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九重薇-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暮寒的心思兜兜转转,又落在平桥村温婉舅舅名下的房子上,眼里蓦然蒙上阴霾,忽得沉声喝道:“不对”。

    周家家徒四壁,若有买房子的余钱,当年何致于卖了亲生女儿活命?只有一种解释,这房子根本就不是温婉的舅舅所有。

    望着苏光复不解的目光,苏暮寒切齿道:“平桥村的房子,绝对不是周家所有,不是周夫人暗地里赠与,便是婉姐姐在补贴外祖一家。”

    周夫人虽是平妻,她不掌中馈,凭着襄远伯府的穷酸样,单凭着有限的几两月例银子,攒不下偌大的基业,难以帮着娘家置田买地。

    相比之下,到是温婉出手更可信些。她月例银子虽然不多,因是楚皇后身边的红人,所得的赏赐却如流水一般。要置办这么一处偏僻幽静的庄园,即符合她安娴的性子,手里有又这个资本。

    苏暮寒记得当日自己在船上问起,温婉明明说过,她与外祖家鲜少联系,这些年见面的日子多不过一巴掌。言下之意,外祖一家的种种状况她一概不知,并不曾提及赠宅之举。

    难不成那个时候温婉便在撒谎?一面敷衍自己,一面又给周家二老送信?

    苏暮寒摆摆头,将自己这想法抛到脑后。

    温婉纵然有心传信,退一万步说,能赶在自己前头将信递到平桥村,又如何解释那些将胡三等人一网打尽的高手?

    便是知晓自己的身份,温婉也不敢公开,更不能以此从夏钰之手里借来高手。苏暮寒摇着头,否决了这个答案,又开始琢磨夏钰之的古怪之处。

    出手的这些人,与其说是夏府的私兵,苏暮寒更相信是老太君手里的暗卫。那些隐在暗处,从不以真面目示人的暗卫们,听闻个个都有通天彻地的本事,被传得神乎其神。

    本以为这些暗卫不过是空穴来风,没想到夏府里真有这么一群人,以老太君马首是瞻,维护着皇家至高无上的权利。

    必然是苏家的异动引起了夏家的关注,夏钰之才求了老太君出手。

    平日相交默契的好兄弟,背后狠狠捅了自己一刀。苏暮寒不怪自己这叛国弑君的行径本就是谋逆大罪,人人得而诛之,反将满腔恨意转嫁到夏钰之身上。

    恨意如火般炽烈,找不到宣泄的对象,苏暮寒狠狠一拳击在书案上,那张漆着桐色清膝的鸡翅木书案应声裂开一道长长的缝隙。

    苏光复赶紧握住他的手,仔细查看有无受伤,即是关切又是心痛:“再生气也不能与自己过不去。主子,须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点挫折算得什么?”

    银亮的八角琉璃灯下,苏暮寒听着苏光复苦口婆心,瞧着他鬓上亦是白霜点点,早生了华发。那白芒如电,刺得他心间一痛,转而握住了苏光复的手:“先生教训的是,是暮寒太过激进。”

    苏光复强压心中颓丧之情,将光明的一面展现给苏暮寒。说到动情处,已经激动得语无伦次,在书房里走来走去:“主子,属下忽然想到,当年公主殿下能被人救出,必是循着宫内的秘道脱身。如今咱们手里图纸不全,掌握不了所有的宫中秘道,说不定婉姑娘这一支后人手里便留有完整的图纸。”

    小皇帝当年确实才思过人,拿着荒诞顽劣的行事骗了所有人,还神不知鬼不觉留下后裔。其实他就心知天下枭雄群起,自己这皇位岌岌可危,才想着要迁都姑苏,借着长江最后的天堑守住一隅疆土。

    在最后的几年里,小皇帝与心腹人等秘密经营着这座看似奢华无比,只为了贪欲享受的行宫。

    暗地里,小皇帝着人在地下修了无数秘道,错综复杂,宫内宫外都相通,原是为着日后逃命所用。没想到,还未来得及迁都,他便做了泉下新鬼,这些秘道也就成为了永久的秘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四十一章 重逢

    (全本小说网,。)

