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略-第5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师兄向来看重军功,此事又牵扯到师父凌云子的兵书,两者交加在一起,仲逸必须先挫挫师兄的锐气,否则又会引起一个满腔怒火的杀戮来。

    “仲老弟,这还是你吗?”。

    来到宫外,樊文予立刻上前,似乎见到了一个陌生的仲逸:“怎么?瘦了这么多?”。

    对眼前的这位樊大哥,仲逸始终是没有多少脾气的,不过与他一起相处,倒确实能轻松不少。

    仲逸笑道:“樊大哥言重了,小弟我瘦的不明显,大约是你许久没有见面的缘故吧?”。

    樊文予摆摆手,满脸笑意道:“管它呢?今日你我兄弟重逢,那便是要好好庆贺一番”。

    仲逸急忙求饶:“樊大哥饶过小弟吧,现在小弟我站着都可以睡着,信不?”。

    末了,他更是补充一句:“小弟我到京还未回府,二夫人和三夫人那边,怕是说不过啊”。

    樊文予那里管的了这些?他不由分说的将仲逸拉到一旁道:“我一个人请不动你是不是?不过,今日我请来了高人,怕是你朝思暮想的”。

    仲逸正在疑惑,却见不远处走来一人、与自己颇有几分相像的人。

    “仲贤弟,别来无恙啊”。

    说话的是李序南,昔日的挚友,他开口道:“贤弟大概有所不知,我已被入调京城,如今是户部郎中、正五品”。

    李序南在榆林府的探索卓有成效,再次回户部是意料之中的。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仲逸笑道:两位兄长,每人一千两银票,小弟明日奉上,不过。

    仲逸拔腿就跑,还不忘说一句:“但是今晚,真的不行啦”。

    这脚下生风的绝世轻功自然不能使,一个翰林院的文官,那里能敌得过樊文予的大力气。

    “仲大人出手真大方,两千两银子够寻常人家一辈子吃喝了,银子先给你省了,几位弟妹这边回头再解释,我府上酒菜早已备好,你跑不掉啦”。

    来到樊文予的府上,他们这才放心的说了这么一句话。

    仲逸实在挣扎不过,只得懒懒躺了下来:“也罢,今日就在樊兄府上歇了,洛儿和筠儿闹僵起来,就看二位兄长的了”。

    酒不醉人人自醉,还是原来的节奏,熟悉的场面:每人先干三杯,之后便是长长的叙旧,有一句每一句的说着。

    不知何时起,仲逸似乎对这种类似的聚一聚有些抵触,倒也并非樊文予和李序南交情太浅。

    眼下大战在即,实在没有心思酒菜之闲,一年之余没有见到宋洛儿和袁若筠,那怕是皇帝,也不能拒绝这个理由吧?

    鉴于此,宋洛儿特意将小儿仲一凡也带到京城,算起来,仲逸大概有三年没有见到自己的这位小公子吧?

    这一点,樊文予和李序南就不知道吗?

    此次回京,若是没有那个叫云歌的女子搭救,怕是他真的要命丧九龙岭了。

    这一点,又有谁能知晓?

    也算是共患难,但仲逸对樊文予屡次开恩,否则,他的这位樊大哥,怕是早就要提前告老还乡了吧?

    天边一轮残阳渐渐西沉,仲逸透过窗户有些懒懒的望着天空,这番景象,若是换到数日前,那是九龙岭河边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

