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宏图-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先应该用于军舰内部,而后又用于炮台与后方的联系,后来又应用于普通陆军部队。可以说电话最初的推广,并不是在民间而是在军队。
尽管这有着南北战争电报普遍应用的先例作为影响,但是相比于其它,军人对于通讯技术进步的嗅觉是极其敏锐的。
“敝帚自珍就敝帚自珍吧,至少在未来的十几年内,军队都有通讯方面的技术优势。”
相比于其他这才是最重要的!
马车慢慢的朝着督府走去,而朱宜锋则在不断的在脑海中思索着自己曾经看过的《十万个为什么》,那些原本应该忘记的内容,其实一直隐藏于记忆深处,随着他的回想慢慢的浮现于眼前,在那记忆力的帮助下就像昨天刚刚看过一般。想到当年初看那套书时那种简直让自己看到另一个世界,那套书真的是自己的启蒙书籍,在信息如此落后闭塞的小城让一个孩子从小就会好奇会思考,会问为什么,会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充实了整个童年。朱宜锋的心底不由的一动。
“也许这个时代也需要一套《十万个为什么》。”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340章 改变(第二更,求推荐)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o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读过《十万个为什么》树立起了基本的科学观念!”
闭上眼睛,朱宜锋想到多年前与一个朋友酒后对少年时的回忆,对于身处闭塞的内陆小城的自己来说,童年即没有各种新潮的玩具、衣服,也没有公园、少年宫之类的场所,唯一陪伴自己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书。尤其是那一套《十万个为什么》。
当年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也喜欢看这套书,喜欢一起在夜空中寻找星星,冬天时寻找最亮的天狼星,夏天则是北斗七星,打扫秋天的落叶的时候会想:叶子总是正面朝下,是因为正面密度比较大。冬天的时候,同样也会指着脏兮兮的窗户上的结的冰,说:“看,果然是六角形的!”。
甚至还在家里做着各种小实验,曾经也把家里搞成一团糟。那个时候最大的梦想是成为科学家,而少年时所有对科学的向往,都是那套书带来的!
在这个时代更需要一个套《十万个为什么》,因为这个时代更为闭塞,更为保守,需要人们更具有基本的科学观念。
没错,这个时代的人们更需要启智。
而启智,开启对科学的好奇心,正是《十万个为什么》所给予的。《十万个为什么》算是一种启蒙读物,那种以问句为每篇标题的形式对于少年儿童有着很大吸引力,内容也涵盖极广,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等学科常见的问题。满足了一个儿童对于世界的大多数好奇心,也培养了他们科学看待事物的眼光。
这正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没错,一定要编写一套,一定要编写一套,将来每一所学校,都至少要发一套,要让每一个孩子至少都有机会看到它……”
就像是灵光一闪,朱宜锋意识到这样一套看起来非常普通的书,对于这个老朽的国家而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至少有一代人,可以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当然如果这套书能够创造了一大批小时候励志成为科学家的孩子,那怕只要其中有0。0001%的孩子在他长大后也有如此追求,那便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同样也是对这个国家有益的。
可是显然这样一套书,并不是朱宜锋所能编写的,尽管在自己的大脑中“存储”着一套《十万个为什么》,但却并不符合这个时代,很多问题是这个时代的科学水平无法给予解答的,但是却可以给予一定的建议。
“煤气是从哪里?”
“为什么煤气总有股臭味?”
“冬天为什么容易发生煤气中毒?”
“一勺糖为什么能把整杯水变甜?”
整整一个下午,朱宜锋一直在书写着那些看似浅显的“为什么”,相比于其他任何事物,也许这是更为重要的,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这套书将会开启什么?它将会开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它将会给这个古老的民族注入什么?
它所能带来的正是这个民族所欠缺的,可以说缺乏科学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最为致命的缺陷!
而这套可以让人学会思考,能够让儿童用科学眼光去看待问题的书,在未来将会被送到中国的每一所学校,几年之后,当有能力创办义务教育的时候,这套书将会影响到中国的每一个孩子,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这套书将会慢慢的改变着一切。
尽管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够理解什么是科学精神,更不能理解朱宜锋的想法,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些事情。
这本书会勾起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对科学充满好奇,对世界充满好奇,最终,正是那好奇心,改变他们的心态,改变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而所有的这一切,最终会慢慢的改变着这个时代、这个国家以及这里的人们,最终所有的缺失都将在未来的几十年间,慢慢的得到改变。
“到那时候一切都将会被改变!”
