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品嫡医-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济王妃大张旗鼓的送礼后,宋阁老、沈阁老等几家也送了厚礼,如果照着礼数,静和是要摆宴宴请这些宾客的。

    随着送礼人数的增多,这满月宴是不摆也不行了。

    好在紫瑛现在已经能顶管事婆子的差事,虽然纪大娘在正哥儿满月后就要回老家颐养,府里也不会太乱。

    一大早,范氏就来英国公府帮着料理,静和也换了件吉庆的大红绲边百蝶穿花织金褙子,梳妆整齐帮着应酬客人。

    府里的丫鬟们进退有素,分毫不乱地把贵妇人们引到安排好的座位,因为事先已经把平日有龃龉的人家分隔开,每一桌上都相谈甚欢,觥筹交错,谈天说地,也说些京里的趣事。

    襄阳侯夫人便笑着与一旁的沈阁老夫人说话,“听说沈阁老染了风寒,可大好了?”

    沈夫人面上挂着笑,说道:“早已好了,太医再三叮嘱老爷要爱惜保养,不可操劳过度,可老爷总是记挂着上报君恩,下抚黎民,不肯歇息。”

    襄阳侯在朝中没有多少实权,对于内阁首辅沈阁老自然存着几分巴结的意思,襄阳侯夫人便对沈夫人恭维一句,“沈阁老真是贤臣,我们侯爷时常称赞不已。”

    沈夫人受到恭维,心里十分受用,与襄阳侯夫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话。

    而在苍梧居内室里,徐家四姐妹重新聚首。

    大姑娘徐静宜贵为济王妃,刚刚才夺回些济王的重视和看重;比之以往少了几分不可一世的傲气,多了几分谨慎。

    二姑娘静绮被折腾的几乎只剩下一把骨头,颧骨高高的凸出,一对眼睛大而无神,行动也有几分迟缓。

    四姑娘静婉衣饰华丽,妆容甚是精致,但眉宇之间却掩饰不住一股怨毒之气,对于这个静和就有几分看不懂了,听紫瑛说今日杨家五爷也一道来赴宴,她还见过那位五爷,文质彬彬,白皙文弱,也很有礼貌,谈吐不凡,静婉又怎么不满意了?

    她懒得去想,将视线转移到随济王妃一道来赴宴的五姑娘静媛身上,小姑娘脊背挺得很直,眉梢唇角都带着合适得体的角度,活脱脱一个缩小版的静宜。

    “三妹妹这里的点心还是这样好吃,我有阵子没尝过这样好吃的芙蓉莲子酥了,”静宜似乎有意打破平静,营造一股姐妹相亲相爱的氛围,笑着如是说道。

    静和便也微笑着道:“这是个新方子,他们也是新做出来,我也是第一次尝到,说是在面里加了磨碎的花生粉和杏仁粉,所以有一股淡淡的清甜,姐姐若是喜欢,回头我叫人把方子送过去。”

    静婉却是冷哼一声道:“我倒觉得这个味道一般,杏仁总是有一股臭气,倒损了莲子的清香了。”

    静宜望着静婉,唇角勾起一丝几不可见的笑意,似乎是幸灾乐祸一般似的,淡淡说道:“莲子虽有香,却到底是杂着苦的。”

    静婉见静宜那副表情,就像是被毒蛇咬了一口,灌进剧毒的毒液似的,她紧紧攥住了手中的帕子,胸膛急剧的起伏着,半晌微微笑望了一圈屋内,说道:“说到莲子,我倒想起那年八月十五,我和铃儿表妹一道赏月,看见郎朗一盘月下寒潭中稀稀落落的几株残荷,铃儿表妹也说最喜欢这莲子的清香。”

    说起姚铃儿就像是触动静宜眼里的刺,静宜的脸色果然冷下来,只顾着转头与静和说话,静和对面前这面和心不和的一家人颇为无语,好歹忍耐着过了一盏茶的时间。

    紫瑛却是看透了静和的心事,寻了个由头叫了静和出去,单留下那几个人在东暖阁里唇枪舌剑。

    等送走了客人,静和吩咐紫瑛锦心几个看着人清点家具器皿,自在暖阁里拿小布老虎逗着正哥儿玩。

    门上传来丫鬟们的通禀声,楚啟回来了。

    今儿是正哥儿满月宴,他是难免要喝酒的,静和没有回头,只对外说了句,“先去更了衣再进来,我闻不惯那味儿。”

