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略-第4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指挥使大人,按照旨意,你应该马上调兵,我们锦衣卫也会派出人马带路,城外有两处秘密据点、城内有很多处铁匠铺、药房、布行……”。

    石成上前道:“每个现场必须要有锦衣卫的人看着,这也是旨意:务必一举拿下”。

    指挥使连连点头:“石大人放心,城门很快就会关闭,任何人不得外出,有你们的人已在各店铺外把守,不会有事的”。

    末了,他特意说道:“至于城外那两处秘密之地,还请锦衣卫的兄弟再等片刻,我们的人马很快就到,到时来个围剿”。

    这话没错,谁都能看的出来,仅凭锦衣卫一百多人的‘兵力’,显然是无法摧毁城外那两处密林。

    指挥使这是善意的提醒。

    石成笑道:“这一点请指挥使大人放心,英勇千户所的将士已经将其围住,他们自是插翅难逃,还请指挥使大人尽快调兵,如此才能万无一失啊”。

    英勇千户所?

    指挥使微微一愣,之后又轻松道:“哦,我就说嘛,原来朝廷派他们来了,这……我就放心了……”。

    这话说的,直到这一刻,他才明白:所谓的真正可靠之人,就是英勇千户说的将士。

    有了这柄利刃,再有锦衣卫校尉的协助,无疑是最稳妥的。

    之所以用英勇千户所的将士,出自两点:他们一直在京城,与这里任何人没有瓜葛,行动起来毫无压力。

    而英勇千户所的能战、擅战是有目共睹的。

    细细想来,这种事皇帝朱载垕当然会派英勇千户所的人来,虽有些意外,但绝对在情理之中。

    这两点,他们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石成笑道:“这都是万岁英明、高瞻远瞩,我们做臣子的就不必揣测了”。

    “是是是,石大人所言甚是、圣明不过万岁”。

    指挥使附和道:“我这就叫人去安排,马上就可以出发”。

    见指挥使身边两名部署欲离去,石成身后一名锦衣卫百户立刻上前制止道:“二位大人留步”。

    指挥使再次眉头一皱,不由的问了一句:“石大人,这是……怎么个说法?”。

    都指挥司指挥使是正二品,仅从品阶而言,与兵部尚书是一样的,辽东又为军事重镇,这里的指挥使更是相当了得。

    在朝廷派英勇千户所来辽东之前,他这个二品指挥使大人一点消息都没有,如今自己的部署又被制止,多少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指挥使大人,二位大人,不必多虑,石某也是奉旨而行’。

    说着,石成掏出一道圣旨。

    按照旨意:指挥使身边的重要部署无论要去哪里,都应有锦衣卫的人跟着。

    至少,在此事彻底完结之前是这样的。

    ‘万岁的旨意,我们只有执行的份儿,指挥使大人与各位大人,你们说呢?’。

    石成继续道:“我们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还辽东一个太平,再给朝廷一个交代,各位大人说呢?”。

    那是,那是……

    不用说,身为北镇抚司的镇抚使,石成是在这里锦衣卫中品阶最高的,他自然是要‘陪同’指挥使大人了。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还是石大人所虑周祥’,指挥使笑着做出一个手势:“那……咱们就请?”。

    ……

    辽东城外、向北的那处密林。

    英勇千户所谭辽:“弟兄们,打起精神来,辽东指挥司的兵马就快到,锦衣卫石大人也一同前来,到时我们一举将这片密林拿下”。

    如此一说,底下立刻有将士笑道:“千户大人,就对付这些人,还用得着他们嘛,只要千户大人一声令下,兄弟们一举拿下”。

    “对啊,相当初,咱们在漠北时,林大人与千户大人带着我们三百名兄弟、灭了敌军近三千的兵马,还有什么可说的?”。

    城外还有一处密林,带兵把守的正是英勇千户所的副千户周通。

    当他说出与谭辽同样的一番话后,底下的军士们依旧是那样的回答:何须别人动手,我们自己不就解决了吧?

    副千户周通上前道:“弟兄们放心,谭千户已经派人到城门口盯着了,若是兵马到了,我们立刻就动手”。

    如此一手,底下将士纷纷响应:“哈哈,大好了……”。

    辽阳城、城中。

    城门还没有关上,不过所有人都习惯了城门口的守卫,并没有发现:盘查更严密了,而且渐渐的‘只能进、不能出’。

    城中街上行人依旧,各家店铺十分热闹,夏末初秋之际,刚刚过午后还是有些热的,茶馆的生意自然不会太差、连同一些小酒馆,还是有不少闲人坐在那里。

    喝喝茶、嗑嗑瓜子,三五熟人围桌围坐,说笑一番,一天也就这么过去了、神仙般的日子。

    最热闹的还是那些铁匠铺、布行、药铺,各店已经习惯了往日的人来人往。

    “叮叮当当……”,铁匠铺前依旧一阵击打铁器的声音,那光着膀子的汉子们个个汗流浃背,偶尔端起一大木勺水,‘咕咚咕咚’喝了起来,俨然一副‘豪饮’之状。

    药铺中人来人往,不少人只是拿着方子开药,还有人干脆向坐堂郎中说一番病情,而后对症下药。柜台前掌柜模样的人不停的扒拉着算盘,想想今日的收入,那是相当的惊人。

    相比而言,布行则安静了一些,来这里无非是挑些好一点的料子,若是有量身定做的,可以直接上二楼,楼上有茶水、有点心,也是个很不错的去处。

    众人丝毫没有注意到:各家店铺前,都会有几名‘布衣’锦衣卫,随意在那里懒懒的‘忙着’什么,活脱脱一个‘闲人’。

    城中类似的闲人很多,尤其锦衣卫盯梢经验丰富、善于乔庄,绝不会别人察觉……

    大约半个时辰后,城中终于有了动静:出城的兵马正从街道上匆匆穿过,而剩余的兵马留在城中,专门对付各家店铺。

    兵马出城后,负责城门守卫的锦衣卫百户令道:“关上城门,任何人不得出入”。

    片刻之后,分别把守城外两处密林的英勇千户所千户谭辽、副千户周通立刻收到消息:“都司衙门的兵马已经出城了,马上就到……”。

 第607章 热闹之后

    数日后的一个上午,辽阳城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全本小说网;HTTPS://щWW。TAiUU.COm;

