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阉狗,找死是吧!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对温体仁真的忍无可忍了,狗东西,你以为学了魏忠贤的无耻就可以天下无敌了吗?想死,爷成全你!

    他原本还想通过正规手段让崇祯看穿温体仁这个奸妄小人的真面目,现在,他发现,崇祯那脑子,根本就玩不过温体仁,想让崇祯自己看穿温体仁,那简直就是做梦,说不得,自己只有帮帮他了。

    张斌气愤归气愤,但并没有乱了方寸,他完全按崇祯的旨意,将手下九万大军遣散到指定的区域,随后,便带着几个亲卫默默的赶回京城。

    按理来说,像他这样立下大功的朝廷重臣回京,皇帝就算不亲自去接一下,再怎么说也应该派个同等级的朝廷重臣去意思一下,以笼络人心,但是,崇祯因为温体仁的谗言,对张斌再次心生芥蒂,明知道他这两天就要回京了,竟然不闻不问!

    张斌就这么悄声无息的回来了,当然,这次并不是他有意隐瞒,他是光明正大的回来的,但是,没人搭理他啊!

    这种待遇,对于功臣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羞辱,崇祯并没有意识到,他这样做已经完全失去了张斌的心,他以为,皇帝真的是真命天子,谁都要按他的意志行事,他也不想想,要真是这样,他的父兄又怎么会死的不明不白,他自己都这么勤勉了,大明为什么还是每况日下!

    张斌自然是气得咬牙切齿,当天晚上他便召集先期赶回京城的张差、李定国等人和原来留在京城的孙标、赵兴等亲信开了个会,命令他们密切监视温体仁,调查温体仁所做的一切,他,要确凿的证据,一把干翻温体仁这个无耻小人。

    第二天一早,丑时三刻,张斌如同往常一样带着个亲随,走出府邸,慢慢悠悠的走向长安左门,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看到他的官员却都是大吃一惊。

    他,竟然就这么无声无息的回来了,皇上,竟然一点表示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奇葩事出现了。

    当初张斌被崇祯猜忌,撸掉了一切实权职位,出任詹事府詹事,专门负责教导太子,朝臣对他都避之唯恐不及,这点可以理解。

    但是,这会儿张斌转战数千里,打的反贼偃旗息鼓,吓得建奴望风而逃,朝臣对他竟然还是避之唯恐不及,甚至,走了一路,直到午门前,连个跟他打招呼的都没有!

    这是什么世道,这是什么样的朝堂?

    正当张斌孤零零的站在那里,感叹世态炎凉的时候,背后突然有个声音惊喜道:“大人,您回来了啊?”

    张斌闻言,回头一看,是他的下属,詹事府少詹事孔贞运。

    这老头为人还不错,是当今朝堂少有的正直官员,张斌对其印象还是很好的,人家都主动打招呼了,张斌自然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他微笑着点头道:“是啊,昨天刚回来。”

    孔贞运闻言,由衷钦佩道:“大人率军转战数千里,剿平贼寇,惊退建奴,属下着实钦佩,可惜属下才疏学浅,对兵法更是一窍不通,真恨不能在大人手下当个功曹小吏,随大人征战四方啊!”

    张斌闻言,不由洒笑道:“孔大人谦虚了,这领兵打仗只是微末之学,哪比得上孔大人榜眼之才,锦绣文章传世啊。”

    孔贞运连忙拱手道:“大人,您这,真是折煞属下了,什么锦绣文章传世,属下哪有那本事。”

    他们正聊的热火呢,后面突然又传来一个爽朗的声音:“咦,大人,您真回来了啊!”

    张斌不回头都知道,来人是他另一个属下,状元郎文震孟。

    对这个刚正不阿的直肠子,他真有点怵,算了,还是别跟他聊正事,这家伙,要犯起倔来,着实恐怖。

    张斌干脆打趣道:“怎么了,文起,不欢迎啊?”

