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元史-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县。二十六年,降为县,并二县为乡,隶临安路。今割隶宁州。)
广西路,(下。)东爨乌蛮弥鹿等部所居。唐为羁縻州,隶黔州都督府。后
师宗、弥勒二部浸盛,蒙氏、段氏莫能制。元宪宗七年,二部内附,隶落蒙万户。
至元十二年,籍二部为军,立广西路。十八年,复为民。领州二。
师宗州,(下。)在路之东南。昔爨蛮逐獠、僰等居之,其后师宗据匿弄甸,
故名师宗部。至元十二年,立为千户。十八年,复为民。二十七年,改为州。
弥勒州,(下。)在路南。昔些莫徒蛮之裔弥勒得郭甸、巴甸、部笼而居之,
故名其部曰弥勒。至元十二年,为千户。十八年,复为民。二十七年,改为州。
元江路,(下。)古西南夷地。今元江在梁州之西南,又当在黑水之西南也。
阿僰诸部蛮自昔据之。宪宗四年内附,七年复叛,率诸部筑城以拒命。至元十三
年,遥立元江府以羁縻之。二十五年,命云南王讨平之,割罗盘、马笼、步日、
思麽、罗丑、罗陀、步腾、步竭、台威、台阳、设栖、你陀十二部于威远,立元
江路。
步日部。(在本路之西。蒙氏立此甸,徙白蛮镇之,名步日睑。)
马笼部。(因马笼山立寨,在本路之北,所居蛮阿僰。元初立为千户,属宁
州万户。至元十三年,改隶元江万户。二十五年,属元江路。)
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大理路军民总管府,(上。)本汉楪榆县地。唐于昆明之梇栋川置姚州
都督府,治楪榆洱河蛮。后蒙舍诏皮罗阁逐河蛮取太和城,至阁罗凤号大蒙国。
云南先有六诏,至是请于朝,求合为一,从之。蒙舍在其南,故称南诏。徙治太
和城。至异牟寻又迁于喜郡史城,又徙居羊苴乖城,即今府治。改号大礼国。其
后郑、赵、杨三氏互相篡夺,至石晋时,段思平更号大理国。元宪宗三年收附。
六年,立上下二万户。至元七年,并二万户为大理路。(有点苍山在大理城西,
周广四百里,为云南形胜要害之地。城中有五花楼,唐大中十年,南诏王券丰佑
所建。楼方五里,高百尺,上可容万人。世祖征大理时,驻兵楼前。至元三年,
尝赐金重修焉。)领司一、县一、府二、州五。府领一县,州领二县。
录事司。(宪宗七年,立中千户,属大理万户。至元十一年,罢千户,立录
事司。十二年,升理州。二十一年,州罢,复立录事司。)
县一
太和。(倚郭。宪宗七年,于城内外立上中下三千户。至元二十六年,即中
千户立录事司,上下二千户立县。)
府二
永昌府,唐时蒙氏据其地,历段氏、高氏皆为永昌府。元宪宗七年,分永昌
之永平立千户。至元十一年,立永昌州。十五年升为府,隶大理路。领一县:
永平。(下。县在府东,鹿沧江之东,即汉博平县。唐蒙氏改胜乡郡,属永
昌。至元十一年,改永平县,隶永昌府。)
腾冲府,在永昌之西,即越睒地。唐置羁縻郡。蒙氏九世孙异牟寻取越
睒,逐诸蛮有其地,为软化府。其后白蛮徙居之,改腾冲府。元宪宗三年,府
酋高救内附。至元十一年,改藤越州,又立藤越县。十四年,改腾冲府。二十五
年,罢州县,府如故。(永昌、腾冲二府军民屯田共二万二千一百五双。)
州五
邓川州,(下。)在本路北。夷有六诏,矰睒其一也。唐置矰川州,治大
厘。蒙氏袭而夺之,后改德原城,隶大理。段氏因之。元宪宗三年内附。七年,
立德原千户,隶大理上万户。至元十一年,改德原城为邓川州。领一县:
