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闺华记-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他是从扬州来的,这一趟除了做生意还有一个目的是找自己的哥哥,说他哥哥几年前来鞑靼做过生意,那会大夏和鞑靼还没有开战,说那次他哥哥挣了不少银子,所以这次又带着两车丝绸来了,结果人到现在还没有回去,因此他只好不远千里找来了,想请求这位鞑靼军官派几个人帮着去打听一下,看看他哥哥是不是被风雪困住了还是鞑靼人抓住了。

    这位军官刚打发人去问问最近抓了些什么商人来,高升就被几位鞑靼士兵带到了这位鞑靼军官面前。

    高升见到这位军官刚要激动得扑过去握手,一旁的李福先一步哭着扑到了高升身上,一边哭一边用扬州话把他的来意告诉了高升。

    这位军官听不懂扬州话,便转身问那几位士兵是在什么地方抓到的高升以及高升都说了些什么。

    军官见士兵说的和李福说的基本对上了,便有几分信了这两人,只是他看着李福和高升用一种他听不懂的语言在交流,总觉得心里有点膈应。

    高升一面迎合着李福一面早就在留神着这位军官,见对方和士兵谈完话之后用一种怀疑和探究的眼神审视着他和李福,便一把推开了李福,用一口蹩脚的北方官话说道:“不好意思,我这位弟弟见到我太激动了,他说以为我死了再也见不到我了,说起来我这一趟出门我也是九死一生,也以为自己差点回不去了呢,这不,一激动就忘了身边还有你们。”

    这个解释倒是也合情合理,通常人在最激动最真情流露的时候一般说的都是自己的母语。

    高升见对方的神情松了几分,忙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把自己身上揣的两个十两的大金锭偷偷塞到了这位鞑靼军官的手里。

    对方见高升出手就是两个大金锭,很快想起那年高升拉来的这些丝绸在都城卖了一个高价,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条件,他要买下这笔丝绸,但是他没有这么多银两,只能用皮子和药材交换。

    高升明明求之不得,可还是装作为难的样子思索了片刻才答应了,说是就当交一个朋友,一回生二回熟,以后再来鞑靼就仰仗这位朋友了。

    不过高升也提了一个条件,希望这位军官能派两个人把他们送出边境,他怕又遇到不认识的鞑靼士兵把他们抓回来。

    这要求不高,这位军官很痛快地答应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百四十一章、错过

    还别说,高升一行这次能顺利脱身还多亏了这位军官。

    至于那些别的被抓的商人,高升就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他能把李福几个带回来就不错了。

    “你们是怎么误入鞑靼境内的?”谢涵觉得有点蹊跷,她已经不止一次给朱泓画过舆图,而且朱泓身上带着司南,应该不会认错方向的。

    “嗐,别提了,朱公子一看打不过对方就说让大家分开跑,谁知我们这十多号人刚一进密林朱公子便发现他的司南不见了,没有司南,这么大的风雪天我们也没法判别方向,也没法把鞑靼人引到我们的伏击地点去,最后也不知怎么糊里糊涂地转到了对方的境内,没有吃的,下雪天连个山鸡兔子都没有,就这么饿了两天两夜,实在顶不住了就抓一把雪往嘴里塞,最后还是陈武发现了一个兔子洞,抓了几只兔子给大家烤熟了又顶了一天,好容易从山里转出来,谁知刚要往回走的时候又碰上了鞑靼人。”高升拍手说道。

    “司南不见了?是不小心丢的还是被别人拿走了?”谢涵追问道。

    如果是被人拿走了,这问题可就大了,这说明他手下的人有被收买的,如果不把这个人找出来,朱泓以后还会遇到类似的麻烦。

    “朱公子自己也不清楚,因为当时很乱,那么大的风雪天,两丈开外连人都认不清,要不我们也不会和鞑靼人撞上。”高升摇头说道。

    说完,见谢涵脸上还是一脸凝重,高升想了想,又道:“不过这一趟我们的收获也不小,朱公子摸清了鞑靼人在边境的人员部署和粮草存放情况,说是要带着人马去把他们的老窝端了好过个年。”

    “这不胡闹吗?他才多少人马?沈家和顾家是不会同意他领兵出征的。”谢涵摇了摇头。

    高升听了没有接言,这个就不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了。

    高升和李福走后,谢涵打发人给尹嬷嬷送了个信,随后坐下来给朱泓写了一封信,她是不赞成朱泓出征攻打鞑靼的。

    不说别的,沈隽和赵王以及徐氏打发去鞑靼的人马都没有回来,谁知道这些人里有没有倒向鞑靼的细作,万一他把朱泓供了出来,这些鞑靼人还能不明白朱泓在鞑靼做了些什么?还能想不到朱泓回来后又会做些什么?

    朱泓倒是听进了谢涵的劝,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带着他的人又开始在边境线上布置陷阱,因为谢涵记得,大雪封山前鞑靼人还有一次攻城行动。

    这场战事已经打了两年了,双方都有输赢,但总体来说,鞑靼的损失比大夏要小一些。

    鞑靼人也明白现在大夏这边是沈隽在坐镇,明年开春,顾琰就该出了孝期亲自上阵了,因此,他们才会迫切地希望在顾琰出山之前拿下海宁,继而拿下幽州。

    可惜,谢涵猜中了鞑靼人的心思却没有猜中皇上的心思。

    原来,皇上见朱泓一而再地立下了几件大功,欣慰之余也不免心生疑窦,因为朱泓是他看着长大的,有多少斤两他还是大致清楚的,聪明肯定是有,鬼点子肯定也是有,但他绝没有这么缜密的心思,既能先知先觉地提前布好局又能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这不大像他的风格。

    要知道朱泓才十五岁,怎么可能懂这么成熟的战略战术布局?

