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有天庭-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在关羽的眼中,不给赵云上将衔简直天理不容。何况黄忠得一个征西将军衔也豪不委屈。所以,当关羽听说四大上将居然没有赵云时,那句牢骚话真是脱口而出,再当费诗说君侯和刘备一体时,关羽只好闭嘴了,因为这个决定是刘备做出的。
在正式授衔时,刘备将马超的上将顺序调整到关羽之后,估计是蜀汉集团内部各派系都没有异议的。尽管马超是主公级别的人物,但是马超来投的时候几乎是单枪匹马,只有马岱相随,而没有部队,势必只能成为象征性的力量。
这是政治原因,后来者不能居上,马超不能成为第一上将。关羽和张飞是嫡系势力,如果将赵云也列入上将衔,那么荆州派系的武将就没有一个人入选了,这个是不符合刘备集团发展战略的。
南阳帮武将必须有一个入选,够格的只有黄忠和李严,两人一比较,黄忠必选。至于和孙策一样挂讨逆将军衔的吴懿,由于刘备娶了吴懿的妹妹为妻,那么两汉外戚干政的惨痛教训是不可能让并没有什么突出军功的吴懿这么快就冲上顶级军衔的。
可以说,刘备决定的四大上将人选是最符合实际的理想安排。但是问题出来了,诸葛为什么也反对将黄忠列入四大上将之列?
第一当属历史的巧合。诸葛在他的荆州岁月里都在忙什么?忙着思考历史,忙着考察地理。在他那智慧的头颅里回荡的都是两汉开国帝王刘邦和刘秀那些荡气回肠的故事。
刘秀的哥哥刘縯为什么被杀,相信诸葛是很清楚的。我们发现一个神奇的历史巧合,光武帝的两大班底是南阳帮和河北帮,云台二十八将,南阳帮甚至占了一半。
而刘备的两大班底也正是南阳帮和涿郡帮,不同的是,刘秀起家在南阳,刘备起家在涿郡。为了避免再发生舂陵军和绿林军之间的悲剧,为了避免再发生真定王刘杨“叛乱”的笑话,诸葛觉得夯实涿郡帮(关羽张飞赵云简雍)作为集团中流砥柱,才是成都初定时符合稳定需要的人事安排。
赵云的个人能力和稳重的性格尤其令诸葛欣赏,也就是说诸葛也认为第四上将应该授衔给赵云。(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手机阅读,m。taiuu。com
第六零一章 猛将兄跟了我吧
(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
更神奇的发现是,劝进汉中王的11人大名单里居然没有安汉将军糜竺,糜竺代表着徐州帮,且他的排名一直紧随诸葛之后,“益州既平,拜为安汉将军,班在军师将军之右”,见《糜竺传》。
另外还有一个元老也没有出现在这个11人大名单中,即在刘备被陶谦表为豫州刺史时加入集团的豫州人刘琰(豫州名士陈群将刘备始乱终弃),此人在诸葛时代成为车骑将军,高挂县侯爵位。
因此可见,糜竺和刘琰的弱化,在诸葛的眼中代表着豫州帮和徐州帮必须排在涿郡帮和南阳帮之后。
再则,刘封和南阳系武将都是谨小慎微的诸葛心中的噩梦。刘表时代,南阳帮甘宁的表演让大家目瞪口呆;魏延在进军成都的路上表现怎么样,史料不明,但霸气外露是肯定的。
锋芒毕露的小字辈刘封敢欺负大气侧露的东州帮武将孟达(魏文帝善孟达之姿才容观《刘封传》),尽管刘封还不是南阳帮的。
诸葛出山以后,蜀汉集团内部派系之间的矛盾就逐渐体现出来了。魏延的耿直,刘封的刚猛尤为诸葛所不喜。
因此诸葛觉得很有必要先打压南阳帮武将们的上升势头,诸葛遂建议刘备先行抑制南阳帮武将黄忠,但说出来的话却走调了,一向喜欢豪爽武人的刘备不以为然。
或许陈寿也觉得诸葛此举不爽,遂决定将赵云提升,与四大上将五人并传,成为演义中五虎上将的理论来源。
回说黄忠见义勇为,帮助李陵打发走此方一霸方圃之后,李陵与黄忠相谈甚欢,这时他已经猜到十有八九是黄忠给儿子治病到处求医才来到长沙,但他为了引出此时,明知故问黄忠。
黄忠一听这话整个人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叹了一口气这才说道:
“不瞒公子,犬子得了重症,咳嗽连连,有时连血都咳了出来,黄某这才在荆州四处求医,只是寻遍了名医,皆曰:此症无法治。可黄某半生就这一子,为了他,家里已经快徒见四壁了。”
李陵一听,暗道果然如此,同时心下也因此已经有了收服黄忠的计策。
“哦?我给你引见一人,医术之高,世所罕见,令郎之病治愈有望。”李陵如此说道。
黄忠一听大喜,并且非常上道地忙弯腰作揖打拱道:
“如若能治好小儿之病,黄忠这一身倒有几分蛮力,倒可卖于公子家,奉公子为主!”
