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剑圣-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旻问道:“他们是谁?”

    吕立不敢欺瞒道:“祠部尚书任霖、祠部郎中阮松……”

    裴旻听到这两个名字,眼睛一亮,真给他抓到大鱼了。祠部全权负责僧人道士的发放,因此度牒又称祠部牒。此事祠部逃脱不了关系在情理之中。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新时代新风气,身为祠部最高长官,竟然还没有收敛,简直不知死活。

    裴旻冲着吕立温和的一笑道:“姑且信了你的话,记住了,今日之事,不要跟任何人泄露出去,不然御史台的台狱,有你一个位子。”经过今天的事情,他发现御史台的台狱在世人眼中不是一般的恐怖,绝对是最可怕的威胁方式。现在盯着他的人很多,今天他闯鸿胪寺的消息要不了多久就会传遍皇城外城所有官署机构,祠部必然也是如此。若他将吕立带回去,会有打草惊蛇的风险。

    祠部是礼部的分部门之一,礼部实权不大,人脉却是六部中最广的一个。让他们有了准备妥当会多许多的麻烦,这也是京观难办的原因。

    裴旻要的是一击必杀,而不是节外生枝,吕立只是负责掌管资料的小人物,抓他意义不大。

    “明白明白!”吕立的脑袋点的跟小鸡吃米一样,不敢存有半点的质疑。

    走出了鸿胪寺,裴旻忍不住问道:“这御史台的台狱,真的那么可怕?”

    王小白很认真的点了点头,小心翼翼的道:“狄国老那样的人给抓尽台狱都承认谋反,何况他人?”

    裴旻扶额而叹,记忆中好像真有那么回事。

    返回御史台,裴旻立刻下达了命令。

    十一个人最近登记在案的和尚,不管是真和尚还是假和尚,一并“请”到御史台来。

    王小白等巡按兴致高昂的应了一声,四散去了。

    鸿胪寺的档案记载的非常详细,受戒和尚在哪座寺庙受戒,受戒前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里都记在的清清楚楚。若时间长了,记录或许不准,但就这十来天的事情,档案记录还是准确无误的。

    不过两个时辰,十一名记录在案的和尚已经请到了御史台。

    裴旻啼笑皆非的看着面前的和尚,其中有八个油头粉面的,别说受戒连剃度这最基本的工作都没做,头发好好的生在顶上,一看就知油水十足。

    “这里是什么地方,你们知道吧?”裴旻以亲切的微笑说着可怕的事情:“来俊臣有一本《罗织经》,上面记载着他发明的刑法,我上位不久,还没有尝试过。你们谁想试试……”

    噗通!噗通!噗通!

    裴旻的话还没有说完,和尚们一个个哭着跪了下来,有的甚至吓得大小便失禁了。

    御史台、来俊臣,酷刑!

    每一个词都跟恶鬼一样可怕。

    根本就无需审问,御史台的凶名已经让他们全部招供了。

    十一位受戒的和尚没有一个是正经和尚,他们的祠部牒都是花钱买来的,为了是避税逃税。其中最富的那个假和尚的祠部牒,竟是花了四万贯买来的。

    四万贯的价值折合人民币可是好几百万以上。

    假和尚愿意花如此大价钱买祠部牒,自是因为有了和尚这个身份,他能免去更多的税收。

    经过盘问,他们的祠部牒都是通过中间人从任霖以及阮松手中购买的,结合吕立的证词,两人的罪名跑不了。

    裴旻一脸兴奋。

    “小白!你领着一队人,将倒卖祠部牒的中间人抓来御史台,余下人跟我去礼部将擒拿任霖、阮松……”

    有御史台的特权,几乎没有花费多少气力,便将任霖、阮松擒到了御史台。

    王小白也将任霖、阮松的中间人缉拿归案。

    升堂审讯,任霖、阮松面对这一切罪证,心知没有回旋的余地,供认不讳。

    裴旻将审讯的结果,上疏李隆基,让他对任霖、阮松做出判决。御史台在处理罪犯的程序中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所以这对于任霖、阮松的审问结果,他直接上传给李隆基。同时他又写了一封奏章,将寺庙之害,尽表其中,传给尚书省批阅。

