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国子监绯闻录-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老夫人听得心一宽:“那沈二是快要回来了?”

    田姜摇摇头,凑近她耳边轻声说:“皇帝疑二爷与昊王勾结预谋朝叛乱,昊王一日不平,二爷便被禁一日。”

    沈老夫人蹙眉愣怔,又问:”沈二可否真有此心?“

    田姜默少顷,笑了笑:”二爷做甚麽都是对的!“

    沈老夫人难以置信地盯着田姜,面色一惯的沉稳平静,无半点玩笑之色。

    不晓过去多久,她方找回自己的声音,抖索着骂:”这兔崽子怎麽敢。。。。。。。”

    唯恐隔墙有耳被谁听了去,到嘴的话生生又咽回,脑里昏糊成团,终阖起双目叹息:“你去歇着罢!让我独自静一静。“

    田姜替她掖好被角,再放下帐帷,辄身掀帘出得房来,廊上斜飞过一只大燕子,荡得梁间尘烟悄落肩,沈五爷站在菩提树下,听得身后衣裙窸窣响动,回首果见是二嫂缓行而来,连忙迎上作揖,并说:”这些日我一直在相熟的官家良友处送礼托情,不敢指望救出二哥,只想能进昭狱见他一面,皆被驳回只道无得好时机,不知二嫂娘家府那边可有回寰余地?“

    “五爷辛苦!”田姜心底滋生暖意,语气显得很温和:”再莫四处打点做这些耗时耗财的无用功,二爷何时能回皆在皇帝一念之间,纵是朝堂重臣也束手无策,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有等着。“

    沈五爷又何尝不明白,瞟扫过她隆起的少腹,又觉得不忍睹,欲要告辞先去,却听她又道:”瞧母亲病着迟迟未见好,五爷有何打算?“

    沈五爷听得莫名其妙:”二嫂有话直说便是!“

    田姜笑了笑:”江南三月好风景,半壕春水一城花。二爷在金陵栖霞山有处宅子,我早遣了管事先去打理,昨收到信儿已一切齐备妥当。想着京城局势躁动、府里又置多事之时,各种谣言四散,实不利母亲养病,反复思量后,想同五爷商量,你正要乘船往南方挑拣丝绸缎子,不妨带母亲还有其它女眷一道去罢,待府中安稳后再回来不迟。“

    沈五爷暗吃一惊,自母亲病后他倒也有此番打算,只是碍于颜面未曾说出口,哪想二嫂已先于他筹谋在前,不由微笑说:“这样甚好!二嫂甚麽时候安排好府中事宜,知会我一声即可。”

    田姜抚了抚鬓边吹乱的散发,抿了抿唇道:”或许母亲会不情愿,还劳烦五爷多拿话劝解她。”

    沈五爷爽利的应承下来,又说了会子话彼此告别,田姜朝松墙那边望一眼,并未顿步,由陶嬷嬷随着离去。

    一切恢复了宁静,忽听得松墙处有拨拉声,喜春从里钻出来,急匆匆走了。

    。。。。。。。。。。。。。。。。。。。。。。。。。。。

    大夫人何氏坐在桌前,觑眼看着沈五爷送她的一匹天华锦缎,宝蓝地方棋朵花四合如意纹,可给林哥儿裁春裳穿,定是何等的气宇轩昂,撑着腮边想边打量,不知怎地眼前朦胧了,灯花忽得炸一下,就听得有人掀得帘儿响,抬眼望去,竟是喜春慌里慌张的跑进来。

 第伍陆叁章 怨妇怨

    何氏心里疑惑:“这喜春素日言行最镇静,何来如此惊慌无措的样子。(全本小说网,HTTPS://。)”张口叱责:“如今愈发放肆了。”

    喜春自顾道:“锦衣卫领数十人携圣旨而来,沈府受二老爷牵连,要满门抄斩,后宅女眷皆发配教坊司,这可怎生是好!”

    何氏被唬得神飞魄散,嘴唇哆哆嗦嗦地:“林哥儿在哪?”

    喜春喉咙哽咽:“被锦衣卫用绳索捆绑,要拉去甘石桥西牌楼斩首示众。”

    她二人抱头痛哭,何氏问:“老夫人同二弟妹呢?”

    喜春说:“早就出府逃得没影子。”又道:“我也得走了。”

    何氏拽住她不放:“锦衣卫封门,你能逃到哪里去?”

