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是奉先-第2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最终念及同族情义,没有真的杀死公孙谦,却也是赏了一顿皮鞭。

    公孙渊派出中军的辽东军主力三万人,继续进攻汉军阵地,并且把曹丕送给他的二十门迫击炮也派到前线去。

    另外又让鲜卑骑兵两万人,从两翼远远的绕过去,他打算全歼荣一师,也好涨涨自家军队的士气。

    见到辽东军还有迫击炮,汉军炮兵顿时来了精神,双方炮兵进行了一次对射,汉军迫击炮营有三十门迫击炮,数量比敌人多,口径比敌人大,射程和威力也超过辽东军。

    所以对射的结果毫无悬念,一个时辰的功夫,汉军的炮兵就让辽东军的炮兵全部哑火。

    辽东军依然只能是在没有炮火掩护的状态下,硬冲汉军阵地。

    后装步枪的威力和射程再一次得到验证,即使辽东军的中军大多数都是轻甲骑兵,身着轻甲,也挡不住子弹的威力。

    从两翼绕击的鲜卑骑兵则碰到了严阵以待,养精蓄锐已久的第三旅,两万鲜卑骑兵没有能够冲破五千人的防守。

    坚持到天黑之后,第六师和北庭两个师的部队悄悄的进入荣一师的阵地,补充和加强荣一师的防守。

    果然第二天公孙渊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他派出了他手下最精锐的一万人,装备了火枪和手榴弹的一万精锐步兵。

    如果不是有第六师和北庭部队的增援,也许真就攻破荣一师的防线了。

    下午的时候,包抄完毕的汉军骑兵们终于发起了进攻,特战师和骑兵九师、骑兵十一师正好从三个方向包围了公孙渊的大军。

    三个师的迫击炮部队率先发起了攻击,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公孙渊的军队有些混乱,完全不知道敌人从哪个方向来袭。

    特战师在师长文聘的带领下,坚决贯彻了战前吕亢和徐庶制定的战术,“擒贼先擒王”,实行斩首战术,直突公孙渊的中军,力求先将公孙渊拿下。

    特战师发展到今天,仍然秉承了他们的优良传统,单兵作战能力极强,无论是射击还是近身格斗,都超过普通汉军,与这些辽东军相比更是超出许多。

    他们以班为单位,奋力向辽东军的中军方向突进,公孙渊的辽东王仪仗比较显眼。

    远的用步枪狙击,中距离是手榴弹开路,贴身以后,就是刺刀或者横刀。

    特战师在包围辽东军的三个方向上突进的最明显,也是最迅速的,辽东军虽然数倍于他们,却根本拦不住。

    公孙渊已经能够听见汉军高喊的口号声,“活捉公孙渊,太子有重赏!”

