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历史挑战赛-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茗心一笑,拉了一下贾梦琪:“别担心他,他可会做呢。”说完扭头转向李清照:“我这有他一首旧作《摸鱼儿·雁丘词》,如果居士没听过,我拿来换那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可好?”

    李清照点点头,田茗心念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念完,李清照又一次呆住了:“世间竟有人能做出如此的诗句,田姑娘,你真真是遇到了一个奇才。”

    田茗心害羞不语,贾梦琪也愣住了:“平日里时不时听他哼小曲,要不然就是翻看账本,没见他好好读书啊,怎么暗地里做了这么多文章?”

    李天俊不好意思地掩饰:“都在账本上练的。”

    “不对啊,那账本都是我收的,从没见过诗词歌赋啊。”实心眼的贾梦琪毫不留情地揭穿了李天俊的谎言。李天俊还不知道怎么回答,那一边田茗心按照前例,已经快速写出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贾梦琪也不再跟李天俊说话,勉强把《声声慢》写了出来,中间错了几字,李清照只当没看见,轻轻放过。

    贾梦琪撂下笔,又奔着李天俊而来:“大人,不能只给姐姐作诗词,也给我作一首吧,我也好再换些。”

    李天俊看着自己那两首还没着落的诗,无奈地叹了口气。随即在贾梦琪耳边说了几句。贾梦琪点头表示记住,然后把这首原本由宋末四大家之一的蒋捷蒋胜欲所作的《虞美人·梳楼》转述给李清照: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不过要哪一首作为交换,贾梦琪却犯了难。田茗心悄悄把贾梦琪拉到身边,提笔帮她要了一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就是有“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那首。田茗心曾写此首词表达过对李天俊的思念,平日里也是喜爱异常。今日既然有了机会,自然要索要作者的手迹。

    李清照对这两人的举动视若无睹,眼中所看的是李天俊正在书写的诗文。关于那两首长诗,李天俊思考了半天,决定还是不要沾老人的便宜为好,因此也回了一首长诗,红楼梦中的《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李清照几乎是一字一句地看着李天俊写完,又忍不住伸手拿过来品评了半响,才幽幽说道:“好一首《葬花吟》,只觉得世间再没有比这个葬花女子的心气更悲苦的了。只是难为了大人,怎么就写出了如此佳句?”

    李天俊也不知如何回答,难道说自己抄袭的吗?李清照却把李天俊的沉默当作了谦虚,当即越看越爱:“大人若是能一心从文,只怕此后五百年,无人能超过大人的成就了。”

    李天俊笑道:“居士错爱了。虽然偶然得了几首,但让我一心只钻研诗文,我却耐不住。人言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以后的文坛毕竟还有大批的人物,岂是我能比拟的。”

    “好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也是大人做的吗?”

    “这是古……”李天俊刚准备胡诌是古书看来的,突然想起李清照那是当世的金石大家,研究古籍的专业人士,所以立刻改了口:“是我出使金地时,听一个叫赵翼的人说的,也是首长诗,我只听了片段,这句我觉得很好,就记在了心里。”其实这句来自清朝的赵翼,李天俊这次没好意思冒名顶替,只是把朝代给换了换。

    “可惜可惜。”李清照不由叹息了一下:“好了好了,只把这些写完我就得写好久了,万不能再多了。文大人在前面暂坐,田姑娘、贾姑娘你们随我入后堂,我先把容易的写几首来。”

    ……从李清照府出来,天色已近傍晚。这一次三人大获丰收,李清照一时也写不了许多,只写得了其中一两首简单的,让两女带着,又答应其他的尽快写完让人送到驿站。

    走出一段,面对着怀抱李清照手迹的两女,李天俊问道:“礼物拿到了,下面还想去哪?”

    田茗心幽幽说道:“相公,我只想回家。”

    《第四卷·终》

    04…105。选佳作心中难取舍

    04…106。换长诗还需葬花吟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03章 05…01。心愿满商使回商部

    (全本小说网,。)

    宋绍兴十年,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正月初四,进临安面圣的李天俊回到了商部。枢密院年前有公文发出,对商部借船之事斥责了一下,要求下不为例,也就放过了。同时要求商部加紧组织人力物力,力求年后尽快与真腊通商。

    韩世忠的案子在年前也有了结论。年前二十七,也就是李天俊拜会李清照那天,在镇江府调查的张俊和岳飞也奉命回京述职。

    韩世忠尘埃落定:韩世忠亲信耿著被杀,所有的控诉到此为止,不再追究。韩世忠免枢密使,保留少师的名头,充醴(li)泉观使,奉朝请。也就是给了他个荣光的身份,让他交出军权,闲待着了。

