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历史挑战赛-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天俊突然想起一人,当下把王家子弟叫了出来,一起迎接王家来人。原来这王家与招商局的主簿都出自大家,原本相识。主簿见李天俊带了王家人回来,赶紧去报了信,这王家也就急着赶来了。

    当下众人相见,出乎意料,这男子不是什么旁支,而是家主颇为欣赏的孙辈。十多年间,王家也曾重金五百贯,想要赎回此人,只是阴差阳错,偏偏都错过了。不想今日得了信,居然寻回了。

    王家人感激万分,当时表示送五百贯财物,当作赎金,同时又加送五十贯谢礼。李天俊笑道:“这也是我们机缘巧合。我没花什么银钱,算了吧,就当大家交个朋友!”

    王家之人却坚决不肯。李天俊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我也不白收你们的谢礼,我听宋子说你们专营蜡烛。我在古书上见到一个关于蜡烛的妙法。这次是来不及了,过几日,我就把此法告知,可好?”

    王家在蜡烛制作上侵淫多年,还能有什么技艺是王家不知而一个毛头小子知道的?找台阶收钱也没有这么找的!王家来人心里不免对此番话有点芥蒂,但面上仍然客气地说道:“如此就仰仗大人了!”说完带着人告辞而去。

    宋仲基早就发现李天俊说得不讨喜,又不好当面提醒。等来人走后正要开口,李天俊却问道:“你可认识专营棉线的商家?”

    宋仲基想了半天,说道:“没有什么大商家,只有几家在江南略微经营些。”

    原来此时棉花刚刚引进中国,加上黄道婆还未出世,世面上只有最简陋的纺纱机,所以棉花的应用并不普及。只有个别地方种植供应些棉线,这个时代,人的衣物穿着多以丝绸、麻布为主。

    “这样,你去找个商家帮忙,就说我需求棉线,越多越好。”

    “好,我这就去找。另外,今日见大人带回来不少酒和醋?”

    “是啊,你有什么想法?”

    “大人有所不知,关于这些物品,我们宋家极为上心。酒现在已经是官家的专卖品,去年朝廷就成立了军酒库,私下的买卖少碰为妙。这醋却没有禁止,各家酒肆都需要,宋家更是需要的紧啊。”

    李天俊这才想起来,宋家是以“鱼羹”创的招牌,“西湖醋鱼”更是一绝,对醋的需求不小。而且此物不犯禁,若能促成交易,对乌达补、对朝廷也都是个交代。当下答应下来,让宋仲基细细算个交易价格,自己好与乌达补协商。

    第二天一早,王家就送来了价值五百五十贯的布帛和银钱,李天俊让田茗心开始造册记账,也都一一收了。到了下午,拍卖照例开始,李天俊和田茗心坐在场边的小屋内,一边看一边讲解,让她熟悉拍卖的相关过程。其他物品还好,拍卖到香皂时,田茗心忍不住开口,想要见识一下。李天俊随手取出一块,当下就送给她。

    田茗心知道此物价格不菲,不受收下,李天俊却说道:“替我经营好,几块香皂算的了什么?”田茗心这才收下。

    等拍卖结束,三块香皂拍出了天价,全部被一个不知名的客商买走,共赚了三百八十贯。加上七七八八,收入近五百贯。

    李天俊与库勒擦交割,还剩下五百贯本钱,其中二百多贯交给拍卖场经营使用,其他则自己收着。临行前,库勒擦意味深长地随李天俊说道:“我家大人说了,中原有句老话,再一再二不可再三,还请大人记住。”说完,也不停留,立刻乘船向北。

    送走库勒擦,李天俊把宋仲基和田茗心都叫来,商议拍卖场的相关事宜。宋仲基详详细细地介绍完,田茗心突然开口道:“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可否用在拍卖场。”

    求收藏,求打赏……给点动力吧(庆上架1/4)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21章 03…27。静海来使索要香皂

    (全本小说网,。)

    李天俊示意田茗心继续,她才婉婉说道:“拍卖场还有大宗交易,但都是卖家主动列出货物。其实各大商家都会有一些急需的物品,而卖家并不一定知道这些信息,何不让商家在拍卖场中发布求购信息?同样收购一船瓷器,价格越高者,越优先成交。我方仍旧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样不是又拓展了一个业务吗?”

    “嗯,我觉得田主管所说有理,我们可以在下次的大宗交易会上提出来。”

    李天俊想了想说道:“那就试一试。我们先来,二十文一斤干海带,求购两千斤。另外,你们查一下绿矾的实际价格,也给我收购三百斤来。棉绳也按时价收,先收三百捆。”

    “绿矾,这不是炼丹专用的吗?大人难道要改方士炼丹?”宋仲基打趣道。

    田茗心却道:“如此甚好,完全还可以再乱加几样,花点小钱,去免得别家知道我们要干嘛,趁机跟风炒作。”

    王二牛跑来报,说有客商来访。李天俊把人让到屋内,原来是昨日抢购香皂之人。细细一谈,此人竟是静海军节度使、安南都护、交趾郡王手下的使臣。

    静海军最初由唐朝设置,负责管理交州等十二州(今越南北部)。南北朝时,节度使吴权称王,自此独立。宋真宗年间,静海内乱,新王李公蕴夺权,并向宋称臣纳贡,被封交阯郡王,这种隶属关系一直延续到今日。

    前些日子老王去世,新王遣人到临安受封,来使也是个善于钻营的,在临安听到了贡品香皂之事,特派手下到顺昌府打探。一方诸侯出手自然不是这些普通商家能比拟的,所以立刻以高价收下了场中的所有香皂。

    “不知文大人能否再提供些香皂?大人知道,我们静海离此几千里,来一趟实在不容易,一次三块太少了些。”

    李天俊沉吟不语,那人见状立刻说道:“我可以加价,一块一百五十贯收取。我在此地谁也不认识,购置此物无非想讨上面个欢心。船就在东门渡口,只要收到货品,我立刻乘船就走。大人意下如何?”

