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闺华记-第4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氏,你也是有儿有女的人,可时至今日,你竟然一点悔意也没有,朕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朕就让你的这些儿女一块陪着你,你们一家在冥府团聚吧。”朱栩说道。
徐氏听了这话推开朱澘,突然出奇地冷静下来了,“皇上,臣妇想见一个人,谢氏,臣妇有话对她说。”
“不成,有什么话就这对着大家说。”朱泓说道。
徐氏瞅着朱泓冷笑道:“你是不是心虚了?”
“我心虚什么,我有什么好心虚的?”朱泓把脖子一梗。
徐氏没有看他,转向了龙椅上的朱栩,“皇上,皇上难道就不好奇谢氏小小年龄怎么就会如此聪明?皇上难道不好奇谢氏一个女流之辈为何可以辅佐朱泓屡次立下奇功?皇上难道就不好奇那几百万两银子到底去了何处?”
可以说,徐氏的话一下击中了朱栩,是啊,这几件事他一直琢磨了好久都没有答案,他也不是没有问过谢涵和朱泓,可每次都被这两人搪塞了过去。
再则,有谢纾这个探花郎的身份摆在这,加上谢涵和朱泓这些年都是一心一意地为他分忧,他也就渐渐放下了心里的疑虑,可这会被徐氏一提,他又心痒痒起来了。
“来人,把谢涵带到后殿的茶房。”
“皇上,我们两个的谈话不能有第三人在场,但皇上可以安排人偷听。”徐氏提了一个要求。
“这是什么意思?”朱泓不想答应,直觉有诈。
可朱栩却应了,他打算亲自听听徐氏要和谢涵说些什么,且他自己一个人听听,他这么做也是对谢涵的一种保护,他怕万一听到什么不好的事情传了出去对谢涵会有影响。
谢涵一听皇上传她去武英殿自是有几分纳闷,一路不停地思索她是不是又有什么把柄落在了徐氏手里或者说皇上已经拿定了一个章程要处置她和朱泓,因此,待她进了武英殿的茶房,见到茶房里只有一个徐氏时着实有几分惊讶。
徐氏此时已经松了绑,不过头发凌乱,身上的衣服也皱皱巴巴的,跟往昔那个高贵典雅的形象相去甚远,因而看到她,谢涵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涩。
倒不是因为同情徐氏,而是为明远大师不值,为徐氏自己不值,老天爷明明已经给了她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为什么不好好珍惜呢?
“你果然是一个良善之人,这个时候还没忘了同情我。”徐氏自然看出了谢涵眼里的悲悯之意,扯了扯嘴角,露出了一丝嘲讽。
“我不是同情你,我是为你不值,也为别人不值。”这话谢涵说的就有几分含蓄了。
尽管这屋子里只有徐氏一人,但谢涵相信绝对有第三双眼睛第三双耳朵在盯着她们,甚至还有第四双第五双。
“你不用如此谨慎,这屋子里没有第三人,是我跟皇上建议的,我想和单独谈谈,我猜想你心里一定也有很多疑问,放心,我会完完整整地告诉你,我说过,我们是同一类人。”
谢涵听了这话本能地想起身离开,可一想这是皇上的命令,她还真拒绝不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一十三章、又一个故事
徐氏见谢涵刚一欠身又坐了下来,也猜到了谢涵心里想的大致是什么,弯了弯嘴角,“不如我们来做一个交易。”
“母妃莫不是找错了人,我能有什么东西值得母妃交易的?”谢涵很谨慎同时也很干脆地拒绝了。
“看来,你也是心虚了,连问都没问一声是什么交易就拒绝了我,谢氏,有一句话叫过犹不及,你这么聪明,想必猜到了我要交易的是什么所以才拒绝的吧?”徐氏也不恼,慢悠悠地说道。
“我想就母妃目前的处境,是个正常人就该猜到母妃所求的是什么,只是我自问并没有什么倚仗和底气可以去求皇上放过他们,老话说的好,没有那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再则,母妃想必忘了一件事,拜母妃所赐,谢涵现在并不是自由之身。”谢涵干脆把话挑明了。
来之前她就听说朱澘被带进了武英殿,紧接着没多久便轮到了她,因此她多少猜到了几分徐氏找她的原因。
尽管她也很同情赵王府的那些庶弟庶妹们,知道他们是无辜的,可这是谋逆的大罪,她谢涵有什么胆量去挑战皇上的雷霆之怒?
再说了,要说无辜,难道朱渂朱汨朱渊他们不无辜,太后不无辜,她自己不无辜?
“看来,是我急躁了,这样吧,我也给你讲一个故事。”徐氏扯了扯嘴角。
不知为什么,谢涵直觉不想听这个故事,可她却没法拒绝,因为她越来越感觉到有一双眼睛在暗处打量着她。
不用问也知道,徐氏想见她肯定是过了皇上的明路,皇上能不好奇徐氏在生死关头究竟有什么话要对谢涵说?
