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品嫡医-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多时那步撵走近,撵上坐着的华服宫妃声音清越曼丽,“原来是济王妃。”

    静宜闻言行了个福礼道:“给贤妃娘娘请安。”

    静和连忙也跟着福了福,因不敢抬头,故而瞧不见这位贤妃娘娘的尊容,只觉得她的视线从自己身上转了一圈。(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78回 对话

    (全本小说网,。)

    “济王妃免礼,今儿怎地有兴致进宫来?”贤妃问话中透着些笑意。

    静宜曼声回答:“前儿万寿节进宫来请安时,贵妃娘娘曾提起我家小妹,今儿才带着我家小妹进宫来给贵妃娘娘请安。”

    贤妃微微点了点头道:“莫非这位就是懂医术的徐家三姑娘?”

    静宜微笑回答:“正是,”说着微微转眸瞥了静和一眼,静和便上前半步屈膝行礼道:“臣女徐静和叩见贤妃娘娘千岁。”

    “是个灵巧的孩子,”贤妃笑着说道:“常听若琳那丫头提起,端的是个齐整的孩子,”她的视线再次落到静和身上。

    静宜掩在宽袖下的双手不由攥紧,不多时又听贤妃道:“赶明儿不忙了,济王妃不妨带着府中几位小姐来宫里说话,上了年纪总好些热闹。”

    静宜方才又屈膝行了一礼道:“谨遵贤妃娘娘慈谕。”

    贤妃方招了招手,太监叫一声起驾,众人方才继续前行。

    静和早听楚啟说过四妃的渊源,想来亲近太子的贤妃与静宜这个济王妃也热乎不到哪里去。

    又走了不远,便到了贵妃居住的永寿宫,贵妃虽一生无嗣,但却心境平和,院落中花木修剪地整整齐齐,进了宫门,就又有一个太监迎上来,瞧服色上的刺绣花样更加精致雍容,想来是品阶更高的管事太监,她垂了手,听静和跟那太监寒暄几句,原来这太监姓孟,都称呼他为孟公公。

    孟公公将她们引至暖阁门口,通禀一声,暖阁里的珠帘被挑开,又从里头迎出来一个赭色绣折枝葵花的团领窄袖衫的宫女,唤作桃笺的,笑盈盈地迎上来行礼道:“娘娘正念着您呢,可巧就来了,王妃娘娘和姑娘快请进。”

    济王妃笑着道谢进了门,只见屋内湖蓝色暗花缎椅袱铺就的宝座上侧坐着一个美貌宫妃,静和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借着请安的时候用眼角的余光望去。

    怪不得贵妃虽然没有子嗣,宠爱却数十年不断,贵妃的实际年龄应该是四十岁出头,瞧着却年轻很多,湖绿色云纹菱褙子下的身段依旧姣好,虽上了年纪,那眉梢眼角仍韵着妩媚,又透着雍容气度,不说话时整个人都是娴静如水,仿若天际一朵闲云,略一端正颜色,又带着一副天子妃嫔的气度,隐隐含威。

    她和吴氏瞧着虽都是温柔寡语的女子,可吴氏总带着几分娇弱,说难听点就是霉气,似乎全世界都欠了她的一般,而眼前的贵妃却自带华贵气质,温柔只是为她添了一重纱衣,不损她的风骨。

    吴氏犹如水仙,美则美矣,不够大方,而贵妃之美,却如枝头芙蓉,临风展容,透着些刚劲不摧,怪不得贵妃能从一个前朝贵眷完美转折为新帝宠妃。

    静和不禁想起方才路上偶遇的那位贤妃,也是举止端方,利落能干胜于常人,更不知那位新近得宠,接连诞下皇子公主的淑妃,以贫贱之姿上位,挣得一宫主位的惠妃是何等样人物风华了,静和喟叹,也不知是这宫墙禁苑成就了这些不平凡的女子,还是只有这些不平凡的女子才能经过风雨的洗礼走到今日的地位。