    文震孟闻言一愣,随即失笑道:“大人,您说笑了,属下日夜都盼着大人回来呢。”

    张斌引开话题道:“这段时间,太子的学业如何啊,你们有没有轮流去教导啊?”

    孔贞运闻言,老老实实的拱手道:“大人交待的事,我们怎敢懈怠,大人放心,我和文起兄一日都未曾拉下,太子已经将《千字文》背的滚瓜烂熟了,大人要再不回来,我们都想写信请示您,是不是要开始教***四书五经呢。”

    张斌闻言,欣慰的点头道:“嗯,很好,我今天去检查一下太子的学业,如果没问题了,就开始教导太子四书五经吧,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一说起四书五经,文震孟和孔贞运都来劲了,他们就是专门研习这个的,要说建议,那几天几夜都讲不完啊。

    三人就这么旁若无人的闲聊着,完全没有在意其他朝臣惊诧的目光,直到午门鼓响,张斌才率先走到詹事府的班列排好,至于兵部那边,张斌都懒得去了,按崇祯这意思,他这兵部尚书怕是做不成了,他干脆就当不知道自己是兵部尚书一般,压根就不去兵部的班列领头。

    寅时,早朝准时举行,一开始,崇祯还没注意到张斌已然回来了,奏对的时候,他无意间一抬头,看到张斌站在詹事府的班列前方,顿觉尴尬无比,这事,他自己都觉着自己做的有点不厚道。

    但是,他并不后悔,他认为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董卓之乱”可不是开玩笑的,自己防范于未然绝对是有必要的。

    他甚至在想,怎么把张斌兵部尚书的职位给撸了!

 第七卷 第六十一章 见鬼了

    崇祯不但生性多疑、刚愎自用,他还有一个毛病,那就是耳根子软,容易上当受骗。全本小说网https://。

    他因为温体仁一句话就猜忌张斌这样的大功臣看似荒唐,其实,对于他来说,一点都不荒唐,历史上,更荒唐的事他都干过呢。

    比如,崇祯十一年到崇祯十二年,建奴入侵,卢象升被阉党余孽薛国观、太监高起潜和权臣杨嗣昌联手阴掉,憋屈的在巨鹿战死,崇祯慌了神,连忙调孙传庭和洪承畴进京勤王。

    都那种时候了,他竟然还听信薛国观、高起潜和杨嗣昌的谗言,不准孙传庭进京城朝见,而对洪承畴他又是派人慰劳,又是下旨让其进宫觐见,行事如此偏颇,荒唐,把孙传庭都给气病了,后面孙传庭因病告休,他竟然又听信谗言,把孙传庭抓起来关了四年,直到反贼不可收拾了,才将孙传庭放出来,让其去跟李自成拼命!

    或许,他认为当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又或许,他认为自己很聪明,能把手握重兵的大臣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会儿,他自认为很机智的把张斌手里的兵权剥离了,避免了一场“董卓之乱”,接下来,他只要张斌手里兵部尚书的职权也剥离了,然后给他点甜头,让他继续教导太子就行了。

    他感觉张斌就是把宝刀,遇到敌人,抽出来一挥,敌人便倒下了,没有敌人的时候,还是收进刀鞘比较好,免得把自己伤到了。

    这天早朝,他一直在考虑张斌的问题,以致奏对的时候都有点心不在焉,早朝一结束,他便迫不及待的命人将张斌招到御书房,准备收刀入鞘了。

    还好这会儿张斌还有另一个用途,那就是教导太子,要是没这个用途,他还真有可能像历史上对付孙传庭一样,没用的时候就把人关起来,临到要用了,再放出来,让人去拼命!

