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皇戚-第5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一来汉国不愿意再看到一个统一的南匈奴部落,所以在击败入侵的南匈奴、屠各联军后,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脱出兵帮他夺回单于之位;二来,虽然骨都侯单于已死,但是南匈奴部落却是有大半部民,不支持于夫罗即位,究其原因,他们却是怕于夫罗记恨他们帮助骨都侯的杀父之仇,担心遭到报复。
所以,连番受到打击的于夫罗,心中愤怒,并且麾下胡骑后勤不足,最终和盘踞河东的白波贼联合,劫掠周边,有判汉行为。
伏泉正找不到理由给南匈奴、屠各灭族,现在这个名义的南匈奴单于这般挑衅汉室,他自然要派兵讨伐,顺带着以此为借口,待朝廷大军胜了南匈奴后,就将其部族以对鲜卑、羌人事灭族。
汉军五万两千余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南匈奴老巢美稷郡,屠各、南匈奴经历惨败后,不断拼凑所剩的七万余联军严阵以待。
见此,汉军不慌不忙,骑兵护卫两翼,步卒冷静以车围成圆阵,面对胡族联军惊涛骇浪般扑来,百架弩车齐齐暴吼,巨箭化为一道道流光,冲在最前面的胡人一瞬间被扫光。
飞驰中的胡族大军乱成一团,被马匹绊倒摔死的人比亡在箭下的人还多,好不容易平息乱象,阵势渐稳,又一轮箭飞来……
胡人联军不得不冒着惨重的伤亡,杀到汉军阵前二百余步,跳下马组成步弓阵,回击汉军,掩护骑兵。
汉军弩士在盾手的保护下,又射出一波弩雨,形成一道死亡防线,没有胡人能踏进百步之内,地上铺了一层又一层的尸体,高高垒起,形成小山。
见强攻不行,胡人只能左右翼斜插,以图分散汉军火力,让中军其他胡骑有机会和汉军肉搏。
不过,这一招对于那些早就熟悉胡人战法的并州边军来说,根本毫无效果,胡人只能用血肉,打开一条出路。
双方血战半日,胡族联军伏尸两万余人,如今坐阵南匈奴的老王见此,只能重整列队,准备再发动一轮进攻。
然而,这场战斗其实从一开始,结果就已注定,汉军准备已久,岂是胡族联军螳臂当车可以阻挡?
而且,随着伏泉逐渐控制中央朝廷,他对于马镫、马蹄铁的管控不再严格,也在慢慢从凉州军嫡系开始扩充全军。
这一次张济、李傕所带京师凉州兵,甚至关羽麾下诸多骑兵,也都配备有马镫、马蹄铁等物。在骑兵战力上,汉军多数已经超过胡人,本身这就已经非常欺负胡人了,再加上汉胡两军其实实力相当,自然那些胡兵就更加不是汉军的对手了。
汉军五万两千余人,不顾险阻,以并州刺史孙坚、度辽将军关羽、使匈奴中郎将公孙瓒三将为首,率兵猛追死打胡人,有着将帅出师前的严令,面对不少胡人的投降,汉军根本不为他们的求饶所动,纷纷以不留活口为前提,将那些见势不妙,想要投降以待来日的胡人尽数诛杀。
对于伏泉来说,他不需要留那些附庸的异族,这些异族一时臣服又如何,“非吾族内,其心必异”,伏泉要的是汉朝疆土永远和平,而不是短暂的效忠。
而且留着那些异族在汉境,也是浪费土地,占有本就已经不够大汉百姓,耕作生产的土地资源。以大汉如今人口的饱和数,即使有曾经的太平道之乱和羌人乱事,造成数百上千万人口的损失,但毕竟人口基数在这,只需要保证不再出人祸,控制好天灾,等着下一代人口爆发,中原的土地肯定不会够汉家百姓的生活,到时候只有不断向外开拓。
