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桀宋-第4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这些东西,周天子根本赏赐不了给宋王偃的,因为他连自己的六匹同一色的御马都找不到,金根车什么的更是早已破旧不堪,至于什么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什么的根本不需要。

    因为宋王偃都不在周王室的朝堂上,这些东西与他何干?

    正因如此,姬延才会如此大方地赏赐宋王偃,一点都不吝啬。

    不过宋王偃要的便是这些,有这些便足够了,不虚此行!

    “多谢天子!”宋王偃垂手道。

    这时,已经换了装束,几乎改头换面的小桃红跟随着王姬躲在一侧的柱子边上,在那里窃窃私语着。

    小桃红睁着眼睛说道:“王姬,这九锡之礼是什么?何以王上会如此郑重其事?”

    “这九锡之礼可不简单,非同小可。”

    王姬幽幽地叹了口气道:“九锡,亦为九赐。是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这九种礼器分别为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和秬鬯。古往今来,能加九锡之人还从未有过,便是当年的太公望(姜子牙)亦是推辞了武王的九锡之礼!”

    “啊!便是连姜太公都不能接受的九锡之礼,那宋王为何不推却?安敢接受?”小桃红哑然失笑道。

    “呵呵。今天下诸侯,其势早已盖过天子,声威早已盖过咱们周王室,九锡之礼对于他们而言是可有可无的!其礼器何止九锡?他们已经称王称霸,何曾将我们周王室放在眼里?别的不说,光是冕十二旒,称夏王,乘夏车,他们早已做到,何须我们王上的馈赠?”

    “这不过是王兄对宋王偃的最高礼遇的一种表示而已。”

    所谓的九锡之礼,作为王室贵女,自幼饱读诗书,知书达礼的王姬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根据《礼记》记载,九锡之礼的九种礼器,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

    一曰车马。指金车大辂(lu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和兵车戎辂;玄牡二驷,即黑马八匹。其德可行者赐以车马。

    二曰衣服。指衮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xi,鞋)一双。能安民者赐之。

    三曰乐县。指定音、校音器具。使民和乐者赐之。亦作“乐悬”。

    四曰朱户。指红漆大门。民众多者赐之。

    五曰纳陛。有两种说法。一是登殿时特凿的陛级,使登升者不露身,犹贵宾专用通道。二是阶高较矮的木阶梯,使登阶别太陡,这两种说法都不甚具体。能进善者赐以纳陛。

    六曰虎贲(bēn)。守门之军虎贲卫士若干人,或谓三百人;也指虎贲卫士所执武器,戟、铩之类。能退恶者赐虎贲。

    七曰弓矢。彤弓矢百,玄弓矢千。指特制的红、黑色的专用弓箭。能征不义者赐之。

    八曰斧钺。能诛有罪者赐之。

    九曰秬(ju)鬯(chàng)。指供祭礼用的香酒,以稀见的黑黍和郁金草酿成。孝道备者赐之。

    宋王偃已经在身份上,与天子平起平坐,只不过姬延多了一个“天子”的称号,故而稍微逊色了一声。不过姬延的这个天子已经形同虚设,如一弱国的寡君,实在不值一提!

    小桃红闻言,不由得惊呼了一声道:“啊,那宋王岂不是跟假天子一般?”

    “只怕他这个假天子,比我王兄这个真天子还要显赫得多。”对此,王姬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王姬,宋王过来了。”

    看着亦步亦趋地走过来的宋王偃,小桃红急叫了一声道。

    二女随之噤声,看着宋王偃坐下的背影,这才将心中那一份悸动按耐下来。

    宋王偃刚刚说了老半天的话,不由得感觉有些口干舌燥,随即拿起了身边的酒壶,想要自己倒一樽酒爵,酒壶却是空荡荡的。宋王偃挥手示意了一下,后面却没有任何的动静。

    转头一看,却见到两个宫婢躲在大殿的一角,在那里翘首看着他,那黑溜溜的眼珠子一闪一闪的,真是叫人怜爱。

    宋王偃还没说话呢,这时站在一旁的邹衍见到这一幕,不由得吹胡子瞪眼地道:“汝等在哪儿做甚?还不快点过来斟酒?”

    “噢噢!”

    王姬与小桃红两女被邹衍的这一声叫唤吓了一跳,随即回过神来,匆匆抱着手中的酒壶就走过去。

    小桃红想要自己上去斟酒的,但是没想到被王姬拉了一把。王姬摇摇头,指了指她手上的酒壶,示意她让自己来。

    小桃红拒绝不得,故而将手中的酒壶递给了王姬。

    在宋王偃的面前,王姬怀着小鹿乱撞的心思,端着酒壶,就将壶中的酒液一点一点地倒进了酒爵当中。

    青铜制作的酒壶很快就倒满了。宋王偃本来还在放眼观望,看着韩王仓向姬延汇报事情,意思意思一下的,没想到眼前的宫婢竟然如此笨手笨脚的,竟然把酒倒满,撒到了桌案上。

    “大胆!”在一侧的邹衍见状,不由得勃然变色,惊叫出声道。

    “大王饶命!”王姬赶紧跪了下来,低着头乞饶道。

    宋王偃的衣襟已经被酒液染湿,他不由得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湿润的冕服,眉头一皱,感觉很是扫兴。

    这里发生的状况顿时吸引了在场的所有人的注意力。绕是议政殿足够大,可是空间有限,人又那么多,想不看见这边的状况都难!

