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天乱世-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见此情形,云涯儿难以不担心前方战况,于是又来到杜远帐中,与其详谈。起先杜远并不愿听,而在知晓就连何仪也逃走时,不由紧张起来。那何仪本就是纵横此地之贼,攀附黄巾只不过是顺应形势。如今即便弃而褪去,亦拥数千兵力,仍可兴风作浪。而杜远攀附黄巾好不容易才幕得几十兵力,若黄巾溃败,自己定也难逃官军缉拿。
相反,此番若能前去鼎力相助波才,即便失败,只要能暂且偷生,来日见得张角,也好有说辞,而后才有机会窃取《太平要术》。时至今日,已经三番两次背叛张曼成,不可能再退回宛城去了,唯有放手一搏,才有一线生机。
斟酌再三,杜远终于佯装忠义模样,与云涯儿说道:“我昨日担忧将士安慰,不肯前去助战,实乃糊涂。今日一思,我等既入黄巾,便应当不惧生死,置于死地而后生。如今长社危急,当是我等建功之时,还请廖公下令,我等誓助波才攻取城池,生擒皇甫嵩,以挫官军士气!”只是其言仍是不忘功名,稍欠忠义。
既得杜远同意,云涯儿自然大喜,于是传令下去,即刻朝长社进发,争取在官军援军来前,抵达长社,以呼应波才。而后回至帐中草草收拾了行装,望见楚阙之物,不禁感伤起来。然而情况紧急,终不能拖延太久,便将楚阙之物收了,放于怀间,随身携带,确保慌乱之中亦不丢失。
第68章 长社兵败2
(全本小说网,HTTPS://。)
尽管众人马不停蹄、星夜前行,赶到之时却只见不远处火光冲天、亮如白昼。全本小说网,HTTPS://。.COm;时能望见黄巾兵士弃了兵刃仓皇逃窜,更有慌不择路者,跌倒路中,被人踩踏而亡。
而大营之内,仍可见得官军将领四处冲杀,追赶逃兵。此时若只靠百人营救,无异于飞蛾扑火,杜远第一个不同意。云涯儿无奈之下,引军追赶其中一伙逃军,想先暂避一时,再思寻找波才。
可刚追不远,便望见一人横刀立马拦于路中,仰仗火光,大致可以观得其枣面长髯,并有一身浩然之气。那人见众人停下,便轻抚长须,目望远方,厉声道:“来人报上名来,我关云长不杀无名之辈。”
一听到关云长的名号,周仓便激动不已,终究碍于自己身份,未能上前。而裴元绍与杜远却不以为意,杜远甚至与其呛声道:“我杜远虽不是无名之辈,却也岂会被你斩杀?”说完便拔马向前,朝关云长攻去,量其只有一人,以为虚张声势。
只是那关云长见杜远袭来,仍是不动声色、目不斜视,等杜远之刀几近眼前,才舞起手中长柄大刀,只一刀便将杜远打落马下,而后仍摸于长髯说道:“无名小卒,杀你焉用我出马?我观你等尚还年幼,定是受了蒙骗,且速速弃了兵器,回乡耕种去。以免在此被官军发现,早早丢了性命。”
其言威压,众黄巾除了裴元绍与周仓、云涯儿,还有躺于地上杜远之外,皆弃刀乞饶称谢。
而后,又有一军数百人前来,领头之人面如冠玉、两耳垂肩,与那关云长说道:“二弟,你何知此处会有贼寇经过?”本是傲慢无比的关云长突然变得尤为客气,向其说明原因。以此来看,那领头人大概便是刘玄德。
二人正说之时,又有一豹头环眼之人从军中走出,其声如雷,仅只听之,便令云涯儿等人心生畏惧,“大哥,且不能如此!我等虽正缺兵力,然这黄巾贼徒,终是朝廷大患,那皇甫嵩恨不得赶尽杀绝,若其知道我等募集了黄巾旧部,其不连你我一同加害?”
