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不良帝后-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叔就懂了。

    敲门声还在,李叔去开门,三个穿着飞禽官服的大人站在门口,其中一个人问着要见次辅。

    李叔客气道:“很不巧,大人带着夫人小姐上香还愿去了,三五天都不会回来,没在家。”

 第三百一十章 皇后好像不简单

    上午还出现在衙门里,下午就还愿去了?

    大家都是当官的,知道是借口,李大人在,但是人家不见。

    所以知道是借口也没办法,三人说了声:“朝中再无于少保。”于是都失望的走了。

    为什么提于少保,因为于谦刚正不阿,敢于和任何势力作斗争,当然人家于少保也没处处跟皇上作对啊?

    李叔看着那些人的背影摇摇头,正要关门,一亮青灰色的马车突然出现在门口。

    马车很低调,车停的没有声息,停下来后,一个身着灰色直裰,头戴西瓜帽,一副老先生打扮的中年人从马车上走下来。

    没穿官服,李叔也不认得,他站在门口等着,这人是谁呢?

    那中年人下了马车很快走向他,然后拱手道:“这里是李大人家吧?鄙人姓王,有大事要求见李大人……”

    ***

    李叔又来到书房,把外面的客人样貌说了一遍。

    竟然是个文人打扮的人,李阳东问道:“你说是姓王的?”

    李叔道:“是说姓王,一定要见大人,他说,是关于皇后的事。”

    皇后的事?

    皇后什么事?

    李阳东放在书本想了想,如果说是弹劾或者折子之类,他都不会见,但是是皇后。

    皇后是皇上自己选的啊,有什么问题吗?

    他起了兴趣,对李叔道:“把人请进来吧。”

    不多时,书房的门帘响了,李阳东等着呢,盯着那被搭起来的缝隙一看,顿时惊的闭不上嘴。

    “王公公。”

    神童才子身居次辅之位,还有什么人能让他惊讶到这种地步?

    因为来人正是王岳,那个中风半个身子都不能动的王岳。

    王岳一身老先生打扮,自己掀的帘子,行动自如,李阳东真是难以置信。

    王岳走到他面前拱拱手:“咱家给李大人行礼了。”

    李阳东反应过来,忙道:“公公您身体不好,快坐。”

    王岳哈哈一笑,也没解释,然后坐在李阳东对面,李阳东也跟着坐下去,但是他的目光还是很诧异,然后欲言又止的看着王岳。

    王岳笑道:“大人是惊讶咱家的病情吧?”

    确实,中风的人怎么突然好了。

    也惊讶他的到来,因为内侍和文臣不能私下里来往,他的家中也从来没来过内侍,尤其是司礼监的。

    李阳东问道:“所以您这是……”

    王岳道:“跟大人您,咱家就不说暗话了,咱家这病,没有那么严重。”

    看出来了,可是谎报病情,那是欺君之罪。

    李阳东道:“那您是为什么?您想告老还乡?”

    王岳叹息一声道:“咱家是心里藏不住话的人,经常得罪咱们万岁爷,万岁爷仁慈,饶了咱家好几次,但是咱家知道,那是看在先帝的面子上,面子这个东西,很快就会用光的,可咱家还管不住自己,思来想去,唯有如此,才能保住万岁爷的颜面,也保住咱家的颜面,不然一天一顿骂,咱家也有些吃不消了。”

    李阳东:“……”

    这个方法确实不错,不用得罪皇上就能回家养老,小皇帝心软,还能给一笔钱和赏个封号,深藏功域名吧。

    只是想不到刚正的王岳,也能做出欺君的行为。

    见李阳东神色怪异,王岳道:“大人,直爽,不代表就是傻瓜。”

    李阳东忙笑道:“是在下短浅了。”

    王岳摇头:“大人您的智慧,咱家可不敢小觑,咱家此次来,就是看重您高人一等的眼界和智慧,所以有些事想要跟您说一声。”

    于是他冒着可能被人告发欺君的危险,要说事。

    好像是关于皇后的事。

    当然,他绝对不会把王岳是健康人的事跟别人说的。

    李阳东诚然道:“承蒙您信赖,真的是跟皇后有关的?”

    王岳点头,道:“大人,如果咱家不说,您可能永远也想不到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也可能会错过很多东西。”

    说完将他递奏折,皇后是什么样的表现说了一遍,只说过程,没有下结论。

    后道:“之前咱家以为是个巧合,可是上两天听说马永成已经死了。”

    李阳东道:“是死了,但是这和娘娘又有什么关系?”

    王岳温和一笑,低声道:“大人,后宫的事你比如咱家知道的多,这个马永成,曾想给皇上床上塞女人,而其他七个人,都没干过这种蠢事。”

    所以只有马永成侵犯了皇后的利益,也只有他一个人死了。

    李阳东闻琴声知雅意的人,眼神立即一变。

    王岳点头道:“咱家要走了,这就是咱家来见大人的目的,或许……总之,虽不好下结论,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了。”

    这个皇后不简单。

    李阳东没等王岳说,已经认同的点头。

    王岳道:“咱家知道大人是真正智慧的人,内侍必然会有人得宠,不知道是国家的福气,还是国家的晦气,咱家已经不用再操心了,大人您委曲求全,可能就是为了看个结果,等个结果,那么咱家今天说的这些,希望对您有用。”

    为什么说他委曲求全?

