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雄秦崛起-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寇沈案亦是感叹道:“不愧是齐国稷下学宫出来的人物,仅仅是这【刻鼎成法】一篇策论,足以让某将司寇一位让贤!”
韩悝却是笑道:“君上厚恩,重贤才不忘老臣,沈司寇此言过了……这范宣向大秦献上了【刻鼎成法】策论,应授上大夫!”
“无异!”司寇沈案和罗士成点了点头,这范宣若是在大秦真的推行了【刻鼎成法】之中的政策,一个上大夫绝不为过!
法家学说将齐国人范宣定为魁首,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故此韩悝也是有精力将注意力放到其他学派之中,此番定下各家学派的魁首,虽说是大秦朝堂的诸位朝臣考核,但是终究绕不过韩悝点首,只有韩悝应允了,这份策论才会是到达秦公的面前。
司空百里槐派人邀请韩悝过去,说是发现了一篇了不得的策论,故此韩悝亦是过去了,百里槐见到韩悝到来,拿出来平整放在的桌案上的一份策论,说道:“这乃是郑人冯简的策论,这冯简乃是郑国的上卿……”
“郑国的上卿?”说实话,这个名头韩悝还并未放在眼中,原因正是在于郑国烂到了骨子里是中原人尽皆知的事情,郑国的高官厚禄并非是被贤能把握,而是被腐朽了数近百年的【七穆】把控,一个上卿……韩悝笑笑,恐怕此人与郑国七穆之一关系密切,此番到来大秦,应该是成为了郑国内乱的牺牲品。
见到韩悝似乎是不以为然,百里槐着急的说道:“韩相,并非是老臣听闻了这冯简郑国上卿的名头才是多注意了一些,而是这冯简的策论,的确是不俗,乃是针对大秦目前的吏治不清写下的策论!”
“吏治不清?!”韩悝这才是正视了一些这位冯简,从百里槐手中接过了这位郑国上卿的策论,不得不说韩悝仅仅是看到了“吏治不清”几个字眼,便是正视起来了这份策论,原因正是在于,大秦被老氏族把控国家公器数十年,大秦亦是积弊久矣,尽管这数年来,韩悝针对大秦的朝堂吏治百般努力,但成效并不好,此中有大秦士子不足的客观原因在,但这方面何尝不是韩悝的掣肘呢!
韩悝以一人之力,独力扛起来大秦改革吏治,清洗老氏族的遗患正是大秦朝堂的权力运转出现了停滞的现象,为了摆正大秦的正常运营,韩悝殚精竭虑,夙兴夜寐,近乎如履薄冰,甚至是拿着前国相汯祍佄的旧时制度翻新弥补地方的吏治。
毫不意外的说,若是冯简的这篇策论之中有一二真正有利于大秦改革吏治的方法,对于韩悝来说便是久旱逢甘霖!
韩立一目十行,冯简的这篇策论不过是五六百字,韩悝不过数息之间便是看完了,不过,似乎是意犹未尽,韩悝又是重新看了一边,几番过后,韩悝才是放下手中冯简的策论,感叹道:“冯简的策论有汯相的影子,不过革故鼎新,若是在大秦推行冯简的吏治体系,必将是有功于大秦!”
“韩相将冯简的这篇策论给君上瞧瞧吧,君上必定欣喜!”百里槐说道。
韩悝点了点头,随即便是转身说道:“此等贤才绝不能让大秦错过了,理应让君上知晓,好尽早接见这位大才!”
百里槐闻言,更是有几分赞许的意思,这位冯简不得不说乃是一位贤才,但是这韩相却是丝毫不忌惮此人的才能在君上面前夺了信任,百里槐点了点头,感叹道韩悝身为大秦国相,当之无愧!
就是在韩悝转身要去请示秦公的时候,纥柯亦是叫住了韩悝:“国相,这里有一篇策论……甚至偏颇,下臣犹豫不决,不敢定夺,还请韩相做主!”