    喜春不答,只挣脱疾行,她欲要追赶,两腿却迈不开步,不禁“唉哟”一声大叫,眼前顿时清明,看见春阳透过窗牖筛落一地斑驳光影,正值当午,原来是南柯一梦,颊面还沾染些许残泪,就听得帘栊外丫鬟回说:“喜春姑娘来见。”

    她连忙用帕子把泪擦拭干净,看得喜春进房,发鬓微散,衣裳带泥,心底莫名一蹬:“怎这副狼狈模样?”

    喜春眉眼带些焦灼,凑近轻轻道:“我去找夏婵,瞧着五老爷同二夫人站在院里闲话,不敢靠近躲在松墙处,想等他(她)们走再出来,却听到些话儿。。。。。。。。不知当讲不当讲。”

    何氏有些没好气:“你直说就是。”

    喜春这才接着道:“听闻五老爷要带老夫人及后宅女眷离京,南下金陵去。”

    何氏怔了半晌,果然梦甚麽来甚麽,冷冷笑了笑:“老夫人与二弟妹忒会蒙骗人,还说二爷不日就归,既然能回何苦举家往金陵迁呢,这是要出大祸之兆,逃又有何用,总会被抓回来受刑的。”

    她朝喜春吩咐:“你弄了帖儿请白衣庵的黄姑子来,想听她宣经讲道,你也为自己打算一下,到底还没和林哥儿行过正路,让你娘在外面寻户好人家配了,我给你多添置些东西,不枉你我缘份一场。”

    喜春听得如耳边起炸雷般,连忙双膝跪下哭道:“我在老太太跟前起过誓,生是沈府人,死亦沈府鬼,要一辈子伺候夫人和大少爷的。”

    何氏不耐烦地摆手:“给你指条活路儿不肯,甘心在这等死随意,就恐死也死不得受那份阳罪。”又道:“我也乏了,你退下罢。”

    喜春只得起身,掩面哭啼着走了。这正是:

    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难来时各自飞。

    有诗为证:

    轻薄人情似纸,迁移世事如棋。今来旧往不胜悲,何顾虚名虚利?

    。。。。。。。。。。。。。。。。。。。。。。。。。。。。。

    这日田姜正在房里同沈荔做针黹,听得廊上急匆匆脚足响,采蓉进来禀报,是福善堂的丫头来请夫人,大奶奶正在那里闹腾哩!

    田姜由沈荔扶着趿鞋下榻,不疾不缓朝福善堂走,才进院里就听得正房传出哭哭喊喊声,廊前站了许多婆子竖耳悄听着,见得她来连忙近前请安,田姜慢慢道:“来时东园半坡正在种树,人手缺得很,你们闲在这里作甚,还不赶紧帮忙去!”

    那些个婆子一哄散了。

    丫头打起帘栊,田姜与沈荔入得房,沈老夫人倚软垫半坐着,面色苍白又阴沉,何氏与沈庆林跪在榻前,沈五爷与薛氏坐在椅上,还有沈霖等管事默侍角落,夏婵过来请她俩坐在榻沿右侧,又奉来香茶。

    沈庆林含泪劝说:“母亲执意出家,不晓世人要怎样怪责儿子不孝,可万万使不得。”

    何氏扭头不看他:“林哥儿不必多言,我与白衣庵的首座黄姑子说好,她也觉我颇有佛缘,定了这月十五进庵,再无商量的。”

    沈五爷附和也在旁劝说,见何氏百话听不进一句,叹口气遂不再吭声。

    田姜忆起前世里隐约听沈二爷提过,是有个夫人执意出家去了。

    沈老夫人忍着气道:“咱们这样的名门旺族,有一个出家为僧已是足够,岂容再来一个?你若一门心行善向佛,也不必去外头,府里慈云庵自梦清道姑走后一直空关,派仆子清理干净,你可至那里静心诵经,自是一样的虔诚。”

    何氏依旧不肯,好话歹话说尽,索性狠着性道:“母亲就发善心放我去罢!我替大老爷守节至今,含辛茹苦将林哥儿拉拨成人,自觉无愧于心!现府中遭此横祸,我不过想保个命儿寻个去处度此残生,母亲难道都不允麽!那早晚都是个死字,我不如现就死在您面前算了。”说着就拿额头要往墙壁撞,唬得沈庆林抱住她的腰不敢撒手,几个丫鬟也忙凑前拉扶相劝。

    “好。。。。好。。。。。。”沈老夫人怒不可遏,冷笑道:“原来你是打得这把算盘!直说明白便是,勿要折损佛祖的颜面。你真当我们沈族就要败了?无知愚妇哪来如此的笃定!”