    因为他才是真正不迷恋官位的,他家中有土地百晌,不缺钱花,何必被人戳脊梁骨说迷恋官位?还不是怕内侍一旦得势,又没人压制,所以不能放手吗?

    而这个看似大大咧咧的王岳竟然了解他,还给他送了这么重要的消息来。

    李阳东站起拉住王岳的手:“公公,大恩不言谢。”

    王岳摇头道:“大人,皇后是好是坏,咱们还无法下决断。”

    这么不简单的人,如果是坏的,那就太棘手了。

    李阳东道:“是好是坏,很快就会见分晓了。”

    王岳不解的看着李阳东。

    李阳东道:“因为有个叫王守仁的官员,刚上了折子,别人都弹劾赵瑾,他生猛,折子里字字血泪,骂的都是皇上,这是难得的直臣忠臣,还不仅如此,他在刑部牢狱呆过三年,看过很多不好的现象,然后都凭着自己的力量改变了,悲天悯人,又有实干精神,是个栋梁之才,可惜我不知道他竟然会这样冲动,折子直接就递到赵瑾那里去了,凶多吉少啊,如果皇后有心,倒是可以走走皇后的门路。”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生俯首拜阳明

    如果皇后帮忙,说明皇后就说好的,如果皇后不帮,那这样一个能干扰皇上行为的女人,不会比赵瑾等人省多少油,就是国家的不幸了。

    王岳相通之后问道:“就是那位状元郎王华的儿子,听说小时候傻里傻气格竹子的那个?”

    李阳东道:“就是他,不是傻里傻气,是非常人,怎能与众人同。”

    王岳点头:“是他啊,那确实可惜。”

    ****

    心学的拥趸,都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一生俯首拜阳明”。

    这是一个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说过的一句话。

    这句话赞美敬重的人,就是王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

    心学的完善者和发扬者。

    而他的门徒,可不止一个日本人,心学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大的,许多军事家政治家都是王守仁心学的门徒,其中包括曾国藩,孙中山,毛,蒋……

    太多了。

    为什么举例日本人的话,因此可以说明心学的影响不仅仅是对中国,包括整个亚洲文化,都有着深刻的,积极的意义。

    王守仁他是个伟人的人,是个圣人。

    能被称为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的人很多,但是能被称为圣人的,千古以来,也就那么几个。

    王守仁就算一个。

    要说王守仁的神圣和伟大,还得从心学说起,什么是心学?

    孔子之后,儒家分为六派,李斯代表的小康派,孟子代表的大同派,董仲舒代表的天人感应派,孟子荀子和告子代表的心性派,荀子代表的考证派,司马迁代表的记篡派。

    其中两派发扬光大,一个是天人感应派,在两汉时期威风八面,一个是心性派,在宋的时候发展为理学。

    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告子则说,人性可善可恶。

    理学家则说,孟子说得对,荀子说的也对,告子就是给我们提个醒,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心,“存天理去人欲”。

    心学,就是理学的分支,是和理学对立的学派。

    王安石在宋真宗的全力支持下进行变法,儒家的保守派群起而攻之,王安石将他们统统从中央驱赶到了洛阳,正是到了这里,以程颐为代表的洛阳知识分子没有政事困扰,专心致志的做思想,就兴起了理学。

    但是理学在这时候只是学术界的一种思想,知识分子之间找知己,交流用的,所以还没那么大的力量。

    到了本朝可就不得了了。

    理学有个大家,叫做朱熹,程颐的接班人,太祖很喜欢朱先生的姓氏,所以攀了亲戚,就把程朱理学作为科考必考题目,朱老师注解过的四书五经,就是科举考试的正确答案,任何思想,一旦成为官方考试必考思想,那影响的就不是几个人,是整个社会。

    而众所周知,存天理去人欲的理学思想是不科学,违背人性的。

    存天理去人欲最违背人性的地方有两个,性爱是可耻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告子曰:食色性也。到了理学这里,人性都变成可耻的了,那不违背人性吗?

    它引起的社会问题就更多了,首先就是重男轻女,这个重男轻女还不止是思想上,而是律法上。

    在唐及唐以前,女子从来都有完整的财产继承权,就是结婚后,一样可以继承娘家的财产,女子如果离婚回娘家,也有发言权,可以参与家中大事的决定权,不离婚,丈夫的财产可以完全继承。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继承权的女人,可以离婚,可以改嫁,可以自己经营农庄,可以从事商业活动,这些都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活动,人们才能富裕。

    领袖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谁说女子不如男?

    但是到了宋朝,继承权就只剩下了一半,就是出嫁的女子,不能再和家里的兄弟平分财产,丈夫的财产,也没有完全的继承权。

    到了本朝,在理学的影响下,女人已经变成了商品和生育工具,律法上已经规定女人没有财产继承权,只是男人的附庸。

    而男人就更可笑,在理学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思想影响下,他们要绝对的控制女人,给女人穿越来越重的衣服,还标榜这样的女人端庄,给女人裹越来越小的脚,这样女人就不会乱跑。

    他们以此为荣,然后女人为了生存讨好男人,也这样去要求自己——失节就自杀。

    ——寡妇必须守节。

    ——女人穿的漂亮就是骚货。

    ——处女决定女人一切。

    ——一定要禁欲才是好女人,那些好女人也以此为荣。

    那么社会变成了什么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