    最为明显的,莫过于紧闭的城门,突然被打开,且出行方便了些,只是简单的一番盘查,一如前往。

    城中有好事之人,实在闲来无事,干脆排队出城,城外呆了一会儿,又进城了,果真简单了许多。

    此刻,距离下一个饭点尚早,但不少茶馆、小酒馆,甚至大酒楼都坐了不少人。

    大家不点饭菜,只叫一些茶水、点心,实在贪杯之人,也是可以点上一壶小酒的。

    这个时候,城中一片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简直热闹的不行。

    ‘听说了吗?那日城外两处密林发生过激战,那场面、简直了,都司衙门的兵马将两处密林全部给剿灭了,连只兔子都没放过’。

    “说的这是哪里话?什么都司衙门的兵马,我听我那在衙门当差的兄弟说,朝廷派了个叫什么千户所……的,哦,对了,是英勇千户所,那才叫厉害,个个身手不凡”。

    ‘英勇千户所嘛,我之前是听过的,当年在漠北,只有三百人的敢死队,硬是灭了鞑靼三千多的兵马,厉害啊……’。

    “真是没想到,城内最大的那几家药铺、布行都是为铁匠铺做掩护的,这铁匠铺的胆子真大,竟敢私自铸造兵器,还秘密将兵器运出城”。

    但凡遇到大事,尤其大事结束后,当地的人们难免热闹一番,茶余饭后的话题,热闹一阵子是很正常的,在哪儿都一样。

    每到关键之处,掌柜总会向店小二使个眼色,机灵的伙计也会拎着一壶热水:小心、小心,让一让、让一让,小心烫嘴。

    这话说的,一个水壶本是要烫手的,怎么会烫嘴呢?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这是让你闭嘴的:该说的,不该说的,小心为好。

    掌柜的不傻:来我店里花银子那是欢迎的,那怕是胡乱说笑一番也行,若是再口无遮拦惹出事来,老子还不如不挣那点银子了。

    众人这么七嘴八舌的说着,却听得门外一阵异动,之后便是说话声,说话声越来越高,简直就是喊叫开来。

    声音是从街上传来的,不少人纷纷将头探出去,一看究竟。

    “大伙注意啦,待会指挥使大人带各位大人上街,欢送各位为朝廷建立功勋的将领回京,到时大家不得喧哗,不得随意走动”。

    锣鼓声起,不少衙役开始四处通告。

    这下好了,方才还在说笑,现在马上就可以见到真人啦。

    不少人开始再次点了酒菜,也不管酒菜是否上来,只为挑个好位置,以便看接下来的‘大场面’。

    大约半个时辰后,果真街上出现了不少兵差,他们立于两侧,中间让出一条干干净净的街道来,以便通行。

    不让喧哗是真的,但要是想挡住看热闹的,那便是很难了。

    这个时候,街道两侧往往会有不少围观的人,不少人踮着脚尖、瞪大了双眼,为的就是来看个热闹。

    城门口早已部署完毕,不过,此时已无须再有锦衣卫的那些生面孔了,当地的守卫完全可以胜任。

    此次欢送的主要是英勇千户所的将士,那日一战让他们在辽东名声大噪,不少人终于从‘耳听为虚’转为‘眼见为实’了。

    此外,不少锦衣卫的校尉也一同随英勇千户所的将士回京,其中就有北镇抚司的镇抚使石成等。

    再次一通锣鼓声后,大街上终于走过来一群人马。

    走在最前面的是仪仗,之后便是辽东都司衙门的都指挥使,连同都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阵势不小。

    与他们并排的,还有英勇千户所的千户谭辽、副千户周通等,他们的出现便是最大的看点,在不少围观的人眼中:这位英勇千户所的千户,简直比指挥使大人还要神奇。

    稍稍之后便是当地的知州,还有锦衣卫的镇抚使石成,以及他的部分属下。

    令人意外的是,与这些人在一起的,还有一名年轻男子:他不是本地人,但不少人对他却十分熟悉,绝对是见过面、说过话的。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那日在城根面馆出口成章、妙笔生花,后来又开了三个书院的——仲先生。

    “大家快来看,这不是仲先生吗?他怎么会在这里呢?”,人群中有人立刻认出了他来。

    这种好奇,一点都不亚于对英勇千户所的好奇。

    既然都亮相,就再也瞒不住了。

    ‘听说,我们这位仲先生,是朝廷翰林院的侍读学士,官居从五品呢’,这是仲逸亮明身份后,有人在衙门打听到的。

    ‘翰林院是干什么的?侍读学士又是个什么官?’。

    说话的是城根面馆最忠实的伙计喜子,他向赖斌问道。

    ‘翰林院是文人梦寐以求的地方,是个衙门……侍读学士,仅次于翰林院学士……’。

    赖斌感觉脑中一片空白,脸上异样的难受,心中却暗暗道:“果真是来头不小,那日初次见面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