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略-第4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实在闲来无事,倒可躺着呼呼大睡一觉,何等的惬意?

    午后,风小了许多,雪也渐渐停了,不少庄户人家的大门纷纷打开,孩童们从屋中走出来,他们穿着厚厚的衣裤,连同一个大大的帽子,大人们将他们裹得严严实实,这才放心出门。

    地上存留的雪花不多,孩子们三五成群结伴玩耍,也不会走的太远,都在自家院墙周围,抬眼望去,还能看到不远处的大门。

    路上行人不多,偶有三三两两的人影,那也是熟悉的村民,无非是到邻家串门之类。

    一个人无聊,几个无聊的人凑在一起,就会变得热闹许多。

    这些人都是脸熟的,孩子们不会多看一眼,偶有大人们向他们打声招呼,他们也就习惯性的回复一句而已。

    不知过了多久,孩子们都不由自主的停下手中的活儿,纷纷将目光投向山坡下的那块空地上、地上的两匹马、两个人。

    “走,我们去看看……”。

    看了一会,一个年纪稍大一点的男孩,对其他孩子说了这么一句,大家都朝空地上走去。

    “这马儿真漂亮……还有,这两个人,也不是我们村的吧?”,孩子来到一棵大树下,开始说笑起来。

    程默将马儿拴到树下,不由的跺跺双脚,再搓搓双手,有些干冷的样子。

    他望着天空,不由的叹了一声:这算什么?想当年,我随仲大人一起去漠北时,那是何等的天气?

    如今这里,简直就是‘享福’了。

    望着仲逸沿坡而上,之后进了一户中等人家的院落,程默知道自己恐怕还得要在这儿呆一会才行。

    “孩子们过来,哥哥这里有好吃的……”。

    闲来无事,程默向树下的孩子们打声招呼,顺便从马背上取下一个包袱。

    果真有好吃的。

    孩子们并未立刻上前,只是在那里怯怯的看着:好吃的是真的,但眼前这位‘大哥哥’他们不认识,这也是真的。

    “难道你们不信吗?哥哥自己可以吃……”。

    程默自己开始品尝起来,顺便找了棵大树,坐在树下的草垫上。

    “走,咱们去看看,反正我们家就在上面,喊一声,我爹娘就能听见”。

    还是那个为首的男孩,他说了这么一句,之后几个小孩便一起向程默走去……

    风雪已停,天空阴云褪去,阳光洒下,竟有几分暖意,与上午的风雪之寒相比,简直天壤之别。

    几个孩童围着程默,他们手里捏着各自的吃食,正聚精会神的听着这位大哥哥在‘说书’:还是在那晚,那只小狐狸又去了那间小木屋,进屋后发现,屋是空的……

    天气好转后,屋内的大人们也纷纷从院子里出来,他们看到孩子们围着一个陌生的面孔时,急忙走了下去,准备拉着各自的孩子回家……

    不大会儿的功夫,山坡下那块空地上围着的人越来越多,程默讲的绘声绘色,人们听的那是一个津津有味。

    不少孩子被爹娘架在脖子上、或搂在怀里,一边吃着才给到手里的吃食,一边听着难得一听的精彩故事。

    ‘这王二,可从来都不是可吃亏的主儿,那么,他今日为何舍得多给小哑巴二两豆腐呢?’。

    见人越来越多,程默决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不只是讲故事,还得要最大限度调动众人的胃口。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那位要是能猜出‘王二为何要给小哑巴二两豆腐’,我这里有赏”。

    ‘众目睽睽’之下,程默举着一块酱肉道:“算话算话,只要谁能猜出来,这酱肉就归他了,故事还得继续啊”。

    “哈哈哈……”,众人一片大笑。

    客堂中,仲逸早已被请入座。更为难的是,还有一杯热茶喝,真是不容易。

    这样的山村,还能喝上这样的茶,绝对是意外之获了。

    按照之前‘商议’好的,说明来意后,仲逸反倒开始先核实起屋中三人的身份来。

    经过一番‘盘查’,已可以确定:眼前一女两男,正是耿达的妻儿。

    而在这三人当中,年事稍高的妇人和年纪尚轻的幼子,似乎不怎么管事,最后真正拿主意的,应该是耿达的长子。

    这一点,倒是与耿达之前说的完全吻合。

    “仲大人,你说的都对,这书信和玉石也确实是家父的”。

    听仲逸讲完事发经过后,那三人立刻潸然泪下。

    “多谢仲大人”,耿家长子有些哽咽,与其弟一起向仲逸跪拜道。

    李时珍的医术确实高超,所谓‘起死回生’也不假,但耿达自从与众人见面,最后说了一句:“仲大人,说了这么多……”之后,他便再也没有喘过气来。

    这个本该被治罪的盐商,死的还算体面,他的家人也确实要感谢仲逸一声。

    此外,还有模仿耿达惟妙惟肖、与仲逸‘附脸’的仲夫人,至少在外人看来,耿达临死前还算做了一件好事——招供。

    耿家人不在场,这些说法也,只是个说法而已,就这么过去了。

    ‘你们收拾收拾,随本官去一个地方……一个安全的地方……事不宜迟……’。

    沉默片刻,仲逸起身继续道:“这,也是耿达的意思”。

    耿家三人立刻上前拜道:“仲大人,我们都听你的……”。

 第667章 小小寺(上)

    数日后,盐课提举司衙门传来一个好消息:提举仲大人身体完全康复,吃的香、睡得好,再也没有‘水土不服’。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还真别说,在当地人看来,仲逸是要在这里大干一番的,他们也满怀希望的等那一天的到来,若因‘水土不服’,那他岂不是又要回京城了?

