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明不南渡-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代镇守湖北,这是什么概念,表面上看,并没有要求王爵这种非常无礼的请求。

    他这是想成为第二个黔国公,但是人家黔国公祖上能够获得如今的待遇,是靠着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他左良玉何德何能?

    敢如此狮子大开口?

    没人敢于答应左良玉的要求,这无疑会成为大明的罪人。

    李岩很快给了左良玉回信。

    李岩的态度也很明确,和刚开始决定的一般。

    左良玉要想免于一死,必须无条件投降,交出大军的军权。

    除此之外。

    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

    ……

    “父亲……真的要攻打南京么?”

    左梦庚看着眉头深皱的父亲,有些担心的问道,左梦庚也不小了,对于局势也有自己的看法。

    除了农民军外,大明内部基本没有其他反抗的力量了,只剩下他父亲这一支大军而已。

    看起来……二十万很强大,但大明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况且辽宁皇帝的战绩实在有些骇人。

    他不觉得,继续反叛下去会有好结果,到时候家破人亡,诛灭九族可如何是好。

    但是,这事情他做不了主,战与不战,完全看他父亲左良玉的意思。

    “不然呢?”左良玉随口道。

    李岩态度让他实在有些骑虎难下。

    左良玉毕竟见过的世面多了,不像左梦庚那样天真。

    所谓的世代镇守湖北,看起来很张狂不要脸,但却是他不得不争取的条件。

    军权是他的依仗,如果松手,全家的性命都讲被掌握在朝廷手中任人揉捏。

    只要辽宁皇帝事后清算,二十万的大军平白成了送给朝廷的嫁妆。

    这是为了活路,必须要求的投降条件,如果明廷不同意,他绝对不可能束手就擒!

    显然……希望破灭了。

    李岩的所代表的辽宁皇帝的朝廷,完全和崇祯时期变了样子,再没有向他妥协的意思。

    他们现在很漂啊,完全是一幅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样子。

    那样子很欠揍。

    左良玉就很想揍李岩一顿。

    手中的回信被撕成了碎片,左良玉一拍桌子,吓了左梦庚一跳。“本帅本不欲操动兵戈,奈何李岩欺人太甚,不得不为之!”

    ……

    南京闹的正凶,结局还不得而知。

    北京的朱慈完全没有闲着。

    接连几天,一直收到南京的奏报,陈述南京局势的进展。

    最值得关注的有三个方面的汇报。

    第一个来自于谢芳。

    谢芳得奏报中整理在南京所抓获的叛臣名单,包括钱谦益,张慎言,孙之獬,以及捕获的家人,现在已经和永定二王一起正在被送来北京的路上。

    还有更多的叛臣,因为人手不足,以及有反抗情节,被当场诛杀。

    朱慈还是很欣慰的。

    由于上台以后把大臣清理了便,而明末这个时候有能力的人基本都嗝屁了。

    所以许多关键的事情,担心出了纰漏,都是朱慈亲力亲为。

    包括对李自成和鞑清的战争。

    南京的事情,说大也大,钱谦益和张慎言的东林势力在南方还是很有根基的,又有左良玉为羽翼,实在不能小看。

    说小也小,无论是东林党,还是白板级别的左良玉实际上都是渣渣罢了。

    于是派手下的人练练手,也能更好的了解他们的能力。

    总的来说,做的不错。

    谢芳作为锦衣卫最起码还是称职的。

    朱慈可算是龙颜大悦,当即批复,同时给谢芳和孝陵卫的冯达他们应该得到的封赏。

    第二封奏报来自于李岩。

    将南京当时的局面,详细的阐述了出来。

    同时说明了不接受左良玉投降的原因乃是他那过于无礼的要求。

    对左良玉为人还是比较了解的朱慈,并没有否定李岩的决定。

    即使左良玉没有任何无礼的要求。

    像他这种野心已经生出来的军阀,不可能获得朱慈的原谅。

    那么对此,朱慈和李岩的态度是一样的,不需要怂,直接干。

    最后一份奏报就很有意思了……竟然是左良玉着人派来的奏报。

 第二百九十章 双管齐下

    左良玉竟然也装模做样的给他上奏章,让朱慈刷新了三观。

    奏章中声称,他本来是打算倾心复归朝廷的,奈何李岩奸臣从中作祟。

    他准备起兵攻打南京,实在是为了替他朱慈诛杀奸臣李岩。

    左良玉这一招,借口倒是找的不错。

    不过,管他呢。

    朱慈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

    “方学士这数字可通识?”