    “每个人都有战场,只是别人看到的:都是我在这里饮酒品茶罢了”。

    仲逸心中不由笑道:“若是那样的话,我便终生不能再进一步了”。

    夜渐深、月渐高,三人已是醉意上头。

    “樊兄,李兄,若是万岁再次召见,小弟定会举荐二位兄长”。

    仲逸迷迷糊糊道:“这么大的功劳,自然非我们兄弟莫属”。

    李序南酒量确实不怎地,樊文予似乎才来了兴致,他哈哈大笑道:“我就说嘛,我的仲老弟,什么时候都不会忘了我们”。

    “好,再干一杯,哦,是连干三杯”。

    仲逸托词到外边走走,看到樊文予和李序南已趴在桌上,他也就踏实了许多。

    夜色中,一道身影轻轻掠过墙檐,上了屋顶,稍稍一顿,之后便飞速向一侧飘去。

    速度之快,快的惊人

    仲府中,仲逸双脚轻轻落地,连一丝声响都没有发出。

    有些迫不及待,明显感觉到心跳加速,轻轻推开门,仲逸看到宋洛儿正静静的坐在那里、柔和的令人陶醉。

    一旁是仲一凡,小家伙早已入睡,睡得那叫一个甜。

    “仲大人,怎么进自家门,还得使你那绝世轻功?”。

    宋洛儿淡淡一笑,烛光下,两排皓齿是洁白的光。

    “我师姐和筠儿呢?”。

    仲逸脱去官服,再也不想挪动半步。

    宋洛儿端上一杯清茶,轻轻说了一句:“你师姐早就回屋歇了,至于筠儿嘛,听说你今日回京,一大早就去了袁府,说是今晚就不回了”。

    仲逸欣然一笑:“多日不见,筠儿也懂事了”。

    宋洛儿没好气道:“嗯,是的,不过这位袁大小姐说了:明日你只能陪她一人,而且要你亲自去袁府接她”。

    终究是礼部尚书的千金,袁若筠的脾气,怕是永远也改不了了。

    也罢,如果不这样,她就不是那个刁蛮任性、目空一切的袁大小姐了。

    “这可不好说,若是明日万岁有旨,我还是去不了袁府”。

    仲逸笑道:“到时,不知这位袁大小姐又要怎么闹了?”。

    在仲逸心中,任何的感性在理性面前,皆是不堪一击,谁也不能例外。

    窗外月色正明,月光洒下,夜景令人陶醉,多日的疲惫在一刻,终于得以歇息。

    “现在都不知道该叫你什么?夫君?仲大人?还是仲先生?”。

    宋洛儿言语间永远透着一种特有的节奏,这种节奏同样令人陶醉。

    “算起来,从当初蠡县你我初次相遇,至今已有数载,你也从当初的仲先生,到后来的仲少东家,再到翰林院的仲大人,如今又领了王府的差事,以后又该怎么称呼你?长史大人?”。

    宋洛儿继续道:“当初若不是因为那段琴音,我真的会拼死拒绝爹爹的决定,想着只是在蠡县度过此生,现在看来”。

    仲逸并不言语,他喜欢听宋洛儿说话,无论她说什么都喜欢,这是她的习惯、也是他的习惯。

    “这次回京,去王府长史司,不会再走了吧?”。

    宋洛儿缓缓靠了过来:“王府挺好,求万岁不要再下旨了”。

    仲逸长叹一声,不由笑道:王府长史只是正五品,我如今已是正四品好不好?怎么可能一直呆在那里呢?我要给你争取更大荣耀。

    宋洛儿微微嗔道:“什么荣耀?那都是你的――荣耀”。

    仲逸微微闭上双眼,他在恍惚间隐隐听见宋洛儿还在说着什么:

    “世人皆为金银,常人兼顾诗书,高人追功名。求财者无论稻粮、那怕为商,什么能赚银子便做什么,早已忘却自己本来的喜好。

    读书者,为功名者有,为陶冶心得者有,久而久之,却忘却了读书本来的初衷,也罢也罢”。

    知道仲逸在假寐,宋洛儿不由自笑道:“可是呢,我的夫君,不为稻粮却为仲少东家、不为读书却为翰林院侍读、不为功名却难脱功名。劳心者耗时,匆匆年华啊”。

    这时,宋洛儿一字一字句道:“在你心中,除了功名,大约其他的都是过眼云烟,如此而已”。

    许久之后,仲逸缓缓睁开双眼,此刻他早已没有了一丝的疲惫。

    “倭贼?东南?倭国?这其中还有一个地方”。

    猛地起身,仲逸恍然大悟道:“我怎么把这个地方给忘了?”。

    睡梦中,宋洛儿微微道:“明日是去面圣,还是去袁府接筠儿?”。

    仲逸望着窗外,喃喃一句道:“不,既不去面圣,也不去袁府,我要回凌云山,面见我师父”。

    天地可鉴、日月共证:宋洛儿说的话――没错

 第812章 谁做主?