    有此消息,程默和肖大可商议:中午为兄弟们加餐,改善伙食,这个提议也得到副提举姜军和吏目蔡一书的赞同,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何为威望?这便是其中之一。

    那间硕大的屋子里,木炭火烧的暖暖的,仲逸站在窗前望着外边忙忙碌碌的衙役,他们大多都是为庆贺自己‘康复’而乐,自己岂能不乐?

    仲姝将一杯早已煮好的红茶端了上来,不由的笑道:“看看,如今你这个提举大人打个喷嚏,整个盐课衙门都会为之颤抖一番,是否为你所愿?”。

    仲逸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微微摇头道:“当然非我所愿,但这衙门里也并非你说的‘为之一颤’,不能来严,何来威?”。

    师姐兼夫人,仲姝本无心说这些,在仲逸面前,尤其大婚后,她更多的还是大家公认的仲家大夫人的角色。

    这一点尤为难得,尤其每次遇到易容术之时,她便以‘凌云山师姐’的成分更多一点。

    那晚在江边查处贩私盐,仲逸与仲姝合力,演了一出‘高手对决’,让在场所有人都坚信:仲大人与仲夫人身边负责安保的‘高手’,绝不止程默一人。

    是的,没有比自己更可靠的‘高手’了:若是能自己保护好自己的话。

    有的时候,仲姝也会表现出一点点的‘顽皮’,譬如在耿达断气后,她负责扮演起这位盐商,大堂众目睽睽之下,‘附耳’硬是变成了‘附脸’。

    好在当时好多人都垂下了头,没有细看,为这位提举仲大人解围不少。

    人总是会变的,有的时候,也确实需要变一变:假如初下凌云山时,遇到耿达这样的人,必定不会手下留情。

    当初在蠡县的两次出手,就是最好的例子。那怕换到抵御漠北的鞑靼、抗击东南的倭贼,也不会为完成别人所谓的‘心愿’而临时变通。

    此次对待盐商,尤其是耿达,仲逸的手法,确实与之前大有不同,这一点,不仅是他自己,连仲姝都提醒过好几次。

    这么做,应该是对的。

    仲逸掏出那个被耿达称为‘账本’的东西,心中还是充满一些欣慰的。

    至少,方向是对的。

    从那个小山村出来后,仲逸将耿家三口人安顿到一个十分安全的地方,而这个地方正是与京城的锦衣卫镇抚使石成通过信的,用他的话说:此处绝对的安全。

    耿达说希望他一家人从此消失在众人视线中,仲逸却认为没有人可以真正的消失,只是暂时避避风头而已。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等大理的盐务整顿完毕后,这位提举大人或许会离开这里,而那些因为盐商而牵连的人们,比如说耿家人等,他们也就可以回来了。

    毕竟,这里才是生他们、养他们的家。

    耿家人不傻,尤其他家长子,对退避之事早就细细盘算过,仲逸找的那个地方他们并不陌生,可谓不谋而合。

    他们可以确信自己安全,那个所谓的账本,也就可以交到仲逸手中了。

    耿家人真的不傻:这个账本,在仲逸手中可以作为多种用处,但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一把刀、一把随时会要了他们全家人性命的刀。

    “谢谢仲大人”,耿家人不知这是第几次说这样的话了、全是发自肺腑的……

    “接下来打算怎么办?”,仲姝也看过这个所谓的账本,而且还不止一遍。

    仲逸并未言语,目光缓缓向师姐移去,而后两人在靠窗的木椅上坐了下来。

    今日天气不错,这样的天气,心情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

    “仲大人,兄弟们听说你康复了,中午想改善伙食”。

    这时,门外的程默向里喊道:“还是老规矩,肉管够,酒限量,但这第一杯酒,兄弟们想与仲大人一起喝……”。

    这些天见不到仲大人,对大多衙役们来说是一句大实话。

    “程默,告诉兄弟们,仲大人马上就来:三碗酒,都与兄弟们一起喝”,仲姝将账本收好,向门外的程默回了一句,仲逸也跟着起身而立。

    ‘好嘞,我这便告诉兄弟们……’,门外是程默离去的脚步声、很轻快那种……

    天气好转,伙房的衙役在院中搭了一条长长的木桌,上面摆满各种吃食,所有人可以围着长桌而坐,吃喝之物也就在眼前,想拿什么便是什么。

    自从仲逸立了新规后,伙房的‘等级’也没有那么明显:连提举仲大人都可以与兄弟们一起用饭了,那什么同提举、副提举、吏目的,也就自不用说了吧?

    至于库大使肖大可、副使刘通,就更非‘人物’了,未入流嘛。

    阳光正好,仲逸来到院中长桌前时,众人早已候在那里,长长的两排。即便是用饭时,站的还算整齐、有序。

    “仲大人,听说你完全康复了,再也不用担心水土不服,兄弟们高兴,就准备了这些……”。

    副提举姜军和吏目蔡一书站在最前列,是大伙的代表。

    一名伙夫怯怯向仲逸道:“仲大人,今日这酒……能不能多饮几碗?高兴嘛……”。

    仲逸一脸的笑意:“难得大伙一片热情,本官就破例一次,但仅限于不当值的兄弟们,可记住啦”。

    末了,他再补充一句:“今日所有的酒肉,都算仲某的,待会儿还要加肉、加菜……”。

    “哈哈哈,仲大人准了……”。

    有些杂乱的笑声、说话声,仲逸果真守约:陪兄弟们饮了三碗。

    再次回到房中,这位年轻的提举大人不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