    楚啟却凑了过来接过芭蕉手里的纨扇替静和打着,说道:“今儿没吃酒。”

    静和有些好奇,一手拍着儿子的小肚皮,一面转头去看他,果然见他面色如常,张口闭口间也无一丝酒气,遂笑了:“怎么今儿没喝呢?”

    “我把宋昀推出去替我挡酒了,”楚啟很不厚道地笑了笑,又对静和说道:“我预备着让宋昀去西北军中历练历练。”

    所以让宋昀去陪着那些军中的粗老爷们儿喝酒联络感情?

    静和想起宋夫人频频的示好,心里似乎明白了什么,又见屋内除了夫妻二人没有旁人,才轻声说道:“宋阁老想让宋七爷走军功一途?”

    毕竟宋阁老还是算个文臣,宋七爷的天资也不错,没必要非去军营里泡,完全可以走科举的路子。

    楚啟说道:“现在宋阁老在朝中门生故旧甚多,又深得皇上信重,宋阁老比皇上小八岁,将来若是皇上有个什么,宋阁老也是托孤的最佳人选,可到底是太过荣显,宋昀若是走科举,只怕会占不少便宜,可这样的抬举不比从底下摸爬滚打起来的本事更站的住脚,宋阁老这样的人,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为过,还有什么没经历过,还有什么看不穿的,眼光比旁人更长远一些罢了。”

    静和明白楚啟的意思,宋阁老是想让宋昀一拳一脚自己打江山,毕竟那样的功劳抗跌性更强,而且照楚啟的说法,只怕宋阁老也不想让宋昀卷入京城中,多半会安插在京城外哪个边镇上罢。

    对于外头这些政务和朝局,只有日日经营,亲身经历,每时每刻地琢磨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了解其中的门道,静和相信楚啟的判断,也不打算在这上头操什么心。

    说到宋昀的前程,她又想起筠行来,于是对楚啟说道:“我瞧五弟四书五经学的很是不错了,不如这回下场练一练。”(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99回 禁足

    (全本小说网,。)

    楚啟就想起筠行每回向他请教兵法和武功的时候,那兴高采烈的样子和举一反三的领会能力,不由和妻子的意见有些相左,他张了张口,可一看到静和那满眼的热切,他又觉得没办法开口反驳静和,只好又识趣地闭了嘴,半晌只说道:“也好。”

    静和便开心起来,说起筠行的前程,“爹爹没有功名,也没有官身,听说当初老太太有意为爹爹捐个散官,祖父说尸位素餐,传出去对名声有损,有那个钱倒不如为爹爹额外多置办几处铺面生意,祖父这话虽对,可这样一来,筠行的前程就要自己奔,我想走科举入仕就最好。”

    楚啟抬手抚摸着静和的秀发,缓缓说道:“毕竟是事关筠行自己将来一辈子的事,你总要问问他的意思,总是替他做决定只怕也不是好事。”

    静和点头道:“你的意思我明白,我们两个相当于都是白手起家的,尝尽了其中滋味,我想让筠行过得轻松些。”

    “我们虽苦,”楚啟握住了静和的手,眸中流露出些怜惜之色来,“可也因此更明白事理,可见世上的事没有白来的,绕开的弯路有时候还是要再走回来。”

    静和虽然觉得很有道理,可放在她弟弟的身上,她又有些舍不得,总觉得自己想多替弟弟分担一些。

    “这回做满月,大嫂子不方便过来,改日我亲自去浆水胡同一趟,同大嫂子说说,也让五弟去松山书院读书,”说罢又看向楚啟说道:“上回大姐也说,如今朝中已没有什么大的战事了,郯琛现在在五城兵马司,家里有文有武才好,说也想让郯珏去松山书院好好读书呢。”