韩悝回首,从纥柯手中接过了那篇偏颇的策论,看了起来,这篇策论的确是偏颇,似乎是与百家学说不同,又是能够在其字里行间看出来“商家”的影子,题目亦是奇怪……盐铁专卖!
第二百九十九章 众说纷纭(下)
盐铁专卖?
韩悝想了想,这方面的学说他也接触过,是在齐国的稷下学宫,齐国先代名相管子的“官山海”学说,即是说朝廷控制山泽之利,也实行盐铁专卖。山海之产主要是盐、铁,官府垄断经营,寓税于价,使百姓避免不了征税,又感觉不到征税。
〖莫不又是一位稷下学宫的贤才……不过武关炼盐一事尚未外传,盐铁专卖之策才齐国行可乎,但是在大秦应该是难以推行吧……这位士子或许是假管子的学说夹杂自己的一些见解来大秦推行此策。〗
韩悝这般猜测道,便是向这篇策论的正文扫下去,这篇策论毫不讲究文笔,连最基本的润饰笔法都没有,直陈铺白,核心语句不过是列出来了一些熟悉。
“秦四郡之地有两百万民,一民年岁至少食盐十斤,使盐粮等价,一岁便可多出来赋税二十万石粮食,同理,可售盐至荆、韩、郑或戎狄,甚至是姬周王畿,千万之民,便是百万石粮食!”
简简单单的一行文字,却是无比有着吸引力,千万之民,百万石粮食,盐既然是如此了,但是比盐更为珍贵的铁了。
韩悝开口询问道:“此是何人的策论?”
纥柯回道:“乃是大秦的士子,名字叫作韩岩!”
“韩岩?”韩悝过目不忘,自然是知晓林玧琰在武关化名为韩岩的事情,先前就觉得此篇策论有点近似于公子琰的观点,现在总算是揭开了谜底,此篇策论定然是出自公子琰无疑了!
已经是猜到了韩岩就是公子琰的韩悝,自然是笑面以待了,冯简的肃清吏治,范宣的刻鼎成文,以及这位公子琰独辟蹊径的盐铁专卖,已经是宣告着此场大秦招贤到达了真正地目的,正是因为如此,韩悝倒是缓下心来,不急着将现有几篇出色的策论进献给秦公……
“将出色的策论悉数奉上来,某要好好看看其他人是否再有出色的言论!”韩悝坐了下来,缓缓地等着新策论的到来。
果然,不久后便是有着一些人捧上来策论:“这是韩人方炽献上来的水利之法!”
林玧琰扫了一眼,这名方炽以水利之法献给大秦,自然是对水利极为深谙,对于大秦目前修建水利提出来了自己的建议,即是疏通淯水,泌水和汉水相连,这亦是一条有先见者的见解,似林玧琰或者韩悝亦是有这方面的想法,不过方炽已经是提出来了详实的方案,甚至是想借用这样的一条水道,彻底造成聚集在淯水泌水和汉水两岸的城池群。
这般做法,算是一条国策,不过这样的一条国策,耗费的人力简直是难以估量,依照大秦现在将要备战的程度,能够实现十分之一,已经是万难!
“方炽……”韩悝念叨了一句,似乎是想要了一些忌惮的事情,面色有些惴惴之色。
“韩相,这名韩人写下的策论实在是有一些耗费人力物力,但也不失为一篇国策,应该是可以试用!”一旁的百里槐亦是见到了这名方炽的水利之法,发出来了自己的意见。
韩悝点了点头说道:“此人可用但绝不可重用,如此疲惫大秦的国策眼下战乱纷争的年代来说,实在是有些居心叵测……”
百里槐没有想到这一层,经过韩悝提醒,瞬间醒悟着说道:“难道……这方炽乃是韩人的细作?”
韩悝摇了摇头说道:“单单是凭借一篇策论,并非能够确定,不过要告诫君上亦是臣属的责任,这方炽提出来的水利之法,可用,但不可重用!”
百里槐点了点头,随即又是一名朝臣的门客奉上来一纸策论,说道:“这是楚国人伍康献上的水军演练之法,可助某大秦训练一支精锐水军,莒老将军已经是看过了,甚是赞许!”
