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第一帝国-第4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桓鲂碌钠辣龋ü獯蔚氖鲋叭ヅ卸纤欠衲芄患绦H卧谡飧鑫恢蒙希绻梢裕窃偃蚊膊怀伲绻豢梢裕蔷椭荒芰碜鞔蛩懔恕
但一般这种情况下,上面其实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接手的人,只不过还没有公布而已。
“司令,上面这么做也太欺负人了吧?”廕(yin四声)昌满脸愤怒的为冯国璋打抱不平道。
廕昌与冯国璋是同年人,两人可谓是亦师亦友,当年袁世凯请廕昌推举贤才,廕昌慧眼识珠,为袁世凯推举了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梁华殿等人,廕昌虽为满人,但却也有一腔热血,且为人比较正直,且早年间是个复辟派,只不过后来在见识到了王思锐的统治手段以及中华帝国的强盛,又联想到了清朝没落的必然性,所以便渐渐的断去了这种念头。
如今北洋三杰均是身居高位,廕昌对于军事方面也是比较的了解,所以便一直跟在冯国璋身旁担任幕僚的职责,当然了,廕昌现在的身份是第四集团军中将参谋长。
“就是,司令,咱们辛辛苦苦的打下了台湾,上面把我们拆分开这也是无奈之举,我们也并不反对,但是把部队调走,却让您去中京述职,这又是个什么意思?”另一人也紧跟着附和道。
谁都知道,这次冯国璋回京的结局可能不会太好。
当然,这个不会太好并不是说上面要找他的麻烦,事实上冯国璋这些年来两袖清白,又为帝国做了那么多,帝国也没有理由去找他的麻烦。这个不好,指的是冯国璋有可能要离开第四集团军。
“我们是军人,要服从上级的命令,再说了,只是回京述职,又不是上断头台,你们瞎操心个什么劲儿?在我回来之前,你们要听从驻日军司令部的指挥,若是你们胆敢做那些阳奉阴违的事情来,我冯某人即便是拼着抗命也要回来毙了你们。”冯国璋虽然心中也有不甘,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服从上级的命令。
“诸位长官,可否听我一言?”蒋百里刚开始也是紧紧的皱着眉头,但是很快便想通了其中的深意,看着愤愤不平的众将领,虽说他们只是打心底里气不过,但若是长久下去可是会影响部队的士气的,这对于之后的登日作战可是极为不利的局面。
蒋百里在冯国璋身边待的时间久了,两人之间也有了一些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冯国璋这些年来对他的忍耐与照顾,就像师长一样的无微不至。
但他们毕竟只是军人,不能因为一些个人感情就违抗上级的指令。
“诸位长官,司令今年也六十有二(冯是1859年1月生,虚岁62),王总理比司令小三岁,按照帝国的规定,王总理已经连任一届,如今任期还有两年,也就是说,王总理在六十岁的时候也要退下去的。
六十有二,在家乡那已是花甲,正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说句不好听的,眼下司令的身体看起来是挺硬朗的,可谁又能保证司令在接下来还会这么硬朗?这人的年纪大了,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的。
而打仗,可不是过家家,或许上面正是担心司令的身体情况,所以才会做出这种决定。这个决定虽然看似对司令很不公平,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讲,这或许对于我们第四集团军几十万将士而言,却是个最好的交代。”(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618:非是离去时
(全本小说网,。)
冯国璋是随着第一批渡海的部队返回的大陆,虽说表面上表现的比较镇定,但是内心深处却仍旧是坦荡不已,在蒋百里的提醒下,众人这才意识到冯国璋如今已经六十二岁的高龄了。
是的,六十二岁在如今这个年代,的确属于高龄,一个半截身子已经入土的老家伙,谁也不会放心的去使用的。
政府那边倒还好说,人员众多,无论哪个位置少了人,都可以立即提拔起来一个。但是军队这边的情况可就不一样了,和平时期的确可以这么做,可是战争时期,却没有人敢冒这个险。
司令一级的军官是不需要上战场的,但是他们每日里的忙碌却不比任何人要少,如果身体不行,那损失的可就不是丢掉一块阵地,而是整个集团军都要遭受到巨大的影响,指挥混乱的结果是什么?看看北海道那边的日军就知道了。
人果真是不服老不行呐,直到这个时候,冯国璋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已经六十二岁了,就连皇帝也从那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成长到了而立之年的年纪。
帝国发展的是很快,可是这时间过的也很快。
上了岸,那边已经有汽车在那里等候着了,身位司令官,冯国璋的座驾自然不可能是普通的军用卡车,而是加强版的中华牌小轿车,其实就是用福特e型车作为基础,换个名字和标志的汽车,摇身一变成为了国产汽车。
几台小汽车,加上十几台满载着士兵的卡车快速的朝着广州前进着,先是在泥泞的路面上行驶了差不多半天的时间,车队开始转向了一条平整的水泥路面,车队的速度也再一次的提了起来。
此时的水泥路面,基本上都是国道,上面走的大部分都是步行的百姓,或是赶着牛车马车的百姓,路上跑的汽车,不是军队的就是运输公司的,只有当然,也有很多是工厂和富商的。
普通的百姓们大老远的看到汽车,就会不由自主的朝着路的两侧移去,然后等汽车经过之后再去胡乱的行进。
