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略-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气大伤身,气再大,就要伤命了。

    “仲大人,是否可以喊话了?”。

    张大奎这才缓过神来,急忙向仲逸禀道:“那个平板一郎,要比龟田更狡猾”。

    仲逸微微摇摇头,缓缓走上前来。

    此刻,晴空万里、风平浪静,若没有站着的、躺着的倭贼,这般景致宛如一幅优美的画面,颇有意境。

    “你就是平板大郎?你想直奔福州城?想要掠我大明粮饷、金银、玉石?想要得到我军中流传的那本兵书?”。

    如同高空传音,仲逸的声音,回旋在所有人的耳边。

    “你们想错啦,福州城的防守远比陶家庄炮台、东桥、乌龙岭更加严密,我大明的财物,你们分毫取不走,至于那部兵书嘛”。

    仲逸双手后背,望着远处的大海。

    他一字一句道:“有朝一日,我大名的兵书、诗书、史书都会传遍天下,你们可以读,可以学,但绝不能抢”。

    “抢走的东西,终究是要还回来的”。

    说完这句,仲逸缓缓离去,身后的将士齐声欢呼:“好,好,好”。

    ……

    “平板大郎,你有两个选择,要么上船受死、要么在岸上受死”。

    张大奎指着底下的倭贼说道:“那有两条船,其中一条可通往倭国,一条则装满炸药,上那一条,就看你的造化了”。

    平板大郎一阵汗颜,他从未见领教过这样的场面,一时不知所措。

    虽不像其他武士,但论谋略,他的意境,差远了。

    “方才那位大人是谁?我要和他说话”。

    平板大郎缓过神来,却再也见不到仲逸的身影。

    “你算个什么东西?我们大人岂会与你说话?方才那叫‘训话’”。

    张大奎大声说道:“少啰嗦,怎么个死法?”。

    平板大郎心中一阵颤抖,全身的恐惧。

    事已至此,生死已无法左右,他所惧的,是仲逸方才那番话。

    对那些倭贼而言,这番话,远比刀剑厉害。

    “若放我们回去,就不怕卷土再来?”。

    平板大郎身后一个倭贼小头领,竟然说了一句大明话。

    这是求生的乞望,想必,这也是其他倭贼的想法。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还卷土个屁啊,再来?死的就是不是这几万了”。

    张大奎有些不耐烦道:“再不滚,老子就开炮了”。

    平板大郎长长叹口气,无奈的摇摇头,残寇一分为二,纷纷登船。

    片刻之后,一声巨响,一条倭船顷刻覆灭。

    海面再次平静,留下的,只有那苟延残喘和充满恐惧的逃亡……

 第462章 你不是很牛吗?

    辰时,福州城。(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且说俞大猷、戚继光、林宗武等正在乌龙岭大战倭贼主力时,福州城外的一处院落里,一群衣着华丽之人,也正在执行他们的任务。

    木板栅栏、木制桌椅、木制简易房屋,连同木门、木台、木车,福州城外这处临时搭建的院落,简直就是一堆木料。

    此院落是临时搭建,用于堆放朝廷‘拨给’福建驻军的粮饷。

    当然,这只是个幌子。

    否则,只需一把火,便可将这里化为灰烬。

    门口,守卫。

    “站住,干什么的?此处为驻军要地,不得随意进出?”。

    一名守卫军士挡住了来人,看样子有十几个人的样子。

    “锦衣卫北镇抚司办案,请予协助”,一名锦衣卫百户亮出身份,左右立刻围了上来,为千户石成让出一条路。

    “可否……,有俞将军的手令?”,那名守卫军士微微一愣,还是上前问了一句。

    毕竟是驻军所在之地,不同于其他衙门,该问的还是问一句。

    那名锦衣卫百户正欲上前辩解,石成急忙制止。

    这时,俞大猷麾下一名将领立刻走上前来,向守门军士附耳几句。

    “各位大人,请”。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锦衣卫的人立刻将院落围了起来。

    军士们很快列队,整整齐齐的队形。

    石成一脸严肃,缓缓走上前来,站到一个宽宽的木台之上。

    “王大五、陈六、周俊、马肖强,出列”,石成收起名单,双手后背,双眼紧紧盯着台下。

    片刻之后,点到名的五名军士,已站到最前排。

    “拿下”。

    石成一声令下,数名锦衣卫校尉立刻上前,刑具在手、轻车熟路,几乎是一气呵成。

    “凭什么抓我们?”,都已被制服了,这才有人问了一句。

    这时,石成微微点点头,那名锦衣卫百户立刻上前。

    “啪”,一记响亮的耳光。

    顿时,那五人立刻低下头,再也不敢多言语一句。

    通倭之人,若没有确凿的证据,石成会如此大张旗鼓的抓人?

