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九州造化-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些不熟识肖逸之人,亦在打听肖逸为人,一时间,肖逸成了当前炙手可热的人物。

    好容易到了会场,但见那佛家了蕴大师正在讲经,会场人山人海,被九州百姓围得水泄不通。

    道家弟子从下方挤不过去,不得已只好御空而起,径直飞到东北方挂着“道”字旗子的高台上。

    在下方时,只觉得人多而已,待站到高台之上,从上从下望去,方感觉怎一个震感了得。

    但见下方人头攒动,如同蝼蚁一般,密密麻麻,不知有几千万众。百姓虽无道力,可是百姓目光一同射来,好似有着无穷魔力一般,令人禁不住心颤神栗,魂为之夺。莫说开口论道,便是保持站立亦是不易。

    道术弟子毕竟修为不低,适应片刻便自缓过神来,关键苦了毫无修为的两个道法弟子。

    尤其是那吕为道,坚持了不到茶盏工夫,突然蹲到地上,大肆呕吐起来。

    长环道者大惊,忙问起故。那吴凌子已然司空见惯,一边给吕为道拍背,为其减缓痛苦,一边解释道:“吕师弟晕船。”

    众弟子一听,顿时哈哈大笑,感到有趣之极。

    所幸,高台上空的氤氲气云尚未开启,若不然道家弟子晕船的典故可要瞬间传遍九州了。

 第403章 上善若水

    长环道者对这个道法弟子实在有些无奈,但是论道大会又少不了道法弟子,不禁摇了摇头,取出两枚纸符给吕为道和吴凌子一人一枚,道:“挂在胸口处。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二人将纸符挂好,顿时颇有好转,但想要安下心来讲道,还须适应很久。长环道者趁此空闲向众弟子讲授论道大会的流程事宜。

    按照惯例,论道大会分三场举行,一场为诸家讲道,为期三日;一场为诸家论道,为期二日;一场为诸家辩道,为其一日,共六日。

    诸家讲道,是诸家通过抽签排序后,依次上前,传播自家道法。

    这一阶段,虽然颇为枯燥,但是能给如此多百姓讲道,机会难得,诸家早在数年前就做了功课,尽量让道法听起来津津有味,是以,这三日倒也不会无趣。

    诸家论道,是由本届大会东道主提出一个命题,诸家按照讲道次序,就此而论。

    同一命题,不同角度,不同见解。各种道法齐聚,妙论无限,精彩纷呈,届时方能体现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这一阶段,方真正称得上百家论道。

    诸家辩道,是就某事而辩。与论道不同之处,在于必然要得出一个结果来。这一阶段,与名家雄辩之术几乎一致,目的在于迫使诸家深层论道,激发诸道潜力。

    一般来说,应该数这第三场最为有趣。但是听长环道者说,因为名家善辩,为压倒别家,常常提出一些奇谈怪论,令世人明知不对,却又反驳不得。如此,便偏离了辩道的初衷,历来辩道的魁首也几乎被名家包揽。

    不过,在辩驳之中,的确能令诸家认识到自身不足之处,发人深省,由此,辩道这一场也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在长环道者叮嘱明日论道的细节事宜时,其余各派也陆续到来,让弟子适应环境。

    道法弟子不准修炼道术的家规应是道家独有,是以,别家弟子并未出现吕为道那般状况。

    一个时辰之后,吕为道和吴凌子终于能站在台中,自如说话。众弟子这才打道回府。

    回到驻地,却见长靖真人正与长清道者在厅内用茶。三名道法弟子忙进厅内请安。

    长清道者微笑着受了三人礼拜,说道:“辛苦你们了。”

    吕为道和吴凌子跟随长清道者日久,颇有父子之情,此时相见,真情流露,好似千言万语也无法述尽离情,皆道:“师父一定要在此多留几日。”

    长清道者微笑道:“我将代表道家讲道,自然要多留几日。我们师徒已好久未聚,这几天我可要好好考究一下你们的道法。”

    一听要考究道法,那吕为道和吴凌子二人登时露出紧张之色。

    肖逸则微微一笑,并未在意。他与长清道者相处不多,因感念其照顾之恩,执以师父之礼,颇为恭敬,但是心中只将其看作一个长辈罢了,无欲无求,十分坦然。

    长清道者向三人一一问话,语气温和,嘘寒问暖,颇有春风拂面之感。吕为道和吴凌子转眼又忘了考究道法之事,载笑载言,好不兴奋。

    长靖真人忽然笑道:“看你们师徒一团和气,我倒有些羡慕了。我那些弟子一见我面,无非都是些问道求教之事,一句体己话也没有。”

    长清道者笑道:“道家人清净无求,师兄的道心可不稳了。”

    长靖真人哈哈一笑,道:“为兄下山一年,便沾染了世间的俗套,让师弟见笑了。”

    肖逸见长靖真人看似爽朗大笑,其实神情落寞,眼神中毫无喜色,显然怀有心思,放之不开,心想道:“在心境修炼上,长靖真人可差长阳真人远了。”

    众人又说一阵话,长清道者忽然道:“刚到此地,还未到城中转转,肖逸可愿陪为师走一遭?”

    肖逸一听便知长清道者有话要单独跟自己讲,而且绝不会是什么好事,心中虽有不愿,却也只能道:“弟子乐意之至。”

    两人出了驻地,肖逸原以为长清道者要寻一处僻静处说话,不料长清道者行在人群之中,已开口问道:“论道大会之后,你便要离开吗?”

