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不良帝后-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阳明因为有自己的学术,他能认清当地的土匪为何成匪,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平常武将唯有动用武力镇压。

    以前派过剿匪的人,兵撤了还会死灰复燃,所以武将不行。

    感觉皇上说的也是这个人呢?

    王琼心里琢磨着,小皇帝真是越来越厉害了,能想到用什么人,说明对匪患的状况了解,可小皇帝明明不学无术。

    王琼再一次刷新对小皇帝的认知,起了敬佩的心里。

    接下来他把王阳明的官职,在何地,履历都跟杨厚照说了一遍:“臣推荐的就是这样一个人。”

    杨厚照早就听李昭说过这个人,躺在床上一挥手:“就他吧。”

    王琼没想到来探病还能决绝一个自己一直犹豫的事情,毕竟当年王阳明骂过皇帝,怕皇上记仇不同意呢。

    再有的事就是十五宴请之后,藩王要返乡了,王琼不知道杨厚照病情如何,问有没有什么交代的。

    杨厚照咳嗽一声,道:“你问着了,朕给你介绍一个人,关于藩王的事,她有话要跟你说。”

    王琼听皇上语气郑重,还隔着屏风,心里咯噔一下,原来接下来才是重点。

    杨厚照要介绍的人就是李昭,李昭要拉王琼跟自己一派。

    李昭开始什么都没说,直接问道:“王大人可知,为何国库连年空虚?”

    轻轻柔柔但是不失威严的声音,让王大人神情更加紧张了,这个人是皇后。

    皇后干过哪些事迹他当时没入阁,没有真实感受,但是李阁老传给杨阁老一个小本子,上面记载的都是死去的人名,据说那些人都因为惹了皇后。

    王琼还是比较惜命的,想了想小心翼翼的回答:“因为多地常年拖欠赋税,收不上来,收上来的去掉一年开支,也没有剩余。”

    李昭又问道:“那为何收不上来呢?”

    王琼心想皇后难道是想责怪官吏能力不行?可是听闻皇后是大是大非分的很清楚的人,官吏收不上赋税,也是有苦难言。

    最后王琼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丰年好收,灾荒年代就不好收,酷吏容易收上来,手腕软的人就收不上来……”

    李昭接着他的话道:“还有官员分派,杨阁老的学生在当地方官,那么杨阁老的人去收税就能收上来,王阁老的人去,可能就收不上来。”

    这说的是贪墨和党争,难道皇后真的要问责,官员贪墨争端之事?

    这种事不好挑明啊,一旦挑明,伤亡一党,损失一片,王琼吓的跪下去:“请娘娘明示。”

    他也看出来了,皇上特意让他跟皇后说话,那是让皇后干政的,皇后的话,等同于皇上的话,不得不怕。

    李昭隔着屏风能看到那个谨慎的身影。

    她道:“王大人请起,其实本宫叫王大人来,是有求与王大人的。”

    果真不是皇上让他来探望的,是为了皇后叫他来,王琼心里更为忐忑了,皇后到底什么目的?

    下属最为惶恐的时候,就是不知道上级要干什么。

    李昭笑了笑道:“大人,真是有求于您呢,本宫觉得,您上述所言,除掉本宫的那一条,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老百姓手里没有钱,天下赋税皆出自于百姓之手,百姓没有钱,国库自然就没有钱,是不是?”

    王琼点头:“这是娘娘体恤百姓之说,不过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李昭要拉王琼跟自己一伙,就不能藏着掖着了,直接把她和杨厚照之前税改的事情提出来,然后结合现在的。

    “王大人,百姓手里没钱,富人却不纳税,百姓就像是韭菜,被富人一茬一茬的割,开始富人少,百姓多,割韭菜还能供应吃饱,现在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百姓要么卖身为奴,没有产业,要么供养天下,苦不堪言,您觉得这韭菜,还能割多久?赋税咱们朝廷还能收多少年?”

    王琼终于明白皇后什么意思了,又要有大行动。

    王琼问道:“娘娘是想从哪里入手?”

    李昭听他问的直接,知道这人聪明,一点就通,道:“十五之后,如果把藩王都留下如何?”

    王琼差点喊出来:“娘娘……”

    之后想了想道:“皇上,此事应该从长计议。”

    杨厚照道:“爱卿说与皇后听。”

    他伤着呢。

    王琼语重心长道:“娘娘,藩王姓的是不是国姓?”

    李昭点头:“是。”

    “那皇上姓什么?”

    “国姓。”

    王琼道:“所以本是同根生,微臣并不是说相煎残忍,而是担心二位的安危,藩王都是皇上的宗族,是太祖的传人,动了他们,皇上就再也没有亲人了。”

    所以这是十分危险的行为。

    杨厚照是大地主阶级推举的管理人,他们家的人都是地主,让他管理,是为了家族越来越好的。

    现在他却想把家里的地都拿出来分给别人,这如果不是皇帝,是一个家族,现在族人应该拿着棒子打死他了吧?

