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皇戚-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并不是说土夯城墙都是花架子,古代建城多是夯土而建,而且城池很少有后世的豆腐渣工程。许多城池抛却自认因素,历经朝代变换,杀戮不断,血雨腥风,依旧鼎力辱斯,自然有它坚固的道理。

    夯土建墙在这时候是很有讲究的,孟子有言“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这其中,所谓版,却是指木板,古人建造把一块块准备好的厚木板拼接起来,每两块木板外面插一根名为“桢”的立柱,而这些立柱之间,也系着绳索。那样子类似于后世建造高楼大厦所使用的的脚手架,就像夹棍一样把那些木板固定住,使它们不至倒塌,从而竖成四面木墙,组成一个狭长的方框。

    至于“筑”,却是指用夯杵敲击泥土,因为随着类似于“版”的脚手架建好,支持建造城墙的人就要将泥土放在竹筐里,让人沿着那些“脚手架”提到木墙上,往木墙里面不停填土,而等到里面盛满土后,就派人三人或四人一组,抡起沉重的夯杵,照着松散的土堆,用尽吃奶的力气一顿猛砸,而孟子的那句“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意思,就是指商武丁那位大臣傅说,一开始也是干的是抡大杵,砸夯土的苦活。

    不过,苦活归苦活,但是砸夯土在古代建城过程中,却是十分重要。因为这不是简简单单的将泥土砸实了而已,而是要将泥土之中砸的要一点缝隙都没有,那些疏松的干土便被慢慢夯实,越来越板,越来越硬,直到铁锸使劲一铲都无法撬动,之后洒上水,涂上一层泥,这才算建造完成。

    而建造完成的城墙,如果你要怀疑这城墙的质量的话,完全不用担心。因为随着建城墙的泥土被夯得坚硬如石,墙垣上的水渍被彻底风干,抛却自认因素,只有遇到无法计量的攻击才会崩塌外,不然外敌很难攻克。

    当然,如果计算自然因素的话,像这类夯土城墙,它们的寿命肯定不如石墙。少则数十上百年,多则上千年,这类夯土而成的城墙,必定会经过风吹雨淋变矮,甚至直接消失,但是他们的防御力却是不错,经受得住石块连番轰砸。

    所以,想要攻克这类城墙,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投石器之类的远程武器,而是掘地道突袭城中或者直接挖断城池地基,甚至可以发水来慢慢浸泡城池地基,彻底用消磨时间的方法来攻破这类坚城。

    前汉之所以在这塞外大漠筑城,除了这城池是接受匈奴贵族部民投降,拥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以外,更重要的就是这座坚城如果有充足的士兵和后勤,完全就是汉军出塞进攻的桥头堡。

    任凭草原民族有多少人,在这塞外大漠,数百上千里没有充足水源的地方,面对兵力充沛、粮草充足、军械繁多的汉军,只能望尘莫及。发水几乎没可能,至于挖地道,也是妄想了,周围一片松软沙漠的地带,你挖个地道,虽然可以用木板加固地道,但是却不会真的保险,说不得还没挖多长,自己就得先赔上不少兵卒,埋进沙子里送死。

    因此,这受降城当时在胡人眼里说是恶梦也不为过,毕竟他们除了硬攻城池,拿人命来填以外,别无他法,而要硬攻,面对装备充足的汉军,他们只有付出不下于城中守军数倍的伤亡,才能破城。

    城内的鲜卑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敢有凭着弱势兵力守城,坚持到援军到来的勇气。

    原本,伏泉在荆州就用过“断柱破城法”来破城,对于受降城自然不会太过在意,只是现在,很显然,这么搞的话,对整个汉军来说,他们是完全不能这么做的。

    毕竟,一来挖掘地道现在非常不保险,二来,就算能够挖地道,但汉军却没有那么多时间挖。终究随着今夜突袭,不少鲜卑部民慌乱逃散,说不得一两日后,附近的鲜卑部落就得到消息,到时候集结各部兵力,就回来救援受降城。虽然西部鲜卑早就接到和连的兵力,抽调了不少兵马离开,但其本身终归是鲜卑大部落,即使如今已然分裂,终究还能凑得数万人。

