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略-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仲逸一样,接到类似告知的,几乎每个衙门都有那么几个。

    看样子,没个十天八天,甚至半月二十天的,怕是去不了衙门了。

    这里边,有确实身体不适者,但也有想在家逍遥几天的‘偷懒’者。

    说这话,确实有些冤枉了,仲逸苦笑道:“这,可真不是我的初衷啊”。

    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若明日突然回翰林院,说是完全康复了,恐怕没人信。

    也罢,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在家陪陪师姐,权当外出办差了,过几天后,一切如常。

    至于所谓的瘟疫,仲逸压根不必担心,当初在义中村时,就是因为一场瘟疫,才彻底告别了那里。

    那个时候,小难难只是因为向同伴炫耀:眼前的‘野菜’可以食用,结果却误食草药。

    当然,也是这些草药,使他免于遭灾。

    后来,在凌云山时,师父曾教导医术,尤其师姐,对草药的熟悉和配制,恐怕不比那些普通的御医差。

    有师姐在,万事无忧。

    只是,今日陪穆一虹去上香,怕是来不及了,反正有的是时间。

    …………

    次日清晨,城外山道。

    “穆姑娘,难道?这就是你说的寺庙?我们要在这里上香?”。

    仲逸指着不远处的土地庙,有些疑惑的向穆一虹问道。

    “这里只是路过,我们要去烧香的地方,在南山,还隔着几座山呢”。

    穆一虹笑道:“看来,你这位翰林院的仲大人,确实不常来这种地方”。

    眼前这个土地庙确实简陋了些,两壁以石块垒起,一块长石为横顶,里边一张小石桌,桌上是一些贡品。

    这不是一般的简易。

    此时,还有人来拜,那怕是简单的吃食,也纷纷供了上去。

    关于土地神,仲逸还是知道一些的。

    “土地神,他是一方土地上的守护者,是与那方土地形成共存的神。故此,在那方土地上发生的事儿,土地公什么都知道”。

    见穆一虹听的一脸入神,仲逸继续道:“作为土地守护神,民间供奉非常普遍,我们也去拜拜”。

    不愧是翰林院的,什么都知道。

    “既然有这么多人前来,却为何无人修葺一番呢?”。

    仲逸笑道:“有些委屈土地公公了”。

    “嗨,谁说不是呢?但来这里祭拜的,大多是种地耕农,大伙也没有那么多银子不是?”。

    仲逸与穆一虹这么一说,却被一旁的村民听到,有人立刻攀谈起来。

    “这位小哥,你说,修好一点,好工好料,大概需要多少银子?”。

    仲逸对眼前的年轻人说道:“无妨,你尽管说”。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名年长者,他上前说道:“方才听这位公子讲土地神的来历。只是,这位神仙,他深得百姓爱戴,不强求建筑华丽,心诚则灵”。

    “老伯,话是这么说,但毕竟这里太简陋了些,就是刮风下雨,也没个遮挡,既然这位公子这么说了,修葺一下也是极好的”。

    那年轻男子见老者微微点点头,便有些拘束的向仲逸说道:“修好一点,大概需要几十两银子”。

    仲逸立刻取出一张银票:“这是一百两银票,你拿去,买些石料、木料,再找个匠人来。不够的话,我过几日再送来”。

    现在被强制在家‘养病’,仲逸盘算着:反正有的是时间,过几日再来看看,到底能修成什么样子?

    那老者却连连摆手:“用不了这么多银子,可是这银票找不开,多余的,我们如何才能还给你呢?”。

    在他们看来,土地庙就是这样的建筑风格: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即便用好一点的料,方法却大致如此。

    “多余的,你们干活路过时,就买些贡品、上几炷香吧”。

    说完,仲逸便转身,准备离去。

    “公子真是好人啊,看公子言行,定是个读书人,既然修葺了小庙,何不出一副对联来?”。

 第370章 土地公(中)

    土地庙前,众人正说起对联之事。//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那老者笑道:“土地庙的对联,民间流传不少,可惜我们也不识字,记得不完整”。

