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华第一帝国-第4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参战?

    列强之中要说谁最苦逼?非日本莫属,再被中华帝国打压之后,日本几乎已经失去了所有发展的机会,没有了朝鲜半岛的资源支持,他们只能从更远的台湾来获取资源,但是最近台湾那边也并不太平,随着中华帝国的强大,加上始终没有被消灭的反对武装,台湾那边的局势也开始乱了起来。

    缺乏资源,欧战爆发之前,日本人还能在英国人的帮助下苟延残喘,现在英国也参战了,连自身的资源都无法保证,哪还会去管日本?甚至就连原本属于日本订购的军舰,也被英国皇家陆军拿走补充舰队实力,在大西洋跟德国海军一较高低。

    日本人很清楚台湾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如果失去台湾的话,那么日本将会失去所有的殖民地,那么接下来日本想要在发展起来,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为了稳定台湾的局势,日本方面也不得不扩军,然后秘密的向台湾增派了三个师团的兵力,用于剿灭反对武装。

    而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中华帝国外交大臣唐绍仪却紧急照会日本大使小村寿太郎,要求日本限期三个月归还台湾岛,并且从台湾岛上撤军离开。

    这种条件日本人怎么会答应?又怎么敢答应?所以日本人又玩起了老套路,拖字诀,不管怎样,先把这件事情拖下来再说,然后,另一方面日本国内则继续秘密的向台湾岛增兵,加上原本的两个师团,加后来增援的三个师团,此次又增加了两个师团,而对于日本的动态,军部也是早已了解,但是却并没有制止。

    二月初,因为移民还没有开始,加上北边已经停战,短时间内也不需要在往北边运输大量的物资,第四集团军第四军和第五军两个军十多万人的兵力,忽然间向东开进,并且携带大量的战备物资,其中第四军直接进入到了福建思明州(厦门),第五军进驻汕头,驻扎江西的预备役七十六军几乎同一时间进驻长乐。

    三个军二十多万人,分驻三点,已经做好了登陆台湾的准备,七十六军倒是没有给日本方面带来多大的压力,毕竟是预备役,但是第四军和第五军这两个老牌王牌军却让日本方面压力骤增,这两个军中就有部队在早年间参与了两次中日战争,而且战斗力也不亚于远征俄国的那三个集团军。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也就罢了,日本方面更是了解到,除了这三个军以外,中华帝国内部还有五个军正在紧急调动,这些部队会通过铁路南下广州,然后在沿海东进,如果让他们汇合在一起,那就是八个军,按照中华帝国的部队编制,八个军就是七十万人左右,如果拿这些部队去进攻台湾,那日本人还玩个什么?

    而随着驻扎福州的帝国海军第三舰队倾巢而出,以及驻扎在上海的帝国海军第二舰队倾巢而出,中华帝国武力收复台湾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甚至民间有传言,中华帝国正在到处征集船只,连渔船都不放过,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一次性的投放更多的部队到台湾,尽可能一次性打垮驻台日军。

    日本在两次中日战争吃亏以后,对于军队的编制也进行了改编,目前一个师团为两万人,比中华帝国的标准师多了两千人,武器装备方面也有改进,但是整体改进不大。八个师团就是十六万的兵力,但是跟七十万的敌军兵力相比,日军还是有些势单力薄。

    而此时摆在日本面前的也唯有两个选择,要么选择退让,归还台湾,要么继续增兵,与中华帝国在台湾决一死战。

    但是这两个选择却没有一个是日本人想要看到的,如果想要保证日本在兵力方面不弱于中华帝国,那么就必须要将日本国内五分之四的兵力都抽调到台湾,这个显然是不可能的,抽调这么多的部队,日本会瞬间陷入崩乱的。

    即便是紧急扩军,时间上也不赶趟,但是日本又确实不想放弃台湾,他们也想赌一把。

    于是,小村寿太郎表面上答应了归还台湾,但是希望这个期限能够增加至三年,三年内日本会从台湾撤军,但是这一提议却被中华帝国给拒绝了,并且严格限期三个月。

    双方不停的在为这个期限去争吵,而日本国内则是开启了暴兵模式,另一方面则继续秘密的往台湾运输兵力,并且招收台湾人加入日军。

    但是不管日本人怎么拖延这个时间,又怎么去暗中做准备,位于福建和广东的部队仍旧积极的做着准备,甚至下令士兵下海锻炼水性,而大小船只也更是成片成片的被聚集在这里,只要一声令下,这里的军队便会登陆台湾。

    而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从上海离开的第三舰队并没有出现在台湾海峡,而且驻扎在旅顺港的第一舰队,也在某个夜晚悄悄的离开了港口,因为旅顺港是封闭式的,外人根本就看不到港内的情况,所以一直没人知道第一舰队已经悄然离港。

    ps:感谢皇太子之亮的支持!(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509:另一支‘北洋’舰队

    (全本小说网,。)

    浩瀚无际的大海上,黑夜笼罩着整支舰队,伸手不见五指,海浪拍打着军舰的浪花声不断的传来,一波比起一波更强,即便是重达两万吨的战列舰,也开始止不住的飘摇了起来。

    周围一些小吨位的战舰,更是飘摇欲坠,似乎随时都有沉没的可能,但是恶略的天气,却并没有阻止这支舰队,他们依旧保持着编队速度,朝着大海深处缓缓驶去。

    整支舰队保持着灯火管制,海面上一片漆黑,各舰之间也几乎毫无联络,但是在军舰的内部,一间密闭的屋子内,那里有几台电台正在不停的工作者,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相互联络。