    常言‘世界万物、相生相克、一物降一物’,人与人之间,大致也是如此吧!

    绝大多时,仲逸能把握事态发展,但唯独有一人例外——师父凌云子。(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打小便跟着师父,有太多近距离接触,但仲逸却丝毫不会去用心揣度,这是规矩。无论什么人,都要守好属于自己的规矩。

    这,本身就是规矩,谁也不能例外。

    一大早,仲逸起的很早,但师姐仲姝起的更早。

    “你这是要去哪里呀?不等筠儿妹妹了?”。

    仲姝见仲逸已收拾完毕,明显是出远门的节奏。

    仲逸单手做出一个‘嘘’势,急忙走过来压低声音道:“不要吵醒洛儿,筠儿去了袁府就让她多呆几日,等我回来再说”。

    仲姝微微摇头道:“你……是想回凌云山吧?”。

    是的,他们而言,首先是凌云山的弟子,然后再是夫妇。

    仲逸似乎看出了异样,仲姝也不再解释,顺手将一封书信递了过来。

    “信是咱们的小师弟卫展送来的,师父说了——这段时间我们谁也不准上山”。

    仲姝的话终究还是比仲逸的眼睛快,他未看完,她便说完了。

    仲逸惊道:“师父怎么知道我要上凌云山?卫展呢?他什么时候送的信?”。

    说完这句,仲逸立刻懊悔了:凌云山的规矩,师父有绝对的权威——不能问。

    “卫展送完信就走了,昨天走的,我刚回府不久后”。

    仲姝也有些不解道:“师弟,我们凌云山可能真遇到大事儿了”。

    这时,宋洛儿的丫鬟桂儿刚备好早饭,这便过来叫醒宋洛儿。

    “桂儿,你先上街去,买些菜蔬、熟肉来,还有瓜果、点心之类,府上今日有客人造访,要好好招待”。

    饭后,宋洛儿吩咐丫鬟这便上街买些东西来,午后林姚姚估计就会到,樊文予和李序南若不出意外,也会在晚饭时准时出现。

    这是仲逸多年的习惯,他喜欢将所有必须要见的人聚到一起,这样便可以省去很多时间:同样一个时辰可将十人聚在一起,而不用花十个时辰分别去见十个人。

    “好啦,此处再无外人,你们俩有什么要说的,就尽管说吧”。

    宋洛儿拿起一本账册,不由笑道:“你们不用为稻粮谋,我可不能不管诚信堂的买卖啊”。

    仲姝微微一笑:宋洛儿,仲府最懂事的二夫人。

    ‘昨日我去师兄府上,对眼下的形势已知大概:如今京城传的沸沸扬扬,不但说到兵书之事,还有人说:师父本人也曾在京城一带出现过’。

    仲姝继续道:“更有人说:师父的兵书早已著成,他这一露面,必然会引起多方猜忌,有些人便要铤而走险了”。

    闻的此言,仲逸心中大惊:“怎么会这样?是谁走漏消息?师父一向处事谨慎,怎么可能有人见过他?”。

    这么一说,一旁的宋洛儿也不由担心道:“若是这样,师父他老人家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这么一说,仲逸心里彻底凉了:师父这封信,绝对另有深意。

    若是换到平时,每逢遇到大事,总会有师父掌舵,但如今师父行踪不明,又该由谁做主?

    况且,此事关乎凌云山、关乎师父凌云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