浪穹。(下。本名弥茨,乃浪穹诏所居之地。唐初,其王铎罗望与南诏战,
不胜,保剑川,更称剑浪。贞元中,南诏破之,以浪穹、施浪、邓睒总三浪为浪
穹州。元宪宗七年内附,立浪穹千户,隶大理上万户。至元十一年降为县,隶邓
川州。)
蒙化州,(下。)本蒙舍城。唐置阳瓜州。天宝间,凤伽异为州刺史。段氏
为开南县。元宪宗七年,以蒙舍立千户,属大理上万户。至元十一年,立蒙化府。
十四年,升为路。二十年,降为州,复隶大理路。
赵州,(下。)昔为罗落蛮所居地。蒙氏立国,有十睑,赵川睑其一也。夷
语睑若州。皮罗阁置赵郡,阁罗凤改为州,段氏改天水郡。宪宗七年立赵睑千户,
隶大理下万户。至元十一年改为州,又于白崖睑立建宁县,隶本州,即古勃弄地。
二十五年县革入州,隶大理路。
姚州,(下。)唐于梇栋川置姚州都督府。天宝间,阁罗凤叛,取姚州,
附吐蕃。终段氏为姚州。元宪宗三年内附。七年,立统矢千户、大姚堡千户。至
元十二年,罢统矢,立姚州,隶大理路。领一县:
大姚,(下。唐置西濮州,后更名髳州,南接姚州,统县四,一曰青蛉,
即此地。夷名大姚堡,与梇栋川相接。元宪宗七年,立千户,隶大理下万户。
至元十一年,罢千户立大姚县,隶姚州。)
云南州,(下。)唐以汉云南县置郡。蒙氏至段氏并为云南州。元宪宗七年
立千户,隶大理下万户。至元十一年,立云南州。
蒙怜路军民府。(至元二十七年,从云南行省请,以蒙怜甸为蒙怜路军民总
管府,蒙莱甸为蒙莱路军民总管府。其余阙。)
蒙莱路军民府。(阙。)
金齿等处宣抚司。其地在大理西南,兰沧江界其东,与缅地接其西。土蛮凡
八种:曰金齿,曰白夷,曰僰,曰峨昌,曰骠,曰繲,曰渠罗,曰比苏。按
《唐史》,茫施蛮本关南种,在永昌之南,楼居,无城郭。或漆齿,或金齿,故
俗呼金齿蛮。自汉开西南夷后,未尝与中国通。唐南诏蒙氏兴,异牟寻破群蛮,
尽虏其人以实其南东北,取其地,南至青石山缅界,悉属大理。及段氏时,白夷
诸蛮渐复故地,是后金齿诸蛮浸盛。元宪宗四年,平定大理,继征白夷等蛮。中
统初,金齿、白夷诸酋各遣子弟朝贡。二年,立安抚司以统之。至元八年,分金
齿、白夷为东西两路安抚使。十二年,改西路为建宁路,东路为镇康路。十五年,
改安抚为宣抚,立六路总管府。二十三年,罢两路宣抚司,并入大理金齿等处宣
抚司。
柔远路,在大理之西,永昌之南。其地曰潞江,曰普坪睑,曰申睑僰寨,曰
乌摩坪。僰蛮即《通典》所谓黑爨也。中统初,僰酋阿八思入朝。至元十三年,
与茫施、镇康、镇西、平缅、麓川俱立为路,隶宣抚司。
茫施路,在柔远路之南,泸江之西。其地曰怒谋,曰大枯睒,曰小枯睒。
即《唐史》所谓茫施蛮也。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为路,隶宣抚司。
镇康路,在柔远路之南,兰江之西。其地曰石睒,亦黑僰所居。中统初内
附。至元十三年,立为路,隶宣抚司。
镇西路,在柔远路正西,东隔麓川。其地曰于赖睒,曰渠澜睒,白夷蛮居
之。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为路,隶宣抚司。
平缅路,北近柔远路。其地曰骠睒,曰罗必四庄,曰小沙摩弄,曰骠睒
头,白夷居之。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为路,隶宣抚司。
麓川路,在茫施路东。其地曰大布茫。曰睒头附赛,曰睒中弹吉,曰睒
尾福禄培,皆白夷所居。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为路,隶宣抚司。