    皇宫内外,小皇帝将秘道修得蛛网一般。如今阁老府里连着寿康宫,乃至通向宫外的秘道,都只是小皇帝这些庞大管网的一部分。

    昔年先帝楚天舒入主姑苏皇城,在文昌阁内曾发现一部分残缺不全的秘道图纸,便发现了这个秘密。然后按图索骥,又寻到仁泰宫与如今的寿康宫相通。

    楚天舒疑心这宫内还另有秘道,花了几年心力,因是图纸不全,终究徒劳无果。后来将连着宫外秘道的那座府邸重修为阁老府,赐与夏阁老和老太君居住。要他们守护住这条秘道的枢纽,也是预防有变,多留条后路的意思。

    这几条秘道不为苏光复所知。同样,苏光复手中也握有一条入宫的秘道,并不被如今的西霞皇室知道。那是由当年的丞相大人代代传下,如今做为千禧教内最重要的秘密,只有他与另外两三个人知晓。

    当年勇冠三军的周扬尘带着重九殿下,尚且不能全身而退。苏光复笃定兵荒马乱之中,那位乳母的侍女能毫发无损将小公主带出宫来,只有循着秘道出城。

    他疑心那乳母临死之前将秘道图纸赠于侍女,给小公主留了一条活路。

    若真有此物,便一定会经由公主代代传下,如今只能收在周老爷子手中。

    若是能从周老爷子手中得到此物,凭着全部的秘道图纸,简直如虎添翼。他日千禧教配合着主子攻打西霞,不愁神不知鬼不觉便杀入宫内,兵不刃血进行改朝换代。

    苏光复深觉前景辉煌,将前因后果,顺带着自己的推测细细一说。苏暮寒一扫方才的愤懑,直听得两眼发光,透出奕奕神采。

    成与不成,依旧做两手打算。既是温婉身上担着这样大的干系,苏暮寒决定寻个时间冒险一试。他将前朝公主的画像好生收起,又与苏光复仔细部署,在皇城内外撒网,便是大海捞针也要寻到周老爷子一家。

    沧浪轩里,主仆议事不眠不休,灯烛直燃到三更鼓后。

    皇宫之内,却是花好月圆的一家团聚,慕容薇与父母尽享天伦。

    一别三月,崇明帝与楚皇后思念爱女,早早便在宫内等候。

    由夏钰之一路护送,慕容薇乘坐着朱璎华盖的四轮马车从皇宫西华门缓缓施入,又顺着长长的甬道前行,最后在德仪门前停下。

    下了马车,慕容薇又换称乘轻纱重重的步辇,由八位体格健壮的宫女抬起,流苏与璎珞分侍两侧,一路分花拂柳般向璨薇宫行来。

    秦姑姑候在金水桥前相迎,沐着午后的阳光笑盈盈向慕容薇行礼问安,显得很是亲切:“奴婢见过公主殿下。一别三月,大公主一向安好?”

    步辇稳稳停下,璎珞打起幔帐,里头慕容薇盘膝雍容而坐。一面向秦姑姑抬手示意平身,一面含笑答谢道:“秦姑姑快快请起,可是母后那里有什么吩咐?”

    “正是奉了皇后娘娘之命,特来给公主殿下传个话。陛下甚为想念,也等在凤鸾殿中,请公主更了衣便移驾凤鸾殿去。”望望谦和有礼的慕容薇,秦姑姑添了几分欣慰。

    有道是女大十八变,大公主去了一趟江阴,人靓丽了几分不说,言谈间添了谦和从容,更具大家风度,不再向从前那样张扬如火。

    “既是如此,便请秦姑姑回禀母后,本宫先去凤鸾殿请安”,思亲情切,如隔三秋,可见父母的心情与自己一般。

    慕容薇如吩咐宫人即刻调转方向,先不回璨薇宫更衣,直奔凤鸾殿而来。

    崇明帝与楚皇后得了宫人通传,不待女儿进来,早步出宫门外等候。见女儿的步辇堪堪停在宫外,正由宫女替她整理着裙裾。

    碎芒点点,透过浓碧的枝叶间轻盈地洒落,映得慕容薇眉眼烁烁,添了些浅金的色泽。她优雅地转身,沿着墨玉长阶拾级而上,那一刻显得凤仪华贵,雍容无比,竟然平添了些许潋滟风姿。

