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皇宋锦绣-第3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错,从大名铁匠作坊,介入到了北宋的他铁料之中,铁器的价格就大幅度的降低的,按照新的标准,步人甲每斤的价格,只有60文,是之前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这一批货物,价格最多也就是百万贯。

    可是交换到的,却是千万头牲口,无论大小,品种的,一贯买10头,就是是羊,还是那种刚刚出生没多久,就没有多少肉的小羊,也足够让人惊喜,更别说,其中最少有四分之一是牛马这样的大型牲口。

    血赚是肯定,2000万贯只是打底,说不定三四千万,都有可能,这恐怕是北宋在历次战争之中,获得的最大的收益了,有了这个,就算是给辽国一百年的岁币都划算了。

    该谈的都谈完了的,很自然的,放在了这个可能会持续的互市交易上面,按照韩琦的评估,在原来西夏土地上面,一年最少可以产出700万头羊,100万头牛和差不多同样数量的马,哪怕是把这个拿出十分之一,就足以支撑这个交易继续的做下去。

    可是,需求的只是粮食,而不是大量的铁料,同时大量的铁料也不太合适广泛的输出,韩琦签订的,已经是极限了,能够做出的,也就只是粮食交易。

    粮食送过去,有些亏了,5贯粮食,跟对方交换,或许,获得的只是一丁点的利益,这让吃惯了大鱼大肉的北宋高官,有些难受。

    要如何降低粮食的成本呢?

    一个参知政事突然提出了一个办法,修路啊,把路修好了,不就可以降低成本么,在一定程度,还可以的运用水运的方法。

    没错,这是一个的足够的切入点,为什么同样是前线,河北前线的粮食价格,就远比陇西那边低,就是因为京杭大运河的存在。

    水运相对于陆运,几十分之一的成本,就算是关卡,运费,这些全部夹杂在一起,也不高,这也是江南的稻米,送到汴梁只有700文,到河北也不超过800文的根本原因。

    可是陇西不一样,黄河虽然有,可是只有少部分地方通航,大部分的地方,都是依靠人,用车,或者是背,生生的弄过去的,哪怕路上,消耗的的粮食,已经是数倍于的运送的粮食本身。

    谁都知道,把路修好一点,大规模的使用马车,是可以让运费减少,而且减少到很多,可是北宋没钱,仗也不是时时刻刻的打,往往是打仗的时候想起来了,拨点款,修一点或者干脆就没修,到战争之后,就又恢复原样了。

    可是现在,不但是有千万头牲口,急需要运送到境内,还有未来每年最少是200万头牲口的交易,修好一条路,大量的使用马车,并且做好补给的话,粮食的运费,最少,可以减少八成,这八成的,可都是利润啊。

    一条路的修建费用,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贯,可是架不住利润丰厚,哪怕每年200万头的交易量,这个交易就是千万级别,八成运费节约下来,每年获利,可能就是几百万贯以上,拿出一部分,甚至预先拿出来修路,这不是不可以的。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叶清臣,叶清臣是三司使,最近三司的日子好过了,各方面的节约,可能达到千万贯以上。

    注意到了朝臣们的眼光,叶清臣暗暗叫苦,如果换成开启农田水利工程之前,这笔钱他二话不说就可以拿出来,甚至可以加码,可是现在,他几乎都投入到了这个农田水利之中了,未来巨大的期许,让他投入的有些多,本来想要去丁海军化缘,可是现在,西北的军功要犒赏,还有这个修路的计划,他去哪里弄钱回来,难不成,把农田水利给停下来?

 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协 定海速度

    没钱,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字眼,之前,一直是中枢不可能回避的东西,任何一项投入,都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不过伴随着铁料的更换和一些改进,从庆历四年的下半年,逐步不在出现。全本小说网,HTTPS://。m;

    一些以前没有投入,或者说,不敢去投入的项目,在这一个时间段,成功的立项,一批批的工程投入。

    现在,又来了这么一个久违的字眼,这让众多参知政事们面面相觑。

    “不是,今年的计划还没有完成么?”章得象略显不确定的说道。

    “北方农田水利,占据了大量资金!”叶清臣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不过这句话说完之后,所有人都明白了。

    北方的农田水利建设,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由叶清臣首先提出之后,立刻得到了整个中枢的同意。

    粮食是关键,特别对北宋来说,北方人口众多,可是多年开发的土地,已经不足以支撑整个人口的消耗,依托着京杭大运河,从南方进入大量的粮食,漕运,已经成为了北宋重要的命脉的。

    北宋的南方,虽然文坛鼎盛,可是除了四川和南方少数地区之外,真正进入到朝堂的,少之又少,多是北方人。

    这些人的宗族,家庭,甚至是社会关系,都根植于北方,开发北方,让北方更好一点,这是一个天然的正确,更别说,北方也有实际的利益。

    叶清臣最初的投入,只有500万贯左右, 3年500万贯的投入,会整理整个的中部地区12条河流,包括长江海河等重点河流,建立的最少100个蓄水池和池塘,保证足够的抗旱和应对水灾的能力。

