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挑战赛-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要想全部人都明白,就只好用大家都熟悉的语言——宋朝的官话。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即使金国军力强盛,也不得不遵循这个规则。不过金国好像也不在乎这些小细节。
李天俊跟鲁王施礼见过,先呈上准备好的礼物——一路小心呵护的那六个玻璃杯。鲁王见了大为京西,要诸大使来参看。李天俊解释说,此物乃是自己的船队在外洋与西域奇人交换而得的。众人不由都赞叹一番,高丽使几次作势欲细问,但碍于鲁王在前,口不敢言。
随后,李天俊又呈上制得的香皂,鲁王兴致勃勃,命人端来净手盆,让众使尝试。那几位见鲁王如此认真,也不好驳他的面子,纷纷尝试了一番,大家都觉得很好用。
“这香皂果然不错。”高丽使用完后,首先开口道:“用过后清洁干爽。恭贺大王得了香皂的制法。”其余的大使也纷纷附声称赞,所有的好处都放到了鲁王身上,贡献出秘法的李天俊则彻底被冷落在一旁。
“众位看看,如果我朝与你们交易,这香皂可算价格几何?”鲁王一边笑纳众人的奉承,一边冷静地问道。众大臣互相看看,明白这才是鲁王的真实目的,只是搞不清鲁王的底线,一时不敢说话。
鲁王见事情有点冷场,特意问李天俊道:“文大人,在宋地香皂价格几何啊?李天俊见问,想了想说道,“总要百二十贯的。”这些大使都是人精,一听就明白过来了,立刻应道:“是是是,总要百二十贯的。”
鲁王完颜昌听了哈哈大笑,又略微交谈了一阵。李天俊隐隐听出,好像在与各国商议,要对蒙古部落进行压制。
此时蒙古部落仍然处于分裂状态,整体军力不如金,但始终对金不服。三年前的冬天,也就是1135年冬,蒙古多部怨恨金国没有兑现承诺的灭宋的好处,有叛意。金熙宗派现在的太师,主和派的领袖完颜宗磐,率大军突袭蒙古诸部。
在辽宋身上所向披靡,往往能以少打多的金国精锐骑兵,进了蒙古高原,遇到同样精通骑战的蒙古铁骑,战绩就很一般了。虽然靠着人多势众,加上出其不意,最终也获得了胜利,但是金军损失不小。
为什么伪齐在1136年约金攻宋时,金不愿出兵?这次征讨蒙古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完颜宗磐会倾向于与宋议和?蒙古的威胁可能是他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今蒙古明面上屈服了,但蒙古诸部臣附之心已失,各地小规模冲突不断。看来金国高层已经决定,一旦与宋的议和达成,就要掉头北上,彻底解决北边蒙古这个边患问题了。
交谈一会,众人告辞出去,李天俊却被留了下来。“文副使,多日不见,你身体看着不错,官也是越做越大了。”待四周无人,意外收了六个玻璃杯的鲁王,难得地跟李天俊客气了一下。
李天俊连忙站起,垂首说道:“谢王爷关心。以后还要多多仰仗王爷的照拂。”
鲁王摆摆手不置可否:“现在制香皂,产量如何?”
经过这些日子的观察和计算,李天俊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数字,听问当下回道:“耗费一千斤海带海草,大约可制的香皂三块,加上制皂所需的油脂等,大约是六七十贯物资,可得香皂三块。”
鲁王拧着眉头道:“我怎么记得顺昌府一月收二千斤海草,至少可制得香皂十余块?”
李天俊吓了一跳,没想到鲁王连这种细节都注意到了,还好数字勉强能对上,当下解释道:“这是因为工匠们还不是特别纯熟,如果再过些日子,经验多了,产量还会提升,制作四五块也是可以的。只是再多,就不太可能了。”
鲁王点点头:“也罢。依你来看,我方与其他各国达成香皂交易可好?”
李天俊心中明白,这是怕宋与他抢生意,开口说道:“仍是一本万利。宋人自幼有喜好清洁的癖好,怕是自供不暇,无力北拓。大王所产,有望南侵,也未可知啊。”也就是说,宋朝的产能也不足,自己用都不够,不会过来跟你捣乱的,而且说不能你还能在宋地找到很多客户。
鲁王想了想,好像确实是这个道理,顿时放下心来,说道:“文大人,不如你留在我处,调教工匠,让宋廷再派他员去归地视察,可好?”
