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良帝后-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还去什么了?
秦姑姑话里话外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两个人说太后家里秘闻的事,皇后已经买通了宫女,不让回慈宁宫禀告。
但是如果他们两个还不识相,人家就会去了。
如果让太后知道他们两个必死无疑,所以还跟皇后做什么对?
皇后如今有他们的把柄了。
二人一起摇头:“不去了。”
秦姑姑笑呵呵道:“那奴婢先走了。”
………………
杨厚照要去跟内阁说拨款修建书院的事。
李昭一个人没事,坐在外面看别人给小宝宝做衣服。
元宝在很远的地方玩耍,清风鲜花,日子再安静不过。
秦姑姑过来了之后李昭站起来,然后和请姑姑在花径中散步。
李昭问道:“都告诫好了?应该不会闹腾了。”
秦姑姑道:“看样子是不敢了,还是万岁爷厉害,知道蛇打七寸。”
王太后一直都是一个蛮横不讲理的人,当年对孝宗也是一样的,不过孝宗死了,她家里的那些事又太龌龊,她有点内疚也知道遮丑了,所以不让人说。
杨厚照昨天用计策,让着两个老太婆说出来了。
老太婆说了,这就是把柄,捏在手里,两个根本不敢兴风作浪。
李昭道:“那就好,用到快生的时候,不然给他们告状了,他们走了,太后又会送人来,这两个人在,反而能帮着咱们了。”
秦姑姑点头,不然怎么说皇上厉害,这个七寸,能打到皇后生产。
…………
半个月过去了。
这天两个老婆子刚离开慈宁宫,王云就带着一条内裤回来。
然后呈给太后:“娘娘,按照您的吩咐去看了,是皇上的。”
王太后看了内裤一眼,上面的东西……
她闭上眼深深的吐了一口气,可是再睁开眼,脸色还是黑的:“我就说这两个老虔婆报喜不报忧,怎么可能,哀家的儿子,哀家还不了解,一定会偷着来的。”
“看吧,还在跟皇后行房,却不告诉哀家知道,这俩个狗东西被策反了。”
王爷低下头:“娘娘息怒,既然过了这么久,皇后都没事……”
其实皇后和皇上一直都没闲着啊,现在发脾气,也已经晚了。
王太后想了想道:“不行,把那两个贱婢叫回来,哀家再派人过去,哀家就不信,看不住他们。”
………………
清宁宫又来新嬷嬷了。
这两个人都长着大长脸,不会笑,下人跟着亲近也从来不出声,真可谓冷面佛爷,肯定谁都请不走了。
不过这次也非常意外的,皇上并没有想办法赶走二人。
这日依然是清风白日,院子里飘着桂花的甜蜜香气。
帝后在后院的碎玉轩中吃甜瓜。
杨厚照看李昭肚子坐在那里都能挺出来,圆圆的像个小球,他忍不住走过去摸两把。
李昭以为他要不老实,嗔怪道:“可不行了,七个月之后就都不可以了,万岁爷不许动手动脚。”
怀胎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就不稳了,不能行房。
杨厚照道:“朕是摸咱们的孩子,又不是摸你,朕当然知道不可以,不然你以为那两个婆子还能在清宁宫呆久。”
那倒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容了,肯定就是有原因的。
李昭笑了笑,突然宝宝在踢人,李昭叫道:“万岁爷快来,他动了,你摸摸。”
杨厚照以前摸过胎动,第一次的时候激动的热泪盈眶。
这回手放上去,宝宝就安静的不动。
杨厚照道;“怎么父皇一来,你就这么乖了?”他把手拿走,李昭的肚皮就会鼓一下。
杨厚照再放上去,又安静了,拿走,再动。
如此以往,没有失利的。
杨厚照大笑:“知道跟朕好,以后肯定会听朕的话。”
李昭忍不住笑,知道爸爸才是老大,也知道该讨好谁,估计是怕杨厚照以后不养他们两个,肯定是个机灵鬼。
…………
相比帝后二人的欢喜,太后正在宫里算计的走动。
是两个婆子来回话了,帝后这回真的很老实,非常老实,不用管就老实了。
因为皇后怀孕已经到了七个月,帝后知道轻重,晚上已经不胡闹了。
本来王太后听到这个消息应该非常高兴才对,因为她最担心的就是大孙子。
但是总感觉不舒服,李昭是老实了,但是不是因为她的原因才老实。
也就是说,到底她这个做太后的,还是没有调教好皇后。
不开心!
六百八十六章 忆往昔
他问道:“大人反对,先说出你的理由来,至于什么民可以使由之不可以使知之这种话就别说了,朕不想听,朕觉得,朕的子民越聪明,国家才会越富强。”
“所以就应该多读书,男女都应该读书。”
李昭跟杨厚照研究了很多改革内容,但是一想到人口素质,就有种无力回天的感觉,大家都不识字,又被儒家思想影响上千年,你想干什么,都非常困难。
所以杨厚照打算在各地建书院,让适龄人口读书。
内阁的人当然非常反对。
尤其是杨廷和。
杨廷和突然跪下来,道;“皇上,并不是臣不体恤百姓,不知道读书的好处,实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如今大家都读不起书,能读得起书的人家,是要富裕的,所以就有许多百姓因为不能读书,所以从事其他行业。”
“但是一旦大家都读书,都来当官,都来科举,那地谁种,工匠谁当?读书人也没有干体力活的啊。”
杨厚照道:“就因为他们要变懒了,就不允许别人进步了?”