    这个?仲逸确实也不太懂。

    既然有流传,还是就按流传的吧。

    “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

    在仲逸的提示下,老头终于想起这句完整的话,当即拿起一块碎石,仲逸在石板上工工整整‘落笔’。

    “就是这几个字,告诉匠人,照着刻就行”。

    人群中立刻一阵欢呼。

    见仲逸与穆一虹正欲离去,众人这才想起了什么,急忙叫住他们。

    “方才听这位姑娘说,你们要去静远寺?可千万不要去寺院后山那片神秘雾林”。

    那老者好心说道:“那片神秘雾林,常年雾气弥漫,异常诡异,凡是进去的人,没有一个人能活着出来”。

    “活着出来?是压根就出不来了,呵呵……”。

    人群中,一名男子补充道:“都出不来了,还能活吗?”。

    是是是……

    “既然如此可怕,不去就行了?为何还有人去冒这个险?”。

    仲逸笑道:‘难道?林中有金银财宝不成?’。

    对这种传的神乎其神的说法,仲逸大多是不信的:或许是那座后山底下有水源,加之高山密林,群山环绕,多一些雾气,也不是什么怪事。

    至于说进去出不来,简直可笑:都说了是高山密林、云雾缭绕了,自然不好识路,偶有一两次意外,再正常不过。

    按照他们说的,后山前面就是静远寺,这种地方,但凡发生一些意外,立刻传的神乎其神。

    “这位公子不仅心善,见识也果真非凡,后山神秘雾林中,确实有宝物,有人曾试图找寻,结果……”。

    老者这么一说,其他人立刻添油加醋:‘我还听说,是静远寺有镇寺之宝,寺院前面,皆是一排排的石台阶,又有和尚守卫,他们这才从后山走的’。

    不过,还有人对此有不同看法:“听说,正是静远寺高僧的法力,才镇住了后山的邪气,所以这么多年来,只要人们不去后山,便什么事儿都没有”。

    这时,那名个年轻人却笑道:“大家不要担心,这位公子宅心仁厚,重修土地庙,一定会得到土地公公的庇佑,神秘雾林也奈何不了”。

    哈哈哈……

    “多谢诸位好心相劝,我们只是去烧柱香而已,怎么会去后山呢?任它神秘雾林,不去便是”。

    在众人道别声中,仲逸与穆一虹终于向前走去。

    “穆姑娘,我是第一次来这里,可你已去过多次,关于静远寺后山那神秘雾林的事儿,你就没有听过吗?”。

    仲逸边走边说道:“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山路不比平地,穆一虹平日里几乎足不出户,她只顾着赶路,不时的还要抓住丫鬟的手,生怕摔倒。

    “管它神秘不神秘的,反正咱们也不去,怕什么?”。

    穆一虹停了下来,有些气喘道:“平日里,我们都是低着头走路,来匆匆、去匆匆,怎么能知晓这些事儿?”。

    “是啊,平日里,我们都不敢和别人说话,哪像你仲大人,又是修土地庙,又是给别人讲土地公公的传说,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二人正说着,丫鬟香儿却打趣道:“既是这样,仲大人何不去问问这里的土地公公,后山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知道实情,就不用再害怕了”。

    咳咳,仲逸苦笑道:“你以为我是孙悟空,但凡找不到地方,就冲地上敲一棒,一个矮矮的白老头从地里冒出来,再大声问道:土地,快告诉我,这后山是何妨妖怪?”。

    哈哈哈……

    …………

    午后,静远寺。

    上香拜佛后,穆一虹抽了一支竹签。

    “仲大人,你既是翰林院的侍读,能否破解这签文上的意思?”。

    来到院中,穆一虹将竹签拿在手里,微微笑道:“看到那个房间了吗?静远大师就在里边,你先说说看,我再去讨教大师,看你们二人说的,是否一样?”。

    毕竟年纪轻,都到这里了,穆一虹还玩心不减,竟想出这样一个主意来?

    “不可,不可,所谓山有高低不同,同一座山,南北东西又各有风格,文风亦如此,同一个字,因人不同,解释往往也不尽相同”。

    仲逸连连摆手:“况且这是签文,我真不懂这个”。

    原本以为,就这样可以应付过去,谁知穆一虹轻轻来了一句:“原来是这样啊,那我先找静远大师,之后再问你,看看你们说的一样不?”。

    哎,这不和刚才,还是一回事吗?

    这穆一虹,与袁若筠相比,简直半斤八两。

    “请问小师傅,后山那片山林,就是当地人说的那“神秘雾林”吧?”。

    穆一虹去求解签文,闲来无事,仲逸来到寺门口一棵大树底下,迎面遇到一个小和尚,便问起了神秘雾林的事儿。

    “后山就是后山,何来神秘一说?”。

    小和尚毕恭毕敬,但所说之话,足以语出惊人:“世上本无事,说的多了,就真成事儿了。看你还是个读书人,怎么也胡乱信这些无稽之谈?”。

    嗯?一个小小的和尚,教训起来人,却一套一套的。

    “小师傅所言极是,既是如此,你我现在就去后山一趟,如何?”。

    仲逸笑道:“我在前面带路”。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

    小和尚再次说道:“公子之言,大有打赌之意,恕小僧无能为力”。

    哎呀,这静远寺果真厉害,连一个小和尚,都如此语出惊人。那静远大师,定是得道高僧。

    只是他哪里知道,小和尚这几句话,都是静远大师教的,后山的事儿被问及多次,他每次都是这样作答。

    “敢问小师傅,静远大师讲解签文,一般需要多久?”。

    见穆一虹还未出来,仲逸便随意向小和尚问询。

    “师父的事儿,我怎么可能知晓?有可能三言两语,有可能一盏茶的功夫,当然,一个时辰也不是没有可能”。

    小和尚指着前面:“那位施主前面还有一人呢,怕是一时不会完不了”。

    原来如此。

    “这位公子,既然闲来无事,你何不去后山看看,若是进去之后,能安全走出来,也是大功一件,当地的谣言便不攻自破”。

    小和尚见仲逸正欲辩解,急忙低头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小僧还有事,暂先告辞”。

    果真是个小和尚,方才还一套一套的,这会儿却说起风凉话来。

    “既然穆一虹一时半会出不来,何不?”。

    见来往之人都各自只顾低头走路,仲逸便趁机朝墙后一条小道走去。

    …………

    “这,大概就是那片神秘雾林了吧?”。

    静远寺后墙一侧,面对山后一片云雾缭绕,仲逸竟有些兴奋。

    “这地势,并未想象的那般陡峭”。

    仲逸笑道:“就让本大人去后山转转,那个小和尚说的对:若能安全走出来,谣言不攻自破,百姓再无恐惧之心,也算大功一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