李天俊知道他老毛病又犯了,又想扣留自己,于是又把只有待在宋地才能把新技术传输过来,要看到更长远的利益等老话说了一遍。完颜昌见李天俊坚辞,而且也不愿在宋金和议的当口多事,当下也不再提。
李天俊告辞而出,临行前,鲁王完颜昌说道:“已经定了,三后你且随左监军完颜杲往归地视察。”
03…69。拜鲁王方见众国使
03…70。访旧臣突闻天子疾
03…71。云中设酒酒杀大将
03…72。同州摆宴宴请监军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64章 03…70。访旧臣突闻天子疾
(全本小说网,。)
完颜杲也称撒里喝,本部常年在云中府,也就是陕西大同一带,负责整个大西北的防务。今年由于金廷改制加上归还宋地,事情重大,所以一直呆在前线京兆府,也就是陕西西安,今年夏天才赶回京城。
现在议和已定,陕西、甘肃等地都需要归还宋廷,他就需要赶回驻地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由他带李天俊去各地考察,其实再合适不过了。
李天俊得了信,第二日便去求见完颜杲。不料完颜杲连拜帖都没收,只派人告知了出发的时间和地点,就像打发手下士卒一样,把李天俊打发走了。
李天俊无奈,想了想,又去求见前几日见过的翰林待制吴激,吴激倒是见了他,对他也颇有好感。李天俊以在鲁王府相见为由,先轻轻问了问西夏、回鹘等国的情形,又趁机说道吴激出使高丽一事。吴激却说出使高丽之事,还得从韩昉韩公美说起。
韩昉是燕京土著,也就是北京的本地人,不过当时燕京不在北宋治下,而属辽,所以韩昉虽是汉族,却是辽人。韩昉是辽天祚帝天庆二年的状元郎,当年三十岁。在辽任职期间,他就当过高丽国信使,有出使高丽的经验。
不久之后,金连续灭辽灭北宋,韩昉只好降了金。当时高丽虽然与金早就通好,但高丽曾经是金的父母国,从父母国突然变成藩属,这个转变太大,因此高丽国朝内非议不断,迟迟不肯进誓表,金国多次遣使要约,均无功而返。
金天会四年,也就是十二年前,韩昉再次出使,高丽以侍奉辽、宋也没有递交誓表为由拒绝,韩昉一方面从礼法上进行辩驳,自尧舜到周,天子巡游各地的礼法就不知道更改了多少次,何必纠缠于此;一方面又陈述金军陈兵国境的现实。就这样以情理和利害说服了高丽,高丽进了誓表。此后,每当高丽派使者到金朝,必到韩昉处去问安。
至于吴激自身,他是在天会十四年,也就是1136年,作为使臣去为高丽王贺寿的。李天俊听了,连忙问他高丽王及高丽国内的情形。吴激有些奇怪,但仍然一五一十地说了起来。
此时高丽王名讳是王楷,也就是后世所说的高丽仁宗。此人天性柔和、意志不坚,在韩昉出访的那一年,朝内发生了严重的动荡,外戚李资谦差点夺了仁宗的王位,经过反复的争斗,历时两年最终仁宗胜出。高丽因动荡国力大伤,这十年过去了,才勉强恢复了点元气。
“听闻高丽国人皆不会水,所以周边的海岛竟是从来不取,不知是否当真如此?”李天俊故意胡说八道。
吴激听了若有所思,答道:“这是哪里的玩笑话。虽然每次都是直达对方都城,海岛没去过。不过闲聊时也曾与人谈起,周边的几个岛主要是用来流放罪犯的。不过高丽王好像对那些岛真没有什么欲望。在我看来,只要不说自己要取代高丽王,那么就是自立一藩属国,高丽王也懒得搭理。”
说完,两人彼此会意地一笑。吴激继续说道:“高丽的美女倒是有很多,大人若是有兴趣,我去请高丽使前来一聚,如何啊?”
李天俊连连摇手,直说:“使不得,使不得。”说完告辞要走,吴激送出,突然低声说了一句:“据说那些岛屿甚是荒凉,要多备些粮草才好。”
李天俊一愣,不能小瞧了古人啊,自己多问了几句,意图就被他猜了个七七八八。只是史书上几乎不写高丽国的事情,所以又不得不问。李天俊笑笑,知道这些宋臣身边间作很多,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得重新施了一礼,告辞而去。
从吴激府邸出来后,李天俊又去寻张孝纯,上次在汴梁救梁兴时,张孝纯让胡清把人带走,也算间接帮了李天俊的大忙。最重要他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物,只是年岁太大,自伪齐废掉后,他就不再参与国事了。
张孝纯当年也是当世的铮铮铁骨。宋宣和七年,也就是公元1125年,宋朝暗地劝诱降金辽臣张觉的事情败露,金以此为由,派大军伐宋。西路军统帅完颜宗翰率五万精锐,势如破竹,一路杀到山西重镇——太原府。
西北地区最高长官“媪相”童贯望风而逃,河东宣抚使兼知太原府张孝纯和副都总管王禀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率领军民奋起反抗。初时,还有折家、刘光世等人的部队过来救援,但还没到城下,就都被金军悉数击溃。不过,气焰嚣张的金军在攻城时,损失惨重,双方僵持。
令人郁闷的是,两个月后,宋徽宗与金议和后,居然派了使臣说太原已经割让了,让他们开城。王禀愤起,抗旨不遵。奇葩的是,又过了几个月,赵徽宗退位给儿子宋钦宗,朝廷来了新旨意,不用割地了,继续打。
一打就打了大半年,太原城仅存的军民只剩下数千人,粮草全无,朝廷重新组织的各路援军都被金打了个落花流水。而金也开始了第二次伐宋,不断增兵太原,终于在坚守一年后,太原城破,王禀战死,张孝纯被俘。
六个月后,汴梁城破,“二圣北狩”,史称靖康之耻。被关押在云中府的张孝纯或是伤透了心,或是在“二圣”的劝说下,不得已归附金国,后来到伪齐出任宰相。伪齐与南宋作战时,不知道多少军情由其密报于宋。为了宋,他也算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心力了。
张孝纯见到李天俊,仍然是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只是多年的操劳,这老人的背都明显的弯了。
“张相,本使昔日唐突,在汴梁购买大家子弟,引发了一起麻烦。多亏了大人秉公执法,这才免除了本使的一场官司。一直未曾当面感谢,正好今日有缘再见,本使在此谢过张相。”
“不敢当,不敢当。大人客气了。小老儿早已不是什么张相,也担当不起这个张相,这翰林学士我也不做了,我已经递交了辞呈,准备就此告老还乡了。我以后就是一介草民而已。”
“张相大人这是说哪里话,这些年要不是张相一直劝着那刘豫,只怕齐地的百姓更要遭殃了。在我看来,张相大功,功不可没。”
“不敢不敢,每日间浑浑噩噩,只求填饱肚皮,哪里还求什么大功。”张孝纯谦虚了一下,说道:“这次出使可曾面圣?他身体可好?”
李天俊一愣,“面圣,你说到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