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最春风-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以为罗锦言性子清冷,什么都不在意,却没想到,罗锦言不但看到了,还记在心上。

    “他送来的那些东西,我不想要。”李青雅垂下了头。

    罗锦言轻笑:“你有了新的身份,是不是以为他会正大光明来提亲?如果他能,就不会送来这些。这些东西里有的是你以前用过的,留着傍身也好,用来赏人也好,终归是没有必要退回去。”

    李青雅纤细的手指紧紧捏着帕子,嘴角紧抿,再也没有说话。直到夜半更深,她躺在床上,才把脸深深地埋起来,任凭泪水染湿锦被,无声无息地哭了。

    次日,秦珏向衙门告了假,陪着罗锦言把李青风兄妹送到城外二十里。

    若谷催马过来,在秦珏耳边低语,秦珏没有理会,面色如常地向李青风道别,直到李家的车马再也看不到时,他才转身去看。

    不远处也有一队人马,为首的少年鲜衣怒马,贵气逼人。

    秦珏没有理他,牵着罗锦言的手上车,秦家的车马从沈砚身边走过,直到走出很远,沈砚才如梦方醒,催马追了上去,高声喊道:“秦玉章,你等等我!”

    ***

    每天都在陪着狗狗输液,忘了时日,直到晚上打开手机,才想起来今天是元宵节,好在还不算迟。

    祝亲们元宵节快乐!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六九章 图谋略

    “你说什么?瑞王世子来了京城?”

    虞大老爷难以至信地看着自己的女儿虞纨,这怎么可能?无论如何,瑞王世子也是他的外甥。

    虞纨冷笑:“女儿正奇怪呢,嘉莹为何会一个人来了京城,却原来是世子爷带着她一起来的,若不是尤正消息灵通,谁能想到咱家这位表少爷会眼睁睁看着外家出事而袖手旁观呢。”

    尤正是谭庆的亲信,谭庆在山西不敢动弹,虞纨便带着尤正回京城四处活动。

    虞大老爷默然无语,思忖良久后问道:“你和嘉莹见面时,她可向你说起什么?”

    虞纨哼了一声,道:“她只是说郡王爷要和骁勇侯府议亲,她想过来见见骁勇侯世子沈砚。我起先也觉得蹊跷,便套了她的话,才知道她小时候就见过骁勇侯世子,而现在两家的亲事有些麻烦,她沉不住气,这才偷偷来到京城。”

    虞大老爷之前已经听虞纨说起过这件事,他对小儿女的这些情情爱爱不感兴趣,继续问道:“尤正还打听出什么消息?”

    虞纨心里有气,为了给嘉莹县主留下好印像,谭庆的事真的扛不住时,也能请瑞王爷从中周旋一二,她把库房里的那套百宝头面送给了嘉莹。

    为了谭庆的事,她的嫁妆已经用了七七八八,只有这套百宝头面一直没有舍得动用。

    她越想越气,听父亲问起尤正,便道:“尤正说世子爷是私自进京,不敢张扬,就住在城外的清虚观,这还是他让人跟踪嘉莹的丫鬟红玉才查到的。前几天西山大营的人到清虚观剿匪,说不定就是冲着他去的。“

    虞大老爷连连摇头:”不可能,瑞王爷是什么人,我比你清楚,他谨小慎微,断不会露出这么大把柄,把西山大营的人招惹过来。尤正此人你了解多少,他和瑞王府的人可有来往?“

    虞纨想了想,道:“他是秀才出身,对相公忠心耿耿,为人精明强干,相公常常夸奖他,和太原、西安那边的往来,也都是由他出面,所以这次相公才会派他来京城打点。”

    虞大老爷道:“当初和谭家的亲事,我就是看重谭庆眼光独到,有勇有谋,是可造之材,这才把你许给他,他在山西,离瑞王府近一些,说不定能得了瑞王青眼,帮衬到你弟弟,这样我们家的日子也能好过一些。却没想到朝廷这次盯上了山西,连他一个千户也要牵扯进来。”

    虞纨便道:“要不女儿把尤正叫过来,您亲自见见他?”