    肖逸心道:“师父果然为了此事而来。”但闻人群熙攘,吵杂声四起,不禁皱了下眉,说道:“前面有个茶楼,那里清静,我们到里面说话吧。”

    长清道者却道:“内心清静,于闹市可闻天籁。内心不静,幽谷又能何如?”

    肖逸一愣,顿有感悟,道:“师父教训的是。”随之,又将心中所想说了一遍。

    长清道者听罢,叹道:“如你所说,道家的确有不尽如意之处。便是为师专修道法,在道法传承之上,也有许多失当之处。”顿了顿,忽问道:“收你为徒之后,除了给你提供道家典籍,为师从来没有向你教授过道法,你可知何意?”

    肖逸讶然,想不到长清道者会有此一问。这些年来,他只以为长清道者忙于下山传道,根本无暇教授自己道法。而且,他心中清楚,自身资质不佳,长清道者收自己为徒,也并非出于本意,所以,对他而言,长清道者不传道法,乃是很正常之事。

    长清道者道:“你心中可是有些怨怼,怪师父不管你吗?”

    肖逸摇了摇头,道:“师父能将我留在道家,我已感激不尽,如何敢有怨怼。”

    长清道者微笑地点了点头,道:“我能收你为徒,也正是看上了你这份至善至纯之性。若不然,道家收徒严格,便是静姝向我恳求,我也不会答应。”

    肖逸淡然一笑,暗道:“果然是静姝在背后帮我。”此事早在意料之中,并未感觉惊讶。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静姝身影,脸色露出幸福笑意。

    长靖道者怎知他已然心猿意马,浮现联翩,继续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你之性情,便如那处于恶地之水一般,不争不怨。如此性情,不求道法,实是可惜了。”

    肖逸诧然,委实未想到他在长清道者心中竟有如此高的评价。

 第404章 自然

    长清道者又道:“道法自然,处自然之中,自然得道。(全本小说网,https://。)非强求死学所能悟得。你可明白?”

    这番话极为拗口,道机深藏,旁人听来,只感眩晕无比,怎解其意?

    肖逸道法精深,当即便明白过来,赧然道:“师父用心良苦,弟子此时方知,惭愧之极。”

    道家之道,乃自然之道。既然是自然之道,必须由自然之法获得。换言之,道无处不在,人人心中皆有道法。虽然世人之道,各不相同,但皆是自然之道。若听信别人教导,随着别人思路去悟道,便失去了自然本性,所悟之道也就成了别人之道,而非自然之道。

    《道德经》开篇便讲:“道可道,非常道。”道可以被阐述,但是可以阐述的道,并非真正的道。

    所以,修炼道法,必须自行参悟。胖厨师注重体悟,也在与此。

    肖逸瞬间明白了长清道者的用意,对道法的理解又自深了一层。

    长清道者见肖逸神态,欣慰笑道:“你能明白我话中之意,足见你道法修为亦然不俗。”

    肖逸忙道:“师父谬赞了。弟子心中尚有许多迷惑,一时无法悟透。”

    长清道者道:“不急,自然之道,要以自然之心悟得,不可心急。”

    肖逸一凛,道:“弟子受教了。”

    长清道者句句道机,每一句话都能令肖逸有所感悟。此时,肖逸方感受到,道法弟子和道术弟子之间的区别。

    顿了片刻,长清道者忽然正色道:“为师明白,你心中对道家感到失望,对道法被歪曲,不能容忍。”

    肖逸被说中心思,默默地点了点头。

    长清道者见状,道:“这便说明,你的道法还未到大成的地步。”

    肖逸愣然,未明白其意,道:“请师父指点。”

    长清道者道:“这乃是修道一途中,必然经历的过程。为师年轻时,心高气傲,也曾在你这一阶段思想挣扎,痛苦不已。到后来,真正看得多了,悟得透了,也才明白过来。”

    肖逸知道长清道者有意点化,忙凝神聆听。

    长清道者道:“自然之道,须自然悟得,的确不可强求。但是,人心浮躁,天性如此,又不得不强求。”

    肖逸不解道:“一旦强求,不是违背了自然之道吗?”

    长清道者意味深长道:“你看到的违背,只是眼前的违背,却忽略了长远的自然。”

    肖逸当即迷惑不已,难以理解,不觉微微摇头。

    长清道者道:“道家自然之法,不仅是人类文明之瑰宝,更是在纷繁宇宙中指引人类得以长存的无上法则。如此妙法,若是失传,乃是人类一大损失。是以,开宗立教,广收门徒,强行教授世人道法,在所难免。”

    肖逸大惑不解道:“如此一来,岂不是违背了自然之意?以此方式教授的道法也非真正的道法,岂不是事与愿违,背道而驰?这样又怎能令道法延续?”

    肖逸连问三个问题,足见其内心之震动。

    长清道者微微一笑,凝视肖逸,反问道:“你不是得道了吗?”

    肖逸讶然道:“这与我有何关系?”

    长清道者见其一时憬悟,便追问道:“若无崇真教,你我岂能得道?”

    肖逸登时恍然,惊叹道:“是啊,若无崇真教,我岂能得道?”

    长清道者道:“以如此之法传承道法,固然有违道法本意,但是唯有以如此之法,方能让世人有机会来悟道、得道。纵然千人之中,只有一人得道,也是值得的。”

    这一说法,颠覆了肖逸过去的许多想法,登时怔在了当场。

    长清道者道:“道家出世,亦是为了入世。世间纷杂,与道家理想之世有着云泥之别,若想最终实现道家之世,就必然要采取些非常手段。这是迫于无奈,也是入世所必须。”

    肖逸认同地点了点头。他在决定成圣时,也有类似之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