可是因为内附的原因,在北疆数郡,都有不少人口优势的南匈奴、屠各人,自然就成了伏泉的眼中钉,对于这些总是降而复叛的异族胡人,伏泉当然不能容忍他们继续这般愚弄大汉,除非愿意完全融入汉族,不再以故族自居,否则,他是一个俘虏也不想要。
大汉的人口已经太多了,有限的土地当然得给听命大汉的人去生活,至于那些根本都不听令大汉的人,伏泉觉得让他们完全消失在这个世界最好。
光熹元年,秋七月,汉军三路兵马,直捣南匈奴王庭,又北上扫平屠各族居地,连战连捷,皆大胜之。
除确认完全归附的数千胡人“少年”外,汉军斩杀胡人八万余,俘青年女子三万余,其余胡人多数北逃。其等多数塞北长史府所俘,筛选之后,或杀或编入长史府屯田,少数则逃入茫茫北疆塞外茫茫草原之中,但真正能存活者,甚少。
自此,并州以北,再无匈奴胡人痕迹,而伏泉对于北疆的战事,没有因为南匈奴、屠各的灭亡而停留。
待并州大捷传来后,伏泉毫不犹豫,继续他的计划,他当即在大捷朝会上奏朝廷,细数当年乌桓与张纯、张举等贼,举兵自立,欲成一国之事,请求朝廷下诏,以并州征讨南匈奴、屠各之汉军中,抽调一部骑兵,配合幽州刺史黄忠及护乌桓校尉吕布部骑兵,出塞以战养战,征讨塞外汉军一直讨伐困难的乌桓诸部。
这份上奏,很快遭到朝中不少大臣拒绝,毕竟随着前幽州牧刘虞在任上,招降了不少乌桓族,使得那些原本谋反的乌桓族多再次效忠汉室,许多大臣觉得完全没必要再多花费钱粮去讨伐乌桓这不需要多做在意的小族。
只是,这些意见,根本阻止不了如今的伏泉,特别是他们一直用烂大牙的粮草后勤和胡人已经效忠,大汉不需要为这塞外小族,浪费资源等等的理由。
在对待异族这件事情上,深知草原民族一旦人口暴涨的可怕的伏泉,是绝对不允许自己,留任何可能掀起大祸的隐患给子孙的。
就算是如今的乌桓实力不强,比之南匈奴、屠各,甚至以前被汉朝灭亡的鲜卑,乌桓都很弱小,但是,伏泉也绝对不会让他们有任何崛起的可能。
一番扯皮,朝臣根本动摇不了伏泉分毫,而朝中一群家中子弟,都在参加北疆战事的朝官,也都请求朝廷批准剿灭乌桓,最终在宋太后的应允下,小皇帝刘崇诏令并州军会合幽州军,出塞讨伐乌桓。
第六百七十章 平乌桓扫剿黑山贼
其实,曾经跟随张纯、张举叛乱的乌桓人,也只是丘居力等人的部落而已,其余乌桓人并未反叛汉朝。
不过,对于要将边塞这些胡人全部灭族的伏泉而言,丘居力的这次反叛,却是完全给了他对于乌桓全族的借口。
否则,仅仅是屠戮了丘居力所掌控的那几个乌桓部落,对于伏泉而言,花了这么多代价,如此大张旗鼓的动兵出塞,仅仅是灭几个乌桓部落,这根本是得不偿失的。
而且,如果留下那些乌桓部落在塞外,这也十分影响到伏泉的计划,汉代自击败匈奴以后,便对于草原和西域的掌控想法越来越低了,除了不少武将想学习前汉武帝时期诸般,出塞域外,以战养战,杀敌立功的将军,依旧执意扩张疆土外,大多数文士都以粮草不足,中国之大,幅员辽阔,不需要在乎塞外苦寒之地为由,拒绝出塞远征,自然就更不要妄想扩充疆土的事情。
当年,窦宪出兵塞外,也是因为他派人杀死刘汉皇族近支,自知犯了死罪,恐难保全,于是急于赎死罪,靠着当时窦氏一族权倾朝野的势力,才勉强让朝中百官同意出兵的。
可就是这样,窦宪能带走的汉军也就只有数千骑而已,真正作为汉军主力攻打北匈奴的,却是当时作为汉军附庸的北匈奴的死敌南匈奴而已。
这里面,固然是汉朝想利用南、北匈奴的矛盾和仇恨减小汉军损失以外,同样也有汉朝本身粮草钱财真的不足,以及百官公卿多数人都对塞外土地不看好,不想为这些地方消耗太多资源的缘故。
