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华第一帝国-第4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准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不就是为了等这么一天吗?看着敌人的距离还远,日本近卫师团的淡定,也绝非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先是解决个人问题,然后去领自己的食物,就这么蹲在战壕内,一口一口不慌不忙的吃着,喝着。

    这些日军士兵都是有经验的老油条子,只是看天边的黑色烟雾,就知道敌人至少也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才能过来,而等他们起攻击,抵达滩头阵地的时候,最快也要一个小时的时间,所以说,时间很充分,根本就不用着急。

    吃好喝好的日军,开始整理个人装备,子弹被推入枪膛,不过却并没有上膛,这个时候还是有些太早了。

    与此同时,日军只遗留了几个士兵待在前面观察着情况,其余的日军全部通过构建主体的时候预留的通道跑到了工事的后方,那里是一个反斜角,除非是中国人的炮火能够彻底的摧毁这座阵地,否则的话,那些日军根本不会受到任何的伤害。

    …………

    海面上,一支七百余艘大小船只组成的庞大编队正在缓慢的行驶着,这支舰队搭载着从台湾过来的第一批军队,另一部分则是之前在山东那边登船的部队,其中有一个师的6战队,以及那仅有的两百余艘登6艇,加上台湾带过来的一百余艘登6艇,这支舰队也有三百余艘登6艇,一次性可投放九千人登6。

    恩,实际上是可以投放这么多人,但是在这种环境下,这种场地下,一次性投放九千人那就是去给敌人送人头的。

    甚至一次性投放三千人,都有点给敌人送人头的意思,毕竟滩头阵地只有两公里稍微多一些的距离,一次性三千人,那不就意味着不到一米就有一个6战队士兵吗?滩头光秃秃的,这种密集程度,敌人一挺机枪扫过来就能干倒一大片。

    此次登6作战中华帝国更是聚集了全国上下所有能够出海远洋的船只,无论是货船还是渔船,所以,对于中华帝国来说,此战绝对不容有失。

    事实上,在签署登6计划的时候,王思锐的双手都是颤抖的。

    因为他知道,日本人绝对不会坐以待毙,事实上中国已经失去了最佳的登6时间,虽然之后北海道那边的计划成功的吸引走了一些日军兵力,但是留守在九州的兵力依旧很多,加上这里的工事也在这一个月内被逐渐的完善,所以兵力虽然少了,但是对于进攻来说,难度却并没有下降多少。

    这次的登6作战,在王思锐看来,并不比二战时期盟军的诺曼底登6好多少,情况甚至比那里更糟糕,因为他们的空军数量实在是太少了,军舰的数量也太少了,虽然日军的火力也相对应的更弱一些。

    但是王思锐的心中却依旧不能冷静下来,而在签署了作战命令之后,王思锐又转而下令尚未完全完工的航母也投入到战斗中去,航母只剩下了最后的一些建设工作,甲板什么的早就已经铺设好了,航空兵也在航母上试着起降了几次,除了生了一次坠毁事故以外,其余的训练全部成功。

    而飞机的航程,是王思锐最郁闷的,所以,这个时候他不得不提前将航母投入到战场上,如果没有飞机的支援,他甚至可以想象的到,登6的士兵一定会死的更多。

    诺曼底登6到底有多少人阵亡?英国人的记载是两千多人,美国人的记载是六千多美军,华盛顿遗产基金会记载的是四千九百多人。

    但是这个数字却不是准确的,因为实际上也没有人知道到底死了多少人,在后来多少年之后,在那片区域还不断的有遗骨被挖掘出来。

    但是外界普遍的认为是两千至五千人,一场登6就要死这么多人,联军登6之后好歹还有平民在帮助他们,可中国在登6日本之后,所面临的可全部都是军队,敌人。压力之大,远历史中的联军。

    所以,王思锐压根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并且再三叮嘱负责整场登6指挥的蒋百里,蒋百里因为有登6作战指挥的经验,所以这次被直接任命为登6总指挥,负责四个师的6战队登6安排,以及计划的制定。

    一次性投放多少部队,这成为了困扰蒋百里的最大问题,上去少了不顶用,上去多了那就是给敌人送人头的。

    以前是受制于登6艇不足,想派多一些也不行,现在是登6艇太多,场地根本就容不下。

    在纠结了大半路之后,蒋百里终于是确定了初步的登6方案,一次性只投放两千人,即六十五艘登6艇,三百余艘登6艇共分为四波,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间间隔十分钟的时间,第二波和第三波间隔五分钟,第四波之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虽然蒋百里也很希望这一次的登6作战能够像登6台湾那样顺利,但事实被证明,这绝不可能。

    日本人封锁了阿久根附近的区域,严禁任何人出入,所有的平民,除了壮年以外,其余的全部被迁往其他的地方,这也导致情报人员无法及时有效的将情报传递出来。

    而目前仅有的情报显示,日本人在这里构建了完备的防御工事,火力之强,是所有日军当中从未出现过的。

    仅仅只是这些情报,蒋百里就知道,这次的登6作战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虽然他们浩浩荡荡的来了一大群,可是登6场却太小,根本使不上力气。

    这是蒋百里第一次知道空军这个兵种,在他们的身后大约三十海里左右的位置,有一支航母战斗群正在不慌不急的尾随着,航母战斗群将会为登6部队提供必要的火力支援。(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622:航母战斗群

    (全本小说网,。)

