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略-第3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不,是第一次听到,仲大人出手,那才叫一个——阔绰”。

    虽是丫鬟,她们二人也不是外人,是要跟主人一辈子的那种,仲逸自然不用避开她们,反而还要委以重任。

    “仲郎,这么一大笔银子,到底是哪来的?”。

    宋洛儿细细看着银票,确定无疑,心中不由的有些忌惮起来:“你师父知道此事吗?”。

    宋洛儿毕竟是明媒正娶的‘仲夫人’,这么多年下来,她自然知道一个道理:但凡大事,必须要凌云子点过头才行。

    “洛儿,你就放心吧,这银子,绝对无人追问,尽管用便是,分毫不会有半点差错,与翰林院无关”。

    仲逸转而向穆一虹笑道:“不过,我就这么多了,下次再要扩建店铺,恐怕就要你穆少东家掏腰包了”。

    这话,似乎之前就说过,上次也是说再开店铺时,要用穆一虹的银子,但现在看来,这次是用不上了。

    ‘原本以为这些年,我积攒的那点银子可以自豪一番,现在看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穆一虹将银票收好,微微叹口气:“在这个世界上,虹儿最信任的人就是仲大人,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我绝不说半个‘不’字”。

    咳咳,一旁的宋洛儿微微有些异样,丫鬟桂儿急忙为她端上一杯清茶。

    ‘洛儿姐姐莫要误会,虹儿意思是:只要仲大人相信我,我便将诚信堂开好,那怕是付出毕生心血’。

    穆一虹解释道:“在我的心里,仲大人就是我家兄长,这世上的唯一依靠,当然,还有洛儿姐姐”。

    因为一起打理诚信堂账目,宋洛儿与穆一虹的关系亲密了许多,不过,该解释的,还是要说一句的。

    宋洛儿是何须人?岂能看不出其中的玄机?

    “虹儿妹妹说的那里话?莫说是兄长,你就是做了我仲家四夫人,姐姐也双手赞成”。

    宋洛儿笑道:“我这说的可是心里话,想必姝儿姐姐与筠儿妹妹也不会反对”。

    此言一出,屋内先是一阵沉默,紧接着便是笑声,两个丫鬟的笑声。

    仲逸急忙低头饮茶,穆一虹则将银票点了又点、看了又看,两颊早已红红一片。

    “屋内有点热,今年这木炭这……真经烧”。

    还是她的丫鬟香儿机灵,来到众人面前:“我还是为各位再添一壶热水吧,看把仲大哥和小姐热的”。

    穆一虹不由的回头一望,不悦道:“说的好好的,干嘛后面加这一句?二夫人该要责罚了”。

    一语双关,宋洛儿再次躺枪,只得望望仲逸,玩笑了一句:“不妨,不妨”。

    “晚饭用点什么呢?”。

    穆一虹向丫鬟香儿问了一句:“要不,就吃涮羊肉?就是仲大人教的那种吃法”。

    “好啊,好啊”,香儿双手称赞:“听仲大人说,那叫什么,哦,对了,是——火锅”。

    是火锅,不过,仲逸也是从唐小丫的那里学来的,回到大明后,试过多次,主要还是底料和佐料的问题。

    穆一虹觉得:吃这个东西,还是要人多,否则,就没意思了。

    “要不,将大夫人与陶氏姐妹也叫过来?岂不是更热闹?”。

    香儿这么一提议,众人立刻点头附和。

    仲逸在一旁,并不言语,她们都同意了,自己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我这便去仲府,请夫人和陶氏姐妹过来”。

    香儿向外走去,笑着说了一句:“回来时,顺便在诚信堂买些羊肉、佐料”。

    嘻嘻,一阵欢快的脚步声,出了大院。

    “仲大哥,夫人,我这就去厨房准备些葱段、蒜泥来”。

    宋洛儿的丫鬟也是个知趣的。

    “咱们,还是说说新开店铺的事儿……”。

    为免尴尬,仲逸抢先开口,还是这个话题比较好——安全。

    “呯呯呯”,敲门的声音。

    香儿这么快就回来啦?

    桂儿放下手中的活儿,急忙去开门。

    “仲大哥,你快回府吧,宫里有人来了,说是锦衣……锦衣卫的,仲姝姐正招呼着”。

    来人正是陶雯儿,看来,她有些着急:“说是,要召你进宫面圣呢……”。

 第484 空前绝后

    夜幕下,仲逸在石成等人指引下,匆匆向宫中走去。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taiuu。com;

    今晚,又有多少人难眠?

    “仲兄弟,记住,这是你最为难得的一次机会,圣上怕是……”。

    石成令随从前面带路,自己则趁机与仲逸交谈两句。

    “石大哥,方才人多,难以启齿,现在,务必要给我说句准话”。

    仲逸压低声音道:“你说,圣上龙体欠佳,召我一个小小的六品翰林,做什么?”。

    呵呵,石成不由淡然一笑:“兄弟,你想多啦?”。

    想多啦?

    仲逸一脸的不解:我怎么就想多啦?这不明摆者吗?

    “马就到,说话多有不便,记住:可千万抓住机会啊”。

    石成再次叮嘱道:“今晚,你可不能再使性子,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千万不要多说一个字”。

    嗯嗯,仲逸连连点头,想再多问一句,却见前面有人走上前来。

    “大人,到了”。

    随从说了一句,顺势做出一个指引手势。

    一名内侍太监迎了上来:“仲大人,搜身”。

    搜身?这是什么话?

    进宫面圣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初次听说要搜身。

    “是”,石成将兵器交于随从,缓缓举起双手,同时向仲逸点点头。

    我一个翰林院的侍读,能拿什么兵器?

