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水浒逐鹿传-第4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傍晚,又有捷报传来。

    这次的捷报是河北传来的,也就是岳飞传来的。

    顺便说一句,岳飞其实也是想用这个捷报来贺李衍的登基大典。

    只可惜,报捷的人,路上遇到点意外,以至于来得稍晚了一点。

    岳飞的捷报是,他已经派手下大将王贵收复了真定府,下一步准备向中山和河间府进军。

    如果下一步进展的顺利,用不了几日,岳飞的军队就可以抵达北宋时期金辽边界,然后开始夺取燕地。

    另外,岳飞传来捷报的同时,也是在求援——目前,岳飞手上只有三万多人马,还要分兵守卫长长的黄河,李衍如果不给他增援,他根本就不可能收复险峻的燕地。

    ……

 第六百八十九章 增援(求订阅!)

    …

    原本李衍准备等王彦或是花荣到了,再给岳飞派援军。//全本小说网,HTTPS://。)//

    可从岳飞的来信看,是等不了王彦或花荣到来了——河北战机,有可能稍纵即逝。

    李衍考虑了一下,就将吴革、王德以及李彦仙叫来。

    李衍让许贯忠将岳飞传来的捷报和求援信一一传给吴革、王德、李彦仙看,同时说道:“本想多给你们一些时间,让你们好好熟悉一下自己的部队,再上战场,可咱们中军的大将王彦有可能还得三四天才能到达东京,其他援军的速度就更慢了,而河北那里关系到咱们大中能否一举收复河北、收复燕地、收复平州,还有之后的将胡人彻底赶出关外,因此,河北一战不容有任何闪失,所以朕准备派你们三支部队先去增援河北,等王彦和其他部队到了,朕再对河北进行二次增援,你们意下如何?”

    李衍这的确是在难为吴革、王德以及李彦仙。

    三人的部队中,李彦仙的部队成立得最早,不过那也仅仅才成立二十几天。

    不久前,在孙静的游说之下,云天彪带着他手下的近万人马来投李衍。

    李衍派张宪去接收了云天彪的部队。

    明白李衍意思的张宪,软硬兼施,将云天彪的部队整编了。

    首先,张宪将云天彪部队中的老幼和凡是那些脸皮白净、看似伶俐、看见官府的人也毫不顾忌的人剔除予以复员——这些人都是城市久混的油滑之徒,关键时刻都靠不住,会开溜,而且还会拉着其他人一起溜。万一被上司抓住,他们又有足够的口才嫁祸于他人。所谓一粒老鼠屎,搅坏一锅汤。这种人在军队中,不但不能作战,反而会起到瓦解军心的作用。

    (这是当初李衍成立梁山军时定下来的铁律,追根索源,是李衍从戚继光的募兵之法中总结出来的,也可以说是照搬而来的,然后强行灌输给了所有梁山将领。)

    中军的复员政策很优厚,云天彪部队中的老幼和兵痞大多都乐颠颠的找兵部的复员部门复员去了,不原意复员的,则被张宪调到工兵部队去了。

    随后,张宪将云天彪队伍中的军官抽出来,全都送去汉城新兵部和政治部深造,等他们毕业后,再统一分配。

    之后,张宪将云天彪队伍中的良善士卒一分为三——一部分交给云天彪,一部分交给张宪手下大将郭进,一部分交给李衍派去的李彦仙。

    后来,这三支部队全都扩编成了万人大军。

    云天彪和郭进那两支部队一直跟随张宪行动,李彦仙这支部队则被李衍留在了身边交给杨沂中指挥。

    满打满算,李彦仙的部队,成立也不到一个月时间。

    而吴革和王德的部队,成立的时间更短——三天前,李衍才让他们组织成军,现在应该连统属还没有完全分清楚。

    按说,这种情况下,李衍是不应该让这三支部队出战的。

    可李衍考虑过后,还是决定让这三支部队去增援岳飞。

    究其原因有三:

    第一,李衍怕错过战机,嗯……更准确一点说,李衍怕收复不了燕云和平滦营三州。

    燕云和平滦营三州,于汉人而言,至关重要,只有将这里全部收复,汉人百姓才能不怕胡人侵扰,才能安居乐业,另外,只有将这里全部收复,李衍才能放开手脚吞并北宋留下来的广袤疆土,进而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

