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品嫡医-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念莪白了她一眼,说道:“我不会再准备啊,真是。”

    静和被她抢白,只气恼地锤了她一下,“我这不是好心为你存养老本么!”

    说着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念莪叫乳母带了孩子下去,姐妹两个坐在一处说话。

    “当初我之所以同意嫁去四川,一则是为着他待我好,十数年如一日,另一则,也是暗地里打听了,大哥这一代振兴家业,大嫂是唐门掌门的嫡次女,为人干练有担当,二嫂呢,娘家是做海运生意的,是当年二哥去东南做生意时认识的,如今和二哥常年居于福建,涵海年纪最小,大嫂又一直没有子嗣,多年来一直‘长嫂如母’,我嫁过去,彼此矛盾便会少很多,他们在江湖上有唐门的面子,做生意又有二哥做帮衬,涵海也不是胡为的人,”念莪悠悠说着,想起当初她们不过是豆蔻年华的少女,如今却都为人母,顿时一番感慨。

    想起被婆媳关系困扰的郑夫人,静和大为认同,碰上不投契的婆婆,日子是真心难熬。

    “你大嫂莫非是……”静和想起念莪说她大嫂多年无子嗣的事,忍不住猜测道。

    念莪轻轻叹了一声,说道:“我大嫂年少时试毒,损了身子,大哥与大嫂伉俪情深,不愿纳妾,原想在族里挑一个过继了承欢膝下,可又怕那过继之子贪图家业,才迟迟没有过继,如今我与相公连生下三子,族里的人也就没什么好说了,我想着,大嫂待我好,怎么也要从这三个里挑一个出来过继给大哥大嫂,也让大嫂体会一次被叫‘娘’的感觉。”

    个个儿都是亲生的儿子,即便是知道过继给疼爱自己的大嫂,为娘的又岂会舍得,不过有这一层关系,念莪在云家的地位只会更巩固,即便幸福如念莪,也要如此费力周全,她不由庆幸平郡王妃有儿有孙,楚啟又认定了她,一心一意相待。

    “说起来,我还真得要感谢你,”隋念莪说到此处又转过脸来看着静和,“英国公打了招呼,四川总兵刘之源大人对我云家格外照顾,为此我在大嫂面前也有面子。”

    “刘之源?”静和大为讶异,楚啟并没有跟自己说过呀,他定然是默默地为了她做了这些事,想到这里她心里涌起一阵甜蜜,又觉得有一丝酸涩。(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30回 委托

    (全本小说网,。)

    隋念莪继续说道:“刘夫人也非常和气,我还为她医好了头疾,两家走动多了,刘夫人便为我引见了许多当地的官吏,那些夫人们啊,知道我是京中百草堂出来的,又得了云家的医术,个顶个地把我视为座上客呢。”

    算是各取所需罢,静和听到这里才完全放下心来,既然四川当地的官太太愿意与念莪这样的商人妇结交,想必对舅母也会和善很多。

    想到这里,静和便把舅父舅母的事对念莪说了。

    “四川那边确实有不少外族之人,而且听刘夫人说,有些兵将是从西北兵换防过去的,带的家眷中或许就有鞑靼那边的人,”念莪想了想,说道:“若是你舅舅不嫌弃,可以等我们回川的时候做个伴儿,若是他想自立门户,我定会多加照应的。”

    静和也知道念莪的意思,舅舅毕竟是她的长辈,若是她底下的下人,念莪大可以安排在自己的嫁妆铺子里,但是若要她的舅舅给念莪打理铺子,那就有些尴尬了。

    她笑道:“外祖父当年四处游方,也在那边有些故友,可以相互照应,我问过舅舅的意思,他原本也打算自立门户的,到时候你我也可拿些银钱入个股罢了。”

    念莪见静和想得周到,爽快道:“这自然是应当的。”

    正说着话,有妇人端了饭菜上来,一一摆好,静和叫了念莪入席,见那妇人打算在一旁侍候的样子,便道:“你先去罢,这里有我的丫鬟就行了。”

