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抗战之血染长空-第5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噼里啪啦!”

    中日双方打了一场不算激烈的战斗,大约打了不到一个小时,国军主动放弃阵地撤退,日军第11旅团顺利拿下黄铺镇。

    这20里泥泞土路行军下来,日军士兵一片怨声载道。

    尤其是那一千多拉屎拉得浑身是屎的鬼子士兵,更是浑身直打摆子,躺在地上都站不起来。

    看到这一幕,今村胜治下令部队就地安营扎寨,等到明日清晨天气凉爽再行军。

    命令传出,鬼子第11旅团一片欢呼声。

    说实话,在这两个月,尤其是潜山血战,还有中国闷热的天气,肆虐的蚊虫,已经把这支东洋甲种挽马师团折磨得几乎崩溃。

    不久,在闷热的天气里,黄铺镇炊烟袅袅,鬼子第11旅团开始生火做饭。

    搞得在西边第二道防线,等着鬼子‘乘胜追击’的韦云淞31军的官兵们,都是一脸的迷惑。

    ‘鬼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尿性了?’

    ——

    柳州,22号清晨,大雾弥漫。

    因为这场大雾,在早晨早餐以后,笕桥航校,9大队,32中队,都暂时没有进行登机试飞训练。

    32中队长朱嘉勋不知道从哪里搞到了一张今日的报纸,带着32中队的一群飞行员来到来到9大队的第3区域训练场,来找杜剑南。

    朱嘉勋1915年出生于广西桂林,1934年,从独立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毕业报考广西航空学校,在三千多名的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该校首期三十名学生的一员。

    因成绩优异,成为第一批前往东洋明野飞行学校留学的广西航校学员。

    1936年,两广事变爆发,为了国家统一,两广空军纷纷率机起义归顺南京。

    随后,在老蒋的示意下,南京航委下了一道命令。

    要求全体归顺飞行人员须进入杭州笕桥航校高级班受训六个月。及至六个月训练期满,进行甄别试,分为甲、乙、丙等。如属丙等,即被取消飞行资格。

    结果,全体人员竟有过半数列入丙等,遭到淘汰,调为地勤服务员。事实上,这次列在丙等的飞行员,很多都是从前在两广时被认为技术最优秀的飞行员。

    这样一来,当时在心理上,这些飞行员无不是极为愤恨,很多自行辞职脱离空军而去,从此告别天空。

    朱嘉勋在37年初才从东洋回国,随后担任广西航校教员,侥幸逃过了老蒋的派系清洗。

    1937年底,南京保卫战后,空军第3大队的战机损失殆尽,将广西第1教导队补充、改编为该大队第7中队,吕天龙任中队长,朱嘉勋任副中队长。

    在38年台儿庄战役以后,3大队战损严重,调到华南修整。

    4月11日,第3飞行大队长吴汝鎏,率朱嘉勋、马毓鑫,远途袭击三灶岛(澳门西南,西江出海口海岛,38年春日军第5舰队海军陆战队占领,大肆屠杀岛上中国百姓,岛上原本2万人,到最后只剩下2千人不到)上的日军机场。

    朱嘉勋击落一架96陆攻,升任新组建的32中队长。

    在独山寺空战中,杜剑南率领的23中队,于3大队有恩,再加上和朱嘉勋算是熟识,所以这些天9大队和32中队的关系一直十分融洽。

    看到朱嘉勋拿着一张卷起来的报纸,率队走过来,陈盛馨笑着说道:“老朱,你这是要给我们朗读国家大事哈?”

    “能有屁事儿?没听广播说了,现在除了南澳岛,其余地方都是一片平静,鬼子要在张鼓峰卯着劲和苏军对干呢!”

    王远横有些不以为然,嘴里骂道:“卧槽这大雾,啥时候能够散去,急死我了!”

    “杜老大,9大队的兄弟们,我这里有一份报纸,是柳州的一个女学生专门送过来的,我念给大家听听。”

    朱嘉勋展开报纸。

    “女学生?”

    游中击。

    “盘儿靓不靓?”

    徐俊峰。

    “老朱你不地道,真要是念,也应该让那个女学生来念啊。——你一个大老爷们儿,公鸭嗓子,有什么听的?”

    魏明阳。

    “——,在昨日,吴营长,洪队长,率领着孤立无援的军队,在数千日军,飞机,舰炮的疯狂攻击下,一寸土地不让的于日寇血战不退,实为民族英雄,——,在这里,我很想问一问,我们的空军,你们在哪里?祖国需要你们,南澳需要你们!”

    念完,

    大雾中,寂静无声。

 第八百零三章 杜锦瑟

    (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游中击再也不想着什么‘女学生’了,徐俊峰也不好奇女学生的‘盘儿靓不靓’了。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魏明阳更不抱怨朱嘉勋的公鸭嗓子,好不好听了。

    9大队,32中队,众人都满脸怒火的沉默。

    “杜老大,干他们去,”杨梦青怒着说道,“打得这些鬼子不知道他爹是谁!”

    “杜老大,等雾散了,就去搞他们!”

    9367的领航员李元悦是潮汕人,家里很多亲戚都在潮州,汕头居住,满眼都蕴含着怒火。

    “杜老大!”

    “杜队长!”

    9大队,32中队的飞行员和机组,都热切的望着杜剑南。

    “这是哪家报纸?”

    然而,杜剑南听了脸上却没有什么‘动容’‘热血’的神情,而是皱眉伸手去拿朱嘉勋手里的报纸。

    “《华光时报》。”

    朱嘉勋回答:“是南昌,以前不怎么样,现在很有名气。哦,何莹华何小姐,不就是《华光时报》的特约记者?”