“而且这样充分说明,死读书会害死人,谁说朕让他们读书就是让他们做官了?”
“对了,朕跟你们说的,翰林院的人分配的考试项目,你们的出完题目了吗?如果他们不懂,今年六部一个人也不要。”
“往后科举考试就这么改,不然工部的人没有一个是会盖房子的,那朕要他们就是手叉腰去贪墨啊?”
翰林院没几年都要有人分配官职,往年就看翰林院的考核或者家庭背景。
今年多了一道门槛,像是工部,要出建筑题目,答不上工部不要。
刑部会有刑法条目和案例考试,考不过,刑部不要。
吏部考识人和贪墨。
兵部是最厉害的,要考兵法和忠君之道,过不了,就从军队由兵部自己提拔人才。
因为兵部制度已经改了,大有文官不学习,就要被抛弃的架势。
当然,这些都是皇上的旨意。
杨廷和为难的看着皇上;“学子们寒窗苦读,等的就是这一朝,早也没让他们学,现在学,也来不及啊。”
杨厚照摇头道:“来得及,只要有心的,都来得及。”
“也让那些想当官想发财的人知道,朕的大臣们,不是光会背书就行的,不然培养出来的都是一群贪官污吏,除了孔孟之道什么都不懂。”
“哦,他们也不懂孟子,说懂孟子都是抬举他们了。”
杨廷和喊道:“皇上……”
杨厚照不耐烦道:“你不让朕建学校,考核的事必须给朕做出来。”
“人人都说你有政治手腕,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难道这么一点小事都干不好,去。”
杨廷和扣下头。
因为内阁的都在,杨厚照看着王琼挥手:“都去帮杨大人忙去,去,下去吧。”
内阁的人刚走,小内侍就走进来;“万岁爷,太后娘娘说身体不舒服,请您过去一趟。”
杨厚照站起来:“母后不舒服?”
这个问题没人能回答他。
杨厚照叹口气,虽然跟母后生气,但是老人家如果身体不舒服,他是必须要去的。
………………
慈宁宫稍间有个罗汉榻,杨厚照进来的时候,王太后就躺在上面。
杨厚照忙撩着袍子走过去:“母后,您哪里不舒服?叫太医了吗?”
王太后溜圆的眼睛一动。
然后伸出胳膊,王云立即将太后扶着坐起,杨厚照也来搭把手。
等王太后坐下了,看着杨厚照道:“哀家没什么,就是受了点风,头有些凉,皇儿不用担心。”
这王太后因为长得白净,而且总是拉长个脸,平常人也看不出来她气色到底好不好。
反正杨厚照是看不出来。
所以听她这么说,还是挺担心的:“那发不发热?有没有染风寒,如果发热了,就不好了。”
毕竟年岁大了。
王太后道:“没有,没发热,还是皇儿孝敬哀家,别人是不行的。”
“儿啊,这世上,现在就咱们两个最亲了。”
杨厚照想了想道:“母后,朕还有皇后,等皇后生了孩子,朕就还有孩子,朕的亲人比你多。”
王太后:“……”
不能就这么输了,王太后告诉自己。
李昭现在正是孕期的关键时刻,不能侍寝,王太后琢磨着,自己的儿子,怎么也挺不住三个月吧。
这个时候是正好纳妃的时候。
王太后尴尬过后拉着杨厚照的手,微微一笑道:“一晃的功夫,皇儿就长这么大了,母后到现在还记得,皇儿小时候的淘气样子,在清宁宫里到处捉迷藏,非让宫女太监找,给宫里翻了个底朝上,最后皇儿自己去乾清宫陪你父皇吃饭去了,也没跟人说,宫女太监找了一晚上没敢回来,都以为皇儿丢了。”
杨厚照道:“可不是,因为弄乱了母后的宫殿,母后不让儿臣玩。”
“还把儿臣的虎头鞋小老虎给撕掉了。”
王太后:“……”
“皇儿,咱们再说点别的,你去西北的时候,母后吃不好睡不着,就是担心你,你就是母后的命根子。”
杨厚照笑道:“这个儿子相信,母后心里确实是担心朕的。”
“行动上也关心你啊。”
王太后来了精神,道:“皇后,皇后现在不能侍寝了,母后就担心你没人伺候,不然母后帮你挑几个好生养的年轻女孩子吧,这男人怎么能空那么久呢,皇后再做月子,那不是三四个月就能好的事。”
杨厚照就知道他母后三句话不离老本行。
所以他才不跟着往上提。
但是太后到底说出来了。
杨厚照想发脾气,想了想,算了,说不通。
他道:“母后,这话您跟朕说了就说了,不要去跟皇后说,皇后要生了,不要刺激她,不然生了小皇子不让他叫你奶奶。”
王太后瞪大了眼睛。
杨厚照得意一笑:“朕可是要当爹的人了,母后,朕可没吓唬您哦,如果是皇子,您总干涉不到吧,到时候朕说到做到。”
皇子的教养,都是男人来。
如果是公主,王太后也不稀罕。
所以这一招真是抓住软肋了。
王太后眯起了眼睛:“白亿往昔了,一点情分都不顾。”
第六百八十七章 快要生了
秋在五行中属金,金就事要降。
在中医上,秋天对应的是肺,肺气也是要降的。
所以秋天到了,万物归于大地,都要慢慢的往下沉。
这时候肺气如果降不下来,就会引发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