    那妇人闻言又抬眸看了静和一眼,方才屈膝应一声是,恭敬地退了下去。

    隋念莪夹了一筷子红焖鳜鱼块在静和面前的小碟子里,笑道:“我怎么觉得方才那个仆妇总是偷偷打量你似的。”

    静和正叫了两个孩子进来一道吃饭,闻言便抬眼往门口瞧了一眼,又夹了一筷子鳜鱼在鼻端闻了闻,说道:“白梅在外头盯着,没有什么怪异之处啊。”

    隋念莪忍不住白了她一眼,说道:“我的嗅觉味觉本就胜于常人,这一二年大嫂又教了我识别了许多毒药,她们有几个胆子敢在我眼皮子底下动手脚?我是说她总是盯着你瞧罢了,”说着又玩笑起来,“也难怪,你说你生了两个孩子,又年长这许多,怎地却益发出落的漂亮了,肌肤越加白嫩不说,就连眼睛也越发熠熠生辉,就像宝石一般,这身姿也是愈发窈窕有致。”

    静和就知道她没正经的性子改不了,想起楚啟最近也总是夸她越来越好看了,脸上不由火辣辣的,如今诸事都不用她操心,养尊处优的,因她怕长胖吃得少,楚啟便教她练青城剑法,似乎也因为这样,她更飘逸几分了罢。

    而此时菊悦楼的楼梯上,方才上菜那个妇人正脚步匆匆下了楼,又去了一旁另一栋独栋的小楼,上楼走到一间雅致的房间门口敲了敲门。

    一个青衣童子开了门,她走了进去,冲窗口立着的俊美男子福了福。

    那男子转过身来,正是白家的主子白枫,他清俊的眉眼微微一扫,问道:“瞧清楚了。”

    那妇人应一声是,白枫指了指摆在一旁黄花梨卷草纹展腿画案上的文房四宝,道:“去画吧。”

    那妇人又福了福,无声走到画案后伏首作画,她画的极为仔细,鼻尖沁出细细的汗珠,却想起公子给出那不菲的赏钱,忙又加快了手中的动作……

    ………………

    中军都督府官署二进的退思堂里,十五枝雁足连灯照的室内恍如白昼,楚啟正坐在案后翻看着一张张巴掌大小的纸张。

    他英气的眉宇轻轻皱着,面上神情十分的严肃,片刻又将那一张张小纸放在灯烛上点燃,丢入脚下的火盆里。

    魏老五如今在衙门里做了亲兵,此时正在屋内端茶递水什么的,他说道:“国公爷,东宫的人如今视咱们为眼中钉肉中刺,不仅把京营中信重您的几位偏将都解了职,昨日还寻由头训斥了杨总兵一通。”

    楚啟头也不抬,继续看着手中的字条,说道:“皇上把京营交给太子,是念着父子之情以及文德皇后的遗德,想给太子一次机会,京营中自有锦衣卫盯着,太子若循规蹈矩也就罢了,如此铲除异己、赏罚不分,那便是叫皇上失望,这也就是皇上将京卫交给太子,却把禁军牢牢把在手中的原因。至于杨捷那里,西北镇抚一日离不了他,他的地位就不会有动摇。”

    魏老五又道:“可是听兵部的人说,太子殿下建议往边关镇抚将领处派遣内监为监军。”

    楚啟眉心就不由皱起,“内监往往没有经过战场风沙历练,却又代表天子地位斐然,若是碰上聪明的,只在一旁贪些资财也倒罢了,若是对用兵之事指手画脚就麻烦了。”

    魏老五见此不由瞥了一眼楚啟手中的纸条,不知道刘总兵的飞鸽传书里是不是也问起此事。

    楚啟看了跃跃欲问的魏老五一眼,说道:“你只管把心搁在肚子里,皇上是带过兵的人,不会任太子殿下胡为,”想了想又多嘱咐一句,“此话不要外传,若是叫东宫的人知道我说过这话,只怕他们更会变本加厉,到时候皇上也会为难。”

    魏老五听见楚啟这么说就吃了一粒定心丸,他虽不在军中,但还是忍不住操着心,他端了冷茶下去,正好见纪墨方才掀开帘子走了进来。

    纪墨行了个礼,道:“国公爷,您派遣属下去查的事有了些眉目,那管事在外包养的小妾家中地砖下发现了一千两金,铸成了金砖,应当是私局所铸,属下顺着线索查下去,那私铸局却着了火,所有账簿都没了。”

    是谁一步一步走在自己前头?又是谁在翻查他的旧事?