    写好这两篇公文,裴旻方才心满意足的伸着懒腰,期待明天的大朝会。

    而与此同时,鸿胪寺卿得知裴旻在鸿胪寺作威作福只为找一个原来的仇敌,更是气得吹胡子瞪眼,原本只是随口说说,如今气得直接走进了内堂,想着措词,研磨准备上疏弹劾裴旻了。

    裴旻擒拿任霖、阮松的消息传到了鸿胪寺。鸿胪寺少卿听闻后,联系裴旻找崇玄令的举动,心中若有所思,突地一笑,道:“崔公正在气头上,吩咐下去,别提裴旻的事,免得惹他生气。”

 第二十九章 就升官了

    裴旻回到家中与薛讷一起共用晚膳。

    薛讷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若我没有估算错,你母亲现在应该在洛阳歇脚,还有六七日便会抵达长安。”

    “太好了!”裴旻至今已有半年未见母亲,心中思念的很。只是因为裴母上了年纪,禁不起万里的颠簸,一路乘坐马车而来,行驶的极慢,日盼夜盼,终于有了准确的消息,忙道:“不急不急,慢慢来,慢慢来。我母亲还没走过那么长的路呢,身体要紧,身体要紧。过几日,我请个假,亲自去路上迎接。”

    薛讷也知裴旻至孝道:“你刚刚接手御史台台院,还闹了不小的动静,忙的过来嘛!”

    “过了明天就好了!”裴旻津津有味的吃着可口的饭菜,随口应道:“其实御史台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忙,毕竟陛下裁撤了一大批的官员。朝中有着新气象,没有那么多犯事的官。我又不是真的来俊臣,为了证明自己,没事都找些事情出来。只是……我为了更好的让御史台的职责贯彻到位,提了一个检举制度。太公想必也有耳闻,跟当年武后的制度不同,但有些相像。介于御史台原来的淫威,很多人联系到了一块去,产生了很多质疑。我若不干出点成绩来堵住他们的嘴,任由他们在背后嚼舌根,日后在这御史台如何呆的下去。这才日夜盯着,要烧一把火,整整威风。明天,我这火一烧,看谁还敢嚼舌根子。”

    薛讷也知裴旻素有主意,并不过问他的工作,也没有多问。

    在唐朝的早朝分作三种,每日上朝是为常参;朔望之日也就是每月的初一十五,朝廷固定举行较大型的朝会叫做朔望朝参,最后便是元日和冬至日举办的大朝会。

    常参是一般只有宰相以及一定品级以上的议政官员参加的小朝会,而朔望朝参要慎重许多,一定品级内的官员都必需参加。

    裴旻的侍御史不大不小,常参轮不上,朔望朝参却是必须参加的。

    这日一早,裴旻换上一身官服,走向了太极宫。

    这个时代的早朝还是很人性化的,据说明朝的早朝大臣午夜就得起来,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从凌晨三点排队等到五点,方才能进入皇宫。而唐朝只要在辰时之前赶到太极殿便可,没有很多的规矩。

    裴旻时间观念很强,不喜欢迟到晚到不遵守时间的人,在辰时前一刻,抵达了太极殿前。

    还没有站定,一个老熟人凑了上来道:“静远兄,别来无恙!”