    伏泉如果不想一开始就和鲜卑大部队硬拼的话,唯有选择速战速决,所以掘地道或者发水这类耗时间的事情,他是万万不能干的,要干只能干花费时间少的事情。

    例如这用攻城槌强攻城墙,直接撞塌受降城的墙基,终归经过数百年时间,受降城如今城墙早已随时间演变,战火侵蚀,没有善加修葺而低矮不少,而且城墙也早已不如前汉建造时那么坚硬了,其城外也没有护城河环绕防御,所以只要有足够充足的时间,在攻城槌的撞击下,终究会倒塌的。

    城外,也就是一会儿工夫,推着攻城槌移动的鲜卑人,已经快要到了受降城中守军弓箭的射程之内,可是城头的鲜卑人此刻却是发挥了草原民族为了生存可以舍弃一切的本性。

    “放箭!放箭!”置鞬落罗当先在城头大喊,让城头的鲜卑男女,射出他们手中的箭矢。有不听话的兵卒,不知是看到自己的亲人,还是不忍心下手,拿着弓箭直接不动弹,对此,置鞬落罗根本不予理会,直接上前打骂,令其放箭。

    此时,所有的鲜卑人都知道,城下的族人不死的话,死的就是他们这些城头的鲜卑人。只是,他们再如何射击,也不能将城下所有的鲜卑人杀死,而且,汉军没有给那些炮灰鲜卑人防御的甲胄,但并不代表汉军没有使出针对性的手段,对付城头的鲜卑人。

    只见,在城头的鲜卑人对着城下自己族人放箭的时候,一直跟着进攻受降城的鲜卑人身后的汉军,在到了可以攻击城头的地方后,也对着城头的鲜卑人,发出自己早已等待的嗜血的箭矢。

    “啊!啊!啊……”

    无论是受降城头,还是受降城下,鲜卑人都在不断伤亡,城头还好,毕竟有着瓮城的帮助,许多守城的鲜卑人还可以躲避,而城下,往城墙和城门攻击的鲜卑人却是遇到难题。

    因为那些原本呆在城下,准备慢慢凭着吊篮登城的鲜卑人,此刻却是发出必死的决心,阻止同族攻城的行动。不过,因为双方都没有攻城武器,所以导致两方僵持不下,只是,在城下为城头同族护城的鲜卑人恐怕也想不到,城头的鲜卑同族,即使明知道他们在阻挡攻城的鲜卑人,却依旧对他们张弓射箭。

    原因无他,城头的鲜卑人既然已经对于攻城的族人射箭了,自然不会对其他族人手软,而城下阻挡的鲜卑人,正好给他们射箭瞄准之机,此时他们已经不在乎敌我了,只要能将这些攻城的鲜卑人杀光,不让他们把那可以攻破城池的攻城槌推进城墙,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他们都愿意尝试。

    站于城外的伏泉,见到鲜卑人自相残杀的情景,不禁露出一种畅快的笑容,这大概是一种对于后世汉人所遭遇的不幸的一种报复感吧。

    若是往后儒家主导的王朝政权,将他们所谓的仁义只用于汉人,而对胡人都用这种极端的种族政策的话,何至于随着王朝发展,一代一代的汉人,早已失去先秦春秋,祖辈披荆斩棘的血腥的殖民扩张方式,改用所谓的仁义治国,结果治得多数掌握政权的儒家士人都变成了忍让主和派。而原本让儒家所彻底崛起的汉朝的“复仇”之风彻底荡然无存,所谓的《春秋》之义,臣不讨贼非臣,子不复仇非子,往后却是越来越少了。

    言归正传,受降城中的鲜卑人最终也没有将城外的鲜卑人彻底杀光,毕竟本身也就剩下数百鲜卑人,阻止那些被逼进攻的鲜卑人,两方人数相差巨大,随着城头近三千兵卒的箭矢覆盖,阻止攻城的鲜卑人死光了,那些攻城的还有两千余人,此刻,也都在前赴后继的推动攻城槌。