    蒋百里只能尽可能的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冷静一些,但是内心深处却总有一股不听使唤的感觉,军服下,是那微微颤抖的身体,就连喉咙里也在不断的微颤着,所以蒋百里只能尽可能的不去开口讲话,希望以此来掩饰自己的紧张。天籁小『说。『2

    年仅二十八岁的蒋百里,6军参谋学院参谋专业毕业,虽然曾经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过步兵科,但是蒋百里在回国之后,服役期间却并没有怎么担任过部队的主官。

    唯一的主官经历还是刚下部队的第二年,他被任命为上尉连长,在连长的位置上磨练了一年的时间,然后便直接被晋升为少校营长。

    两年后,也就是下部队的第三年,蒋百里被调入了师部,担任师部中校参谋,又是一年过去了,蒋百里被调到了另外一个师担任上校参谋长。

    今年是蒋百里从军的第六个年头,下部队的第五个年头,仅仅只用了五年的时间,他便从上尉爬到了准将的位置。是的,在军部宣布晋升七人为元帅的同时,蒋百里也被晋升为准将。

    不过因为元帅与准将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而那七位元帅的光芒也遮掩了蒋百里,所以这位年轻的少壮派将军则是被人给忽略了。

    蒋百里只有营连一级的带兵指挥经验,虽说他在参谋这个职位上挥出了更大的作用,但是对于蒋百里的期待,王思锐却是有着很浓厚的兴趣的。

    尽管蒋百里没有更高级别的带兵经验,但是这次蒋百里还是被任命为登6作战副总指挥,兼6战队登6总指挥。

    也就是说,蒋百里是这四个师的6战队的最高领导,而在蒋百里的上头,则是由一位功勋老将,6军上将游博泰来负责指挥。

    游博泰军龄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曾参加过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后续的中日第二次朝鲜战争,第三次朝鲜战争,中俄战争。

    游博泰是在19o1年投靠的王思锐,而当时游博泰率领的一个营的清军,也算是帮了当年的汉军不小的忙,加上游博泰治军有方,倒也是清军中难得的一位将才,加上之后的培养,游博泰的表现也获得了王思锐的认可。

    否则的话,以游博泰的资历,又怎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晋升为6军上将?

    虽然游博泰是蒋百里的上级,但是为了避免司令部被小日本给一锅端,所以蒋百里和游博泰是分乘两艘不同的船只的,他们的副手同样的也乘坐在另外的两艘船只上。

    而登6作战的任务安排也早已划分的很清楚,在先期的登6任务中,一切均是以蒋百里为主,只有当6军成功的登6之后,游博泰才会逐渐的接管战事。

    “航空兵准备的怎么样了?”尽管蒋百里一直都没有能够调整过来,但是舰队却距离登6场越来越近,舰队不可能停下来去等蒋百里调整好了在继续前进,而蒋百里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强忍着心中的紧张,蒋百里看了眼那被自己提前写下来的计划方案,朝着身边的副官问道。

    “报告司令,航空兵已经准备就绪。”副官老练的回应道。

    “那就让航空兵出吧。”蒋百里下意识的点了点头,此次的登6作战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占尽了优势,甚至连航空兵都给派了上来,虽然在欧洲战场,航空兵已经不算是什么稀奇的兵种了,但是在亚洲,这绝对是个奇兵,而且足以震惊大多数人的东西。

    蒋百里没有见过航空兵,甚至连他们的航母都没有见过,但是他却知道,为了这次的登6作战,尚未全部完工的航母迫不得已的提前服役,至于剩下的工程,只能等成功登6之后在返回船厂去修建了。

    …………

    郡国号航空母舰上,一声尖锐的警报声忽然响起,甲板上,密密麻麻的停放着四十多架飞机,中间只留下了一条足以让飞机起飞的跑道,两侧,后方,均是飞机。

    随着警报的响起,早已接到作战指令的航母战斗群也开始缓缓的降低了度,然后静止在那里,外围的军舰则是继续不停的游戈着。

    一个标准的航母战斗群,是要配备两艘航母的,而他的配套舰队,至少也需要二十余艘各种战舰,其中主要是以驱逐舰和护卫舰为主,配以少量的战列舰。

    但是时间有限,第一艘航母还处于摸索阶段,而且改造的也比较匆忙,就连这艘航母的主体也是从战列舰改造过来的。

    主体在那摆着呢,所以对于这艘航母的限制也就比较多。

    船厂的工程师们想尽了办法,最终这艘航母的排水量被从两万多吨被增加至了将近三万吨,上层甲板也被增加至了二百零五十一米,宽三十米,配备了三座升降梯,最多能够容纳八十一架飞机。

    如果能够将飞机改为固定翼飞机,并且将固定翼改为可折叠式的飞机,那么这艘航母可以轻轻松松的突破百架飞机。

    早就在跑道上待命的飞机,在接到起飞的指令之后,地勤人员迅的帮助飞机启动,其实就是飞行员控制开关,外部的地勤进行助力启动,原理就跟手摇启动卡车是一样的。

    飞机稍稍的预热了半分钟不到的时间,而在这个时候,紧跟在第一架飞机之后的几架飞机也已经全部启动成功。

    随着地勤的一声指令,飞行员迅的将飞机的度推到最快,飞机猛的向前冲去,度越来越快,几百米的距离眨眼而过,在飞机距离舰大约二十米左右距离的时候,飞机的前轮渐渐的离开了甲板。

    起初因为航母的晃动,飞机的起飞看起来似乎并不太稳,但是随着离开甲板的束缚,飞行员进行了简单的调整之后,飞机飞的越来越稳。

    在第一架飞机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