干恭恭敬敬地给越王无疆行礼道。

    “子大夫请起,请起啊!”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对于宋国出手这么大方,无疆心里当然是高兴得不得了的。

    “谢大王!”

    在这个礼乐崩坏的时代,其实礼仪还是颇为重要和被重视的。

    身份位置越高的人,收到的礼品就越贵重,越能衬托出仆人高洁的操行和美好的品德。依据这个“定律”,处于社会最顶层的“诸侯”,也只要珍禽美玉才干配得上他们的身份。

    固然,诸侯是不会随随意便亲身去别国串门子的,他只需求派一个代表,带上礼品就行了——“凡执币者,不趋,容弥蹙(cu)觉得仪。执玉者,则唯舒武,举前曳踵。”假如带着锦帛珍禽之类的参见君主,不克不及冒冒失失的冲过来,要显得恭顺谦虚,不寒而栗的走过来。

    假如带的是圭、璋等美玉,那就更要渐渐的走,拖曳着脚后跟小步前行(不克不及一个冲动玉碎了)。

    或许能够了解为:去别国出使,谦虚一点才不会没命。

    越王无疆显然很满意宋国的礼物,这粟米和大豆都是越国稀缺或者所没有的,越地多瘴气,好多地方都不适合农耕,此番子干带了这么多粮食和美人,足够无疆消受一段时间了。

    “越宋两国多年无有往来,不互通使者,今贵使来我会稽,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呢?难道宋君只为遣使交好我大越?”

    “大王明鉴!”子干脸上尽是恭敬的神色,举止言谈都一般,但是心里其实是很鄙夷无疆的,行为粗鄙,子干就好似城里的知识分子看乡巴佬一样,高高在上。

    “我宋君新立,迄今一年,已经朝贺楚王,结以盟好,今敝君有感于越国乃是东南大国,雄据一隅,故来朝见。”

    无疆面带笑容地道:“难得宋君有这个心意,寡人心领身受了。”

    “拜谢大王!”

    子干一礼,又道:“外臣听说大王继位日久,多次兴兵征伐楚国,不知可有收获?”

    对于子干的这个问题,无疆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他还是有些气愤地道:“不曾有何斩获!楚人狡猾,有钟吾、广陵重镇,其地三百里,防备我越国,进之则袭扰,退之则反攻,所以寡人虽然曾多次派兵伐楚,却不得开疆拓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