    搜就搜吧,眼前两个太监,仲逸之前是见过的,他们是掌司礼监事、督东厂黄锦的属下。

    “二位大人,这边请”。

    被搜完身,仲逸与石成便向里走去。

    “请稍后,万岁正在圣训,之后再传唤你们”。

    说话的太监,仲逸之前也是见过的,只是不熟而已。

    “刘公公,里边的是……?”。

    看来,石成与他还是比较熟悉,不过,说话的声音低到几乎听不到。

    “王爷、王妃、世子们,都见过啦,内阁各位大人,六部九卿主官,也见过啦,五军都督府都督、锦衣卫指挥使刚结束,此刻,黄公公他们几个正着说话呢”。

    看来,这个太监与石成简直是过命的交情啊,连这些话都说了。

    仅此几句,仲逸算是明白了:怪不得,自己才被传唤进来,该见的,都见过啦。

    想想也是,这样,反倒正常了。

    望望眼前的太监,再看看一旁的石成,仲逸原本想问一句:英勇千户所呢?林千户有没有进去过?

    转眼一想,还是算了吧,这种地方,说话没个深浅,是要出人命的。

    ……

    “石成,自从到锦衣卫,差事干的还算称职,北镇抚司责任重大,日后办差不得有半点差错,否则,朕要重罚”。

    等了半天,没有见到皇帝,却见黄锦走了出来,他带的是皇帝的口谕。

    这话说的再明白不过:石成即将要升迁,只是这个赏赐,将会由下一个皇帝来宣布,如此即可显示新君恩德,以便臣子们更好的效忠朝廷。

    “遵旨”,石成或许早已想到了这一层,回应了一声,他便施礼告辞,缓缓退了出去。

    仲逸心中暗暗叹道:石成身为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深得皇帝信任,那自己这个出入仕途,还未站稳脚跟的小翰林,又会面临怎样的抉择?

    “仲侍读,本督只想说一句:能不说的,千万不要说,你应着便是,圣上龙体比什么都重要,千万不能太久……”。

    黄锦对仲逸可算是再熟悉不过了,每次面圣都超过预定时间,每次都能有个好结果。

    这次,可真不行啦。

    仲逸一脸的无奈:这,能由我决定吗?圣上想说,我总不能起身告辞吧?

    “黄公公提醒的是,下官谨记在心”。

    跟在黄锦身后,仲逸还得违心的说这么一句。

    黄锦这人不错,对自己也算是有恩,眼下如此提醒,也确实是因为朱厚熜身体虚弱,不能说话太多。

    “大伴,你先出去,有事,朕自会传唤你”。

    仲逸还未来得及施礼,却见朱厚熜先开口了。

    听这声音,身子骨还算可以,至少比想象的要好一些。

    “万岁,这?……,还是让奴才伺候在身边吧”。

    黄锦简直要哭了,他跪拜道:“奴才见不到万岁,可不行啊……”。

    ‘朕知道你忠心,很小的时候,你就跟着朕,你心里想什么,朕也很清楚’。

    朱厚熜继续道:“不妨事的,就一会的功夫,朕自会传唤你,朕的身边,怎么能少了你这个大伴呢?”。

    “遵旨”。

    黄锦缓缓站立起来,才走一步,不由得回过头:“万岁,有事,千万要记得喊一声奴才,奴才就在门外,寸步不离”。

    朱厚熜微微点点头,黄锦这才慢慢退了出去。

    ……

    “坐下吧,靠近一点,朕听不太清”。

    朱厚熜坐了起来,竟然还不忘‘招呼’着仲逸,这幅场景,一如当初二人经常在一起‘说说话’,就像一个老者与年轻人的对话。

    “仲侍读啊,给朕说说,来京城之前,你都在干什么?为何想着要开个当铺?又为何要捐纳入仕到翰林院?你与严家,之前有仇吗?”。

    类似的问题,好像之前说过,只是当时仲逸只是按照吏部的登记所说:祖籍山东济南府,之前也读过些书,后来做买卖,到京城开过当铺,捐纳入的国子监,后来考中到翰林院。

    至于为何要到翰林院,当初,仲逸也说的很清楚:是朝廷安排,先是做了翰林院庶吉士,后来做了编修,这些都是他之前没有想到的,也是没有办法提前准备的。

    之前是这么说,但现在还能这样说吗?

    仲逸心中暗暗打个寒颤:不会是,皇帝知道了吧?。

    是通过锦衣卫?还是东厂?知道了凌云山?还是当年陆家庄之事?

    连同若一当铺真正的东家,以及药铺与当铺,那些不为人知之事?

    思维转速,如同闪电,仲逸马上判断出:即便知道了,又何妨?

    凌云山也是大明土地,捐纳入仕这是人人皆知的。

    至于陆家庄,那也能说的过去,连同若一当铺,都是他严世蕃罪有应得,严磬、罗龙文,坏事做尽、作茧自缚。

    可是,这是不是意味着,要将事情全部说出?

    师父早就说过:凌云山之事,不得向任何人提起。

    即便是圣上,相比师父,仲逸当然会选择后者了。

    “启奏圣上,微臣开当铺是为养家糊口,之前也在蠡县衙门做过知县幕友,入仕是一个偶然机会,至于严氏,微臣确实与他们有仇”。

    仲逸着重补充了一句:“严氏罪恶深重,是与天下为敌,人人仇恨之,人人得而诛之”。

    咳咳,朱厚熜咳嗽两声,并未言语。

    好在咳嗽声很快停下来了,否则,黄锦就会立刻进来,到时又该说他多言了。

    “原来是这样啊,可朕怎么觉得:你不像个商人,入仕才是你的选择,但细细想来,也又不完全像是为官之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