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良帝后-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昭挣扎一下。
杨厚照道:“抱一下,给你一百两。”
李昭静静的趴在杨厚照的胸口,闻着那淡淡的龙涎香气温。
杨厚照:“……”
第九十三章 说婚事
杨厚照手隔着衣服抚着胖乎乎的家伙,渐渐的口干舌燥,就想得寸进尺,低头一看,李昭趴的老实,还给他讲读书的事呢。
不行,丫头还没有动情,会挨揍。
他附和着李昭。
“阿昭,你若真喜欢看书,朕在宫里给你盖个书塔,等你看懂那些弯弯绕,就讲给朕听,你帮着朕处理国事,朕就可以走到哪里都带着你。”
说完最后一句话他自己都愣了。
之后想了想,又点着头。
那突然变得肃然的模样十分凛然,大有毅然决之势。
“对,朕教你如何处理国事。”
李昭:“……”
她抬起眼睛看着杨厚照,反应好久,才明白这昏君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
皇帝让一个女人处理国事。
杨厚照这是突然放权给她啊。
李昭再次看向杨厚照的脸。
哪里都没变。
璀璨的眸子比方才鼓励让他说实话的时候还真诚。
果真是昏君啊。
难道杨厚照会不知道武则天怎么掌的权?
杨厚照自然也会明白太祖为什么要防着女人。
所以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他不遵守,还说要跟一个女人共同治理江山。
昏君,妥妥的昏君。
李昭抿着嘴一笑,眼睛弯成一个狡黠可爱的弧度,手勾住杨厚照的脖子。
不过这样的昏君她好喜欢,起码说明他心里真的把她当回事了。
李昭只把杨厚照的话当成是哄她开心的戏言,却不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杨厚照十分诚信的履行了他这个诺言。
而这个诺言,将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杨厚照见李昭笑的高兴,时机成熟,把李昭按在身下,眼睛看着她的胸:“想吃。”
李昭:“……”
之前还只是摸。
这样下去不行啊,荷尔蒙上来谁能控制得住,擦枪走火都是得寸进尺下发生的。
李昭拿开杨厚照的手:“不给。”
杨厚照不动,哀求道:“那舔一下也行啊。”
“不给。”
见李昭就要发怒了,杨厚照慢悠悠从怀里拿出一叠银票来抖了抖。
“都给你了,舔一下。”
李昭:“……”
又是一阵打闹,接下来屋子里有着短暂的静谧,岁月静好,让人想睡觉。
杨厚照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让李昭枕着他的胳膊,他另外空余的手摸着李昭的头发,看着床顶的帷幕道:“阿昭,朕来是要跟你说正事的,婚礼朕已经策划好了,就按照礼部的一个闲杂文书上的折子的方式办,过了今晚,朕就送你出宫,然后再过半个月,朕就风风光光把你接回来。”
他的声音轻而缓,慢慢的,满含深情的,但又不失霸道骄傲。
李昭已经答应了杨厚照要留在宫中陪他。
她也知道杨厚照这几天时时刻刻在想着大婚的事。
但是这么快做了决定,还是让人挺意外的。
毕竟太后和内阁大臣都不同意,所以迟迟不拿大婚的成亲方案出来。
听着杨厚照的话,李昭脑中又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东西闪过,但是没抓住。
最后蹙眉粗道:“是什么样的婚礼?您肯放我出宫了?”
李昭不知道,正是因为她的一个没抓住,错了个她提前认识一位历史名人的机会。
也错过了提前阻止小人得志的机会。
那个帮助杨厚照编写婚礼程序的人,就是李昭脑中一闪而过的想法,她本来想问,礼部那个人是谁?
第九十四章 大婚筹备(一)
提到出宫二字,李昭艳丽的眉眼不自觉就会变得柔和,有种期待的安静。
杨厚照看了不高兴,提着李昭的耳朵道:“难道你没听见吗?朕说过半个月就把你接回来,今后不许再提出宫,不然朕可真的要翻脸了。”
时时刻刻想着出宫的人,不就是想离开他吗?
李昭见杨厚照方才还温柔如水的表情,立即就罩上一层寒霜。
所谓伴君如伴虎啊,真是的。
尤其是杨厚照,喜怒虽形于色,但更不好捉摸。
她一手捂着耳朵一手去骚杨厚照的痒痒,算是一种妥协。
杨厚照又不怕痒,但是柔软的小手触摸他算是隐秘的部分的时候,那种感觉如被羽毛掠过,那里不痒,但是心痒难捱。
他呼吸变得急促,一把抓住李昭的手,哑着声音道:“你若是不老实,朕就把你吃干抹净了不吐骨头,到时候你可不要说朕说话不算话。”
可她们明明有约法三章。
算了。
这家伙已经色的出奇。
李昭放下手,再不敢有一点点不规矩的举动。
杨厚照仰头看着棚顶,经过几个呼吸,才让自己急躁的心归于平静。
之后他又把李昭抱起来,道:“朕决定了,半个月太慢了,就十天吧。”
李昭:“……”
她就那么一挠,就少在家里呆五天。
李昭用不解的语气道:“万岁爷,怎么个大婚法,十天就能成亲?”