因此,谢涵再不愿意也知道这个时候不是拂袖离开的时候,那会坐实她的心虚,自然也会引起皇上的猜忌。
“第一个故事你已经听过了,我要说的是第二个故事。”徐氏见谢涵有些坐立不安,再次扯了扯嘴角,不待谢涵拒绝便直接开口了。
那一年,京城有一户人家在漫天飞雪中迎来了一个小女婴,这个小女婴跟别的孩子有些不一样,刚一出生眼睛就会骨碌碌转,也会对着人笑,很少哭闹,也很少尿床,更令人罕异的是这个小女婴虽然不能开口说话,可却仿佛能听懂大人们之间的对话,总之,异常的聪慧,也异常地得到了长辈们的一致疼爱。
一岁的时候,小女婴终于学会了开口说话,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的是,小女婴的口齿相当的伶俐,不光吐字清晰,更难得的是可以用一句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大人们说过的话也记得真真的。
五岁之后,孩子的聪明再一次显露无遗,她不光过耳不忘,也能过目不忘,大人教过的东西很快就学会了,因此,一时之间,风头无人能及,甚至可以说集家族所有长辈的宠爱于一身。
可巧这户人家有一位姑奶奶在宫里当太后,这位姑奶奶嫌宫里的日子太过漫长孤单,露出了想抱养一个娘家侄孙女在身边的想法,故而听闻娘家有这么一个聪明的小姑娘,立马就命人送进宫让她瞧一瞧。
经过一番简单的测试,小姑娘留在了宫里,做起了公主们的伴读。
由于年龄尚小,也没有什么男女大防,于是,她便时常和那些公主们一起去隔壁的屋子和那些皇子们一起玩闹一起学习琴棋书画。
小姑娘的聪慧再一次震惊了这些皇子公主们,尤其是画画,就连宫里的画师都不得不叹服,说这个小姑娘的天分太高了,仿佛天生就会画画。
聪明人本就容易引起别人的关注,更别说是聪明的女人,尤其是既聪明又漂亮的女人,因此,毫无疑问,小女孩的周围很快围了好几个皇子,为了她,这些皇子甚至早早就学会了勾心斗角学会了尔虞我诈。
消息传到了当时的皇上耳朵里,皇上自然是不愿意看着自己的儿子们因为一个小女孩而分崩离析兄弟反目,可小姑娘是太后带过来,是以公主伴读的名义进宫的,他不好公然发落这位小姑娘,只好想了个法子把皇子和公主们上学的地方分开了,如此一来,这些皇子们和小女孩碰面的机会就少多了。
可还是有聪明有心诚的,上学见不到小女孩子,放学了去太后的宫里请安总能见到吧?
彼时的二皇子就是一个最执着的人,从那之后,几乎每天下学他都会去向太后请安,有时也会留在慈宁宫吃晚饭,时间一长,他和小姑娘也混熟了。
不过时间一长,其他皇子们也看出了门道,他们也跟着进了慈宁宫。
消息再次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尽管依旧十分恼怒,可这一次他却没有贸然行事,毕竟孩子们打的旗号是去给太后请安,他不能不让孩子们尽孝吧?
太后也是一个聪明的,她在皇上采取行动之前先一步把一位郡王世子的女儿抱到了身边,这位郡王世子和朱泓一样,也是长年居住在京城,故而会经常带着家眷进宫问候问候太后,太后对这位郡王世子也很关照,不幸的是这位郡王世子因为见喜病没了,且还把他的世子妃一块带走了,只剩了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于是,太后把这位小姑娘一并带进了宫留在了身边。
皇上见此虽然恼怒,可因为太后的理由太冠冕堂皇,他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留下了这两位小姑娘。
好在随着年龄的增大,小姑娘自己也有了男女大防的意识,并没有一味地和这些皇子们厮混,而这些皇子们也逐渐把心思转移到念书和政务上面来,皇上也就松了一口气。
当然,也有例外。
二皇子就是一个例外,他最早和这位小姑娘熟识,也是最早清楚小姑娘的才华的,只是他也不敢每天明目张胆地来找小姑娘,而是依旧利用向太后请安的机会和小姑娘偷偷见上一面,久而久之,两人便有了私情。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一十四章、另一个故事(二)
当然,这个私情一说是谢涵自己定义的,徐氏的说法是两人好上了。
这不,见谢涵微微笑了笑,徐氏有些不悦地问道:“你笑什么,难道你和朱泓不是自己好上的?”
“还真不是,不过我不是笑这个,我是想起了另一个故事,老天果然是成全人的。”谢涵回道。
是啊,前一世,徐氏临终之前求的是衣食无忧和青梅竹马,这一世老天都满足了她,可谁知徐氏竟不知惜福,好好的一个重生机会竟然让她糟蹋了。
“成全?这才哪到哪。”徐氏冷笑道,面目突然有几分狰狞起来。
谢涵见此闭上了嘴巴,而徐氏也深吸了一口气,又开始接着往下说了。
话说小姑娘认定二皇子为自己的青梅竹马之后,开始用自己的才华和学识一心一意去辅佐这位二皇子,渐渐的,二皇子在这些皇子里展露了头角,引起了皇上的重视和喜爱,甚至不止一次当众夸赞他。
可惜,在得知儿子违背了他的意愿仍旧和那个小姑娘来往时,皇上又不喜了。
其实,一开始他倒不是对那个小姑娘有成见,而是对太后有成见。
说起来皇上和太后的矛盾由来已久,皇上的生母是先皇的贵妃,而太后,彼时还是皇后,年轻时据说也曾经有过身孕,可后来不知什么缘由流产了并失去了做母亲的资格,从那之后,皇后就把贵妃恨上了,她一直认为是贵妃做了什么手脚害她,说是什么中宫无子受益最大的是贵妃,可巧在那之前贵妃还真生了个儿子。
贵妃自是不肯承认这一切,于是,自那之后两人在宫里明争暗斗了多年,连带着皇上也跟着吃了不少挂落,当然了,彼时皇上还只是一个皇子。
尤其是先皇病倒后,太后一心想辅佐自己从别的嫔妃处抱养的儿子上位,可谁知她处心积虑地运作了大半年还是失败了,最终还是贵妃的儿子上位了,她成了母后皇太后,贵妃也成了圣母皇太后,两人又水火不容地斗了好几年。
还好,圣母皇太后没两年便因病仙逝了,母后皇太后成了唯一的太后,可惜她和皇上的关系并没有因为圣母皇太后的仙逝而有所缓和,母子两个始终是相见如冰。
这种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