看着车窗外飞速倒退的行人,那满是羡慕的目光,冯国璋的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他们又何曾幻想过自己的国家有朝一日也会发展到这种地步?被列强甩了那么远的工业,愣是在几年之内硬生生的拉了上来。其工业能力更是远超欧洲各国,虽然在局部方面还差的远,但那是因为国土太大,人口太多的缘故。
如果将这些工业设施全部集中在一座省份,如果全世界的国家都是一个省份那么大小,那么现在,中华帝国已经拥有了完全碾压全世界的能力。
虽然中华帝国在工业总产值方面已经名列前茅,但是在人均产值方面却只能排在列强之中的末尾。加上这些年来诸多产业均是以军工为主,虽然引入了大量的民间资本,但是这些民间资本基本上只是小打小闹,很少有大规模的企业。
用了一整天的时间,车队终于是来到了广州火车站,这时候的广州火车站一点也不宏伟,而且普通的很,但是在现代人看来,即便只是这样的车站,也依旧很伟大了。
登上了早已等候在此的专用车厢,这趟本该在半个小时前出发的火车,这才在一声鸣叫之下缓缓的使出了车站。
高速行驶的火车,飞速倒退的农田,农田内正在忙着耕种的农民,正在忙着修路铺桥的工人,正在扛着钢枪在铁路两侧来回巡视的铁路警卫军的士兵们,以及那在车站不远处,冒着弄弄黑烟的工厂。
这个时代,黑烟并不代表着污染,也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在这个时代,黑烟代表着的是工业的强大,代表着的是经济的强大,代表着的是人们的虚荣心,是他们脸上的面子,是他们心中的骄傲。
火车途经广东密林,湖南深山,进入湖北的水路交错,跨过了刚刚修成通车三个月的长江大桥,这座长江大桥的修建时三年七个月,耗费钢材无数,所花费的资金也远超常人所想象。但是长江大桥的修成通车,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有着较深的意义。
在第四集团军跨过长江的时候,他们还需要先乘坐火车抵达汉口,然后在换乘渡船前往武昌,最后继续乘坐火车前往广州。
大规模军队的行军,光是在这里耽误的时间,就足够先头部队抵达广州了,因为军队行军还有大量的物资,那些卡车渡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前一个军想要渡过长江,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但是现在,如果火车能够拉动更多的车厢,足够装下一个军的车厢,那么一个军渡过长江只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
火车通过了湖北,进入到了河南境内,先是信阳地区的高山环抱,紧接着步入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区,到处都是农作物,到处都是冒着浓浓黑烟的工厂。
作为首都所在的省份,这里的工业和经济能力也远超国内其他的省份,特别是铁路沿线,更是自由的形成了一片片的经济区。
经过四十四个小时的路程,冯国璋一行顺利的抵达了中京站,差四个小时不到两天,就能够从祖国的南疆来到中部地区,这若是放在以前,起码也的需要二十天的时间才行。不过据说现在还有速度更快的飞机,这么点距离最多只需要十个小时的时间就能赶回来。
不过冯国璋却并没有见过飞机到底长什么样子,所以也就只能在心中想想而已。
“华符兄!”冯国璋刚一下火车,便迎来了早早在此等候的段祺瑞的深情拥抱。
早些年的时候,因为某些原因,北洋三杰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但是在投靠王思锐之后,三人被分到了不同的系统之中,没有了直接的利益碰撞,三人之间的矛盾也就渐渐的化解开了,加上三人又同出北洋,所以也就变的惺惺相惜了起来。
对于这种抱团,王思锐并不反感,只要不去触碰底线就可以了。
“芝泉老弟,百忙之中,何必要耽搁时间来接我呢?”冯国璋虽然嘴上说着段祺瑞,但心中却早已是乐开了花,如今故人相见,他怎能不兴奋?甚至有那么一刻,冯国璋都已经忘记了自己此行回京述职的目的。
“华符兄你在台湾那边打了那么漂亮的一场仗,老弟我就算是在忙,也要亲自来接你的。聘卿兄那边实在是抽不开身,不过华符兄你也别在意,今晚咱们兄弟俩就去聘卿兄那边打一次土豪。”段祺瑞悄悄的附在冯国璋的耳旁,低声的坏笑道:“上次陛下可是赏了聘卿兄一坛美酒,今晚我想办法把它弄出来。”
“如此甚好!甚好!”冯国璋笑着回应道。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这在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避免的情况,毕竟后方没有战事,各项经济又比较稳定,商品种类也比较繁华,人家能挣来钱,只要这钱是干净的,还能不让人家紧吃不成?
再说了,即便是前线的将士,如果有机会回来的话,哪一个又不是紧吃的?这钱不花留在身上干什么?等着光荣了被敌人给拿走不成?
所以,对于打土豪这种事情,冯国璋是一点也不反对的。
一行人在护卫的保护之下,浩浩荡荡的离开了中京车站。当然,两人都是帝国的高层,出现在火车站没有戒严就算是不错的了,身边不带些兵出来那是不可能的。
离开了车站,钻进了段祺瑞带来的车队里面,看着中京现在的模样,冯国璋又是一阵感叹。
这一路上他已经看到了太多太多的场景,可是现在又看到了中京的发展,却仍是无法保持冷静。中京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远超其他地方两倍也不止。
“那里是帝国工程,皇上亲自下令建设的项目,长宽各一千米的超大型广场,正中央是烈士纪念堂,凡是在册登记的烈士,等这里建成之后他们的牌位以及个人简介都会被安置在内,往后的每年清明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