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略-第5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了九龙岭,仲逸直奔京城方向,按照之前与师姐仲姝约定见面的地点,他很快就可以抵达。

    临别之时,云歌赠与一匹白马,取名一鸣

 第810章 殿前较量

    午后、京城。/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仲逸回京后匆匆前来面圣,连回趟仲府的时间都没有,都察院佥都御史樊文予和榆林知府李序南本想先见他一面,如今也只能在外边候着了。

    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佥事林宗武见到仲逸后,只是趁机微微说了一句:“师弟,待会儿面圣,千万要当心,最近接连接到各地的奏报,应该是出了什么大事”。

    师兄的提醒并未让仲逸感到更多意外,在远田县与倭贼的那场恶战足以让他明白:即将有大事发生。

    相比而言,似乎也真没有什么比倭贼更重要的事儿了。

    不远处,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石成早已候在那里,见仲逸过来后便径直向前。

    石大人,要说什么尽快,皇上等着要见仲大人,耽误不得,司礼监黄锦知道仲逸与石成的关系,这也算是格外开恩了。

    石成急忙向黄锦致谢,顺手将仲逸拉到一旁道:“仲老弟,你快说说,前几日在远田县,到底发生什么事儿了?”。

    果真是无孔不入的锦衣卫,好在当初露面的那些倭贼皆被一一斩杀,这一点云歌亲口所说,绝不会有半点闪失。

    如此一来,仲逸会武功之事便无从泄露,而云歌的出现,更是能恰到好处的解释这一点。

    “石大哥,愚弟正打算向你说明此事呢,好多人还有倭贼后来我被人救了,但到底是什么人所救,我却不得而知,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下了山,然后再回的京城”。

    仲逸故作不解道:“你是否得知,那些倭寇最后怎么样了?他们胆子太大了,务必要全部除掉才能解我大明之危啊”。

    石成微微点点头:“话虽如此,不过当我们的人赶到时,他们已被人全部斩杀,从现场痕迹来看,应是高手所为,大约有近百人的样子”。

    仲逸颇感欣慰道:“如此甚好,不管怎么样,此事还得严查,倭贼是怎么进的我大明腹地?他们到底有何目的?是何人相助,才能令他们长驱直入?”。

    石成则有些疑惑道:“你难道就不想问问:到底是何人将他们全部斩杀的?又是谁救了你?”。

    仲逸望望不远处的黄锦,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他走出两步而后压低声音道:“不足百人的人马却有如此厉害的身手,不是你们锦衣卫就是你们东厂的人,除此之外,还有谁有这个本事?”。

    见仲逸已与黄锦缓缓向里走去,石成脸上一个大大的疑问:“仲老弟似乎说的没错,可是,他到底是被何人所救呢?”。

    阁楼中,皇帝朱载垕正懒懒的躺在那里,他似乎有些疲惫,一整天都是这个样子。

    仲爱卿,你总算是来了。

    仲逸行过大礼后,朱载垕似乎终于来了点精神,直直的坐了起来。

    并未抬头,仲逸心中却再清楚不过:这位年轻的皇帝本是身强力壮、大干一番的大好时机,却因为媚药和后宫女人的消耗,已将他整个身子拖垮,没有了半点活力。

    按照之前在唐小丫那里得到的消息,这位总共在位六年的皇帝所剩时日已不多,大明朝即将开启的是长达几十年的万历征程。

    而这位年纪尚轻的万历皇帝在登基之初,大权却被掌握在太后等人手中,由此也就有了一场新的争斗与较量。

    想到这里,仲逸有些汗颜:若能选择,他情愿呆在云南大理,那怕是一辈子做个盐课提举司的提举,也能自在些。

    然所谓的自在也是要付出代价的,自古有劳心与劳力,者之说,劳力者以为劳心者勾心斗角便是活的太累,却不知在田间耕作一天的劳力者更累,而且后者甚至于一年的劳累却无法保证来年的温饱。

    诚如读书科举,求学时以为寒窗苦读太累,殊不知因为逃避这个劳累后可能换来的是终生的劳累。

    这一点仲逸心中在明白不过:在云南时,那些灶户们只要能保证一年的温饱便知足,殊不知对有些人而言,那不过是三两句清淡之语罢了。

    眼前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他自然不曾想过这些生计之苦,但一任外官后,仲逸才知道何为温饱之苦、之累?

    简直,苦不堪言、而且更累。

    “启禀万岁,微臣回到京城后便直入皇宫面圣,多日不见,微臣思君心切,在云南当差时也是战战兢兢,生怕有个闪失,有负重托”。

    仲逸回道:“今日见到万岁,微臣感慨良多”。

    咳咳,朱载垕咳嗽几声,竟微微笑道:“爱卿所言深得朕心、朕心甚慰,你在云南干的不错嘛,大理的盐,如今也是我大明最好的”。

    说着,朱载垕指着一旁的一只玉碗笑道:“看到了吗?这是从云南送来的,朕一直放在那里,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仲逸急忙回道:“这都是微臣份内之事,到云南后,微臣一直谨记万岁教诲:一粒盐,可知天下”。

    朱载垕身子再次微微一动,嘴角有些颤抖,最后却只是淡淡一句感慨道:“若是满朝文武都能像仲爱卿这样体谅朕之用心良苦,何愁我大明不能富足强大?”。

    皇帝也是人,那些阳奉阴违之事见的多了,自然也会在某个时间想起那么一两件真的来。

    或许朱载垕自己不知道自己最终的结局,但身为大明的皇帝,他眼下的焦虑却是真正切切。

    仲逸见朱载垕似乎思绪打开而一发不可收拾,毕竟是裕王府做过侍读,二人之间还是有些了解的,这一层是一般君臣所不能及的。

    也正是因为此,皇帝才有此刻的一番肺腑之言:若非两人间没有足够的信任,那便绝对不会推心置腹。

    “万岁,不知召微臣回京,是否有新的差事?”。

    仲逸心中再明白不过:皇帝下旨召见,绝不是为了感慨一番,是要来解决难题的,否则,要你何用?