    未几,在付出无数生命的代价后,那些攻城的攻城槌,终于到了城墙附近,不过在汉军事先的要求下,他们没有一辆去撞城门。

    它们都是汉军临时制作的,用几辆缴获来的由木板钉制而成的,底部安装轮子可以在沙漠移动的板车为底座,然后在车上正前壁固定尖锐撞槌,相当于一种简化版,没有任何防御力的冲车,此刻直接往城墙撞去。

 第四百五十三章 杀戮征服

    城头上,箭矢漫天飞舞,不断的往城下的鲜卑兵卒射去,间或一些鲜卑兵卒将城头为数不多的巨石块扔下城头,向那几座正在推倒城墙的攻城槌砸去。

    鲜卑人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将这些要推倒城池的同族和他们手中所推动的攻城槌全部消灭,否则,一旦受降城倒了,他们的下场自然不用多说了。

    “推,快推,汉人说了推到城墙,就可以活命,还差一点,啊……还差一点……”城下,一个明显是在一起推攻城槌中很有威望的鲜卑人,此刻像是完全忘了自己的身份,似乎他就是汉人一样,不断的像个汉人一样催促的身边的人一起去推倒城池,甚至身上中了一箭,也一直在咬牙坚持,呼喝着推城。

    此时正攻城的攻城槌旁,不时有鲜卑人将一桶桶水往攻城槌尖锐撞击城池的地方倒去,这些水桶是放在原本制作攻城槌时所使用的简易板车上的,为的就是要用水来润湿制作城墙的夯土,使得夯实的泥土松软,这样在攻城槌撞击时,他们可以更加快速的撞倒城墙。

    不过,这些攻城的鲜卑人所拥有的时间毕竟太短了,随着那几座攻城槌,一个接着一个被守城的鲜卑人,用城头为数不多的巨石砸断以后,这场初期攻城战的结局也就不用多说了。

    汉军给这些攻城鲜卑人的军械只有攻城槌,至于像云梯这样的登城利器,却是一架没给,为的就是害怕那些鲜卑人耍诈,拿到云梯就逃到城头,同时也是为了断绝鲜卑攻城兵卒的最后希望。因为只有在前进后退都是死,而后退死的更快的情况下,那些被俘虏的鲜卑人才会真心实意的为汉军卖命,现在看来,汉军这样的安排的效果的确是十分好。

    在城下最后一个鲜卑人,无力的推动着他面前,此刻已经断成两截的攻城槌时,可以说原本被驱赶攻城的鲜卑人可以说彻底死绝,而这最后一个推动攻城槌的鲜卑人,也最终被城头自己的同族数箭射死。

    整个受降城下,顷刻间就变成一座数千鲜卑人的炼狱坟墓,对于守城的鲜卑人来说,他们可以为得到一时的安全而庆幸了,毕竟暂时他们已经把汉人所用的自己同族的炮灰们全部清理了。

    当然了,这一切也不是没有代价的,为了将城下的鲜卑同族清理,城头守城的鲜卑人也付出了五百余兵卒死亡,其他受伤兵卒无算的代价。

    没办法,在守城的鲜卑人向城下的同族射箭自相残杀的时候,一直安稳在鲜卑炮灰身后,不断拉弓射箭,压制城头的汉军也没闲着,他们运用自己精湛的射术,就像平时校场练靶一样,对着城头的鲜卑人肆意瞄准射击,只要不是运气差,总能给鲜卑人带来伤亡。

    经这一次先期对战,鲜卑兵一下子就损失了近两成战力,而汉军却是毫发无损,他们所付出的只是那些射向城头夺取鲜卑人生命的箭矢而已。

    “无耻!无耻!汉人无耻,不敢堂堂正正决斗,只会做此无耻之事。”城头上,得到自己部族损失战报的置鞬落罗,大声咒骂着城外的汉军,只是汉军却没有任何人给他回应,如果伏泉知道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