    与此同时,废淮东、京西、淮西等地的宣抚司,宣抚司中原有统制官各统所部自为一军,军衔加“御前”二字,归朝廷直属。也就是三大军头负责的军区被废除了,旗下各部归了朝廷。

    年二十九,李天俊拿到李清照答应的所有手稿,准备启程回通州的那天,李天俊跟薛徽言等又相聚了一次,起居郎赵彦端也在列。据赵彦端私下透露,年前韩世忠曾连夜进宫面圣,跪伏在高宗面前哭诉良久,高宗念他这些年来忠心耿耿,又为国家立下了大功,这才下旨停止了追查。

    回到通州,田茗心接连几日醉心于赏析李清照的手迹,连贾梦琪和李天俊手中的也被她拿了去。田茗心又说李清照的这些手迹实在太珍贵了,自己这边带去的礼物不免太随意了些。李天俊笑说她枉为李清照的粉丝,居然忘了“易安居士”这一称号的来历。

    原来李清照嫁给赵明诚后,两人都喜欢金石学,家中的收入大多用来购置古玩字画,生活不免有些清苦,不过两人反而乐在其中。在这个时候,对清照极为欣赏的,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文学家晁补之与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同时被罢官,晁补之自号“归来子”,回乡修“归去来园”,这些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李清照和赵明诚两人为了表示对晁补之的仰慕,就把自家的书房也命名为“归来堂”。《归去来兮辞》中有一句“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李清照爱其中之雅意,又正好对应安贫乐道的生活,因此自号“易安居士”。

    不过田茗心总是心中过意不去,李天俊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一个法子:请相熟的商家寻找南唐画家徐熙的真迹,尤其以《牡丹图》最佳。历史上,李清照和赵明诚曾有机会得到徐熙的《牡丹图》,奈何持图人要钱太高,非二十万钱不卖,也就是两百贯左右。赵明诚贵为宰相之子,却也无能为力。两人只是留在家中玩赏了两夜,随后又恋恋不舍地还回去了。

    可以说,《牡丹图》是李清照年轻时的一大遗憾。当然了,近年来战乱不断,《牡丹图》流落到何地无人知晓,不过若是能有南唐画家徐熙的其他真迹,相信对现在孤苦的李清照来说,也是个慰藉。

    满足田茗心的心愿后,李天俊很快从李清照的身影中走了出来。他知道,不管李清照的诗词多么出色,也无法阻止北宋被灭,她自己也被迫颠簸流离。不说别的,集花间派大成于一身,同时又开创了婉约派的南唐后主李煜,还不是没有逃脱被宋太祖灭国的命运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充满愁怨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声犹在耳,大宋就被著名的文学家、创立瘦金体的大书法家、善长花鸟的大画家、虔诚的道家信徒宋徽宗丢了一半江山。诗词不是不好,但是一个没有了筋骨,只有柔情的国家,最后一定连这份柔情也保不住了。

    让一个国家“生筋长骨”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宋经过战乱,好容易有了一些“筋骨”了,高宗赵构现在却恨不得自己抽筋断骨,李天俊想到此处不由叹了口气。

    由于仍然在新年期间,商部计划通商真腊的通知已经发往各处,奈何各家各处都在都忙着欢聚。商部即使有心,一时也无法聚集物资,只好再等些时日。被罢免的韩世忠倒是想得开,被免官没几天,他就给李天俊来了信,说是想跟随商队海外游历一番。李天俊笑着摇了摇头,全都答应了下来。

    朝廷也很有意思,一方面忙着自费武功,另一方面又对在金地起义,已经攻取石州等十一郡的王忠植等大加赞赏,还把王忠植封为武功大夫,华州观察使。统制河州忠义军马。

    这种矛盾的作法,大概是骨子里害怕金国,但是面子上还要在老百姓面前充硬气。只是王忠植等一向以“岳家军”的一部自居,不知道回头朝廷要怎么处理这个尴尬才好。

    又过了些时日,很长一段时间没联系的杨再兴也给李天俊写了封信,说统制张宪和王贵各分了一摊。鄂州那一片现在分给了王贵,也就是荆湖北路在王贵名下,杨再兴跟着张宪待在襄阳,也就是京西南路在张宪名下。少将军岳云也在岳飞身旁,所以现在岳家军群龙无首,京西、湖北人心浮动。杨再兴也无心练兵备战,忍不住问计于李天俊。

    李天俊也心忧此事,一时之间却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在信中劝慰他,先安定待在军中,看看事态后续发展再说。

    几乎与此同时,王达也传回了信件,说王贵统领鄂州后,对岳飞之前的很多部署进行了大改,特别是削弱了大冶炼铁厂与顺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