“楚国伍氏?”韩悝亦是知晓伍氏在楚国的地位,乃是楚国三闾之下的大姓,不过十数年前,居于寿郢的伍氏一支被楚王夷族,伍氏旁支才是就此没落了下来。
在楚国,一般人可没有姓氏一说,楚国的平民与中原的奴隶无异,尤其是楚国的贵族姓氏不能随便乱用,如果有人用了贵族的姓氏,被杀乃是无可避免之事,楚国的官府亦是不会过问此事。
韩悝说道:“既然莒老将军已经是过目了,便是将伍康推荐给君上。”
那名门客亦是说道:“此番诸侯士子之中不乏有军中五百人将的优秀人选,虽然策论上并不出彩,但是可以看出来,可以领兵!”
韩悝点了点头说道:“还请莒老将军拟一份名单,悝自当呈上君上!”
不一会儿,众家学说,皆是有朝臣门客手奉策论前来,皆是看着韩悝禀报道。
“此乃蔡人蔡厷的刑名策论,定为中上等!”
韩悝看了一眼,说道:“尚可,可以入朝一用。”
又有一朝臣门客上前:“此乃舒国许芒献上的精耕细作之法,乃是承袭农家所学,可以一用。”
“可,上林苑之制亦是需要推行,这许芒可用!”
“秦国士子孟瑾……”
后面几篇策论比不上冯简、范宣献出来的策论,但亦是中上等的学说精髓。
约莫又是半个时辰之后,韩悝才是捧着数十份的策论进了新秦宫的宣政殿,秦公正是四下打量宣政殿内的布置,虽说已经是进来了数个时辰,但还是十分新奇。
听到脚步声的回响,秦公亦是回身笑道:“是韩卿来了,快来看看这新秦宫,孤看六子此番的差事做的极为不错啊!”
韩悝亦是四下打量了一眼,这新秦宫的布置的确是新奇,单单是四周的宫壁,似乎是加入了莫名的香料,并不浓郁,但泌人心肺。
韩悝还是回归了正题说道:“君上,此番大秦招贤,共有三十二名诸侯国士子入围君前校对,这是他们的策论。”
“这些事,孤不及韩卿,不妨全交给韩卿处理,孤很放心……”
第三百章 君臣谈心
“这些事,孤不及韩卿,不妨全交给韩卿处理,孤很放心……”
秦公深为倚重的语气让韩悝亦是十分感动,不过韩悝还是恭恭敬敬对秦公劝谏道:“君上,君权绝不可假手于臣属,三家分晋,七穆乱郑,皆是其君主或重权公室子弟,或重用世族,才是酿成了此般下场!”
秦公点了点头说道:“孤受教了!韩卿,此番招贤有什么贤才能够让韩卿这般喜悦?”
韩悝将手中的策论尽数搬到了秦公的面前,然后说道:“此番倒是发现了三个国士的人才,授予大秦上卿亦是不为过,刚好弥补大秦朝堂的短缺……”
“哦?”秦公亦是惊喜,看着韩悝问道:“孤在好奇,究竟是怎么样的贤才能够引得韩卿这般赞许,这策论,孤这就看,还请韩卿好好地说一说。”
韩悝应下秦公,与秦公隔桌案而坐,道:“此番招贤,以三人的策论最为精彩,其一便是来自郑国的冯简,此人乃是郑国朝堂的上卿,或许是因为七穆内争,使其逃奔向大秦,此人为大秦献上的吏治之法乃是从现有的大秦吏治进行改革,言辞至犀利,立意至惊心,悝不能及!还有一位齐人,名为范宣,亦是一名出身于稷下学宫的法家士子,为大秦献上了【刻鼎成文】之法,亦是对大秦的法律有自己的见解!”
在韩悝说话的隙间,秦公已经是看完了最上面的两份策论,正是冯简和范宣的两篇策论,当下感叹道:“此二人的确是不凡!韩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