    “郯珏那性格也不太适合在军营里,”楚啟笑了说道:“去读书也很好。”

    静和又想起一事来,说道:“我突然想起来,当时宋夫人话里有话,隐隐提起宋七爷的婚事,如今听你说宋家想送宋七爷去军中历练,想必是想让宋七爷先成了家再去军中呢。宋阁老和宋夫人对我们颇为照顾,若真是这样,倒不如帮宋夫人一把。”

    楚啟便哈哈笑了起来,静和怕他吓着儿子,忙扯住他衣袖,谁知那小子不仅没害怕,还露出无齿的粉红色牙龈咯咯笑着附和他老爹。

    楚啟便冲静和挑挑眉,颇有几分示威的样子,好像在说,‘你看吧?我儿子随我。’

    静和忍俊不禁,也懒得理会他。

    楚啟一面逗着儿子,一面随口对静和道:“夫人也做起保媒拉纤的事儿啦?你想为宋昀说哪家姑娘,这混小子的脾气我多少还是知道些的,提前给夫人参谋参谋,也免得你拍马屁拍不到马屁股上!”

    静和白了他一眼,才正色道:“我瞧着梁三姑娘不错……”

    楚啟闻言一愣,静和没注意到他神色的变化,继续说道:“虽然梁三姑娘的脾气有几分骄矜,但却也是个豪爽的性子,且梁三姑娘与宋七爷的年纪相仿,有几次宋七爷来找你,与梁三姑娘碰上了,她们两个倒还开几句玩笑,想必是能聊得来的,而且宋七爷一项眼高于顶的样子,对着梁三姑娘倒还少几分架子,两家又是门当户对,我觉得倒也合适,”她拉拉杂杂说了半车的话,才转头去看楚啟,问道:“夫君觉得呢?”

    楚啟微微低着头去看正哥儿,半晌动了动唇角,说道:“夫人觉得好就好!”

    静和也未多想,只自顾自地念叨着:“若是保媒应该怎么个保法儿,是不是先去同梁国公夫人说说,毕竟梁三姑娘是女方,到底矜贵一些……我本来想这回满月宴上探探三姑娘的口风,谁知这回竟没瞧见她来,听梁夫人说是得了时疾,不便出门,只在家中养着……”

    “在家中养病”的梁三姑娘,此刻正好端端的坐在绣楼二楼的美人靠上,手中随意把玩着一朵粉色的月季花,脖颈向外转着,面上除了有些百无聊赖的心烦,倒并没有什么病色。

    她看了会子楼下园子里给花木的剪枝的花匠们,半晌秀美的眉头皱了起来,随手将那月季花揉烂了抛下楼去,提起裙子便往楼下跑去。

    她穿着一双硬底的鞋子,踩在楼梯上蹬蹬蹬作响,才走到楼梯口上,就被两个家仆样的男人拦住。

    那两个家仆面上带着为难和讨好,龟着腰说道:“姑娘,夫人吩咐了,您不得离开绣楼半步,求姑娘体谅小的们,别让小的们为难……”

    梁若琳望着身后跟来的丫鬟以及闻声赶过来站在院子里观望的婆子们,知道自己强行冲出去也是不能够的,遂冷哼一声,转身回了楼上。

    身后传来小厮婆子们松了一口气的恭送声。

    采荇手里抱着几本书进了次间,见梁若琳气鼓鼓地坐在八仙桌旁,方才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将那几本书册送到梁若琳面前说道:“姑娘,这是太子妃娘娘给您送来的最新的戏本子,说是最有趣的,您看着解解闷!”

    梁若琳随手接过来翻了几页,又觉得没有意思,索性回了床上倒头睡了。

    采荇见她睡着了,方才松了一口气,招手叫了小丫鬟来盯着,自己提了裙子下了绣楼,去了正院梁夫人屋里。

    梁夫人正摆弄旁支的一个晚辈孝敬的万年青盆栽,见采荇冲自己行礼,便放下了剪子,从小丫鬟端着的铜盆里净了手。

    采荇很有眼力见儿地从托盘里接了棉布帕子递给梁夫人,梁夫人接在手里擦着,一面摆手让屋里的人退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