    楚啟无意识地双手食指交叉,拄在线条硬朗的下颌处。

    敌暗我明,现在也只好以静制动,他多年来领兵驭下早养成不动如山的性子,此时只道:“此事不必再追查了,我自有安排,”说罢又问了句,“可查清楚了,上回那封氏面圣时翻供的缘由。”(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31回 人情

    (全本小说网,。)

    “是锦衣卫控制了封氏的娘家人,想必以此威胁,”纪墨禀道。

    楚啟面上就腾起了怒气,这怒意里似乎又夹杂了几分醋意似的,去提封氏的乃是薛湜,锦衣卫之所以掺和这件事,想必是薛湜那些诛心之念了。薛湜此举虽不难料,但却极为有效,最可气的是这些事薛湜可以做,他楚啟却不能。

    薛湜做了,皇上会当薛湜是碍于倾慕之情的毛头小子,更会因握住这个把柄更加信任薛湜,而楚啟军功震主,若是为护着妻子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动手脚,那就是挑战皇帝的信任和度量,所以他思前想后,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大不了就此致仕。

    他已得了消息,如果他估计不错,马上就要有一件大事发生,到时候皇帝迟早还会启用他的,空闲这段时间正好陪陪静和,所以才听之任之。眼下薛湜插手干预,他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生气。

    纪墨见方才还沉着冷静的国公爷骤然吹胡子瞪眼睛的,嘀咕着低声提醒道:“国公爷,已经酉时二刻,您是否回府,还是叫衙门里准备晚饭?”

    楚啟没成亲之前,在衙门里吃住是太常有的事,但自从有了夫人,国公爷几乎日日准时回家陪伴,有些公务也是带回家处置。

    楚啟经这一提醒,才意识到外头天黑了,他专注于情报,连桌上的灯是几时点的都没意识到,左右能进入他这间屋子的也只有魏老五一人,魏老五的家眷又被他牢牢控制住,他此时方站了起来道:“回府。”

    他在屋里坐的久了,回家便骑马而行,一路疾驰,等回到英国公府还不到戌时。

    静和正坐在灯下做针线,正哥儿坐在书案后写大字,镇哥儿则很有兴致地摆弄着筠行送来的桃木大刀和牛皮的盾牌,听见脚步声,抬起胳膊指着楚啟便向着静和啊啊叫了两声。

    静和抬头见楚啟回来,脸上便浮起柔柔的笑容,上前去迎他,楚啟摘了官帽给白梅,抬臂揽了她朝熏笼边走,唇角笑意粲然:“许久不见你动针线了,在做什么呢?”

    静和瞥见楚啟腰间挂着的那个半旧的夔字瑞兽纹荷包,不由有些脸红。

    因做针线伤眼,楚啟让她在看书和做针线里头选一样,她选了看书,越发偷懒起来,连镇哥儿和正哥儿的衣裳都是锦心芭蕉几个做的,她总不好意思说是因为听了郑夫人和念莪的事,对他心中有愧才想着给他做个荷包的罢,难不成他日日戴在身上的东西也要经旁人的手。

    楚啟眼力过人,已将那绣了一脚的龙虎纹看了个一清二楚,心知这八成是做给自己的,唇角便噙了笑容,待她愈发体贴溺爱。

    静和抬眸对上他柔情款款的眸子,不由伸出手去捋了捋他留了寸许长的胡须,自从有了镇哥儿,他说什么也要蓄须,这样……呃……其实也别有一番风味,吃江南小炒久了也想念西北大羊肉串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