    曾听人提起,先文德皇后在位时,与这位贵妃情同姐妹,与其它妃嫔也相处的也甚为和睦,真是好心胸好手段,把皇帝的后花园修剪的如此之好,百花争艳,却谁都不敢越雷池半步。

    想到这里,她更加不敢小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这些心里藏着十八道弯儿的宫斗赢家。

    济王妃上前两步,敛衽行礼,曼声道:“给贵妃娘娘请安,祝娘娘凤体安康。”

    静和也跟在济王妃半步外敛衽行礼。

    贵妃放下手中的书册,抬手道:“快请免礼,坐罢。”

    济王妃谢了恩,方才走到暖阁右侧临近多宝阁的一张玫瑰椅上落座,静和坐在济王妃下首。

    贵妃的长处不在于干练精明,在于那一份洒脱融合,她开口带着几分自然的笑容,说道:“这位便是徐三姑娘?来,”说着伸出手。

    静和瞧了一眼静宜的眼神,方才走前两步,递过手去,由贵妃握住,这一握不要紧,静和才发现贵妃的手这般柔软细腻,真是养尊处优的手啊,静和虽然也是侯府小姐,用的都是名贵的润肤香脂,可到底比不得宫廷中那许多不外传的秘方,还有那些为了讨皇家欢心进贤的美容孤方。

    “真是个好孩子,”贵妃瞧着静和,贵眷家的姑娘自小娇生惯养,一个个都是袅娜身段,白皙皮肤,而徐三姑娘天生的一对杏目,最难眼睛里始终流淌着说不清的灵气,端的是妩媚天成,可又不会给人妖魅祸主之感。

    贵妃暗暗点头,又对济王妃道:“徐老夫人真的是会调养人,济王妃雍容大度,徐三姑娘也是聪慧灵秀,卓尔不群。”

    济王妃站起身来道:“娘娘过奖了,娘娘才真是人物不凡,柔中慧则呢。”

    贵妃微微笑了笑,微微摆手,贵妃身边的宫女已搬了一张绣墩放在贵妃娘娘的宝座旁边。

    静和瞧了一眼,知道贵妃这是让自己坐在她身边说话,便欣然落了座,心里想着怎么样贵妃息了那心思。

    “总是听说你常常在京城施药赠医,如今你在我身边,不妨给我讲讲,”贵妃开口温声问。

    静和调整了下情绪,尽量的不卑不亢,“回娘娘的话,臣女不过是略尽些医者的本分,不敢承娘娘夸奖。最开始施药,是当年京中瘟疫横行,百姓无药可治,臣女念‘上天有好生之德’,才经过祖母同意,在京郊搭建了药棚,也正因此,见识到苍生之苦。臣女忝生钟鸣鼎食之家,衣食无忧,却也念及唐朝太宗皇帝圣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故而愿为苍生略尽薄力。”

    济王妃从旁听者暗暗点头,她原本还怕静和耍性子,会故意做出一副小家子气,任性的模样才讨贵妃厌恶,如今看,还是祖母看人眼光老道,她微笑着凑趣:“娘娘莫要一味夸她,娘娘您每年都在京郊施粥,才真是活人无数的大功德呢。”(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79回 投缘

    (全本小说网,。)

    贵妃微微笑着道:“本宫年轻时略读过几本书,其中杜工部有诗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每每读之,便忍不住生出些士子豪气来,后来嫁入雍王府,只知与文德皇后一道,辅佐皇上,之后一入宫门更是无暇分身,也只能借此举略尽些绵力了。”

    静和听到这话大为吃惊,在知道徐老太太的打算后,她曾以为贵妃是个精于算计、玲珑心思之人,倒不曾想贵妃温柔的外表下还藏了这样的气魄,也怪不得文德皇后能与她做了那么多年姐妹,怪不得皇帝对她圣眷不减呢,她再望向贵妃的目光中就多了两分郑重,心思也有所转变。

    贵妃又笑着问起静和施药的细节,静和少不得慢慢介绍起春季多有春寒料峭,会施些解表的麻黄、桂枝、薄荷、柴胡等,夏季酷暑伤人,会煮了绿豆汤藿香汤在京郊送些顶着烈日跋涉或是劳作之人,秋季有燥邪,自然用些润燥的秋梨半夏等,冬日寒邪肆虐,会在解表药的基础上添加一些补元气补阳的虫草花、助阴的枸杞子等等。