南睒,在镇西路西北。其地有阿赛睒、午真睒,白夷峨昌所居。元初内附,
至元十五年隶宣抚司。(金齿六路一睒,岁赋金银各有差。)
乌撒乌蒙宣慰司,在本部巴的甸。乌撒者蛮名也。其部在中庆东北七百五十
里,旧名巴凡兀姑,今曰巴的甸,自昔乌杂蛮居之。今所辖部六,曰乌撒部、阿
头部、易溪部、易娘部、乌蒙部、閟畔部。其东西又有芒布、阿晟二部。后乌蛮
之裔折怒始强大,尽得其地,因取远祖乌撒为部名。宪宗征大理,累招不降。至
元十年始附。十三年,立乌撒路。十五年,为军民总管府。二十一年,改军民宣
抚司。二十四年,升乌撒乌蒙宣慰司。
木连路军民府。(以下阙。)
蒙光路军民府。
木邦路军民府。
孟定路军民府。
谋粘路军民府。
南甸军民府。
六难路甸军民府。
陋麻和管民官。
云龙甸军民府。
缥甸军民府。
二十四寨达鲁花赤。
孟隆路军民府。
木朵路军民总管府。(至元三十年,以金齿木朵甸户口增殖,立下路总管府,
其为长者给两珠虎符。)
金齿孟定各甸军民官。
孟爱等甸军民府。(至元二十一年,金齿新附孟爱甸酋长遣其子来朝,即其
地立军民总管府。)
蒙兀路。
通西军民总管府。(大德元年,蒙阳甸酋领缅吉纳款,遣其弟阿不剌等赴阙
进方物,且请岁贡银千两及置郡县驿传,遂立通西军民府。)
木来军民府。(至元二十九年,云南省言:“新附金齿适当忙兀秃儿迷失出
征军马之冲,资其刍粮,拟立为木来路。”中书省奏置散府,以布伯为达鲁花赤,
用其土人马列知府事。)
卷六十二 志第十四
◎地理五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三十、府一、州二,属州二十六,属县一百四十三。
(本省陆站一百八十处,水站八十二处。)
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
杭州路,(上。)唐初为杭州,后改余杭郡,又仍为杭州。五代钱镠据两浙,
号吴越国。宋高宗南渡,都之,为临安府。元至元十三年,平江南,立两浙都督
府,又改为安抚司。十五年,改为杭州路总管府。二十一年,自扬州迁江淮行省
来治于杭,改曰江浙行省。本路户三十六万八百五十,口一百八十三万四千七百
一十。(至元二十七年抄籍数。)领司二、县八、州一。
左、右录事司。(宋高宗建炎三年,迁都杭州,设九厢。元至元十四年,分
为四隅录事司。泰定二年,并为左右二录事司。)
县八
钱塘,(上。)仁和,(上。与钱塘分治城下。)余杭,(中。)临安,(
中。)新城,(中。)富阳,(中。)于潜,(中。)昌化。(中。)
州一
海宁州,(中。)唐以来为盐官县。元元贞元年,以户口繁多,升为盐官州。
(是年,升江南平阳等县为州,以户为差,户至四万五万者为下州,五万至十万
者为中州。凡为中州者二十八,下州者十五。)泰定四年,海圮盐官。天历二年,
改海宁州。海宁东南皆滨巨海,自唐、宋常有水患,大德、延祐间亦尝被其害。
泰定四年春,其害尤甚,命都水少监张仲仁往治之,沿海三十余里下石囤四十四
万三千三百有奇,木柜四百七十余,工役万人。文宗即位,水势始平,乃罢役,
故改曰海宁云。
湖州路,(上。)唐改吴兴郡,又改湖州。宋改安吉州。至元十三年,升湖
州路。户二十五万四千三百四十五。(抄籍户口数阙,用至顺钱粮数。)领司一、
县五、州一。
录事司。(旧设东西南北四厢。至元十三年,立总督四厢。十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