    是大汉的太子吕亢亲自领军,吕亢这几年战功显着,已经是很有名气了,大家都管吕亢叫做小战神,拿他和他老子吕布相比了。

    不过公孙渊毕竟是名将之后,遇事还比较冷静,他也看出来,自己的辽东军不是汉军的对手,自己想占领幽州已经不可能了。

    他果断的选择了突围,而且使出了突围的最管用的招数,就是脱掉他的王袍,换上了普通辽东军的军服,混在乱军之中,向辽东郡方向突围。

    毕竟辽东军以骑兵为主,而且人数确实比包围他们的汉军多出了几倍,所以汉军真想拦截也拦截不过来。

    实在是因为辽东军没有军心斗志,个人战力也差,彼此之间也没有配合,才让行事大胆的吕亢占了便宜,否则哪里有二三十万大军被七八万人包围的道理。

    即使如此,此战汉军消灭了最少四万余人的叛军,抓到的俘虏,包括主动投降的辽东军多达十万人,其中有不少鲜卑人和乌桓人。

    吕亢对这些被俘的辽东军毫不客气,不管是汉人还是异族之人,全部贬为奴隶,交由北庭都护府的两个师看管。

    苏伊士运河的开挖正是用人之际,这十万免费劳力的出现,吕布和中央政府可不会客气。

    吕亢并没有急着追击已经突围脱逃的公孙渊,而是耐心的等待国防军第十一师、第十二师的会合,已经吃了一次人少的亏了,这一次可要全力以赴。

    甚至他还征调了驻防并州和青州的国防军第七师、骑兵第十三师,务必要将公孙渊所部全歼。

    张杨的第六师在前期征战之中,战功显赫,伤亡也很大,吕亢让他们返回幽州休整了,后面的战事就不参加了,北庭的两个师也是同样安排。

    七月下旬,所有参与平叛的军队在辽东属国的郡治昌黎集结完毕,总共八个师的部队,兵力总数已经与残存的辽东军持平。

    平叛军从大凌河下游搭建浮桥,迅速渡河,兵锋直指襄平。

    公孙渊已经将残余的部队都召集在了襄平,打算在襄平固守,与汉军决死一战。

    他的部下有的劝他与汉军展开游击战,坚壁清野,利用本乡本土,熟悉地形的有利条件与汉军周旋。

    可是公孙渊已经被汉军下破了胆,特别是听说汉军又从草原上调来了一个骑兵师,更是对自己的骑兵优势也失去了信心。

    公孙渊所害怕的这个草原骑兵师就是吕亢调来参战的,驻防并州的骑兵第十三师,师长正是太子吕亢的发小兼死党高旗。

    高旗创造了太多的第一,他是这批名将二代里面第一个考上军校的,第一个当上旅长,第一个当上师长的,第一个当上军区司令的。

    他的骑兵第十三师是国防军序列之中,最后成立的一个骑兵师,兵源以北方草原游牧的汉人以及加入汉籍的匈奴与乌桓人的子弟为主,甚至有很多汉人与各族的混血。我是奉先

    zj190128g

 第496章 智取襄平

    当初吕布制定的游牧政策,那些汉人老兵可是娶了不少草原各族的女人,生下了一大堆孩子,如今早都长大成人,参军报国了。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吕布、高顺、贾诩等人当初的理想也已经变成现实,汉人也有很多自幼生长在马背上的,一样的能骑善射,一样的性格粗犷。

    他的骑兵第十三师从成立那天起,就以实战代替训练,在草原上四处征战,东北大地也同样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高旗曾经带着他的这些狼崽子,追杀夫余人几千里,一直撵到大兴安岭。

    对高句丽人也是同样的痛下杀手,甚至连半岛南端的三韩地区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汉军抵达襄平城下之后,立刻包围了襄平城,不过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围而不攻。

    吕亢命令高旗的骑兵第十三师和文聘的特战师,分路出击,分别攻取玄菟郡的郡治高句郦城和乐浪郡的郡治平壤,先剪除公孙渊的羽翼,最后再来进攻襄平城,务求全歼。

    高旗主动请缨前去乐浪,因为他们十三师路径熟悉,不需要向导都可以。

    最后的结局也同样不出预料,乐浪和玄菟都只有小部分的辽东守军,汉军一到,望风而降,根本就不敢与天朝大军对抗。

    高旗的十三师还找回了不少在乐浪的山林中打游击的汉军将士,吕亢一律予以嘉奖,将这些原先只是地方守备旅的忠义之士都招进了荣一师,摇身一变成为了正规军中的王牌主力。

    至此,整个辽东大地上,除了公孙渊占据的襄平城,再无一城一池不在大汉帝国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徐庶也与情报部打入公孙渊内部的卧底人员取得了联系,掌握了城中的详细资料,并且得知原先的辽东郡太守公孙恭并没有被公孙渊杀掉,而是软禁在自己的府邸之中。