伏泉知道,以现在的汉朝实力,短时间内快速开发塞外那些沃土,有些困难,甚至前期还会亏损不然。但是,中原土地已经不够汉家百姓生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未雨绸缪的扩大塞外的汉家土地,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也许,占领塞外那些土地,刚开始朝廷移民,很多人会嫌弃路途偏远,塞外苦寒,不愿意移民,当然,这也是不要紧的。
毕竟,随着中原土地不够百姓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失去生计,没有粮食过活一家后,在生存的刺激下,肯定会因为那一丝出路而出塞的,到时候随着一个、两个人和家族在塞外屯田定居,有了好的生活,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出塞生存的。
这种只能给那些注定在中原生存不下去的百姓,逼他们出塞讨生活的移民方法,再配合伏泉自掌权以来,一直就实行的迁徙中原大族去边郡的移民策略,显然从上至下,都能慢慢缓解大汉的土地兼并问题。
伏泉相信,等到汉军尽灭驱逐塞外的乌桓人,到时候在大汉兵强马壮,无人敢动汉朝主意的情况下,那北方很多没被人发现,总有大量资源的土地,会一点儿一点儿的被那些只能在此,别无他法生存的人们,不断建设发展,最终成为大汉北疆塞外的一片片沃土……
此番汉军出塞攻打乌桓,伏泉特别下令让关羽以公孙瓒为前锋,目的自然是有些激将的意思,希望公孙瓒知耻而后勇,这次出塞,一扫他当初被乌桓人围困,最终突围差点兵败的劣绩。
当然,塞外毕竟也是不少乌桓人的老巢,形势错综复杂,伏泉为了保证汉军出征不出意外,特别动用了他很早以前随意埋下的一颗棋子,属于乌桓一处部落的头人乌咽。
在汉朝使者明确要出塞,攻打那些屡有叛汉事情发生的意思后,本就是出身乌桓小族,又和伏泉有着不少关联的乌咽,明白汉朝势大,乌桓无力回天,主动归顺汉朝,并且派出族中深知塞外乌桓形势的族人,给汉朝大军出塞带路。
至于这次出塞的结果,显然也是非常明显的,汉军骑兵一有马镫、马蹄铁之助,二有乌桓内应,一路长驱塞外数百里,连战连捷,所有抵抗汉军的乌桓骑兵,根本无法阻挡汉军恐怖的骑射和他们近战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可以使出的劈砍实力。
当然,其实在对战汉军之前,乌桓人也早有失败预感,毕竟连实力比他们强大了无数的南匈奴人和屠各人,都被汉军打败,甚至除了彻底归顺,只承认自己是汉人的胡人外,其他胡族可都被汉军灭族,他们这些各个部落互不统属的乌桓人,又如何是汉朝大军的对手呢?
最终,历经三月,直至冬日,汉军将塞外包括丘居力所掌控的几个乌桓大族尽数消灭,历经大小二十余仗,斩杀乌桓四万余人,俘虏两万多乌桓妇孺,其他乌桓小族或早早与乌咽联系,早早抛弃本族,彻底归顺汉朝,不然就是一直向北迁徙,逃到汉军找不到的地方去生存。
当汉朝大军轻而易举扫灭乌桓一族的大捷消息,传到朝廷时,朝中公卿百官莫不惊呆,虽然他们知道汉军在打败南匈奴人、屠各人后,实力不一般,但从没想过能如此轻易平定乌桓。
并且,朝廷为此所耗钱粮也不算多,因为伏泉出塞所实行的以战养战,靠着抢掠乌桓人的储备,来实行的战略方法,根本只需要幽州为出塞大军准备前期的数日粮草便好,也不需要其他。
这下子,公卿百官对伏泉皆是无语,没人敢趁伏泉用这大胜之功,去反对他在军事上的意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