于心底喃语着,想到未来的改变朱宜锋的心底异常的激动,
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就像一个美丽的火焰,是否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还要看有没有所需要的干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主要的“干柴”就是国民的素质和教育。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不客气地说,中国由于难以接受别人的教育思想,国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的相比都不是一个等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在另一个时空中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
这是就是时代的差距!
而这也正是朱宜锋所要致力解决的。但是如何解决这一切呢?
“教育!教育才是解决一切的问题的根本!”
只有教育!
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够解决这一切,否则即便是给所有人一套《十万个为什么》,他们恐怕也看不懂,更不可能引起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但是普及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对于这个时代的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必须要解决的是师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教育就是容谈。
按后世的统计清朝二百六十七年间开科一百一十二次,进士一共录了26849人,平均每年约97人。又有多少举人呢?十万余人,平均每年也就四五百人。现在全国的进士、举人有多少?
尚不足万人!
那就有多少秀才呢?
“……年岁各异,下至十几岁长至七十余岁高龄的秀才大应不下数十万人,以湖南为例,湖南贡院有考棚8500间,每次乡试时,实际参加考试的考生为8000人……”
在回答汉督的这个问题时,身为礼部主事的林治平特意瞅了一眼汉督,难不成汉督准备重开科举?
不过现在想要重开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至少现在于武昌没有合适的地方考试,武昌贡院与武昌城一样皆毁于发贼之手,重建时汉督于700亩武昌贡院旧址上建的是文山义熟。
这事儿不好办啊?
“也就是说各省差不多有1万秀才,平均五十个童生里取一个秀才,全国差不多有20万秀才,全国有童生千万……”
若当真如此的话,那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可真不少,千人童生……确实不少了。
“主公,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湖北、湖南皆是文风兴盛之地,而北方诸省则是文明不盛,其读书人自然相对较小,以臣看来,全国秀才应不超过十万,童生不超过六百万!”
600万也不少啊!
从烟盒中取出一根香烟,点燃香烟,朱宜锋默默的寻思着,若是全国有600万童生的话,那么确实有推行义务教育的可能——600万童生接受的或许是传统的儒学教育,但是他们无一例外的都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为聪明的人才。
这一点是工部学堂、礼部学堂武昌专门学堂中接受西式教育的少年身上得到充分的印证,他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学会英语,学会数学以及其它现代知识,现在府中的许多官员,虽说也是童生出身,但是在最长一年的培训中,他们同样能够学会许多现代知识。
毫无疑问这些人大都是智力极为出众的人,否则他们的家人也不会送去读书,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读得起书,但凡寒窗苦读者有几个蠢人?凭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必定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会数学、地理、基础物理等科目,从而也就有了可以教授他人的学识。
进而通过他们去培养一代新学生,从而为将来的变革打下坚实的基础,改革的基础在于教育,没有教育上的全面改革,谈何变革?
“若是把这600万童生变成600万教师的话……”
那么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于中国推行全面的义务教育。当然,于现在的中国推行教育并不需要600万教师,只需要其中的两百万人,就足够于建立普及到全中国每一个人的义务教育体系,令每一个适龄儿童可以接受教育。
而更为重要的是,这200万人将是新政府的拥护者,利益决定了他们会成为新政府的拥护者,因为他们领取着新政府发放的俸禄。
不仅如此,他们以及他们的学生们都会成为未来新政的拥护者,从而减轻将来变革所面对的压力。教育可以改变一切,教育不仅仅可以提高国民素质。而且可以培养出一大批新政的拥护者,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国家。
“裕达,我有一个想法……”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341章 湘乡未来(第一更)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位于长沙城内小吴门正街因有湖南贡院而又被人称为“贡院街”,这几年贡院街一天比一天萧条,这里之所以萧条原因倒也简单——已经年余未试,而且眼瞧着武昌那边重开科考似乎也是遥遥无期。
莫说是这湖南贡院,就是岳簏山上的岳簏书院,现在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不知多少人到武昌去考那些学堂,工部学堂也好、刑部学堂也罢,只要考进那学堂,便有机会做官,若是愿意从军,还能考武备学堂或者水师学堂。总之,这一切都隐隐约约的似乎在告诉大家,府中似乎无意重开科考。
对此,人们倒也能理解,毕竟现如今汉督并未登基为帝,自然也就不能开以科举,这一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