    公孙渊还是念及亲情,毕竟是公孙恭在公孙康死后将其抚养长大的,从来也不曾亏待与他。

    徐庶命令情报部的卧底与公孙恭取得联系,鼓动公孙恭谋划政变,由内而外瓦解公孙渊的部属。

    情报部的卧底亲自出面与公孙渊的一些手下取得联系,以重金贿赂收买了他们,并且发给他们,太子吕亢签署的免罪文书,只要他们配合汉军,反抗公孙渊,就可以既往不咎。

    玄菟郡、乐浪郡失守的消息早已传入城中,城中众人早已人心惶惶,特别是那些乌桓、鲜卑的部落头领,他们深知汉军对于他们这些异族叛军的残忍手段。

    如果战败被俘,最好的下场也是被贬为奴隶,他们的妻儿也是同样的下场。

    所以他们私下里互相串联,打算开城突围,此时的襄平城中,这些异族的骑兵相加仍有三、四万人,占据守军兵力的半数。

    不过,襄平城毕竟是公孙渊的老巢,经营日久,异族头领们的那些小心思早就有人报给了公孙渊。

    公孙渊就想将这些异族头领们召集起来,一网成擒,永除后患。

    此事被汉军的卧底得知以后,故意泄露给了异族头领们,双方立刻就翻脸,大打出手。

    一时间,襄平城中枪炮声大作,火光冲天。

    异族头领们无心恋战,他们一心只想开城突围,他们集合之后,便即刻攻打襄平城的北门和东门,打算逃出襄平。

    终于公孙渊的辽东军自然是听从公孙渊的军令,对这些异族军队进行镇压。

    公孙恭毕竟是做过几年辽东之主的枭雄,他虽身有残疾,可是脑子很清醒,他不愿意和自己的侄子一些沉沦,不忍心看到父亲和兄长苦心经营多年的家族基业毁于一旦。

    他通过仍然忠于他的一些部下,控制了西城门,然后悄悄打开城门,放出约定的讯号,联系城外的汉军。

    城外的汉军早已严阵以待,只等城中的信号发出,见到西城门打开,正是约定好的信号,第七师和第十一师立刻出发,抢入城中。

    公孙恭的部下都在左臂上缠好了白色布条,引领汉军进攻城中各个重要据点。

    正在混战的双方,突然发现大街小巷出现了许多身穿黑色军服的汉军官兵,立刻一哄而散,抱头鼠窜。

    这个时候,公孙渊才想起来突围,他没想到被自己软禁已久的叔父竟然还有这么大的能量,能够勾结汉军,从背后捅上一刀。

    不过,此时的襄平城已经被汉军团团包围,即使打开了四面的城门,城中的部队也冲不出去,所有城门都被汉军的炮火覆盖,除了西城门,其余三座城门只要有人出城,就是一顿炮击。

    冲又冲不出去,打又打不过,大批叛军只好向城中的汉军投降,放下武器的他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在汉军的看押下从西门鱼贯而出。

    这一次公孙渊没有机会逃走,虽然他故技重施,乔装改扮成了普通的兵士,却被公孙恭的部下认了出来,被汉军单独关押看管。

    天亮之后,襄平城全城光复,所有的叛军都或死或降,无一漏网。

    汉军在公孙恭的部下带领下,搜遍了城中的大街小巷,把所有躲入百姓家,企图蒙混过关的叛军全部抓了出来。

    此战,约有两万叛军阵亡,大多数人死于他们的内乱,只有少部分人是抵抗汉军被消灭的。

    有两万人的军队忠于公孙恭,战场起义,帮助汉军攻占襄平,被吕亢赦免无罪,并且在战后接受改编。

    还有七万多叛军包括公孙渊的部下和剩下的异族军队,他们都成为了俘虏,下场也和之前的俘虏们一样,贬为奴隶,去为挖通苏伊士运河做出贡献。

    不过长路漫漫,从冰天雪地的辽东到炎热无比的中东,无论是充满艰险的万里征途还是温差极大的气候变化,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