    尤正是清客,虞大老爷碍于身份,一直没有见过他,可现在事情摆在这里,如果瑞王世子真的来过京城,那就是根本没把他这个舅舅放在眼里,虞家就必须另做打算。

    尤正三十出头的年纪,相貌清秀,透着书卷气,跟在谭庆身边多年,也没有沾染上兵痞的作派。虞大老爷微微颌首,谭庆看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尤正虽是谭庆的清客,可毕竟男女有别,虞纨退到屏风后面。

    她听到父亲问起尤正在京城打点的事,说着说着话题就转到清虚观了。

    “听说清虚观里抓了不少人,你可听到消息?”虞大老爷问道。

    尤正恭恭敬敬地道:“学生得到的消息,是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两位大人,有把柄被匪人握住,这两人是到清虚观与匪人说项的,山西的案子要三司会审,据说是有人暗中要协,这两人无奈之下只好亲自过去,却没想到还是被人算计了,被西山大营的人当场抓住,匪人却全都跑了。”

    “瑞王世子来京城的事又是因何而起?”听到尤正提及山西案子,虞大老爷的心便沉了下去。

    “学生也只是听说了,昔年有人从红毛人手里得到一张火***原是想要献给今上,无奈却没有门路,一来二去,这图纸反倒被人抢走,这件事一直隐而不宣,直到清虚观的事情发了,除了大理寺和都察院的这两个人,那天还有人也到了清虚观,这人的尸首在后山找到,嘴里有一块没有来得及咽下的图纸,想来是有人要抢火***他情急之下塞进嘴里。”

    虞大老爷大吃一惊,连忙问道:“这人嘴里的图在谁手里?西山大营还是五城兵马司?”

    尤正微微一笑,脸上已有得意之色:“事已如此,学生也不相瞒,这图就在学生手中,可惜只是一部分,又沾上了血水和口水,模糊不清。”

    虞大老爷长舒了一口气,这件事已经很清楚了,瑞王世子赵宥是因为山西的事来到京城的,有人带了火**过去见他,而那些所谓的匪人只是另一伙要抢图的人,瑞王世子要么是提早离去,要么根本没有露面,西山大营的人抓了来此议事的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两个官员,献图的人却趁机跑了,可惜还是被人追上,只好跳下山崖。

    尤正既然查到瑞王世子赵宥就在清虚观,十有八、九就是他把五城兵马司和西山大营的人引来的,而他趁着混乱去追献图的人,在山崖下找到那人的尸体。

    虞大老爷哈哈大笑,对尤正道:“尤先生不愧是姑爷的心腹之人,竟能查到这条线索,瑞王爷在九边手眼通天,别人能利用这张图请瑞王世子出面,我们定然也能办到。”

    尤正脸现犹疑之色,他从怀里掏出一块纸来,那张虽然叠得整整齐齐,但是一看就是揣后压平的。

    虞大老爷看到这张纸,不由得屏息敛神。

    虽然只是一小部分,又已模糊不清,但也能看出大致轮阔。

    “其余部分都被人抢走了,就算还能找到,咱们手里的这块也已经毁了,看不清楚。”尤正遗憾地说道,他既然能拿到这块图纸,自然也想到这张火**的用途。

    他在军中多年,并非虞大老爷这种散官可以相比,这张火**如果是真的,那么用来相救谭庆就是大材小用了。

    这张图能换来十个百个谭庆的性命。

    虞大老爷哈哈大笑,他甚至放下架子拍了拍尤正的肩膀:“这种事我见得多了,这件事情既然尚未谈妥,又怎会带着全部图纸过去?那人把这块图纸塞进嘴里,十有八、九,其他图纸并未被人抢去,还在那人手里,去查他的来历和家人,定能找到。”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七零章 那时衣