    “见过薛王!”裴旻笑着问好,来人正是李隆基最小的弟弟李隆业。才几天不见李隆业似乎胖了一点,脸上有着几分不健康的苍白。

    李隆业亲热的勾搭着他的肩膀,笑道:“说好的事后一起去平康坊呢,你拒绝了两次,再拒绝,我可不高兴了。”

    在政变过去不久,李隆业就让人约他去平康坊玩乐,当时裴旻刚刚接手御史台,而且是充当台院的长官。他不是一步步升任上来的,是一步登天,所以御史台机构什么的都不了解。作为台院长官,什么都不懂,如何治下?那段时间他确实没有时间,后来他上手了台院工作,又弄出了检举制度,受到了质疑,甚至有人将之与武则天的那个存粹是为了排除异己的制度相提并论。这个时候,他收到了第二次邀请,更没有时间应约。加上今日,已是三次了。二不过三,第三次再拒绝,确实有些不妥。

    裴旻颔首道:“不是我扫薛王的兴,实在是前两次确实事忙,今日过后,未来几日我都有时间,任凭安排。”

    “明日!”李隆业皱着眉头,突然长叹一口气道:“算了,最近我肯定没心情玩耍了,下次再约吧!”

    裴旻诧异道:“怎么了?”

    李隆业苦着脸道:“我给抓壮丁了,皇兄抓着我练习马球,他说我泱泱大国岂能在马球上输给吐蕃蛮夷,给他逼得哪有心情出去玩乐。”

    裴旻诧异道:“吐蕃马球很厉害?还没打呢,就这么没有信心?不会有恐吐蕃症吧?”

    李隆业不屑道:“什么恐吐蕃症,是吐蕃有恐我大唐症才是,屁大的蛮族就没有赢过我们。就在两年前,皇兄小半刻钟连进八球,打的吐蕃球队成傻子了。”他说的是景龙三年的事情,当时大唐的金城公主下嫁吐蕃赞普,吐蕃派遣了一支迎亲队伍,来迎接金城公主入藏。随着迎亲大军一起来的还有吐蕃的马球队,吐蕃使者尚赞咄看不起大唐的马球队,将大唐的马球队打的落花流水。当时的临淄王李隆基看不下去了,与虢王李邕、驸马杨慎交、武延秀四人亲自出场迎战吐蕃的十人马球队,几乎是一面横扫,自接将吐蕃马球队打懵逼了。

    “那怕什么?”裴旻不太了解其中情况,但在他记忆中隐约有过记载说李隆基是大唐第一马球球星,大唐的马球技术还是很强的。

    李隆业白眼道:“我皇兄,现在贵为皇帝,怎么可能在下场打马球,李邕、杨慎交被贬,武延秀被杀,马球玩的最厉害几人都不可能上场。皇兄已经得到消息说吐蕃使者已在路上,要不了多久就会入朝觐见。以他们的习性,肯定会来一雪前耻。这不,皇兄逼得我提前准备……”他还想再说,辰时的钟声却响起了。

    李隆业不在说话,两人一起随着人流走进了大殿。

    大殿左右已经摆放了上百张席子,每一个人都有特定的位子。

    裴旻找到自己的位子坐下,没等一会儿便见李隆基沉着一张脸从后殿走上了大殿正中央。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位李家三郎,心情很不好。

    做了简单的参拜,李隆基目光往下瞄了一眼,道:“众爱卿,可有事启奏!”

    依照惯例,先由臣子奏事,若无人奏事,再由皇帝发言问事。

    李隆基这话音一落,鸿胪寺卿崔源明持着朝板走了出来:“臣有事奏!”

    李隆基打起精神道:“爱卿请讲。”

    崔源明一脸方正道:“臣要弹劾御史台侍御史裴旻,裴旻沐浴皇恩,年纪轻轻以身居高位,执掌台院,本因尽心竭力为皇上效命,而他却依仗恩典,恣意妄为,无法无天。上不敬天,下不尊老。竟欲行武后当年告密之风,意图再起来俊臣诬告之气,其心可恶,愿陛下明察。”

    李隆基气得笑了,看了裴旻一眼,道:“裴卿对如此指摘,可有意见?”

    裴旻也有点懵逼,忙出列道:“简直胡说八道,莫名其妙。这子虚乌有的事情,崔寺卿竟然说的如此理直气壮,臣倒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崔源明瞪眼道:“你提出告密之事,难道不是欲行武后告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