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剑圣-第6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只有将作大匠宋庆礼有着一定地位,当了这个出头鸟:“裴帅!”

    “稍等一下!”裴旻依旧画着图纸,头也不抬,应了一句。

    此时此刻裴旻心底是万分庆幸,自己在后世有个好玩的基友,在他的怂恿下,两人一起去公园游玩,乘坐过热气球,亲眼见过热气球的构造,还听一并上天的负责人介绍过热气球得原理动力,这绘制起图纸来,颇为得心应手。

    “你们都看看,这是耐火皮布,要做的大,不能有一点点的空气缝隙……这个绳索必须牢固,不但要承受的住重量,还要经受的起摇晃,至于这个吊篮,最好用藤蔓编织,空间要大,目前主要是载人,还需要存放足够的燃料。什么是燃料,等会会说道。最后将这几样合起来,制作成这幅模样……”

    他先给了分镜,再将所有的组合起来。

    包括奥尔达斯在内,所有匠师都聚到了近处。

    看着裴旻最后话的实物,一位中年人忍不住说道:“这是孔明灯?”

    裴旻看了他一眼,是一个很朴实的中年人,长着一张大众脸,外表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颔首道:“好眼力,这就是根据孔明灯而衍生的产物。孔明灯能够飞上天空,这个热气球一样可以。”

    听裴旻欲将画中之物,如孔明灯一样送上天空,一个个都惊骇的说不出话来。

    裴旻这个胆大妄为的想法,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若不是提出这个想法的是裴旻,帐内一半的工匠都会站出来反驳。

    这知识面已经超乎了他们所能理解的范围了。

    就算是裴旻,众人嘴上不说,表情都有些不以为然。

    说话的那个中年人却意外说道:“道理,我认为可行的,只是这一切都是一种假象。孔明灯能够升空,是因为纸布轻若无物,以烛火之力,可以带动。但只要加一点点的重量,孔明灯便无力升空。”

    裴旻这才讶异的看着这个中年人,说道:“你做过类似的实验?也就是尝试……”

    中年人点了点头,道:“出于好奇,很早以前尝试过。后来放弃了,正常人大多在一百二十斤上下,要想将人送上空中,需要大量的力量。仅靠烛火是做不到的,至于碳火,本身的重量就比力量更强飞不起来。倒是油可以一试,但油燃烧过快,没有效果。”

    “……”

    裴旻再一次震惊了,或许中年人失败了,但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他这样敢于实验创新的人物,时代才会进步。

    这肃然起敬之余,裴旻也问起了他的名字。

    中年人恭敬的回答道:“在下纪南。”

    裴旻顿觉有些耳熟,笑道:“好像在哪听过……”他想了一想,突然一拍大腿道:“筒车,改良筒车的匠师,好像也叫纪南,莫非就是阁下?”

    他的语气用词都跟着改变了。

    中国自古就是以农立国,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水利作为农业中最不可缺的一环,历朝历代虽致力于兴修水利工程,不论是灌溉渠道或是运河都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营建。

    这些渠道大都分布在各大农业区,至于高地或是离灌溉渠道及水源较远之地,依旧是无法顾及。

    于是华夏劳动人民用其智慧,发明了一种能引水灌溉的农具水车,用水车将河渠之水,引入田地。

    水车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但只是简陋的工具,比较粗糙,并不实用。直到汉末时期,马均发明一种由低处向高地引水的龙骨水车,将水车推向各地,造福万民。

    但是龙骨水车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动力不足,取水量少,构造复杂,而且需要人力、牛力来旋转。

    到了隋唐时期,龙骨水车已经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筒车,可是筒车自身也有不足之处。

    十年前,江南一叫纪南的工匠,改良了筒车,利用水力运转的原理,让竹筒自主取水,引流水自转导灌入田,正式告别人力,全自动化操作。

    这全新的筒车造福天下万民,裴旻主政之后,听过类似的事情,对这个名字记忆犹新。

    纪南颔首道:“不才,正是在下。”

    裴旻肃然起敬,心底也为纪南叫屈,暗叹:“可悲!”

    纪南的筒车造福天下万民,可他自身却是籍籍无名,仅是屈居小小的将作监,再想想李隆基梨园那些名动长安的家财万贯的名伶。

    他对着纪南深深一拜,说道:“纪大匠造福天下百姓,受某一拜!”

    裴旻不给纪南动容的时间,言归正传道:“孔明灯之所以能够升空,真正的原因热胀冷缩。当空气受热膨胀后,比重会变轻而向上升起。只要有足够的热量,这个热气球绝对可能载人飞天的。之前是因为没有这个条件,现在我们有了西方的希腊火,以希腊火的威力,应该能够实现载人升空的奇迹。我要用热气球,穿过阿拉伯的二十万大军,将困在城里的封常清节度使以及一众国王营救出来。”

    “宋大匠,你负责材料的筹备与制作,纪大匠你跟着这位西方来的奥尔达斯修道士了解希腊火的运用改良,能不能让之升空,就看你们的了!”

    既然发现了纪南这样的奇才,裴旻自是毫不犹豫的重用起来。

    这世界并不缺人才,缺的是发现人才的人。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说的便是如此。

 第三十六章 到手的猎物,飞不掉的

    拓折城外!

    阿拉伯军营!

    克忒拉斯气呼呼的冲进了帅帐,叫喝道:“这该死的东唐人,实在太欺负人。狮王,我真受不了这气,打吧,我要将那个娘们的脑袋给拧下来,做成尿壶。”

    莫斯雷马萨并不在乎克忒拉斯的无礼。

    克忒拉斯这种没有多余心机,又忠心耿耿,而且敢拼敢杀的大老粗,最得莫斯雷马萨这样的大佬欢喜。

    “又给唐军袭击了?”