    “母亲和二弟妹还要瞒我们至甚麽时候?非要我们糊里糊涂死麽?“何氏高着嗓门吵嚷:”我晓得的信儿不比你们少,沈二爷在昭狱一日受两遍刑,但得认下谋逆罪就来满门抄斩。。。。。。。。”

    沈老夫人气得喷出一口老血,顿时屋中大乱,沈五爷边命人速请太医,一面直朝榻沿冲去。

    田姜搀着沈荔的手,走至何氏面前淡道:“大嫂在此于事无补,先回房罢,明日里你若还执意如此,旁人再干涉不得,白衣庵我自会请人去打点香火,算是尽份心意。”

    沈庆林无法,只得起身作揖谢过田姜,含着泪弯腰扶起何氏朝门外走,也无人搭理他们。

    。。。。。。。。。。。。。。。。。。。。。。。。。。。。。。。。。。。

    直至黄昏日暮时,蒋太医才来看过,只道一时气急攻心咯血,需得好生静养,勿要再惹其动怒,否则后果不堪,又开了遍药方子。

    沈五爷连忙谢过,陪他去外厅吃茶,田姜看过方子,各种药材府里倒是常备着,便交给陆嬷嬷去拣药煎给沈老夫人吃。

    看着沈老夫人安静歇下,待诸事稳妥,她才回至栖桐院,想了想又命采蓉去把喜春找来,有事要问她。

    趁这间隙,翠梅端来晚膳,田姜吃过几口,安静整日的小家伙们伸胳膊拽腿,似来了精神。

 第伍陆肆章 审春喜

    翠梅见得田姜抚着少腹蹙眉,连忙紧张问:“夫人怎麽了?可要请蒋太医来?”

    田姜摇头,抚触着肚子,笑得眉眼弯弯:“他(她)们在闹腾呢,元宝力气足,一脚脚蹬的虎实;小月亮就很秀气,知道心疼人。(全本小说网,https://。)“

    翠梅听得先抿起嘴笑,不知怎地眼眶就发红,低声说:“若是二老爷在。。。。。。。不晓得会有多欢喜。。。。。。。”

    田姜垂颈一小口一小口喝着鸡汤。

    半晌后似想起甚麽,抬首问她:“听闻你表哥也行医,可是真的?”

    翠梅称是:“他本姓吴,在崇南坊保庆街有家医馆,附近官员府宅密集,不是谁都能请太医过府的,是以请他上门治病的也不少,因医术还算高明且价格公道,得了些口碑。”

    田姜嗯了一声:”这些日每请蒋太医过府,他来得一次比一次迟,听脉问诊也不胜往昔仔细。更况他到底是太医院、皇帝身边伺候的,二爷入了昭狱,不说世情淡薄,防人之心亦不可无,明日你给吴大夫稍个话,可过府一叙,至于诊费自然比旁处优厚。”

    翠梅应承下来,厨房林家媳妇送来酱烧的红亮肘子,油滋滋冒香气儿,肚里的娃似察觉到了,一阵欢快地蠕动。

    看着田姜挟起一筷子吃得津津有味,陶嬷嬷忍不住赞道:”少爷小姐就爱大鱼大肉,都是富贵命哩。“

    伺旁的丫鬟婆子皆笑了,笑声透过窗牖被晚风吹送出墙头,随着青石板路卷地而行。

    采蓉朝竹子林左右顾盼:“是谁在那处笑?”却是无人,斜目睃喜春,正哭哭啼啼在淌眼泪儿。

    “你这是做甚麽?”采蓉原不想理她,被哭的烦:“大奶奶又没指名道姓要你陪着去当尼姑,你倒比当尼姑还难过。”

    喜春止住哭声,嗓音含着凄凉:“你当大奶奶好端端荣华富贵不享,怎会要死要活去当姑子?连大少爷订的那门亲事都被退掉,沈府这是要败啦,等锦衣卫再踏上门来,就是满门抄斩的罪。我们皆会发配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