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暴君吕布-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甘宁还剩下两万左右的兵力,星夜兼程,奔赴北海助战。

    只是。。。

    他紧赶慢赶,还是没有赶上攻打鞠义。

    因为白起回援了!

    白起人虽小,心眼子却不少。他知道袁绍不会驰援北海,再等下去也无用。故而留下一支疑兵,在琳琅郡布阵。亲率三万主力,回援北海。

    樊梨花兵力大增,仅仅用了一日,便攻克了敌寨。

    鞠义被魏延斩杀!

    两万多袁军将士,沦为俘虏。

    甘宁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心里有些不满。但又不敢明说。当樊梨花问起青州的战事时。甘宁回道:“袁谭的五万军,已经被末将消灭。东平陵也即将被我攻克。我八万交州军,远涉数千里。总算不负主公重托,只是可惜,眼看就要建功,却。。。。”

    后面的话他没有再说了。

    樊梨花是聪明人,一听便知甘宁是何意。

    樊梨花抱拳道:“甘将军莫怪。此事是我考虑不周,没有想到你那里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要好。早知如此,我又何必招你前来?我在这里。。。向你赔罪。”

    “末将岂敢。”

    甘宁谨守臣子的本份,哪敢受樊梨花的礼。

    他伸手去扶樊梨花,伸到一半又缩了回去:“主母快请起。我只是不甘心,错过了剿灭袁谭最好的机会。不过他也逃不了。等我回去之后,便能攻克东平陵。袁绍的青州七郡,早晚是主公的。”

 第434章 扬州军发财了

    (全本小说网,HTTPS://。)

    “嗯。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樊梨花对甘宁的印象还不错,微笑道:“将军请坐。”

    “主母请。”

    两人闲谈了几句。

    穆桂英、白起、张辽等,陆续回到大营。

    魏延大大咧咧的坐下,哈哈笑道:“袁绍的崇山大营,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足足六十万石粮食,可装备二十万军的铠甲和武器。这都快赶上我们寿春的库房了。”

    “哈哈哈。。。现在全是我们的了。”

    张辽也狂笑起来。

    比起击溃袁绍的四十万大军,似乎夺取六十万石粮食,更让人兴奋。

    樊梨花道:“我们徐州每年,也有几十万石粮食。不过要用钱向百姓收购,价格也要略高于其他诸侯地盘上的市场价。”

    “所以才值得高兴啊。”穆桂英道:“咱们这一仗。。。虽然伤亡了一万多人,但是堵住了袁绍的粮道,令他的四十万大军陷入绝境。我们也获得了六十万石粮食和足够装备二十万大军的铠甲和武器。我觉得樊妹妹的袭粮之计,非常好,我非常赞同。”

    “呵呵。。。。”

    白起怪笑了一声。

    也不知道在笑什么。

    樊梨花打趣道:“姐姐可还记得,当初你说什么来着?”

    “说什么?”

    穆桂英装着糊涂。

    “你说两地相隔甚远,运送火炮不易,是瞒不过袁绍的。如果我当初听了你的,哪有现在的大胜?那六十万石粮食,不就助贼了吗?”

    穆桂英道:“我没有说错啊。袁绍确实没有来援,你的诱敌之计失败。”

    “主母。。。。”

    白起提醒道:“我在竹山斩杀了两万多袁军,可不要少记了功劳。”

    “我知道。”

    穆桂英给他使眼色。

    白起却是把头转到一边。

    “哈哈哈。。。。”张辽、魏延大笑:“小白起,你就不要火上浇油了。”

    “其实姐姐说的没错,袁绍确实没有来援。白起斩杀的两万多敌军,不过是一路偏军,与我当初的谋划,相差甚远。所以。。。算是姐姐赢了吧,我甘拜下风。”

    “你要这样说,我更没脸了。”

    穆桂英可不是一个是非不分的人。此行打下袁绍的粮草大营,缴获了六十万石粮食及足够装备二十万大军的铠甲和武器,已经是天大的功劳。

    即使没有引来袁绍的大军,也证明了樊梨花的决策是正确的。

    作为与樊梨花同等身份的领军人物,穆桂英又岂会小气?

    甘宁坐在一旁,听完众人的谈话,已知晓事情的整个过程。对樊梨花招他来北海的事,多了一丝理解。因为樊梨花的袭粮之计,不被众人看重,自是急于证明自己。

    何况来北海,也不是全无收获。

    他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对吕布的忠诚。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是上头的命令,他都义无反顾的执行。哪怕有不得已的苦衷,也不打半点折扣。

    “这是。。。甘宁将军吧?”

    穆桂英不经意的发现帐内多了个人。

    所有人看去。。。

    甘宁放下茶樽,站起身抱拳道:“末将拜见主母。”

    “将军不要多礼。”

    穆桂英点头示意。

    说来也奇怪。甘宁就坐在众人面前,竟是没有一个人发现。许是都被崇山大营的粮食和辎重闪瞎了眼,无暇顾及其他了。

    魏延哈哈笑道:“甘将军别来无恙啊?咱们上一次见面,还是在荆州。没想到事隔数年,你已经是位高权重的大都督了。”

    “魏将军深通兵法,武艺超群,他日的成就定不在甘宁之下。”

    “借你吉言。”

    张辽和梁红玉也上前打招呼。

    樊梨花压了压手,道:“大家都认识,就不要多礼了。请坐吧。”

    “诺。。。。”

    众人分席入座。

    樊梨花道:“经此一战,我们取得了两个战果。一是崇山大营的粮草和辎重,足够让徐州百姓食用两年有余。我们的徐州军和扬州军,也不需要寿春的补给,便能和袁绍进行长时间的作战。这也省去了许多运输的麻烦。二是截断了袁绍的粮道,令他的四十万大军,陷入绝境。如果他不能在一个月之内,攻克下邳,他必定断粮。届时。。。我们不费一兵一卒,也能取胜。”

    “嗯。”

    想到眼下大好的局势,众人都忍不住狂喜。

    就像下棋一样,急于攻者,得子而不得势,终难逃一败。不善攻者,也难以取胜。唯有得子又得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现在的扬州军(徐州军),便是从各个方面,压制了袁绍。待到时机成熟,纵然没有那五万颗火炮,也能取胜。

    “甘将军。”

    “在。”

    樊梨花道:“我思来想去,决定青州不能再给袁绍了,我们要彻底断了他的退路。我助你三万兵马,你能否攻克青州?”