    莫斯雷马萨听到自己最钟爱的大将抱怨,也是一脸的无奈:最近数日,唐军的游奕军四散出击,专门针对他们的牧群发动袭击。

    此次动兵数额之大,即便是阿拉伯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很多事情,即便身经百战的莫斯雷马萨都无法顾及那么许多。

    现在出现最大的问题不是人,而是牲口。

    此次东征,他麾下军马有八万多匹,负责载人运货的驮马十三万匹,还有两万骆驼,数十头战象。

    这二十多万头牲口,自然不能天天关着喂**良草料。

    他们可没有高昌仓,后勤的压力,现在比唐朝由要重一些。

    放牧式管理是唯一的办法。

    马匹如牛羊一样,四散放牧,难免就会给唐军机会。

    唐军的游奕军,来去如风,连续几天,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尤其是克忒拉斯的骆驼骑兵。

    骆驼食量很大,而且口味很重,它不喜欢吃娇嫩的草食,而是喜欢吃带刺、毛、强烈气味和盐碱重的植物,如荆棘、白刺、沙蒿这些食物。

    石国是古大宛城故地,位于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中、上游,这里水草丰茂,反而不适应放养骆驼。

    故而两万战斗骆驼的放养是远离拓折城以北的荒地,这远离大军,自然就有机可乘。

    而且骆驼虽比马高大有力,但在原野上的移动速度是要逊色军马的,尤其是游奕军特有的机动性战马。

    连续的强弓马弩的袭击,几日下来,战斗骆驼给杀了一千一百余头。

    要知道战斗骆驼是他们阿拉伯辛苦培养出来的单峰驼,为战斗而生,格外金贵,整个阿拉伯也仅有两万多头。

    这还未开打,就折损了一千一百余,也难怪克忒拉斯会气得面红耳赤。

    莫斯雷马萨废了好大的尽力才安抚下克忒拉斯的躁动心,说道:“我知你憋了很久,我也是一样。胜利的契机即将到来,根据城里传来的消息,拓折城即将断粮,他们要支撑不住了。只要我们拿下了拓折城,将城里的西域诸王擒住,就是局面大变之日。那时必然会有一战,再等到东方大变,就胜券在握了。”

    他自信满满的说道:“现在就忍他一忍,这已经到手的猎物,飞不掉的。”

    “那我们也不能这样被动的让东唐这般羞辱吧,对我军的士气影响很大。”

    克忒拉斯性本好战,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

    莫斯雷马萨也在为此事烦忧,沉吟片刻,道:“这样吧,石国过于靠近前线,在这里放牧确实危险。将牧群后撤,撤入吐火罗境内。唐军的游奕军真要有胆子迂回到吐火罗境内,那就等于将肉送到我们的嘴边,不吃可对不起这份大礼。”

    **********

    西风呼啸!

    黑夜繁星点点!

    大地一片寂静。

    阿拉伯偌大的营盘除了训营的兵卒,大多都美美的睡着。

    阿卜杜拉眺望着拓折城,心绪有些不宁。

    此次出战,他的表现最差。

    在绝对的优势下没有吃掉程千里的唐军,反而让其反败为胜,攻取了渴塞城,让唐军有了落脚之地。

    为了将功补过,他自请负责困守拓折城的任务,得到了恩准。

    阿卜杜拉自从接替任务以后,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大意。

    现在阿拉伯的军中分为两派,一派是西方宿将,他们纵横西方各国,所向披靡,自有无敌的傲气,不将唐军放在眼底。觉得莫斯雷马萨之前所以会失败,是因为唐军狡猾,利用了阿拉伯不会水的天性。

    另一方就是阿布·穆斯里姆这类知道唐军厉害的东方将领。

    阿卜杜拉原先也觉得唐军远无法跟阿拉伯相比,但真正接触过才发现:唐军比传说中的更加可怕。

    仅是骁勇的程千里,后起小将李光弼就让他们大吃苦头,何况那个威名更甚的裴旻?

    越是重视,阿卜杜拉越不敢放松警惕。

    尤其是这几日,根据城中内应传来的消息,城中的气氛有些反常。

    原本以为粮食告急,城中有着一股凝重的气息。

    可最近几日,城中那份凝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莫名的宵禁。

    一到晚上所有城中所有百姓兵士都给禁足,唯独留下守城兵士以及所有唐军兵卒。

    即便是守城兵士也仅限于城楼附近巡视,禁止离开城墙。

    而拓折城的正中央却灯火通明,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这面对未知的情况,阿卜杜拉心底有着莫名的不安。

    为此阿卜杜拉还特地向阿布·穆斯里姆请教。

    现在整个阿拉伯真正了解唐王朝可怕实力的除了莫斯雷马萨就是阿布·穆斯里姆了。

    只是阿布·穆斯里姆自己也有任务在身,约好夜里会晤。

    “阿卜将军,现在什么情况……”

    阿布·穆斯里姆风风火火的来到军帐。

    阿卜杜拉也直接说了遇到的情况:“你看,这个拓折城城楼上的灯火并不鲜明,可不知为何,这城里的中心处却有着一个巨大的篝火,将周边照射的亮如白昼。”

    阿布·穆斯里姆皱眉道:“持续多久了?”

    阿卜杜拉道:“三五天了。很是奇怪,某感觉这是一种讯号,但这讯号给谁看?有城墙挡着,就算在城外的我们都看不见,唐军在数十里之外呢,怎么瞧得见?难不成给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