“三弟所言极是,云长深知大哥宅心仁厚,不忍滥杀无辜,若擒回去,命必不保。念其年轻,不如劝贼散去,若能改过自新,自然是好事一桩,若不能改,迟早也会死在官军剑下,不必你我亲自动手。”关云长也随即上前阻拦,断了刘玄德收服廖化部众之念。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商谈再三,不将云涯儿等人放在眼中,最终还是决定遣其归去,转身告诫一番莫要再为恶便引军去了。
虽关云长已走片刻,众人仍是惊魂未定,只有杜远一人望其去向不知悔改。云涯儿犹记关云长之言,深知此地不宜久留,若是再遇上官军,难保不被剿灭。而已众有百人之多,同行未免过于显眼,便建议各人皆独自散去,待官军撤离再汇合。
然而,说起容易,此众一旦散去,不约定好地点,又怎能轻易再聚集起来。只是众兵早已没了战意,云涯儿心中本就毫无聚众之意,便想趁此理会遣散众人,以躲避战乱。
此些心机,被杜远一眼识破,立即阻拦,“不可!波才兵败,定有众多兵士逃窜,而官军亦定行围捕,我等皆是荆襄口音,路遇盘查必定被捕。不如一起朝一路急行,也尚可抵抗一番。”
其意除了带领众人脱险,实则仍不愿遣散部众,望有一日东山再起。以杜远性格,难保不为祸一方,云涯儿自然也不愿放虎归山,便以一书暗示说道:“我等几人同行,一来不易被官军发现,方便前往冀州;二来,若再遇关云长,我等皆在,该如何向其解释?”
表面上是说要信守与关云长的约定,实际在告诉杜远,二人此去本就不是为了带兵打仗,又何必眷恋这些已无战意之人。杜远也是一点即透,立即将脑门一拍,说自己糊涂,差点让兄弟们陷入危险。随后便同云涯儿一起吩咐下去,叫各自散去。
大半人马立即摘了黄巾掷于地上,然后散去,还剩裴元绍等几人不愿离去,并问之,“如今廖兄之托尚未完成,又遭此败,我怎可安心自去?”
念其忠心,但又不好将《太平要术》之事告知,云涯儿左右为难,忽然又心生一计,对其说道:“如今南阳在张曼成管辖之中,你若逃回,必遭不利。我在汝南结识了一友,名为龚都,你可暂且投奔,修养一阵,再做打算。”
那裴元绍见其为自己留好退路,心中万般感激,却又不好一口答应,推脱再三,终于半推半就应允。
而后,云涯儿又将周仓拉到一旁,将身上物件拿出,皆是周仓交与的楚阙之物,而后对正疑惑的周仓说:“今日又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我想托周兄替我将此些物品带与楚阙,并查看其近况,是否好转了些。不知周兄愿否答应?”
其这般一说,周仓反而诧异,“廖兄何出此言?难道你我不是一同前往?”