杨厚照心想有钱能使鬼推磨,就花钱呗。
他把婚礼流程跟李昭说了一遍。
“其实大婚之事,早就有案例可遵循,朕的太太祖父就是继位之后成的亲,婚礼花费二十万两白银,娶的是礼部侍郎家的千金小姐。咱们大婚,就遵照太太祖父的婚礼办,流程,朕已经跟内阁商量过了,他们之前不是说不知道怎么操办嘛,这回没借口,还有什么好拖延的,他们拖延也不要紧,礼部和鸿胪寺的人难得碰见一次帝王大婚,都跃跃欲试呢。”
帝王登基后大婚的确实少见,所以可以参考的经验很少。
但是本朝在之前还真有一个。
就是杨厚照所说的他的太太祖父。
这位仁兄,李昭真是如雷贯耳。
他就是英宗。
就是那位被太监怂恿着去平乱鞑靼、但是被蒙古人活捉了的英宗。
多么的讽刺,身为皇帝,轻信人言,葬送了国家最精锐的部队,赔了那么多儿郎的性命,使国家蒙羞,最后的谥号是英宗。
英明神武啊?
李昭是极其不喜欢英宗的,还因为英宗杀死了她最敬佩的忠臣于谦。
听到杨厚照提起英宗,李昭几不可察的皱了皱眉头,她的婚礼,要跟那位英宗一样?
那才是真正的昏君吧。
………………
慈宁宫的寝殿。
帷幕重重,灯影稀疏,茉莉花的熏香在明黄色的帷帐中发出了丝丝缕缕的轻烟,四周的一切,都让人有昏昏欲睡之感。
王太后在这个时候坐起。
她眸子看向前方的虚空,眼皮微敛,耷拉的嘴角显示出,她极其不甘愿、不高兴的心理。
王云在外面值夜,听见动静走近床边。
“娘娘,您这是怎么了?”
王太后陡然间一撩帷帐,露出愤愤然失态的黑脸:“皇儿竟然要用英宗迎娶钱皇后的规模仪式来迎娶那个李昭,你说哀家能睡得着吗?”
第九十五章 大婚筹备(二)
钱皇后是本朝有名的贤后。
她曾谦逊谢绝封钱家为侯。
后蒙古瓦刺部首领也先率军犯明,英宗亲征被俘,钱皇后日夜号哭,睡梦中跌倒在地,以致股骨折断伤残。
将自己所有积蓄拿出去交给也先,企图赎回英宗,但是也先没有放人。
钱皇后日夜担心英宗,又哭瞎了一只眼睛。
第二年,英宗被释归,幽居在南宫,日子过得清苦,前皇后身为曾经的皇后,为人浆洗缝补,以贴补家用……
以上事件,随便拿出哪一件安在一个皇后身上,都已经是贤良淑德,为人称颂了。
而钱皇后做了所有。
钱皇后的贤惠还不光是后宫称颂。
因为钱皇后没有生育儿女。英宗长子是当时的周贵妃所生,也就是宪宗。
宪宗被立为皇太子后,周贵妃母凭子贵,傲慢无礼。
英宗担心将来太子即位后,不尊崇钱皇后地位,所以在临终前,遗命大学士李贤:“钱皇后千秋万岁后,应与朕同葬!”
事实证明,英宗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英宗死后,别说合葬,起先的封太后,宪宗都不想册封。
由于李贤、彭时力争,宪宗才同意钱皇后为慈懿皇太后,周贵妃为皇太后,两宫地位相等。
在为英宗营建裕陵时,李贤等大臣考虑到一帝二后的特殊情况,提议地宫建三个棺位却遭到宪宗的反对。
钱太后病逝后,周太后更是反对钱后与英宗合葬。
是百官跪在文华门外大哭,从巳时哭道申时,哭了四个时辰,百姓都以为是皇帝驾崩了,才使宪宗勉强同意。
同年九月,钱皇后葬裕陵,谥“孝庄皇后”。
但钱皇后虽葬裕陵,也并没有与英宗合葬在一处,而是同隧异室,葬在离英宗玄宫数丈远的左配殿中,并堵塞了两殿之间的市道。
周太后去世时,孝宗已经即位,他提出埋葬钱皇后不合礼制的事,欲打通耳道。
不过钦天监说:“通陵事,岁向不利”,所以最后也没能改变。
这个钱皇后,是无论后宫妃嫔,还是朝前大臣,甚至是后世皇帝,都深深敬重要为维护的贤后。
王太后自认为自己的声望都赶不上钱皇后。
而现在她的儿子要以英宗娶钱皇后的礼仪来迎娶一个商户女。
王云见王太后气的开始下床,在屋里不忿的走动。
他忙答道:“内阁已经张榜,眼下天下皆知,娘娘,您还是息怒吧。”
所以已经无力回天了吗?
王太后突然看向王云:“皇儿明日是不是要送她出宫?”
英宗成婚时,太后和内阁大臣商量,一改往常的选秀制度,选的礼部侍郎的女儿给英宗做皇后。
所以钱皇后是从宫外娶回来,以周礼和民间习俗相结合。
杨厚照娶李昭打算按照英宗成亲的流程,那么李昭就得先出宫回家去。
王云点头:“听闻明日便派人送李昭回去,圣上现在,还在选跟出宫的人选呢。”
都这么晚了儿子还在为那个狐媚子费心。
王太后目光一凝,有了主意,声音低低道:“告诉马永成,让他跟着李昭出宫。”
第九十六章 出宫前(一)
第二日一早,杨厚照跟李昭用完膳,他就带着李昭来到了清宁宫的大殿。
清宁宫大殿跟坤宁宫大殿格局和规模是一样大的。
百尺长宽的偌大殿堂,里面帷幕重重,如迷宫一样的设置着隔断和落地屏。
对着殿门口的正厅,一共有四层帷幕和对门,过了这些,能见到两根一人抱的黄金柱子,柱子之前是一个黄金宝座立在殿上。
宝座两边是副座。
副座之下的殿下都是大红的毯子铺就的地面,四周则是箱柜古董之类。
放眼望去,恢弘,大气,奢华,皆集中在与此。
李昭虽然在清宁宫住了几个晚上,但是还是第一次来这里。
杨厚照拉着她的手登上宝座前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