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最春风-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中秋之后赵宥身边就多了一个叫王英的。

    也就是说,这个王英即使不是赵宥从京城带回去的,也是在路上遇到的。

    赵宥那样的人,怎么会把刚认识的人收在身边呢?

    这个王英究竟是什么人?

    罗锦言仔细回忆前世的事情,她把她所知道的和赵宥有关的人都想了一遍,可是也记不起有这么一个人。

    王英这个名字太普通了,宫里有个内侍也叫王英,只不过是个糟老头子,还有个女官也叫王英,这两人当然都不会是现在的这个人。

    沈砚已经到了榆林卫,罗锦言想了想,决定暂时不把沈砚这条线和张广胜这条线连在一起。

    沈砚做事自有沈家给他撑腰,闯了祸也有沈家给他善后,再说,赵宥也不会让他在陕西出事,沈砚若是死了伤了,就是和他没有关系,无论赵极还是沈家,也会想方设法算到他的头上,何况现在沈砚还做了庆郡王的孙女婿。

    庆郡王再荒唐,前世他也做了整整八年的监国王爷。

    谁知道他是不是装的。

    而罗锦言在平凉埋下的暗线,前后用了六七年的时间也才稍见成效,她才不想让沈砚这个闯祸精毁了她的辛苦经营。

    她给张广胜写信,让他想办法接近王英,打听出他的底细,可如果有难度,也不要因此暴露他们。

    想着明年这个时候,秦珏就能在京城里了,罗锦言就打算置办三条画船,每条画船能开四桌酒席,听说她要在湖上办宴会,四太太立刻来了精神,四老爷也大感兴趣。

    于是置办画船的事就交给了四老爷,罗锦言亲自画了图样子,让他找人去打造。

    既然暂时不能去河南,总要找些好玩的事吧。

    估摸着等到秋波荡漾时,画船也就造好了。

    不过那个时候,她应该不在京城了。

    七月时,秦瑜出嫁,罗锦言有些舍不得,虽然卜家也在京城,但是秦瑜必定不能再像现在这样常来找她玩了。

    三太太更是舍不得,三老爷常年在任上,秦珈又喜欢在外面,三太太身边只有秦瑜能够说说话。

    待到秦瑜三朝回门后,三太太便来找罗锦言,说了很多话,都是秦珈和秦瑜小时候的事,说着说着就掉下泪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六二章 云深处

    送走三太太,罗锦言一头雾水:“三太太怎么会来找我说这些事?”

    她把“我”字咬得很重,是啊,她还不满十六岁,怎么看也不是能与三太太互诉衷肠的。

    夏至想了想,道:“依奴婢看,三太太可能是觉得您和她同命相连吧。”

    同命相连?

    罗锦言好一会儿才搞明白,不是她迟钝,是她从未想到她和三太太能有同命相连的地方,所以要好好想一想。

    三老爷长年在任上,三太太独守空房二十多年,而她也被秦珏扔下几个月了。

    罗锦言为自己伤感了好一会儿。

    又过了几日,终于传来消息,河南几个县连降大雨,黄河决堤。

    虽然早在预料之中,听到消息后罗锦言还是沉默良久。

    她去了楚茨园,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秦烨。

    她既然听得到消息,秦烨当然也知道了,罗锦言恶趣味地想看看他的反应。

    秦烨一如既往的淡然,对罗锦言道:“你这几天去寺里上香,给玉章保个平安吧。”

    两句话,就把他儿子的安危交给了菩萨,真是大方。

    罗锦言恭顺地应是,转身出了楚茨园。

    清泉飞奔着跑过来:“大奶奶,鲁掌柜来了,小的请他在松涛轩外候着。”

    罗锦言满意地看一眼清泉,这孩子越发懂事,松涛轩是秦珏的外书房,也是他平时待客的地方,鲁振平不是家里的管事,他是外男,在这里见他最合适。

    只是鲁振平怎么来了?