    甘宁抱拳道:“主母放心。十五日内,末将定克青州。”

    “好。”

    经过东莱、乐安、齐国之战,樊梨花已经看出了甘宁的才能。派甘宁攻打青州,她非常的放心。再说青州已经被甘宁攻下一半了,也不好再换将。

    “张将军、魏将军,你们随甘宁一起前往,一切。。。商量着来。”樊梨花本想说一切听甘宁的。但是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

    魏延倒是没什么,反正资历与甘宁相等。

    张辽可是跟随吕布十几年的上将,岂能屈尊听从甘宁?

    “诺。”

    即使是这样,张辽和魏延都有些不喜。

    在他们眼中,甘宁水战尚可,陆战缺少经验。麾下的兵将也不适合攻城拔寨。不过想想甘宁已经攻克了大半个青州,樊梨花也不可能撤换掉甘宁。

    樊梨花没有在意,继续说道:“咱们在崇山歇息两日。两日之后,返回下邳。。。。”

    “樊妹妹,不用这么着急吧?各部将士连续攻寨,已是疲惫不堪。我麾下的丹阳兵,也多数带伤。让他们多歇息几日,又能如何呢?”

    “我怕岳飞他们顶不住。”

    樊梨花解释道:“袁绍丢了崇山大营,势必疯狂的进攻下邳城。他麾下的士兵们,也会拼死相战。人一但不要命,战斗力会倍增。岳飞虽有八万重兵。。。但别忘了,袁绍有四十万啊。一般的攻城战,只要是三倍于敌,便能克城。岳飞他们已经坚守一个多月了,还能坚守多久,谁也不知道。我们不能冒这个险。”

 第435章 将计就计,引诱诸葛亮

    (全本小说网,HTTPS://。)

    “哦。。。。全本小说网https://。”

    穆桂英点了点头。

    她不得不承认,樊梨花考虑事情比她周全多了。

    虽然她也号称是身经百战的上将,但仅仅是战前御敌,冲锋陷阵而已。而樊梨花却是决胜千里的帅才。往往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情。

    穆桂英心里想着:“或许是樊梨花久治徐州的缘故吧。等夫君回到寿春,我也要当个大都督。”

    甘宁领命之后,与张辽、魏延返回齐国。

    准备集结重兵,攻克东平陵。

    穆桂英留守崇山大营。

    樊梨花的徐州军和白起、梁红玉的扬州军,在休息了两日之后,折返徐州的下邳城。路径琳琅竹山时,带走了白起留在那里的一万精锐和所有的火炮。

    冬月初旬。

    益州之战,翻开了新的篇章。

    吕布的新军抵达葭萌关,与诸葛亮对阵。

    诸葛亮从cheng都调来了重兵,约三十余万。在葭萌关前的两条官道上,修建了营寨。企图阻挡吕布进军的步伐。

    吕布到了葭萌关后,也驻寨坚守,观察局势。

    对于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吕布又敬又畏。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中了诸葛亮的奸计。而事实上一路走来,似乎并没有遇到什么离奇的事。

    更没有遭受伏击。

    夜里。

    徐庶前来吕布的营帐,拱手道:“主公,臣有一计,可削弱葭萌关的军力。”

    “何计啊?”

    吕布从卧榻上坐了起来,披上厚厚的棉衣。

    士兵搬来火炉。

    吕布示意道:“你也过来坐吧,天太冷了。”

    “谢主公。”

    徐庶坐下道:“臣观察过诸葛亮的布阵。我起初疑惑,他为何要将大营修筑在官道口,而不是在官道侧面的斜山上。需知斜山有险,连绵百里,进可攻,退可守。诸葛亮惯于用兵,为何会放弃这大好的地利呢?”

    “嗯,这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你且说说,他为何要在官道口宿营?”

    徐庶轻笑道:“禀主公,其实道理很简单。。。。”

    士兵取来地图。

    徐庶指着地图,道:“主公请看,西面这条官道,是通往葭萌关的。诸葛亮在这里扎营,是想与葭萌关形成犄角,相互驰援。这也是诸葛亮惯用的手法,倒不足为奇。”

    “而南面这条官道。他通往蜀中大郡犍为。地势较为平坦,有利于我骑兵前往掠夺。诸葛亮一直认为,我们军中的粮食不多,无法支撑长时间作战。他在这里宿营,是想阻挡我军掠夺犍为郡。如果能坚守一个月,我们的后续粮草跟不上,就得撤军了。”

    吕布接过地图,看了看后,道:“这么浅显的道理,我竟苦思多日,没有觉出来,真是蠢到家了。”

    “主公心里装着大事,哪能事事都想到。”

    “好在有你啊。”

    吕布把地图还给徐庶,问:“你刚才说,有办法削弱葭萌关的军力?是何计策啊?”

    徐庶道:“禀主公,臣的计策就是。。。将计就计。诸葛亮不是怕我们去犍为郡吗,我们就调集重兵,猛攻南面的营寨。我们打的越猛,他越是觉得我军快断粮了。如此一来,诸葛亮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