    李天俊笑了笑:“这样吧,我再售给你五块。我没去过静海,不知道静海到此得多少时日?

    “陆路艰难,小半年也不一定能到。海路快一些,日夜不停能走三百余里,只是受海风影响很大,怎么也得三四个月吧。”

    “也就是说,大人现在出发,大约七月份能回到琼州?”

    “也有可能要到八月初。”

    “这样时间倒是正好!静海境内有一物,大人回去后能否帮忙送一船来?我定当高价收取。”

    “不知道文大人对何物感兴趣?”

    “棉丝编制而成的棉线。”

    “大人确认想要此物?此物在静海、琼州种植者颇多,特别是琼州的黎族之民喜爱种植此物,但大宋境内并无什么人用它。”

    “谁说没有,我不就想用吗?这东西在本地并不值钱,只是运过来很费功夫。我也不跟你算钱。到时,一船棉绳换两块香皂,如何?”

    当时棉花在宋廷很不受待见,真算起来,一船棉绳也不过二三十贯。只是产量很少,真想弄一船只怕还很麻烦。来使算了算,当下非常高兴。“文大人放心,我回去后一定竭力促成此事。另外,每年能否也确保供应我们一些香皂。”

    “节度使派人来一次,至少给现在这个数量。如果以后产量提升了,还可增加。不过若是此次香皂的消息流传了出去,那以后就免谈了。如何?”

    那人大喜,李天俊又说道:“还有件事,如果有人带着我的旗号去贵地收购海带海草或者进行些小生意,还望贵方能多给些便利。”

    也不知这人说话算不算数,他都一一应了。最后,来人提起了拍卖场中展示用的镜子,这个李天俊坚定地拒绝了。只说此物需要等五月后才拍卖,如果节度使有心,可留人在此。

    李天俊与来人又细细说了一番,来人起身告辞,只等下午去拍卖场钱货交割。李天俊叫来孔大车,把此事说了一下,让他在院中的库房,取五块香皂交给卖场的宋仲基处置。

    处理完毕,李天俊赶到北门渡口,匆匆调了一只小船,向北奔界沟镇而去。没办法,自己这个都水监丞还有治理颍水的差事呢。自己这段已经非常不像话了,基本都是旷工状态。

    到了界沟镇,顺昌府境内的河道维修已经基本结束。对面陈州方向民夫的身影都能隐隐看到。曹成见李天俊过来,悄悄说道:“每天晚上能跑过来三四个,我都收了,藏在队伍中。”

    李天俊暗道:就知道你是这个脾气。当下巡查一番,见诸事完工,立刻开拔南归。曹成还想多呆些时日,李天俊只好吓他:“你若再待长一些,他们一旦发现了,这些人你都带不走了。”

    调集的五百民夫在士卒的引领下沿河道回城不说,李天俊带着曹成乘船顺流而下,傍晚就回到了顺昌。到了旧店,曹成拿出一罐纯碱说道:“新送来的海草海带我已经烧了,又提了这些纯碱。这次你想做什么?”

    李天俊却问他:“大哥,上次我留的图纸,可曾照样打造出来了?”

    曹成见问,立刻取出图纸:“我一直想问你,没得找机会。你画的这个东西看起来像是个铜制的烛台,打造起来倒是不难,只是中间这一圈做什么用?要是也用铜片,岂不是把光都遮住了?”

    李天俊一拍脑袋,画得太着急,忘了把材质标上去了。急忙对曹成说:“大哥,这一圈是灯罩,用玻璃做的,透明的。这次大哥去鄂州,王达大师应该跟你切磋过玻璃吹制之法吧?”

    “哈,你不说我都没想到。没错,没错,这要是玻璃就一切能说通了。我这回过去真是开了眼界了,贤弟你居然还知道这种奇妙的造物方法。王达大哥跟我好好实验了一番,太复杂的形状我还做不来,这个灯罩应该可以。”

    “那真是太好了。大哥选一两个靠得住的徒弟出来,淋浴、烧海带提取纯碱这些杂事都交给他们去做,我们只要控制物资的配比就好了。大哥腾出手来帮我先做个如何?”

    “没问题,不过这个是什么东西啊?你那古书中可写了?”曹成难得开了回玩笑。

    “煤油灯。”李天俊笑道,突然一愣:“不过,在这之前,大哥你得先帮我做几根蜡烛。”

    求收藏,求打赏……给点动力吧(庆上架2/4)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22章 03…28。王家主事力求秘方

    (全本小说网,。)

    “蜡烛?”曹成听了一愣,“这东西不是我所擅长的,贤弟不怕我做不好?”

    “不用做的多精致,只需要……”李天俊低头向曹成述说了一番。曹成疑惑地看着李天俊,“只要这样改动就好?会不会太简单了?”

    后世的蜡烛主要用石蜡,是石油加工的副产品,工艺复杂,南宋当然无法生产这种蜡烛。南宋此时的蜡烛可以分为三类,最高品是蜜蜡,由蜜蜂分泌物制成,燃烧时自带一股香甜气,又往往添加了精油、香料等,价格很贵,一支起价一贯,好的甚至能达到五六贯,也只有皇家贵胄才用得起;第二类是白蜡,原料来自白蜡虫,在此时已经大量饲养,蜡烛燃烧时味道很小,二百多文一支,通常用作两国交易品或商家使用;第三类是用动物的油脂制成的,跟肥皂的制作过程差不多,燃烧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