    自从罗锦言嫁进秦家,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事,鲁振平都是让鲁娘子过来,鲁娘子出入后宅比他要方便,而且还能和罗锦言搞好关系。

    罗锦言的心就砰砰砰地快跳了几下,该不会是和河南有关的事吧。

    虽然知道前世时秦珏的河南之行最终化险为夷,但是她还是不能完全放心。

    这一次提前了两年。

    鲁振平的脸上一如往常的平静,夏至亲手给他上了茶,他连忙谢过,这才说道:“大奶奶,您上次让我打听的那位云师傅,又有了些消息。”

    罗锦言的眼睛亮了起来,云师傅就是那个在首饰上刻上云纹标志的人,他少年成名,不久净身进了银作局。

    “云师傅原名叫云栖,少年时由栖霞寺的老和尚收养,十岁之前他就是住在栖霞寺,后来老和尚出外云游,一走经年,常到寺里上香的一位银楼东家看中他,带他去自家银楼做学徒,他聪明过人,十四岁就小有名气,后来宫里银作局挑人,就把他挑了去。”

    “两年后,老和尚云游归来,得知他净身进了银作局,当时就昏死过去,人事不知,临终时告诉栖霞寺方丈,云栖是京中一位贵人的外室子,为正室不容,老和尚早年曾得这位贵人相助,便将这个孩子带回栖霞寺,没想到却出了这样的事。”

    “栖霞寺的方丈大师很是愧疚,曾经亲自到京城,托了庆郡王妃见过云栖,云栖却说这是他的命数,他心安理得。”

    “这件事虽然隐密,但是庆郡王妃身边的老嬷嬷们是知道的,我就是从其中一位嬷嬷的儿子口中得知。

    罗锦言怔住,她原本是想从云师傅身上查出那些首饰的事,却没想到鲁振平却探听到云师傅的身世。

    “可知道是哪位贵人的子嗣?”罗锦言问道。

    鲁振平顿了顿,迟疑一刻,这才压低声音说道:“是厉太子妃的父亲解晨。”

    一股寒意从脚底冒出来,罗锦言紧抿嘴角,许久没有说话。

    厉太子是指英宗皇帝的长子赵植,他是元后所出,英宗皇帝对他爱如珍宝,出生不久便立为太子。

    元后去世,英宗皇帝立了没有子嗣的窦氏为后,之后窦氏联合宫人所出的赵极一手制造出太子盅祸案,并在太子妃的娘家找到龙袍,朝中牵扯的官员甚多,之后三个月,菜市口每天都是血流成河。太子妃娘家也被满门抄斩,太子的一双儿女死于东宫。

    太子的谥号是厉,意为暴慢无亲,因其最终以太子身份下葬,后人便称他为厉太子。

    云师傅竟然是厉太子妃解氏的兄弟!

    那么当年他被净身选进银作局,究竟真是阴差阳错,还是他早有预谋呢?

    “可知道后来云师傅在宫中的情况?”罗锦言问道。

    她进宫时,银作局里有没有姓云的,她是不知道的,但是绝对没有一个人敢在内造的首饰上打个代表个人标志的云纹。

    前世她的确见过带云纹的首饰,是在用来刺杀赵极的一丈青上面的。

    而她的婆婆叶氏留给她的,却是满满一箱子这样的首饰,但凡是能刻上字的,都有这样的云纹。

    栖霞寺是名山宝刹,前世也曾向她进献过不二非尘,栖霞寺的大和尚前年还来广济寺和秦珏辩经,皇室宗亲、达官显贵想听他讲经的,能从大殿排到山门。

    栖霞寺方丈能把人情求到庆郡王妃面前,并非难事。

    但是这都没有什么,重要的是在之前的那些年,秦珏每年春天都会去栖霞寺。

    栖霞寺将他待为上宾,前世时皇后娘娘开口,栖霞寺也只献出两盒不二非尘,但是秦珏却是想用多少就用多少,随他取用。

    栖霞寺如此对他,除了他善长打机锋,会不会还有其他原因?