    “阿薇”,楚皇后慈母心情,情不自禁唤着女儿的名字,又往前行了两步。

    慕容薇立住身子,凝望着立在九级台阶之上,一前一后向自己张开怀抱的父皇与母后,露出灿若春花的笑颜。她殷切切答应一声,便如乳燕归巢一般,直扑向楚皇后的怀抱,转而又被崇明帝接在手上。

    父皇的怀抱宽厚、母后的怀抱温暖,慕容薇俯身在母后怀里,嗅着母后鬓发上熟悉的玫瑰淡香,久久不愿起身。

    楚皇后笑得眉眼灿灿,轻轻捧起女儿的面颊,又是欣喜又是心疼地细细瞅着:“让母后好好瞧瞧,一别三月,可有消瘦了些?在外头用膳可还习惯?坐船晕不晕?有没有生病?”

    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满满全是牵挂。不想从来都是眉眼犀利,冷静决断的母后也有如今絮絮叨叨的样子。望着母后眼中满溢的慈爱之情,慕容薇忍不住轻轻笑出声来,然后又暗暗落了泪。

    恋恋不舍从母后怀里抬起头来,慕容薇却又记起,一时激动竟忘了行礼问安。她拿衣袖悄悄拭着泪痕,退后一步,端端正正跪在了两人面前,扬起还带着湿意的笑脸:“父皇,母后,女儿回来了。”

    青苔石凉,不晓得公主会在宫门外就行礼,秦姑姑一时未安排宫人预备锦垫,暗怪自己的疏忽。到是楚皇后半嗔半怪,赶紧拉起了女儿:“见都见了,还行得什么礼,虽是夏日,那墨玉石阶冰凉,小心伤了膝盖。”

    帝后双双揽着女儿,谁都不舍得松手。再细看时,一别三月,便如柳枝抽条,桃蕊含苞,女儿比离宫时高了几分,眉宇间添了从容,身姿亭亭如兰,温柔恬静。

    朱红绣洒金月白芍药团花的裙衫轻柔合体,庄重而又清雅。慕容薇薄施脂粉的脸上笑靥浅淡,却比繁花更添绚丽。

    崇明帝退后半步,仔细端详着,任由楚皇后先拉住女儿嘘寒问暖,温柔慈醇的目光怎么看都看不够。

    慈爱的目光里更添赞赏,崇明帝暗赞女儿当日那封信写得漂亮。(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伦

    (全本小说网,。)

    重新收回淮州,又牵动江阴帮的利益,女儿的信为自己铺了路,当日那句“举贤不避亲”简直要令崇明帝拍案叫好。

    那日接了女儿的家书,崇明帝星夜传了夏阁老入宫议事,深恨自己依旧改不了瞻前顾后的性子。其实崇明帝也想过,二外甥陈焕忠的确是坐镇淮州的最佳人选。

    前有父辈余荫可以仰仗,后有历山学院孜孜学子一力推崇,陈炴忠必可以最快速度在淮州站稳脚跟,牢牢成为自己的助力。

    夏阁老的一力赞同令崇明帝一锤定音,第二日便晓谕吏部下发了文书。

    便是淮州与苍州这样简单的官员任免,就在朝堂打开了新的局面,为崇明帝日后在朝中大刀阔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眼望这样聪颖慧心的女儿,崇明帝眼中一片爱怜。

    二公主慕容蕙本是早早等在璨薇宫内,直等得望眼欲穿,不时拿手指绕着紫藤萝打发时间,盼着长姐的步辇快快行到殿前。

    不想秦姑姑在金水桥传话,慕容薇的步辇便改了道。早有宫女飞报了过来,请慕容蕙也移贺凤鸾殿。

    慕容蕙急得跺脚,也等不及传步辇,自己带着贴身的宫女珍珠,便抄湖畔小路径直往凤鸾殿来。夏日的午后,小路虽有浓荫匝地,那枝叶间筛落的阳光还是洒满了她的丝发与裙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