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略-第3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座的人都很清楚:昨晚去东沙城行刺的,实则有两拨人,之前是十名杀手行刺林宗武,之后才是以阿罗特为首的四名高手,他们的目的就是——仲逸。

    如今,那十人已全部被杀,剩余四人没了踪影。林宗武毫发无伤,可是,仲逸呢?

    “设法找到仲逸,他更受人关注”。

    托托向众人说道:“或许,只要找到了这位仲大人,阿罗特他们,也就找到了……”。

 第535章 押送回京(上)

    又过了几日,东沙城中渐渐安静了许多。

    黄沙城更不用说:一切如旧。(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翰林院侍读学士、监军仲逸,依旧下落不明。林宗武派人在城内、城外找了很多次,但结果都是无功而返。

    这个消息自然也就传到黄沙城中,名义上的守城将军阿里脱木知道了,实际执掌黄沙军务的托托也知道了。

    毫无意外:仲逸没有确切的消息,阿罗特等四名杀手,自然也没有消息。

    从这一点而言,托托当初的推断是正确的:找到仲逸,就找到了阿罗特。不过,眼下却是谁也找不到。

    时过三日、如隔三秋,仅是几天的功夫,两城之间,似乎发生了很多事情,大家都有些不适了。

    ‘连庆三日’之后,东沙城依旧防守松懈,但黄沙城也没有派兵前来攻城,托托每日依旧不紧不慢的样子,看样子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林宗武一边命人找寻仲逸,一边在城中四处走动查看地形,部署工事,看样子也不是很着急。

    这也不足为怪,从外人看来,这位林大人与仲大人也只是同朝共事而已,顶多之前有过些交往,彼此觉得还不错而已。

    如此定位之下,又是派人打探,又是亲自过问,林宗武做的已经相当不错。为避嫌,他也只能做这么多。

    倒是军中其他将士们,尤其去年到东南福建参与过抗倭的,这其中英勇千户所的将士居多。

    此外还有之前与仲逸一起守卫西沙城的将士,他们亲眼见证了这位年轻的监军大人临危不乱、足智多谋的风采。

    如今仲逸突然消失,他们岂能不担心?甚至有不少人担忧:‘军师’不在了,这仗还怎么打?

    据此,城中多有一种议论:“是鞑靼方面将仲大人秘密带走的,就是因为害怕他再出妙计,再丢了黄沙城”。

    说归说,议论归议论,但两城间表面防守如旧、换防依旧,并无多少异常。

    大战在即,两城却如此安静,太不正常了。

    仿如黎明前的黑暗、表面平静的湖面,若非一方有大的计划,便是另一方在等待时机,伺机而动,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而这‘一发’,便是阿帖木尔与魏申。

    作为执掌黄沙城多年的守城将军,阿帖木尔是名副其实的。连同有‘军师’之称的魏申,在黄沙城众将士心目中地位颇高,这是多年的习惯所致。

    这一点,就连新来的托托都比不了。

    是的,林宗武之前是曾说过要‘连庆三日’,之后要将阿帖木尔、魏申押回京城,听候朝廷处置。

    但到底是几日之后将这二人押回京城,又是派谁、派多少兵力押送,林宗武并没有细说,其他将士也不得而知。

    最近因刺客刺杀林宗武,之后仲逸又莫名其妙的消失,大家都快将押送二人回京之事忘掉了……

    这日午后,林宗武再次召集众将领议事。

    今日所议之事只有一件:如何将阿帖木尔、魏申押回京城?

    “林将军,属下愿押送阿帖木尔、魏申回京,若路上出了任何闪失,愿军法从事”。

    一名将领说了这么一句,立刻就有不少附和之人。

    如此积极,其中原因不言自明:北漠打了胜仗,再押送阿帖木尔、魏声这两个头头人物,明显是锦上添花的差事。

    可以想象,捷报早就传到京城,如今又押送敌首之一,说不定皇帝一高兴,立刻就封赏了。

    这些请求回京的人当中,唯独没有英勇千户所的将领:对他们而言,听林宗武差遣,打硬仗才是关键所在,其他都是其次。

    “原本没有想过那么多,后来不少人向本将建议,这才细细想了很多”。

    示意众人稍安勿躁,林宗武上前说道:“派多少兵力同行呢?若是负责押送的兵马多了,剩余在东沙城的兵力就不足了,反之,万一路上有个闪失,那二人再被劫走,就怕圣上再怪罪下来……”。