    看着王姬捧着酒壶的玉手,宋王偃的怜香惜玉之心顿起,说道:“罢了罢了。你过来帮寡人擦拭一下,便不与你计较。”

    宋王偃对于女人还是挺大度的,当然了,他一向都是恩怨分明,心胸开阔之人。若是一般的帝王碰上这种状况,肯定是命人将这低贱的奴婢拉出去杀头,或者是杖毙了!

    “多谢大王。”

    王姬随即起身,还是低着头,畏畏缩缩地绕过桌案,走到了宋王偃的跟前,蹲下,就在他的裤裆下面拿麻布擦拭着。

    宋王偃兴致顿起,不由得笑吟吟地道:“汝,抬起头来。”

    王姬心里感到很害怕,又有些怦然心动,随之缓缓地抬起头,就这样,一张绝美的脸蛋儿映入了宋王偃的眼中,让他整个人都呆立当此。

    只见此女子:双双柳眉如弯月,两潭泓瞳似星辰。琼鼻娇俏似清月,丹唇含朱赛樱桃。芙蓉粉面玉如霜,螓首蛾眉拭胭脂。玉质天成倾国色,纤腰莲步仙落凡。

    这真是世间少有的尤物!

    就阅女无数的宋王偃所见过的女子当中,能与之平分秋色的,估计只有贞姬、妹姜和文姜三女了。

    “你的这种气质,可不像普通的宫婢。说,你是谁?”宋王偃一把攥住了王姬的玉手,香滑柔腻的玉手攥在手里,真是如同美玉一般,让他爱不释手的。

    王姬一时之间反应不过来,有些颤巍巍地低下了头,嗫嚅着道:“请大王松手。”

    宋王偃的力气极大,王姬根本就无法将手从他的大手中挣脱出来。

    宋王偃见状,不由得颇为纳闷地道:“寡人就真的那么可怕吗?”

    “大王是名动天下的大英雄,奴婢怎么会感到害怕呢?只是……只是奴婢觉得大王此举实在是太过唐突了。”

    “唐突?哈哈哈哈。”宋王偃肆无忌惮地笑了出来。

    在场的诸王都一副色咪咪的模样,哄堂大笑。

    韩王仓笑道:“这如何唐突?姑娘,宋王能中意你,那是你的福气,这是别人几辈子都修不来的福气呀!你便从了宋王吧!”

    “哈哈。久闻宋王食色之名,没想到如此场合,宋王还有如此勃然之兴致,果真是性情中人,性情中人啊!吾等不如也!”秦王荡有意羞辱周天子,见到宋王偃如此“侵犯”周王宫的婢女,他更是变本加厉地大声笑道。

    原本在宋王偃一侧坐着的魏王嗣见状,更是起身向着姬延作揖道:“天子,既然宋王有如此雅兴,以我之见,不如你便这姑娘许给宋王!也好成全一桩美事呀!”

    面对如狼似虎的诸王,姬延实在是招架不住,只能一声不吭地坐在主位上,阴沉着脸,原本对宋王偃还有的好感都荡然无存了!

    宋王偃盯着面前的这个宫婢又看了几眼,说道:“姑娘,汝的身份只怕非比寻常吧?”

    “大王,是您看错了。奴婢只是一个下等的宫婢,不值大王如此高看的!”

    “呵呵,寡人或许别的本事没有,但是这一双眼睛,可是识人无数的……”

    这时,原本高坐在陛台上的周天子姬延大喝了一声道:“姬雪!还不快快回去!”

    “噢,姬雪,这便是你的名字吗?汝是王姬?”

    既然被点破了身份,姬雪便不好久留,于是淡淡的起身,向宋王偃行了一礼道:“宋王,姬雪告退。”桀宋

    zj190128g

 第555章 问鼎

    看着佳人离去的背影,宋王偃还有些恋恋不舍。(全本小说网,https://。)

    在场的,只留下脸色阴沉的周天子,还有满是戏谑之情的诸王。诸王的心目中对于宋王偃好色的程度无不叹服,果真性情也!

    这个时代,“好色”可不是一个贬义词,尤其是对于他们这些天生的贵族而言,好色风流乃是一种雅兴,是值得为人所称道的事情!

    等到最后一位中山王姬厝汇报完毕之后,姬延一脸不爽地道:“诸位,时候不早了,想必汝等日理万机,亦是不愿在此久留。便散朝吧!”

    “且慢!”

    这时,秦王荡忽而起身道:“周王,寡人有一事不解,还请赐教。”

    “请讲。”对于嬴荡没有称呼自己为天子,而是以“周王”称之,姬延的心里更是老大的不爽。

    毕竟现在天下皆王,按照道理,诸侯们应该称呼他为“大王”,或者是“王上”的,可是现在于礼不合,称之为天子也好。可是秦王荡并没有称呼姬延为天子,而是冠以“周王”的名号,觊觎之心可见一斑。

    “周室有九鼎,当年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以镇天下。寡人不才,欲问九鼎之轻重也?欲问九鼎之形状也?欲问九鼎之大小也?”

    此言一出,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得大殿里的君臣们都勃然变色。

    古往今来,觊觎九鼎之人不在少数。

    九鼎是中国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

    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固有“得九鼎者得天下”之说!

    夏亡,九鼎为商朝所得。600年后,商纣王时,周武王联合诸侯国伐商,推翻商朝,建立周朝。九鼎旋成为周的镇国之宝。

    春秋时,诸侯国势力不断强大,周朝统治日渐衰落。齐、晋、秦、楚、宋五霸先后称雄,皆有意图九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