    所以危险,非常危险,他要触碰的是金字塔顶端的人的根本利益,先不说失败了怎么样,就算成功了,小皇帝还有更大的敌人,就是土地兼并的大氏族,这些人甚至比藩王还厉害,因为他们家中多出官员,可能就是朝廷掌权的张某某,李某某,小皇帝最终要对付的人是他们,现在却把自己家族都打没气了,以后就没人支持他了。

    所以王琼是持反对意见的,不管他处于哪个利益阶级,他现在只站在皇上的角度出发,这个行为,太过危险了。

    李昭一听王琼的那句皇上就没亲人了,就知道王琼已经彻底的懂了,彻底的明白她和杨厚照现在要做什么,将来要做什么。

    李昭道:“因为动的人越高级,触碰的利益越多,人越多,越危险,但是也正是因此,才能革弊除旧,才能万象更新。

    王大人,本宫和皇上什么都不怕的,我们也有我们的方法,现在邀请你来帮忙,你当是为了皇上也好,为了朝廷也好,为了国家,为了百姓都行,本宫现在只需要你让人上一个折子,上一个你理应上,谁人都看不出破绽的折子。”

 第二百七十六章 挑大夫

    冰雪消融,窗外虽然还是寒冬风景,但是感受风的方向,已经不一样了,天变暖了。

    太后近日都是闷闷不乐的,天天坐在窗边唉声叹气。

    老嬷嬷怕太后憋出病来,劝慰道:“娘娘,花园子里的白梅开了,可好看了,那些诰命夫人进宫来都要去走走,咱们也去看看吧,一年开一次,娘娘都没到场,那些花岂不是都觉得今年很无趣?”

    王太后叹口气,没心情,看花有什么用?也不结果。

    好看有什么用?也不能生孩子。

    没有小皇孙,也不让塞女人,皇儿不听话,儿媳不孝顺,当太后也没滋味,不开心。

    见太后不为所动,老嬷嬷只好退下去给太后找新鲜的玩意,在门口遇见了王云:“公公,您回来了?”

    王云只是敷衍的点点头,急匆匆走到太后身边:“娘娘,朝上出大事了,有御史给皇上上折子,让皇上以子嗣为重,国家为重,不可女色误国,让皇上纳妃呢。”

    王太后听的整个人都振奋起来,坐直了:“真有其事?哪个御史?传哀家的懿旨,让他妻子进宫,赏!”

    王云:“……”

    “娘娘。”王云道:“您听奴婢说完啊,那人让皇上给打了,皇上大发雷霆,虽然没有上朝,但是已经下了旨意给内阁,今后谁都不许提纳妃之事,皇后正在看大夫,即便皇后生不了,皇上也说了绝不纳妃,不要小皇子,也不纳妃。”

    王太后气的脸色发青,恨恨的看着王云;“皇上真的这么说?他内阁的意见都不听?”

    王太后郁闷的还有内阁的事,为什么皇上三年不孕,内阁还没带头给皇上上折子纳妃,是想皇帝绝后嘛?所以她这几天一直在让王云走动,没有女人愿意投靠他,那如果内阁出面,问题总不一样了吧。

    这刚接到好消息怎么就被压下去了。

    王太后气的站起来:“这个皇儿,真是要气死哀家啊,他一辈子不纳妃,真生不出来孩子难道抱养?”

    王云道;“不过皇后好像也着急了,去年皇上宣布皇上病了,不是召集了一些民间医生,奴婢去清宁宫那边打听,听闻皇后在找大夫看病。”

    “看病能看好?御医都说不出给所以然,民间医生能有什么用?”

    王云道:“娘娘,那咱们怎么办?皇上这样一闹,肯定要好一段时间都没人敢提纳妃的事,只能等皇后的肚子了?”

    王太后咬着牙,等皇后肚子,她都等了三年,有用吗?她可不想抱养宗室孩子,再好也不是亲生的啊。

    ****

    虎园的偏殿里,李昭正在和薛立斋挑选可靠的医生,他们在看档案。

    秦姑姑过来在李昭耳边道:“太后娘娘到了门口,不知道为什么又走了。”

    那定然是知道折子的事了。

    李昭让王琼找人上一封给杨厚照请求纳妃的折子,杨厚照把人打了,下了狠话,宁可不要孩子,也只要皇后一人,这样的结果有两种。

    第一就是朝堂上不干了,继续上折子,但是有王琼管制,应该不会走这个风,因为杨廷和也不愿意得罪皇上,没有内阁煽风点火,文官就起不来。

    另一种情况就是大家就放弃皇上,默认皇上生不了,找后路。

    找后路就像是立太子一样,肯定是在宗亲中选孩子抱养,有人会开始押宝,朝堂上谁是人谁是鬼很快就会有分晓,当然也会有聪明的做个纯臣,观望。

    李昭希望朝廷的风向是第二种,暂时看也确实是第二种。

    那么太后为什么来了又走呢?因为大臣们都选择了第二种,太后已经跟他们夫妻来来回回很多回合了,心里明白,不管怎么都劝不到杨厚照,来了也只能是宣泄情绪,还会被顶嘴,杨厚照正伤着,她还是心疼儿子了。

    李昭道:“让张公公放出消息去,说太后来闹过了。”

    太后闹过了,皇上还是不理,还是要跟皇后长厢厮守,那么皇上没有孩子的可能性就更大,很多人都在等这个消息呢。

    秦姑姑去了。

    李昭又回到本质工作,薛立斋那边按照李昭的要求,把合适的人都挑出来,然后把档案拿给李昭看:“娘娘,您不需要都见见?”

    一百多个人啊,都见了哪有那么多功夫。

    李昭道:“咱们看这些,就能看出医术来。”

    薛立斋一脸好奇,洗耳恭听。

    李昭拿着一个人的档案道:“您看,这个人是儒医,这个就是家传的,祖上是卖草药的,这两个一对比,您看不出问题吗?”

    所谓儒医,就是本来是读书人,考科举的,然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弃文从医了。

    薛立斋道:“儒医学问更高,所以医术更高?”

    薛立斋的推测是因为李昭让薛立斋挑的,就是儒医,这一百多个人中,只有七个是。

    李昭点头:“天下学问皆来自于易经,您应该听过一句话,叫做秀才学医,如笼中捉鸡,肩不能扛手不能担的书生,这次捉鸡就轻轻松松了,因为医学的起源作品,皇帝内经,伤寒论之类,祖传学医的这些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