    罗锦言心中早就有一个猜测,只是那个猜测太过荒唐,不切实际,因此她没有对秦珏说过。

    可是现在,那个猜测在她心里越来越清晰,清晰得让她不寒而栗。

    小时候,她跟着父亲去过很多寺院,给她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金陵的栖霞寺。

    除了在那里遇到秦珏,除了那千金难求的不二非尘,最让她难以忘记的就是那一片灿若云锦的樱花林。

    传说那是来寺里挂单的东瀛僧人种下的。

    秦珏曾经告诉过她,当年叶氏走后不久,秦珏曾经听两个婆子私下里说,叶氏可能是回东瀛去了,以至于在之后很多年里,秦珏都打定主意要去东瀛寻找叶氏。

    他违抗朝廷海禁,私下里打造海船,那么他一再去栖霞寺,是不是也和这件事有关系呢?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六三章 风入松

    罗锦言想了想,让清泉请来了管三平。

    “管总管,黄河决堤,父亲担心大爷的安危,让我到寺里给大爷求个平安,你安排一下,明天和我一起去广济寺吧。”

    管三平笑着答应,慈眉善目,如果再配个大肚子,就像尊弥勒佛。

    罗锦言闲来无事,和他说起寺庙的事:“大爷擅长辨经,他这个年纪,该不会很小时候就开始学佛经了吧?”

    管三平谦恭地垂手而立,道:“大爷天生异禀,幼时随老太爷出入寺庙,听到大和尚们讲经,他便常常发问,大和尚们见他聪颖,便耐心为他讲解,老太爷见了,就由着他去了,倒也没有特别教导。”

    罗锦言点点头,忽然问道:“你陪他去过金陵的栖霞寺吗?”

    管三平微笑:“小老儿已有二十年没出京城喽。”

    罗锦言又和他闲聊几句,放他走了,这个老家伙,嘴巴比煮熟的鸭子还要硬。

    她忽然有了主意。

    次日,罗锦言去了广济寺,管三平早就安排下去,广济寺的方丈亲自见了她,并且请了位花甲之年的老知客僧引着她到寺中参拜。

    罗锦言便问起金陵栖霞寺大和尚来广济寺讲禅的事,老知客与有荣焉:“阿弥陀佛,本寺与金陵栖霞寺的高僧每隔两年便要聚首,参佛辩经,实乃南北禅宗之盛事。”

    栖霞寺的和尚每隔两年就会来京城?

    这和她以前所知道的不一样。

    罗绍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听经,如果栖霞寺的大和尚来京城讲经,他肯定会知道,可是就罗锦言所知,罗绍也只是说起过两次。

    一次是多年以前,栖霞寺高僧在广济寺开坛讲经,成为京城盛事;

    一次就是前年,秦珏陪着罗绍来广济寺,与栖霞寺、隆兴寺的和尚一起辩经。

    也就是说,除了那两次以外,栖霞寺和尚来京城并没有公开,只有广济寺的人知道,这不是秘密,但是寺院里的事若是没有大肆宣扬,外界还真就不会知道。

    罗锦言又问了问栖霞寺大和尚讲经的事,老知客一一做答,还带着罗锦言去看了栖霞寺高僧种下的一株青松。

    罗锦言叹了口气,双手合什对那株青松拜了拜,嘴里念念有辞,稍后,也没有再去见主持方丈,便去了杨树胡同。

    晚上,她留在杨树胡同用饭,罗绍很高兴,又挂念秦珏,不免唠叨了几句。

    罗锦言忽然道:“爹爹,我想去扬州喝二表哥的喜酒,你去和我公公说一声好不好?”

    罗绍立刻皱起眉来,道:“上次你不是还说中秋节要在府里操持,不能去了吗?怎么忽然又要去?”

    罗锦言叹了口气:“我就是想舅舅他们了。”

    “玉章不在家,你是宗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