    静和说起某些关节,贵妃便会不由点头赞同,或是提出些疑问,静和少不得一一作答,她口齿清楚,叙事极有章法,一看便是个清楚明白的人,贵妃暗中点头,倒不像传闻中那样目空一切,胡作非为的。

    静和在来的路上就打定了主意,她要打消贵妃选她入宫的念头,但是也不会故意扮丑,日后她和楚啟成亲,作为英国公夫人,总是要支应门庭的,也少不了进宫请安,难道一辈子顶着一个粗苯的坏名声?

    越是这样她越要做出聪明的样子来,贵妃想要个傀儡来帮她赢得圣宠,其中的分寸非常微妙,谁都不会找一个不听话的傀儡,就像被贤妃抬举起来的淑妃一样,养成了反过来跟自己争宠。

    而济王妃见她们气氛好,不由放了心,加上她在旁边一直插不上什么话,便站起身道:“上回定、宣二位太妃向臣妾要几个花样子,臣妾正好带了来,贵妃娘娘在此同小妹说话,臣妾去一趟慈宁宫。”

    贵妃便站起了身,迈下台阶道:“正是,定太妃上回还念叨你来着,快去罢。”

    先帝的皇后早逝,宫中一直没有太后,其中定太妃当年对皇上颇为照拂,皇上登基之后,为了赢得民心所向,厚待先帝遗妃,其中几个位分高的都安排在慈宁宫居住,这位定太妃与她的儿子鲁王受到很多优待礼遇,众位皇子妃对这位与世无争的定太妃颇为尊重。

    济王妃又敛衽行礼,却步退到门口方才转身离去,出了永寿宫门,望着前方红赤一片宫墙,微微侧头吩咐书香一声,‘去罢!’

    书香应着朝前朝走去,济王妃则含笑朝慈宁宫去。

    再说永寿宫这头,贵妃兴致勃勃地道:“我虽然命人在外搭设粥棚药棚,但是毕竟身在深宫,不晓得外头的情形,原来还有这等掺假之事。”

    静和说道:“臣女也是亲眼所见才知道,若是用了假药,轻则疾病拖延难除,重则害人性命,不光如此,许多病患所患疾病不同,不可用一种方剂医治,就比如咳疾,虽都有咳嗽,可有的人是寒邪所致,有些内伤所致,有些则是燥邪,还有热邪,必须辨证来医治,而老百姓只是靠着几个草头方,其中良莠不齐,医圣孙思邈虽编有《千金方》,却也难以覆盖所有草药用法用量呢,故而臣女施药时,都会聘请一些大夫从旁坐诊,如此一来,就显得捉衿见肘了。”

    贵妃微微蹙眉问:“那其他的人家施药呢?也会聘些郎中大夫么?”

    静和微微苦笑道:“不瞒娘娘,这施粥施药说着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有许多病患分明家中资财丰厚,却还是扮作贫民去贪便宜,有些小偷骗子也喜欢趁火打劫,白白浪费了施药人的一片善心;更有许多郎中拿了主顾家的银钱,却不过是应付公事一般,打个罩面就不见了人影,有些浑水摸鱼,给病人看了病就强迫病人去自家药铺医治。”

    “只怕还会有些不知报恩的白眼狼,知道施粥人家有粮有药,带着旁人里应外合地去偷盗的罢,”贵妃是施过粥的,多少知道些,这年头,做件坏事容易,做件好事还真不太容易,她问静和:“那些郎中这样随意应付,难道主家不追究?”

    静和张了张口,却是欲言又止,半晌只道:“能施药的人家,多是名门大族,这些人家的当家主母本就事物繁冗,其中又一层一层牵藤挂蔓,若要肃清必得一番大精力,想必是难顾及罢。”

    贵妃却听出了她的话外音,那些郎中之所以敢明目张胆阳奉阴违,肯定是打点好了雇主家的管事,上下勾结串通的,主人家未必能知道,就算知道,也懒得费那个功夫的去大动干戈,毕竟绝大多数贵族人家施粥赠药,都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