李陵一听,脸上都笑出了玫瑰花,谦虚道:“不急不急,先治好令郎为要。”
李陵向黄忠要介绍的这位名医,确实名不虚传而且更是流传千古。东汉末年有三位名医大家,他便是其一。
东汉末年,人才辈出,如果天上掉下来一块陨石,能拍死一大片谋士、武将,这且不说,在医学领域里,也诞生的三位杰出医学家,对后世影响深远,史称“建安三神医”。
第一,首推医仙董奉:
“桃花漫说武陵源,误杀刘郎不得仙。争似莲花峰下客,栽成红杏上青天。”
董奉,又名董平,字君异,侯官县董墘村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人,少年学医,信奉道教。年轻时,也当过几天弼马温类的小吏,小官最难做,老百姓和上级都把你当狗看,董奉受不了,就辞官归隐了,在其家村后山中,一面练功,一面行医。
董奉曾经救过交州太守士燮的命,“燮尝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药与服,以水含之,捧其头摇之,食顷,即开目动手,颜色渐复,半日能起坐,四日复能语,遂复常。”
董奉因为用医术使停尸三天的士燮起死回生,创造了医学上的奇迹,从而获得了“医仙”的称号。
士燮留董奉在他府中居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士燮阴谋反叛朝廷,无意中被董奉得知,因为担心董奉泄漏其密谋,便欲杀人灭口,董奉用道家气功佐以中药装死,骗过士燮后逃走。
也有说法是董奉为了婉拒士燮的挽留而装死,士燮将他安葬。后来士燮听说江湖上有个医仙董奉,便挖坟掘墓,发现棺材里不见了董奉的尸体。
董奉又被誉为“杏林始祖”,晚年到豫章今江西庐山下隐居,继续行医,据《神仙传》卷十记载:
“君异居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
董奉看病不收钱,小病看好了,病人或家属到山上董奉承包的地里种一棵杏树就行了,重病看好了,种五棵。
于是十年种了十万多棵,那得治好多少的病人!据说杏子成熟时,董奉让人拿粮食来换取自助采摘的杏子,然后再把粮食施舍给没饭吃的人。
根据董奉的传说,后世医生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以“杏林春暖”、“杏林高手”、“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的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以“杏林之家”来形容医学世家。
《真仙通鉴》载:“奉在人间百年,其颜色常如三十许人。”可见他掌握了道家养生的技巧,获尽天年。
第二便是医圣张仲景:“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在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被朝廷指派为长沙太守,类似今天湖南省高官)。
官不小,事务也繁杂,但是他喜欢治病救人,一天不看病人手就痒痒。张仲景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这两天不管理公务了,让有病的老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望闻问切,仔细为群众诊治。
长沙太守的衙门大堂就这样成了医馆!当官的在衙门里看病,张仲景大概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个。
“大兵之后,必有灾年”。东汉末年,战乱频繁,建安年间,瘟疫大流行前后达5次之多,一些市镇很快就变成了空城,其中以死于伤寒病的人最多,约占七成。(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手机阅读,m。taiuu。com
第六零二章 医圣张仲景
(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
张仲景悲悯人民的战乱与病痛之苦,便辞去官职,从此“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各种古典医籍,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药。
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这是继《黄帝内经》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部最有影响力的医学典籍。
时至今日,后人从《伤寒杂病论》残卷中整理出来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仍是我国中医高等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清代医家张志聪说过:“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可见张仲景著作的影响力之大。
华佗对同时代的张仲景学说也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读到《伤寒论》第十卷时,高兴地说:“这真是治病救人的好书”!
第三位才轮到神医华佗:
柳随风摆花漂泊,
华佗难医天下过,
一曲未尽半生缘,
浮世如意有几多。
比起后来隐居了的董奉和张仲景,神医华佗则一直深入民间,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内、外、妇、儿各科的临证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华佗是中国医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杰出外科医生之一,他善用麻醉、针、灸等方法,并擅长开胸破腹的外科手术。
尤其以创麻沸散、行剖腹术闻名于世。被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明代陈嘉谟的《本草蒙筌》引用《历代名医图赞》中的一诗作了概括:
“魏有华佗,设立疮科,剔骨疗疾,神效良多”。后世每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医家,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民间有许多关于华佗治病救人的传说,不过也有不少被他诊治后没有治好的例子,比如陈登和曹操。
陈登早年有病,虽经神医华佗诊治,并未除根。
华佗预言三年后并复发,让陈登到时候再找他,就能根除了。陈登后病重而“佗不在”。找不到人!徒弟说他采药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虽然三年预约之期有点长,但必定是预约了。人命关天,这算是华佗不负责任?还是陈登运气不好呢?
华佗在建安三神医三人之中不是最出色的,甚至只能排第三名,但是他却是三人之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可能是因为小说家演义出来的他为关羽刮骨疗毒,以及被曹操疑而杀之的缘故吧。
至于刮骨疗毒,对于关羽来说,确有其事,只不过那个医生并不是华佗,华佗死于公元208年,而刮骨疗毒发生在219年,可惜《三国志》里没有记录给关羽看病那个医生的姓名。
曹操的头痛病,华佗可以用针灸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