    出了院落,石成向左右吩咐道:“告诉城内所有的兄弟,可以动手了”。

    不大会的功夫,福州城立刻进入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氛。

    对于没有亲历陶家庄、小北口、乌龙岭抗倭之战的城中百姓来说,这种气氛,足以令他们汗颜。

    知府衙门,知府大人将所有属员聚在大院,石成带人走上前去。

    一如之前的程序。

    点名、核实身份,之后便是那一声熟悉的‘拿下’。

    紧接着,还有那早已在手的刑具:锁上。

    此处不是京城,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手不够用,知府还得派人协助,那怕是抓知府衙门自己的人,只要石成一声令下,无人敢不从。

    无论是驻军守卫,还是知府衙门衙役,石成确实将证据做的够足。

    不过,其余有嫌疑之人,则需审问之后,才能进一步核实。

    “说,你与海盗……,是何关系?”。

    “前天午后,你到城外山道见了谁?为何要将城中兵力部署告知于他人?”。

    “城外那处堆放粮饷的院落,你是如何得知院内构造,是何人带你进出的?”。

    “你,为何要在城外那处小树林中,将进出院落的车马记录下来?”。

    ……

    顿时,福州城中,酒楼、客栈、作坊,甚至花楼、茶馆、药铺,弄得鸡犬不宁、人心惶惶。

    连同陶家庄、小北口一带的村庄,都在严查通倭之人。

    锦衣卫校尉,衙门差役、执勤军士,来来往往、进进出出,该抓的抓,该锁的锁,该审的审。

    满城风雨啊。

    所到之处,石成皆命属下务必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十二个字:涉险通倭、查证属实、一律处斩。

    很快,‘通倭’二字,几乎如同瘟疫,人人唯恐躲避不及,谈虎色变。

    当然,如此大张旗鼓,也实属无奈之举。

    有的时候,人的心中,还是要有‘害怕’二字。

    东南一带,尤其沿海之地,常年遭遇倭贼侵扰,抗倭便成了最为当紧之事,一旦抗倭失利,失去的就不仅仅是财、物两样。

    相比而言,通倭之人更是可恨,虽然在平时看不来,但遇到战事,往往会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

    不能否认,若能解除海禁,或许将是另外一番景象,但无论何种原因,勾结倭贼、祸害百姓,是绝不能容忍的。

    此风不可长。

    石成之所以如此做,也是借此机会向众人一个警告:莫要通倭,否则,迟早会查出来。

    而且,盯着抗倭之人的,不止锦衣卫。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对大多数人而言,这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已。

    常言道‘做贼心虚’,无论锦衣卫、驻军将士、各衙门用多么严厉的手段对付抗倭之人,对普通百姓而言,这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只有没有做过见不得人的事儿,就不怕见人。

    故此,对城中这番紧张气氛真正忌惮之人,还是因为心中有鬼。

    对居家过日的百姓而言,也许只是不明形势、一时惊慌而已,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这一点,石成自有分寸:既要严惩真正通倭的,更要保护无辜之人。

    还是应了那句话:不做亏心事儿,不怕半夜鬼敲门。

    ……

    “千户大人,你说的那个那个人出现了,就在城西一家客栈里,我们的弟兄发现时,他正在收拾东西,看样子,是要出城了”。

    一名锦衣卫校尉上前向石成禀道:“用不用抓起来?”。

    “抓,一个不留”。

    石成立刻上马,吩咐随从即刻行动。

    同时,让当地驻军予以协助。

    ……

    城西,好运来客栈。

    两名年轻男子正忙着收拾行囊,一番整理之后,将包袱系好,匆匆来到隔壁房间。

    “看样子,锦衣卫只是查处通倭之人而已,而且声势小了许多”。

    其中一名男子向一个老者说道:“我们,有必要出城吗?”。

    那名老者站在窗前,细细打量着街上的情景,似乎也有些举棋不定:若是我们就这样走了,回去怎么向大人交代?

    可是?他微微转过身,一脸的纠结:‘锦衣卫的人能量太大,若是万一被他们盯上,泄露出我们的身份,该如何解释?’。

    两名男子对视一眼,却不再言语,那神情分明就是在说:那你就慢慢定夺吧……

    “让开,锦衣卫北镇抚司查案,闲杂人等回避”。

    三人正在思量,却听的楼下一声清脆的叫喊声。

    锦衣卫的人到了,他们是从后门进来的。

    “二楼东侧紧挨的两间房,住的是什么人?”。

    数名锦衣卫校尉已把守一楼通道,向店家令道:“快,带我们上去”。

    “是……,各位大人”,店家哆嗦着双手,差点将钥匙掉在地上。

    “你们三人,是干什么的?”。

    “哐当一声”,二楼那间门被踹开,锦衣卫校尉纷纷上前,将眼前三人围住,简单一个询问。

    “刷刷刷”,所有人拔刀而出。

    这时,一名锦衣卫百户走上前来质问道:“你们三人?祖籍何处?为何要来福州?若是本地人,取来户册,若是外地而来,掏出路引”。

    “我们……,只是做些小买卖……”,两名年轻男子立刻笑脸相迎,装作打开包袱的样子。

    突然,一道身影腾空而起,冲破窗户,瞬间落到客栈门前一匹战马背上。

    “嘶”的一声,缰绳被砍断,老者策马而逃。

    “大家不必追了,将这二人拿下”。

    楼上的那名锦衣卫百户一声令下,两名年轻男子立刻被制服。

    窗外之事,似乎与他们无关。

    ……

    “站住”。

    那老者正匆匆骑马而行,却见眼前数名锦衣卫并排而立,挡住了去路。

    马儿一声嘶鸣,前蹄猛收,瞬间腾空而起,几乎要双足站立。

    “识相的,让开路,就你们几个,不是我对手”。

    那老者竟能稳稳坐于马背之上,不慌不忙道:“咱们素不相识,还是不要大动干戈为好”。

    好狂妄,简直目中无——锦衣卫。

    哈哈哈……

    石成一阵冷笑,轻轻挥挥手,两排店铺立刻一阵异动。

    刹那间,左右闪出数十道身影,有锦衣卫的,有俞大猷麾下的将士,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