    朱载垕欲言又止,最后竟将几份奏折拿在手中:“你自己看看吧”。

    仲逸急忙起身接过奏折,两人瞬间拉近距离、不足一米的距离。

    仲逸一个深呼吸,他快速感受着眼前这位皇帝的心思,一种莫名的愤怒和势在必得的天威所在。

    心中一个颤抖,仲逸顿时察觉道:天子之怒,绝非常人可及,此次回京,也绝非单单一个倭贼了得。

    短暂间,屋内一阵沉默,仲逸细细看着奏折中每个字,同时用心感受着皇帝的感受。

    他没有移步,二人依旧不足一米的距离,这是当初在裕王时,还是身为裕王的朱载垕留下的习惯这么近的距离,也只有这位昔日的仲侍读可以做到。

    “数日前,倭贼纠集数万兵马悄然潜入腹地,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并未到处烧杀抢掠,而是蛰伏于密林之中,目的暂且不明”。

    仲逸心中慢慢的理清思路:“后来探查得知,西北的鞑靼、东北的女真、西南的缅人,连同东南方向而来的倭贼,皆蠢蠢欲动,大有反叛之心”。

    奏折早已看完,仲逸却迟迟没有合上,他借机再感受着朱载垕的思绪,没有半点含糊。

    “仲爱卿,在裕王府时,你就在朕身边侍读,当初北征鞑靼,南下抗倭,你都立了奇功,此次”。

    朱载垕轻描淡写了一句:“你怎么看?”。

    仲逸这才不得不退出几步道:“启禀万岁,此次敌军从西北、东北、西南,还有东南四处同时来犯,其中必有联络之人。但这种所谓的联络往往十分不可靠,他们在互相观察、相互利用”。

    朱载垕动动眉眼,饶有兴致道:“接着说下去”。

    仲逸继续道:“他们四家合力也无法攻克我大明,据此,倭寇想借助鞑靼之力,鞑靼想借助女真之力,其他两家亦是如此,一旦有一家败下来,其他家便会退回去”。

    朱载垕心事重重道:“可是万一他们真的出兵呢?鞑靼的兵力更多”。

    方才仲逸已在一米的距离内察觉出:皇帝为大明着想,他必会在西北、东北,甚至西南、东南部署重兵,而京城和九边重镇其他处的兵力更不得轻易调动。

    如此一来,眼下最为关键的就是进入腹地的那数万倭贼。

    “万岁,微臣请朝廷尽快派出统兵之将、统一兵马调度,微臣作为辅佐之人,也定当会全力以赴”。

    仲逸回道:“眼下探查情报有限,微臣还需要一些时日”。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对话,闭着眼睛都能想的出来。

    朱载垕不再言语,帝王之术使然,他自然也在感受着仲逸的心思。

    “万岁,旨意上说的是微臣要去王府长史司,微臣这便先去王府看看”。

    仲逸起身道:“至于攻打倭贼一事,待万岁选定统兵之将后,微臣立刻随军出战”。

    这样的心思再明白不过,也该摊牌了,事关师父凌云子兵书一事,仲逸决定当仁不让。

    朱载垕叹道:“朕本是让你去王府任职的,但现在看来怕是来不及了”。

    仲逸微微一怔,等着接下来的旨意。

    “如在各地部署重兵,朝廷便没有更多的兵力出战倭寇,而我大明国库不充盈,也没有更多的粮饷支撑,这个统兵之将”。

    一个颤抖,仲逸汗颜:圣心难测啊

 第811章 夫君的烦恼

    银子,还是银子。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当初,诸葛亮五出祁山,除其中的突发变故与将帅因素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因为粮草不足、补给不足。

    粮草是什么?银子啊。

    纵观大明朝,几时不为这个问题而犯愁?若非因为此,何至于敌军久久不能被歼灭?

    从皇宫出来后,仲逸何止一个心事重重,他几乎连走路的气力都没有了。

    当然,这段时日,确实有些太过劳累。

    石成早已候在那里,听完仲逸的一番诉说后,石成心中也更没底了:不派兵,不给银子,这仗怎么打?

    毫无疑问,这位锦衣卫北镇抚司的镇抚使也想参与出战,这其中与仲逸有很大的关系:之前数次出征都有仲逸在,此次仲逸被大张旗鼓的召见入京,闹得满城风雨,自然是被要委以重任的。

    结果呢?

    “石大哥,万岁的旨意还没有下,你我为臣者,就不必揣度了,还是各安其职吧”。

    见师兄林宗武正带着京卫指挥使司的人过来,仲逸便向石成道别道:“改日来府上,我们好好喝几杯,愚弟着实累的的不行了”。

    见石成离去,林宗武便支开属下,上前道:“师弟,怎么样?”。

    仅是这短短的一句,二人距离近的不能再近,仲逸已深深察觉道师兄的心思――建功立业的心思。

    仲逸只得微微摇头道:“今日面圣只是议事,具体旨意还未出,我们再等等吧”。

    林宗武一个皱眉,竟对仲逸有些陌生道:“师弟,怎么?连师兄我也不能说吗?”。

    仲逸四下望望:“师兄说的哪里话?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晚上来府上,师姐也想见见阿嫂和小侄子”。

    师兄向来看重军功,此事又牵扯到师父凌云子的兵书,两者交加在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