“不了,我与杜远还有约定,要去冀州一趟,此事与你无关,只得就此别过。之前听廖方将所言,今日又遇波才兵败,我亦知黄巾气数已尽。你尚年轻,还可有一番作为,而我胸无大志,实在不适合你等追随。若耽误了你大好前程,我也于心不安,你且莫要推辞了。”云涯儿说着,不禁泪眼婆娑,毕竟数月以来,待自己最真之人,还是周仓。如今要随杜远一起,必不能让周仓一同犯险,只好找个理由将其支走。
周仓也是有数之人,立即明了云涯儿之意,果不推辞,一口答应,并承诺一定悉心替其照顾楚阙,直到其平安取药归来。经此一言,云涯儿终是哭出声来,将周仓抱住,数拍其背,这才松开。
而后,别了周、裴一行,此地只剩了云、杜二人,杜远虽变化极大,云涯儿却仍是想起了初遇杜远之时。
第69章 长社兵败3
(全本小说网,HTTPS://。)
因情况仍旧危急,云涯儿与杜远又绕回长社,官军果然已经追远,火势也稍弱了些。(全本小说网,https://。)二人便摸入废墟,看有何遗落之物,可以寻得波才去向。
结果兜了一圈,除了有些烧黑刀刃插于地上外,已是焦土一片,哪里还看得出这些物件的本来模样。杜远便对云涯儿说:“如今波才溃败,已难于颍川立足,我等若寻得,也只能与其一同逃亡,不如继续北上,直接前往广宗,与天公将军汇合。”此天公将军便是张角起兵之时自封名号,杜远之意已然明显。
只是那张角如今正与官军相拒广宗,兖州亦未被黄巾攻占,一路上必然是困难重重。且不说山匪官军之人祸,即是补给物资亦难寻得,若是再因水土不服,患上疾病,就更加为难。两人前行必然不能同行军一般,可就地扎营,夜间投宿亦是问题。云涯儿自然是不敢同意。
两人终究是相持不下,暂时不知如何前进,最后待火完全熄灭,索性找了一处安全地方歇息下去,等来日天明,视野开阔再作打算。
次日,天刚微亮,杜远便将云涯儿叫醒,趁早北去。原来,夜间时有官军路过,却因废墟毫无生气而并未再次搜查,匆匆或往西或往南而去,去往北面之人反而不多。杜远料定是官军大胜,正乘胜追击,而兖州战事不急,便集中兵力先攻汝南、追击波才。
虽说廖化早已对此事做过担心,奈何黄巾之中熟读兵法之人少之又少,终被官军合力攻其一处,大溃波才。云涯儿除了佩服官军之善战,亦只能感叹黄巾气势如虹之时尚不能一鼓作气,如今轮到官军士气大振,剩下黄巾只能如风中残烛一般任其宰割了。
越是如此,杜远越是催促云涯儿赶紧北上,趁张角尚未被抓取得其书才是当务之急,至于黄巾死活,已不再关心。
事到如今,虽然顾忌汝南楚阙安危,亦也只能安慰自己,龚都并非黄巾,应当能够逃避官军剿捕。除此之外,即便自己回救,也掀不起何种风浪来。而南阳张曼成,拥兵数十万,且治理有方,应当还能拖延一阵,不如抓紧和杜远北上才是正事。
二人虽是步行,却也习惯了长途跋涉,只是双脚之速仍不能与马相比,挑的又是人烟罕至之路,北上进度实为缓慢。
意外来到一处斜谷,只见数千黄巾正于此处歇息,大旗上书“地公将军”字样,原来是张角之弟张宝所部。只是听闻张角兄弟三人共于冀州起事,为何如今张宝会在此处,而且似是溃逃而走,云涯儿只能联想到长社一战。
倒是杜远根本不顾为何张宝在此,只是心想终于又找到依附之人,连忙叫云涯儿一同走上前去。守卫之人叫二人面生,亦是荆襄口音,起先不敢相信,在得知云涯儿自称廖化后,又突然改口,说是要去通报一声。
片刻之后,只见那守卫身后跟来一人,那人只头顶束有一髻,其他头发皆散落肩上,身穿土黄道袍,一副天师模样,跟云涯儿梦中老头倒是有几分相似,却要年轻许多。一见云涯儿,便托起双手来迎,颇为客气,“我听闻廖方将有勇有谋,实乃忠义之人,今日得见,没想到如此年轻,果然是少年有为。”
恭维之语听得多了,云涯儿终不再自鸣得意,反而因知其所说并非自己,谦虚起来,“廖某只是做了些分内之事,实不敢当,想必这位便是地公将军了吧?”而后拱手行礼,比那张宝更为客气
寒暄一番后,张宝察觉只他二人前来,便问何故,云涯儿只得将张曼成不肯合兵北上,自己只好独自领军前来,结果仍是为时已晚,被官军冲散之事告知张宝。张宝叹息一声,也将自己兵败一事竞相告知。
原来,只靠波才之谋,本不足以击溃官军,一直相持不下。张角听闻张曼成已攻下宛城之后,以为正是大好时机,便暗中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