    张斌这会儿心里着实恼火至极,不过,他倒还没有恼火到要弄死崇祯的程度,因为他知道,这种形势下,弄死崇祯,只有可能令情况更差。

    很多人都认为,在古代造反自立,自己当皇上,就跟喝稀饭一样简单,其实,哪有这么简单。

    像这会儿,大明的皇室宗亲数十万,光弄死一个崇祯有什么意义,绝对会有大臣拥立其他皇室宗亲。

    而最有资格继承大统的就是福王朱常洵那个混蛋加王八蛋,因为福王朱常洵是崇祯的亲叔叔,那家伙如果当了皇帝,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当然,他还可以选择把太子捏在手里,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这同样是个不大靠谱的想法,明朝可不是汉朝,想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几乎等同于做梦,像瓦刺太师也先就想这么玩一下,他想着把英宗捏手里就可以将大明玩弄于股掌之间,结果,人家直接拥立代宗,根本就不尿他!

    所以,现在这情况,就算知道崇祯是个糊涂蛋,也得忍着。

    这个忍并不是什么都不干了,但凡能成大事的人,不管面对任何困难,都能想出解决之道,面对崇祯这么个糊涂蛋,张斌也有办法。

    崇祯不是糊涂吗,别人能忽悠他,自己也能啊。

    你喜欢被忽悠是吧,那我就好好忽悠忽悠你,让你跟着我的指挥棒转,这就是张斌的解决之道!

    这对君臣,一个是心存猜忌,但还想好好利用别人;一个是下定决心,准备好好忽悠忽悠人,见面的时候,还是相当和睦的。

    崇祯是一直保持着迷之微笑,张斌也一直保持的恭敬的模样,君臣一番见礼之后,崇祯便假装高兴道:“双全,你可算是回来了,这段时间烺儿可一直念叨着你,想让你教他读书识字呢。”

    这意思不就是想让自己放下所有实权,继续教太子吗,好啊。

    张斌恭敬的道:“微臣这段时间也一直忧心太子的学习,好在现在反贼主力已经被击溃,建奴也逃回辽东去了,微臣总算可以安心回来继续教太子殿下了。”

    这家伙,挺识趣啊,崇祯闻言,不由欣慰的道:“嗯,双全,这次的确辛苦你了,率大军转战数千里,屡立功勋,应该好好褒奖一番,说吧,你想要什么奖赏。”

    你他吗不想赏赐别人就直说吗,有这么问的吗,谁还敢当着你皇上的面要赏赐啊,张斌这个恼火啊,他只能顺着崇祯的意思道:“这都是微臣应该做的,不敢要什么奖赏。”

    没想到,崇祯却是坚持道:“这怎么行,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这样吧,朕进封你为太子少师,以示褒奖。”

    太子少师,从一品,听上去是个了不得的职位,其实,就是个虚衔,洪武朝和永乐朝那会儿,三公和三孤的确是了不得的大官,但是自宣德、正统年间以后,三公和三孤都成了虚衔,多为勋戚文武大臣的加官和赠官,就如同武职里面的左右都督一般,就是个一品的虚衔,其实手下并无一兵一卒。

    不过,再怎么说也是官居一品了,这个安慰奖还算不错,张斌连忙拱手作揖道:“多谢皇上恩典。”

    崇祯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关切道:“双全,你要教导太子,这兵部的事必然时间去管,要不这样吧,兵部尚书之职你先挂着,兵部的事你也无需去管,朕来给你安排。还有,这会儿反贼也销声匿迹了,五省总督暂时就不需要设置了,朕先给你免了,你看怎么样啊?”

    还能怎么样,我能说不行吗,这个兵部尚书其实没什么好争的,崇祯要不信任你,照样没实权,挂个名就挂个名,无所谓了,张斌干脆再次拱手作揖道:“多谢皇上恩典。”

    这次君臣见面到此就算是圆满结束了,崇祯是如愿将张斌再次架空,张斌也假假意思博了个乖巧的形象,至于忽悠这个糊涂蛋倒不必急于一时,因为这会儿温体仁权倾朝野,党羽遍布整个朝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