    为了进一步探究事实的真相,他命王平安排了四个暗卫来海宁前线查访。

    巧合的是,暗卫到海宁的时候正好赶上朱泓从鞑靼回来,而朱泓回到海宁的第一件事是给谢涵写信,接着才是给皇上写信,他知道他失踪这么长时间肯定能传到皇上耳朵里,他得跟皇上报一声平安,更重要的是他得告诉皇上这半个月他在鞑靼有什么收获。

    如此一来,朱泓和谢涵来往的信件都被暗卫一字不差地汇报给了朱栩。

    看到谢涵劝朱泓不要贸然出征鞑靼,与其冒险深入对方腹地还不如在边境线上布好阵等着鞑靼人送上门,说什么主动出击不如以逸待劳等等。

    朱栩惊呆了。

    他一直怀疑朱泓身边有高人,却万万没想到这个高人会是谢涵。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一个十一岁的女孩子指挥一个十五岁的男孩子如何对付一群成年的鞑靼人,几乎每次都是以少胜多,几乎每次都赢了。

    这可能吗?

    百思不得其解的朱栩命暗卫跟踪了谢涵一个月,发现谢涵除了去探望两位出阁的姐姐外几乎从不出门,在家不是给自己的弟弟启蒙就是陪着家人做点针线活,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谢涵每天都会留出一大部分时间来阅读。

    且谢涵阅读的范围非常广,游记、兵书、史志、传奇小说、医书、手札,据暗卫统计,谢涵读的最多的是关于战争这方面的书籍,遇到以小胜多的经典战争案例或者是什么奇妙的布阵兵法时就会把这段摘录下来抄送给朱泓。

    而最令朱栩震惊的是谢涵居然还懂得画舆图,尽管她画的舆图比较粗糙,可对一个足不出户的闺阁小姐来说也实属难得了。

    至此,朱栩总算明白自己错过了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子,难怪顾霖临终之际非要以世子夫人之位相托,难怪朱泓这小子死磨硬泡的也要求娶她,原来他们早就清楚了这丫头的过人之处。

    看来,他对这丫头了解得还是不够哇。

    “老货,你跟这丫头时日不短了,你就没有什么话说跟朕说?”朱栩把这份奏折扔到了王平跟前。

    王平捡起这份奏折恭恭敬敬地放到了朱栩的案头,随后战战兢兢地回道:“回皇上,奴才跟谢姑娘接触的时日也不多,奴才只知道谢姑娘心思巧,嘴也巧,别的奴才就不太了解了,不知皇上指的是哪方面?”

    作为一个太监,他自是没有权利地看奏折,这叫干政,借他几个胆子也不敢逾矩。

    “哪方面?恐怕你也想不到吧,她居然是那小子的军师,朕说这小子好好的怎么非要进军营呢,原来是有倚仗啊,就这样还敢说没有私情?”朱栩咬着牙问道。

    他觉得自己被骗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百四十二章、释然

    皇帝被骗了可不是一件小事,这叫欺君。

    欺君的罪名可大可小,就看皇上追究不追究了。

    因此,王平见皇上咬着牙说这两人有私情时,不禁冒出了一股冷汗。

    要知道他也和谢涵走得近,而且还认了谢涵的小厮做干儿子,真要追究起来,他也逃不脱干系。

    想了想,王平上前一步说道:“不能吧,如果谢姑娘真和二王子有了私情,她干嘛要提那五个要求,这不自己把自己的路堵死了吗?”

    “哼,她那是不想进宫,吃准了朕不舍得强迫她,所以找了这么个脱身之计。”

    王平听了不吱声,他不敢附和这话,附和了,等于承认谢姑娘不想进宫,承认谢姑娘看不上皇上,皇上能甘心?

    见王平沉默,朱栩扫了他一眼,“你说,那小子真比朕好?”

    “回皇上,怎么可能呢?谢姑娘还小,才十一岁,哪懂什么是真正的男女之情?她说过,皇上对她而言就像是父亲一样,因此,她才会千方百计地为皇上分忧。”

    “你的意思是她现在帮着那小子也算是为朕分忧?”朱栩拉着长音问道。

    “奴才觉得应该算,不管是出粮食还是出主意,谢姑娘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要守住幽州,免除皇上的后顾之忧。”

    这话朱栩倒是听进去了。

    是啊,如果不是为了替他分忧,谢涵有必要把所有的银子都拿来买地?有必要又捐出三千石粮食来?有必要每天花这么多时间去阅读大量的关于战争题材的书籍?

    还有朱泓,如果不是为了替他分忧,以他那个懒散、张扬、桀骜的性子怎么愿意去军队吃苦?

    真想娶谢涵,凭他一个亲王的王子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有必要绕这么一个大圈?

    要知道战场上是随时可能送命的,再高明的军师也有失算的时候,再聪明的脑袋也有失灵的时候,这次误入鞑靼不就是一个教训?

    想到这些,朱栩的怒气下去了些,但到底还是有点意难平,“哼,她若真想为朕解忧就该知道怎么做。”

    这话王平又没法接下去了,他猜想皇上指的是那笔贪墨银子,沉默了半响,见皇上也不吱声,似在琢磨什么,他倒是忽然想到了一个主意。

    “回皇上,奴才记得扬州大明寺的明远大师说过,谢姑娘的命格很硬,配好了人,是良缘,配不好,是孽缘,不是她死就是对方死,想必谢姑娘也似乎清楚这一点的,奴才记得当日她因为这个还和顾大人吵了起来。”

    这话令朱栩很快想起了五年前的那个场景,一个六岁的小姑娘满脸悲愤地说自己命硬克父克母,连明远大师听了之后都不忍心,劝她不必自毁声誉,说什么缘深缘浅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