    “《华光时报》?”

    杜剑南有些惊诧,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机场塔楼方向。

    不过晨雾缭绕,一片迷茫。

    说实话,对于撰写这篇文章的家伙。

    杜剑南大致有两个判断。

    不是热血忠诚的愣头青,就是一个热衷于投机专营,哗众取宠的小人。

    而对于这两种人,杜剑南都不喜欢。

    在若干年后,有一场浩劫,就是这群愣头青干得。

    让国力倒退了数十年。

    其中多少中华优秀绝伦惊艳的人才,风骚者,在这场浩劫里面陨落,或者平庸。

    在杜剑南的那个时代,有一种说法,‘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说得就是这群玩意儿。

    至于第二种人,杜剑南则更是不屑。

    现在他只是好奇,为什么居然在报纸上面,会出现这种‘逼战’的文章。

    此文一出,成全了撰写者的道德大旗。

    然而却把从淞沪战争就开始血战不休的中国空军,之置于何地?

    战与不战。

    现在整个中国,到处都是不断的战斗。

    东北白山黑水的义勇军。

    华北大地的八路军,游击队。

    山陕的八路军,游击队,国军。

    华东的新四军,国共游击队。——

    到处都是和日寇激烈的战斗。

    在杜剑南看来,南澳岛必然失陷,这没有任何的悬念。

    那么这个岛屿,防守得也就毫无道理。

    余汉谋这家伙在以后日军攻击广州的时候,与广东主任吴铁城、广州主任曾养甫,望敌而逃,‘余汉无谋,吴铁失城,曾养无谱’,麻溜干脆的直接放弃广州。

    然而这时候,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对,命令黄涛收复南澳岛,然后黄涛就把吴耀波,洪之政,加上南澳岛的抗日百姓近千人搁在‘死地’。

    任凭这近千中华儿男,孤战,血战。

    到最后,这群抗日英雄,近千人,只剩80人渡海撤到大陆。

    其余全部战死!

    其实也不是余汉谋的哪根筋不对,日军攻击广州,假如坚决抵抗,搞不好丢得就是他自己的小命儿。

    而南澳岛就是抗日勇士战死绝了,这位也有名的广州十虎,‘笑面虎’余汉谋也不会不掉一根毛。

    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这种玩法,是国军,老蒋,他们历来的玩法。

    不但成就了余汉谋他们这从上到下,一群国军军官,‘抗战’的‘好名声’。

    同时还让他们得到了大量的‘爱国捐款’,赚得瓢儿钵儿满,玩女人,养姨太太,就更加不缺钱了。

    ——

    “这个记者,是特么的拿咱们空军往火上烤啊!别的不说,就说你们3大队,刘粹刚,阎海文(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梁鸿云(中国空军全面抗战以来第一位阵亡者)。从8·14到11月,刘粹刚的24中队13人,战死7人,重伤5人,现在居然还有人问‘你们在哪里’?这种文章,审核的总编眼——”

    杜剑南突然不说话了,一脸的吃惊。

    找了半天,他在文章的一处角落里,找到了那个作者的名字。

    “杜锦瑟?”

    杜剑南的脸颊簌簌直跳,这个结果显然太出乎他的预料。

    “一句话,好好训练,现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到处都是鬼子,炸不完!记住了,是杀敌,而不是送肉!今天35中队高向空,吴炳华,梁添成,赵茂生,周海,陈盛馨,杨梦青,可以进行低空升空试飞训练,其余继续进行地面跑道滑行训练。36中队,负责清理出来一条高质量的专用土质sb…2挂弹跑道,用彩旗分隔。”

    “是!”

    不管愿不愿意,9大队成员都大声应令。

    “杜老大,我们呢?你们可不能不够意思,撇我们的‘条’。”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一听杜剑南的命令,‘一条高质量的专用土质sb…2挂弹跑道’,就兴奋的知道杜老大这是又要搞事情了。

    朱嘉勋连忙追问。

    “不是撇不撇你们的‘条’,而是还是在徐州机场23中队的时候,我们就取得了空战的自由打击权限,我可没权利调动你们。”

    杜剑南心情不太好,实话实说:“今日9大队确实想玩一票大的,不过我要是私自带你们,航委那群家伙,还不得疯了?哈哈,咱就成了宁桂合流了。”

    这话太敏感也太凶残,除了杜剑南哈哈大笑,尤其是32中队的10名飞行员,都是满眼的怒色。

    默不作声。

    不是怒这个泼大胆,大笑的杜老大,而是怒航委那几条致力于派系斗争的老蒋的恶狗。

    “就这吧,不和我们一起干鬼子,不也照样干鬼子?首先,你们得能飞起来,而且要飞得技术精湛。”

    杜剑南安慰朱嘉勋,马毓鑫,何觉民,这些32中队的飞行员们几句,离开机场,走向塔楼。

    来到塔楼,虽然已经是上班时间,但是因为大雾弥漫柳州,所以人员基本很闲。

    在机场话务室,正在通过电台发快讯的何莹华,被几个年轻的机场军官围着说话,有一个还拿着一张报纸。

    杜剑南扫了一眼,就知道是今天的《华光时报》。

    一个电台正在发电报,‘滴滴滴’的声音,不断的响着。

    “杜队长!”

    看到杜剑南吝啬阴沉的走进来,里面只要不是忙碌的人员,都站起来和杜剑南打招呼。

    杜剑南走到站着望着他的何莹华的面前:“给我接通你们报社总编的电话。”

    “可机场电话是军用,我没有——”

    “我给你权限。”

    柳州机场话务室里面,顿时一静,就连发报的‘滴滴’声,都顿了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