    朱慈最近很宠幸一个一个叫做方以智的男人,竟然约其密谈。

    尤其是方以智作为明末四公子之一,颜值还是很高的。

    许多人知道安厘王,和汉哀帝故事的大臣,知道了这个事情后,心里头颇为古怪。

    朱慈倒没察觉到什么,他只是在和方以智非常纯洁的探讨学术上的问题。

    探讨学术,并不是朱慈的目的,朱慈的目的……是想要汇编出接近于现代教育的首批教材。

    最起码,数学,物理应当加入到大明豪华午餐之中。

    人选,自然是从方以智为开始。

    别看他现在只有三十三岁。

    但作为能够考上进士的高材生,智商还是够的,同时他不像大明的大部分文臣一样,偏科严重。

    方以智,还真特么的全才,经史子集自不必说,律数,琴乐,文字,医药,甚至连剑道,搏击,都极为精通。

    这样的学神,让朱慈这个野鸡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感觉压力十分巨大。

    人和人还是有差距的。

    朱慈很佩服方以智,方以智何尝又不对朱慈惊为天人。

    当初因为他而起的超擢案,牵连了许多人,以至于现在虽然为工部侍郎,但却很难融入大臣的圈子里。

    甚至于说,这些天,其他人总是向他投来诡异和莫名其妙的眼神。

    方以智觉得浑身不舒服。

    整个京城,算的上熟识的也只有那个被下狱折磨的侯方域,当初一起打过炮,也是有几个交情了。

    但现在……对于侯方域,他显然只能装作不认识,那谋害圣上的过失,可是不敢随意被牵连的。

    对于圣上的恩宠,方以智也不知道祖上烧了几辈子的高香,才换来如今的地位。

    哪怕不习惯阿谀奉承,现在的方以智也不得不抱紧圣上的大腿。

    可以想象,只要一失宠,那些原本对他怀有敌意的大臣,肯定乐于落井下石。

    另一方面,方以智原本只觉得,圣上在武功方面可以媲美成祖。

    但是在这几天的密谈中,方以智发现,圣上的学识广博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仅仅那个阿拉伯数字的运算……就已经让方以智彻底佩服。

    圣上不但知道阿拉伯数字!竟然还能用阿拉伯数字去做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法!

    好厉害啊!

    阿拉伯数字,博学的方以智还是知道的,但也只是浅显的了解。

    因为本土有着算筹的缘故,阿拉伯数字虽然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进入中国,但实在难以竞争的过,本土书写更加方便的算筹计数法。

    一直都没能在华夏内部推广开来。

    之所以在二十世纪初,改用了阿拉伯数字,实在是,想要发展现代数学,阿拉伯数字还是比算筹更加方便一些。

    并且……在今后和西方之间在科学上的取长补短,使用阿拉伯数字,显然为的是更加长远的打算。

    朱慈虽然不如方以智博学,但在阿拉伯数字的造诣上完全碾压后者,毫无疑问。

    方以智学东西还是快的,虽然不经常接触阿拉伯数字,但也在朱慈的授意之下,在短短的时间内将其大体上的精通。

    数学,是科学的基础,也是从实践科学,到理论科学转变的必要工具。

    朱慈算不上数学家,更不是物理学家,甚至在大学还挂过科,不过这并不算事情。

    只要给汉族一个科学发展的氛围,将发展的道路扶正,想要避免几百年后可能出现的列强入侵并不是难事。

    况且……即使朱慈什么也不做,只要汉人江山,还是汉人江山……肯定不会想鞑子一样,受尽屈辱。

    不过……稳妥起见,还是去干一些穿越者应该去做的事情。

    “圣上,这天方数和算筹难分优劣。”

    这是方以智的感想,他并不觉得阿拉伯数字比算筹好在哪里,还是说,圣上只是对西学感兴趣?

    “他日自见分晓。”朱慈很神秘的道。“你且编辑成书,待日后留用,但又不明之处,可与朕商议敲定。”

    “臣遵旨。”

    ……

    折腾方以智去研究数学物理,并且编书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则是对军事力量的提升。

    当初,面对李自成和鞑清,完全没有准备时间,所有的战役完全是刀口上舔血一般的赌命。

    现在有时间了。

    则必定要强大军队的硬实力。

    硬实力的提升,一方面是军容,一方面便是武器装备和兵种。

    军容方面,在逐渐完备的京营和皇卫营编制的升降制度下,以及从严执行的军法之下,有着很大的保证。

    武器装备,就比较惨了。

    火器基本还是那些火器,大炮的质量和数量,甚至连鞑清都不如。

    实在是汗颜。

    必须发展军工!

    从辽东调过来的工匠,开始在京城附近安家落户。

    以王恭厂为中心,隶属于军部的军事科研研发中心,正在扩建和填充人手。

    汤若望那可怜的家伙在兵乱中迷了路,辗转返回了北京后,被朱慈召见问他会不会造自生火铳。

    汤若望是懵逼的,他是个传教士,虽然懂的些火器知识,但这只是他的为了在大明生存的副业。

    在外面受到了那么多惊吓,也不知道安慰下人家,就让他去造一个还没搞清楚是什么东西的玩意。

    这上哪说理去。

    “臣……或可一试。”汤若望说的很虚,完全没信心,但是在这种时候,面对明朝皇帝的要求,就没法拒绝。

    拒绝了会被当成废物,在这种族歧视盛行的汉人王朝中,被当成废物哪可不是好事。

    大不了,放大招……一个拖字决,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不过……这已经让朱慈很失望了。

    所谓的歪果仁,看起来……被过分夸大了许多。

    “那铁套环会制么?”朱慈指的是燧发枪中的关键一环,弹簧,小小的弹簧,正是目前无法批量生产燧发枪的原因。

    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玩意,还真的成为了阻碍。

    不过此时的汤若望,仍然老脸懵逼。

 第二百九十一章 军备发展

    汤若望并没有理解朱慈所说的是什么东西。

    古代对于西欧的那些事物的称呼,也并非像朱慈所了解的那样。

    所以在和汤若望的沟通上出现了某些问题。

    不过,朱慈还是用肢体语言,表达了他的意思。

    “就是一圈一圈的铁丝,压缩后还会弹回来的那种东西。”朱慈的手比了下形状。

    只要能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