    因为浪太大,除了体积较大的战列舰以外,其他的军舰根本无法作战,甚至就连正常的行驶都很困难,舰上的官兵也更是将自己固定在各自的位置上,防止出现受伤状况,而这个时候最痛苦的便是指挥舱内的官兵以及下方的损管部队,动力部队这些需要不停工作的官兵。

    隐忍了十五年的时间,受了十五年的白眼,如今,他们终于可以一雪前耻了。而遥想当年,邓浩洪还只不过是个刚刚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现在也已经年近四旬,头发已经微微有些发白,下颚处也留起了一簇胡须,颇有当年邓世昌的风范。

    一年前,邓浩洪被升任为致远级邓世昌舰舰长,这艘战舰的名字,是以邓浩洪的父亲邓世昌的名字命名的军舰,而级别致远级,也是依照当年甲午海战之中沉没的那艘战舰而命名的。这一级别的战舰起初被计划命名为王思锐大帝级战舰,但是最终被多方共同否认。

    首先否认这一提议的是军部高层,因为他们担心这第一艘国产战列舰在质量或者性能方面会出现缺漏,如果以皇帝名字命名的战舰在海战中被击沉,那么对于整个帝国的打击可是巨大的。

    其后皇帝本人也是直接正面反对,并且否决了这一提议,并且为接下来的战舰划定了新的名字,目前正在制造的这一级战列舰,被命名为致远级,旗下两艘战列舰分别被命名为邓世昌舰,另一艘被命名为刘步蟾舰。

    之后还有第三艘,目前刚刚下水试航,还未进入海军服役,那艘战舰被命名为林泰曾舰,目前传出来的只有这么多,但是其他的一些巡洋舰,护卫舰之类的,也是用北洋,以及当年甲午海战中战陨的将领名字命名的。

    虽然名字相同,也表示了中华帝国对当年的那一幕耿耿于怀,但不同的是,当年的致远舰只不过是一艘排水量两千多吨的小战舰,而如今的致远级战列舰,却是排水量达两万三千吨的庞大战列舰,满载更是达到了两万七千吨,并且保持了18。8节的最大战斗航速。

    邓浩洪被分配到邓世昌舰服役,可以说这是一种宿命,也是高层的一种期待,当年因为种种原因而导致北洋舰队的失败。如今,中华帝国缔造了另外一只新的‘北洋’舰队,并且启用了大量当年北洋舰队将领,官兵的后代,并且尽可能的被分配到以他们前辈命名的军舰进行服役,在内部,给出的说法是,帝国希望他们驾驶着这些以前辈命名的军舰,去撕碎日本海军,亲自为他们的前辈们报仇雪恨。

    这种激励措施虽然有些偏激,但是也很好的起到的刺激官兵训练的热情,而经过几年的系统化训练,现如今的这支‘北洋’舰队,其无论是规模还是实力,都早已远超当年的那支舰队,虽然日本海军也在发展,但是失去了大量优势的日本,其海军的发展速度也早已降了下来。

    原本从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购买了总计九万多吨排水量的战舰,现如今,帝国已经将这支舰队的规模增加了一倍之多。

    帝国皇家海军第一舰队,也是目前整个海军当中实力最为强劲儿的一支舰队,其拥有从美国购买而来的其中一艘无畏级战列舰,其余的战舰也更是占据了一半,大约十一艘。后来第二舰队又分出了第三舰队,而原本与第一舰队持平的第二舰队,则瞬间缩减了一倍的规模,不过因为有一艘无畏级战列舰在,所以第二舰队依旧排行第二。

    但是跟第一舰队的差距却是越来越远,第一舰队去年增加了两艘致远级无畏舰,其排水量,火炮数量,装甲等方面都要优于从美国购买的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护卫舰等更是增加了二十余艘。

    这一点就要感谢当年王思锐的明智举动了,如果不是早在建国前就已经埋下了伏笔,帝国海军的建设绝对不会这么快。而目前的海军造船厂内,光是优秀的设计工程师就有上千人之多,其中大约三分之一都是从海外挖回来的各国舰船工业人才,余下的三分之二中,百分之六十的人都有过留洋经历,其中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有过军舰建造经验。

    而在这些工程师的带领下,一些沿海地区有造船手艺的工匠也是迅速的掌握了建造军舰的技术,并且越来越熟练。

    放在现在,一艘致远级战列舰,从开始铺设龙骨到下水试航,最多也就只需要十五个月的时间,万吨级以下的战舰,速度就更快了,像那种两三千吨级别的护卫舰,驱逐舰之类的,毫不夸张的说,五个月就能造出来一艘。

    王思锐虽然不懂造船,但是却也知道后世美国的造船方法,现如今的帝国造船厂,正是采用了分段制造的方式,所以,现如今的中华帝国,也能够做到一年建造一支舰队,而且还正在培养着大量的人才,以后这个速度会越来越快。

    “司令,这里风大,您还是进去吧。”副舰长刘洪扶着栏杆站在舰桥上,看着正在望着远处发呆的邓浩洪劝说道。

    邓浩洪是第一舰队的司令,同时也是邓世昌舰的舰长,但这个舰长职位也只是形式上的,邓浩洪只是将旗舰放在了邓世昌舰上,这艘军舰的具体指挥权,则是由副舰长刘洪负责,而邓世昌舰也是所有海军军舰中,唯一一个配备了两名副舰长的军舰。

    当然了,刘洪虽然是副舰长,但却是第一副舰长,待遇什么的也是按照舰长执行的,邓浩洪之所以霸占着这个位置,更多的还是对已故父亲的缅怀。

    邓浩洪点了点头,收回了心中乱飞的思绪,在进入指挥舱的那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