    过了七月七,明远堂里开始做秋冬的衣裳,丫鬟们一个个地被叫去量尺寸,每个人都很高兴。

    罗锦言想了想,让人叫来了针织房的管事婆子蔡妈妈。

    蔡妈妈的娘是程老夫人的陪嫁丫鬟,她的男人是万卷坊的管事,正因为她的身份比别人高些,秦珏才会把二夫人吴氏送来做通房的四个大丫鬟送到针织房。可惜后来还是出了事,秦珏虽然没有处置蔡妈妈,可也没有给她好脸色。

    待到罗锦言进门,听扫红说起针织房的事事非非,索性把蔡妈妈晾了起来。

    针织房里虽然新添了十几个人,但是自从罗锦言嫁过来,无论是她,还是她的陪嫁丫头,没有给过针织房一件活计。

    蔡妈妈早就坐不住了,大奶奶的衣裳或许是不让她们来缝,但是就连丫鬟们也没人过来,就连扫红也不来了。在大宅门里当差,并非是越闲越好,含翠轩里的人不来针织房,蔡妈妈想打听大奶奶的喜好都没有办法。

    这几天明远堂里做秋冬衣裳,蔡妈妈早就让人给含翠轩送信了,可直到今天,不但夏至这样的大丫鬟没有过来量尺寸,就连新去的绯红她们也没有来。

    蔡妈妈正寻思着是不是自己亲自过去,有小丫鬟跑进来:“蔡妈妈,大奶奶屋里的立春姑娘往这边来了。”

    蔡妈妈吓了一跳,随即便又惊又喜,立春虽然只是三等丫鬟,却是给大奶奶近身服侍的。

    蔡妈妈想到这里不由苦笑,什么时候开始,她连个三等丫鬟都要巴结了。

    立春只有十二三岁,带着婴儿肥的小圆脸,大大的杏眼,笑起来时有一对小酒窝,让人看着就觉得欢喜。

    立春规规矩矩地给蔡妈妈行了礼,笑着说道:“蔡妈妈,大奶奶让我过来问问,大爷每年的秋冬衣裳是不是都是针织房里做的?里衣多少件?单袍夹袍棉袍多少件?大氅披风和鞋袜又各是多少?原先您这里是如何分工,现在又是如何分工的?“

    蔡妈妈的脸色变了,既然问得这么详细,为何不让她过去当面说,反而要让个小丫鬟在中间转告?

    大奶奶不是不把她放在眼里,而是连话都懒得和她说。

    蔡妈妈的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她强挤出笑容,对立春道:“姑娘,大爷的衣裳大多都是针织房里做的,琐碎得很,不如这样吧,婆子跟着你回去见过大奶奶,把具体的数量一一报上去,也免得姑娘辛苦不是?”

    立春笑道:“蔡妈妈是想见见大奶奶,和大奶奶说说话吧,真是不巧,大奶奶怕是没空,您还是告诉我吧。”

    蔡妈妈的脸上如四季飘过,四十多岁的人了,让个小丫头说破心思,也真是丢人。

    她按照立春问的,一项项说清楚了,立春便用笔写下来,又让蔡妈妈按了手印,这才出了针织房。

    蔡妈妈急得坐立不安。

    当年二夫人分两次送进来四个大丫鬟,梨白、杏红、桔香和冬青。连同针织房里原来的人,总共十五个年轻丫鬟。

    那几年大爷很少回来,梨白几个初时有些不甘心,后来也就认命了。可是三年前,大爷从外面回来,便在明远堂里长住下来,这些丫鬟们的心思又活起来,私底下都在议论大爷如何如何。

    大爷夜里下湖泅水的事,蔡妈妈也听说了,可是霞嬷嬷早就找过她,让她想办法把梨白几个送到大爷身边,她没有答应,可也没有拒绝。那天她看到梨白打扮得妖妖娆娆,也猜到个七七八八。次日她从家里回来,便得知梨白在湖边被侍卫们抓住,扔到湖里灌了水,正半死不活地躺在炕上。

    现在大奶奶之所以冷落她,想来就是因为这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