    通过这些为节点,在北方的平原地带上面,建设大量的水渠,支流这些的,通过合理的布局,会让整个中国北方,增加30%左右的水浇地,并且让水更加合理的利用。

    水浇地相对于旱地,粮食产量几乎提升一倍,北方土地面积虽然没有南方那么的庞大,按照田亩的统计来说,大概占据全部土地的40%左右,也就是3。2亿亩左右。

    只要每亩地的平均增收在0。3石,预计,每年能够提升1000万石,实际上,3成水浇地的增加,就可以增加1亿亩的水浇地的,这个可能粮食增长就在8000万…1亿之间。

    减少了接近一亿石的粮食的运输,自给率增加,特别是在北方,这基本上,也是节约,同时增加社会稳定,这对于北宋而言,也是一个重要无比的事情。

    叶清臣简单的介绍了目前的现状,特别是遇到的困难,还有效果的提升的,造成了总投入从最开始的3年500万贯,提升到1000万贯的时候,谁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了的。

    农田建设,占用了一两百万贯的投入,未来可能会更多,这一点,关系到百年大计,西北的互市,确实可以获得一些利益,可是跟百年大计来说,还是弱了一些。

    叶清臣也在犹豫,说实在,西夏的灭亡也是他期盼多年的。

    在三司的计划之中,最大的一个不确定性就是西北。

    本身,三司有一笔钱,不算多,大概是百万贯左右,是为西北准备的,可是当韩琦驻扎西北之后,叶清臣给了30万贯,叶清臣觉得韩琦坐镇哪里没有问题,在给予30万贯之后,还有其他的一些物资支持,就挪用了,投入到了农田水利建设的。

    当时主要是想,农田水利建设,更加重要,同时,西北如果有事情的话,物资和其他的一些资源都是现成的,可以快速支援过去,其他的再想办法。

    可是没想到,韩琦一下子给弄了一个大新闻,毫不客气的说,这是北宋最愿意的看到的,却是他最不愿意看到。

    西夏解决了,那么什么物资,兵员装备的,都不用了,需要钱,实打实的奖金拿出来。

    本身就有些困难的三司使,因为庞大体量,挪用出百万贯,应该是没有多大的问题,可是这笔钱要盖上奖励和修路这个盖子,那就有些难为叶清臣了。

    有功必赏,对于武将,北宋是采用打压的态势,随时防止他们造反,可是对于底层的士兵来说,却是相当犹荣的。

    禁军士兵的月俸,可以以一己之力,完成一家20口生活,更别说战场上面,还有立功之后。

    虽然这一次,西北动用的人员不多,只有4万人,哪怕每一个人平均10贯的奖励,就是40多万,还有后勤和其他附带,可能总数不多,60万贯是必须的。

    当然了,如果把战利品折算,可以减少支出,可是最少,也需要40万贯左右。

    40万贯是必须要支出的,那么就算挪用出百万贯,也一下子少了一半,剩余的,完全不够支出。

    可是放弃修路,也不是叶清臣愿意看到的,修路是必然的,一方面,可以减少边境的支出,另外一方面,加大交易量,获取更多的收益。

    未来,稳定住整个西域,灵州的开发是重点,在西夏手中的灵州,那几乎是没有任何的开发的,几乎把一个富饶的河套,变成了牧场一样的存在,要开发起来,需要众多的的东西,粮食,人员,工具。

    这个本来会投入巨大,成为西北稳定之后,最大的包袱,可能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够渐渐的稳定下来,多了韩琦的这个突发奇想,边境互市和这一次的合约的,大量的交易,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都会在灵州留下足够多的资金。

    以现在运输到西北运费,要完成这一切,浪费是巨大的,中枢可能每投入一贯,最终,成功的运用到灵州,可能只有200文到300文左右,其他的都是运费,这是无法接受的,特别是几乎必然会耗费百万贯,甚至是几百万贯的前提下。

    白白的浪费到路程上面,不但效率不高,还不会产生任何的利益。

    如果改造一些道路,把这个生意在一两年之中做完的话,对于整个的北宋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这个好处在长期时间之中,对北宋的影响不大,一旦辽国跟北宋的边境互市关闭,可能前期的投入都会打水漂,能够起到的,只是稳定灵州的作用的。

    这个作用也会在灵州的开发到达一定程度之后,而减弱下去。

    这是一个两难的境地,如果全面的建设比较高的驰道,维持不方便,投入还巨大,可是临时的修补,起效不大,这既是两难的境地。

    叶清臣还不知道的,在定海军,铁路已经出现了,哪怕是马拉铁路这样最为初级的这个的铁路的,可是对于平原地带来说,简直是可怕的作用。

    不用过多的修建的,只要把汴梁到陇西的这1000公里给修建完成的,哪怕是投资巨大,对于整个西部的支撑,也是巨大的,根别说,1000万头牲口的的这个交易。

    最终,在仁宗和各个参知政事的商谈之中,叶清臣答应,挤出来50万贯左右,用于修缮西北的道路。

    最少保证从河南府到长安的这一条道路,必须要完善,这有利于加强汴梁同河南府还有长安的联系。

    作为汉唐的国都,长安拥有大城市的底蕴,哪怕到北宋已经残破,也是关中和西北的中心,这一条路,值得花大力气来修建,哪怕因此浪费。

    可惜,叶清臣一直以来的计划,是没有办法达成了,他本来想要找机会,把挤出来资金,用在北方的建设上面。

    三司的体量,挤出来100万贯,已经是极限了,再挤出来,是肯定要出问题。

    叶清臣作为三司使,是不可能犯这样低级错误。

    叶清臣非常苦闷,想办法从各方面挤出资金,这样的事情,之前他经常做,在庆历四年之前的几年时间,他经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