    如今,东沙城之内只有一万七千左右的兵力,之前搭建的驻军大营中,最多也就五千的兵马,无论那头儿,都抽不出更多的兵力来。

    “若是朝廷派人来就好了,在这里交接,之后的事儿就不用管了”,林宗武不止一次设想过:能这样解决此事。

    但朝廷来了旨意:黄沙城是否攻打,可自行处置;押送阿帖木尔、魏申回京,也由林宗武自行安排处置,且要尽快押回京城。

    好吧,这样的旨意等于没有旨意,但没有旨意,本身就又是一种旨意。

    林宗武思来想去:一切还是得要靠自己,靠不得别人,也怨不得别人。

    看样子,朝廷短期之内是不会增兵增饷了。为能腾出手来,全心全意备战、一举拿下黄沙城,林宗武决定:先尽快将阿帖木尔、魏申押送到京城。

    “北方的战事要继续打下去,而这二人回京城的时间,也不能再拖了”。

    经过一番权衡,林宗武已拿定主意:“经本将再三斟酌:就派七千兵马押送,由各千户所千户大人统领,从东沙城中调出七千之余的人马,明日就上路,直奔京城而去”。

    他特意说道:“之前,在战事中负伤而又恢复差不多的,就编到这七千人当户,到京城后也算大功一件,算是一点补偿吧”。

    至于那些伤势重的兄弟,也一起南下回京,他们大多已无法再战,回家是迟早的事儿,此次刚好与这七千人马同行,路上不用走的太急,也好有个照应。

    据此,东沙城中只剩一万的兵力,外加驻军大营五千人马,虽有所减少,但皆是精兵强将。尤其负伤、怯战者,将全部南下回京。

    兵贵精,而非一味求多,兵归速,尤其不能有太多负担、顾及。这两点,林宗武都做到了。

    如此安排,既省去了军中粮饷负担,更让留守的将士能全力来攻黄沙城,不用再为转移伤员而分心,负伤的将士们也可早日回家,可谓一举两得。

    如此安排,自然无人反对。

    据此,关于押送阿帖木尔、魏申回京城之事,就这么愉快的通过了。

    之后,林宗武吩咐左右立刻着手安排:这七千多的兵力,连同负伤将士,明日午后出发,直奔京城而去。

    当然,如此声势浩大,自然瞒不住鞑靼方面……

 第536章 押送回京(中)

    傍晚时分,黄沙城。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至晚饭时间,城中大街上行人多了起来,换防下来的军士拿着酒壶纷纷来到酒馆,各店铺已备好饭菜,伙计正忙着招呼客人,十分热闹。

    “酒三两,熟酱肉半斤,装好了带走”,几名军士来到柜台前,照例要了酒肉,之后便带着东西回了军营住处。

    其他军士大多也是如此,将酒肉带回去吃喝,一来可以省去额外的开销,若是在店里,仅点这两样显得有些寒酸,再点多了反而浪费,

    吃剩也不能全部带走,天气都热了……

    虽说托托来到黄沙城后,军士们可以按照之前的规格上街打酒,但数量还是严格控制的,每人一天最多能打三两,而且不能一次喝完。

    其实这个决定是很明智的:若是完全禁酒,一旦战事拖得久了,势必会引起将士们不满,可若是完全放开,喝的酩酊大醉,那就离脑袋搬家不远了。

    折中一下:不让你一次喝足,但天天可饮一点,可谓‘细水长流’。

    也有手头宽裕一点的军士,他们往往在店中吃喝,几人围桌而坐,点酒点肉、在要些特色小菜、主食之类,大家说说笑笑,也就这么过去了。

    店中吃饭的人多了,说话的人也就多了,说话的人多了,说法就多了。

    说法多了,说什么的人都有,这就热闹了,这几乎是每家酒馆、茶楼,甚至客栈等人多的地方,能‘热闹’起来的原因。

    “听说了吗?东沙城,那个叫林宗武的大明将军,他要派人将阿帖木尔将军、魏大人押送到京城去,明日午后就动身,随行的有七八千兵马呢……”。

    一处不显眼的酒馆中,大家正忙着说话,不知谁秃噜了这么一句,之后又闭上嘴巴,继续玩笑之言,并没有在意。

    话者无心听者有意,更何况是说话的人‘有心’呢?

    其实,这样个消息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自从林宗武军令发出之后,东沙城已开始准备,负伤者要提前准备,还有医官、随护的协助,城中立刻动静不小。

    这样的消息,岂能瞒得过黄沙城派出去的那一双双的眼睛?

    守城的将士们知道了,就连大街上的店家、伙计都知道了。不知是何人传的这么快,才半天的时间,本还算是个秘密,现在却什么都不是了。

    ‘对城中绝大多数人而言,阿帖木尔和魏申才是他们真正的‘拿事之人’,一文一武,一个守城将军,一个‘守城军师’,都是大家很熟悉的搭档’。

    可是,如今这两个头领般的人物,就要被大明的将士押送到他们的京城去了。

    这一去,还能回来吗?

    这一问,不仅是城中店家、伙计的疑问,更是所有守城将士的疑问。

    ……

    黄沙城,议事大堂。

    托托端坐堂中,阿里脱木居于一旁,底下则是众将领。

    “托托大人,众兄弟们都商议过了:此时,正是我们发兵出城的绝佳机会,既可以搭救阿帖木尔将军和魏大人,还可以顺便攻下东沙城,可谓一举两得”。

    ‘顺便’?这个词,用得好,口气好大。

    说话的是一名年青的将领,他向托托禀告完毕,不由的再望望一旁的阿里脱木。

    毕竟,按照原先的格局:在黄沙城原先剩余的将领中,还是以阿里脱木为首。

    “哦,是这样的吗?你倒是说说,我们如何可以做到一举两得?”。

    老谋深算的托托自然早就看穿了这一层,他知道自己有军令在手,他们才不得不听命,而这些人真正拥护的,还是阿帖木尔和魏申。

    干脆直接向阿里脱木问道:“你来说说”。

    救人是他们真实的想法,阿里脱木也不假掩饰:“托托大人,弟兄们的意思是:林宗武只派了七千多人押送两位大人,而且其中有很多是负伤的军士,只要他们离开东沙城,我们就有机会”。

    “嗯,继续说下去”,托托将头微微一侧,似乎听的很认真。

    阿里脱木继续道:“派一万兵马出城,对付七千残兵绰绰有余,一旦林宗武收到消息后,他必定会派兵出城,到时东沙城空虚了,我们留守在黄沙城内的兵马,就可趁机攻打东沙城”。

    末了,他有些不太熟练的说道:“如此,就是一举两得:救人与攻城两不误,这叫‘假道伐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