    总而言之,如今,哪战李衍都能败,都败得起,唯独这战,李衍败不起。

    所以,李衍宁肯葬送吴革、王德、李彦仙这三支部队,也绝不错过任何战机。

    第二个,李衍对吴革、王德、李彦仙有信心。

    吴革的战绩就不说了,并没有甚么太拿得出手的战绩。

    但纵观吴革的履历,不难看出,他也是在西军中,并且是在西军最精锐的泾原军中,成长起来的,参加过大大小小几十战,立过不少战功,一直从小兵升到秉义郎干办经略司公事,才回京的。

    而且,在抵抗金人攻打汴梁城之际,吴革提出了不少良策,可惜最后全都没有被采纳。

    后来总结汴梁守城一战,不少人都为吴革感到可惜,认为他生不逢时,如果给他一个机会,他应该能成为一个名将。

    吴革能不能成为名将,尚且两说。

    可王德和李彦仙那绝对是经过历史证明过的名将。

    前者。

    一生打过无数胜仗,破齐败金,令刘光世成为中兴四将之一,甚至正面打败过金兀术。

    后者。

    一生英武,与流星一样璀璨,他第二次入伍,北宋已亡,关东陷落,因他拼命抗敌,只有陕州独存二年之久,使金兵无法长驱直入,这才有了南宋的二百多年江山,此间,他率陕州城军民大小战斗二百余次,歼敌无数,最终因粮尽援绝才失陷。

    最后,他在巷战中被敌人砍断一只手臂,在部下的护送下逃了出去,中途听闻金兵屠城,他不禁大为悲痛,说:“金人之所以屠城,全是因为我长期坚守不降之故,我为什么要背弃陕州父老苟且偷生呢?”,遂投河而死,年仅三十六岁。

    其全家也被金兵屠戮,只有一弟一子幸免于难。

    有王德和李彦仙这样的名将统领,李衍有甚么不敢放手一搏的?

    第三个,此次统兵大将是李衍最信任的岳飞。

    纵观北宋末南宋初这段历史,论攻坚能力,最强的将领非岳飞岳鹏举莫属,不论刘锜,还是韩世忠,亦或是吴玠,都要排在其后。

    而岳飞用一群民兵和义军都能打得金军屁滚尿流,李衍这次给岳飞配得是猛将精兵的底子,这样,岳飞要是都不能帮自己收复燕地,那岳飞也太对不起他那偌大的名声了。

    吴革、王德、李彦仙都不是常人。

    因此,虽然明白他们此行的艰难,可吴革、王德、李彦仙还是义无反顾的接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李衍命王德为代统制,李彦仙为代副统制,将这三万人马带去河北,交给岳飞。

    至于这仗到底怎么打,则完全由岳飞说得算。

    除了派兵增援右路军以外,李衍还让赵鼎配合朱武再组织五十万民夫往河北运送粮草辎重武器物资,用以确保右路军的供给。

    ……

 第六百九十章 宋宫(求订阅!)

    …

    吴革、王德、李彦仙下去之后,朱武有些担心道:“他们不会耽误事吧?”

    许贯忠也道:“这三支军队成立的时间太短了,他们能不能将军队带去河北都两说,要不然,还是再等等王彦吧?”

    李衍道:“你们还不了解岳鹏举?他若是不缺兵,怎么会求援?”

    李衍悠悠地又道:“再者说,战机稍纵即逝,耽误不得。(全本小说网,https://。)”

    朱武有些迟疑道:“可王德和吴革的队伍才成立了三天……”

    李衍看着朱武,道:“当初咱们奇袭开京的时候,有多少支军队是临时成立的?朕的一支千人亲军,最后硬生生的扩张成了数万人。”

    听李衍提起往事,朱武不禁摇摇头,笑道:“老了,老了,竟然有些畏首畏尾了。”

    李衍也笑道:“是呀,咱们老了,所以要多相信年轻人,这样,等咱们退了,国家才不会因为没有后续人才而灭亡。”

    朱武笑道:“是我老了,官家您照镜子看看,说您二十岁,绝对没有人不信,所以您还年轻。”

    许贯忠也道:“不错,官家您真是天赋异禀,怎么看,也看不出来您已经三十六岁了。”

    李衍道:“你们俩个也学会溜须拍马了?别以为咱们建国了,就可以懈怠,这中原大地,可只有这么一丁点是咱们的,四面八方全都是敌人,离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还早得很。”

    许贯忠和朱武相视一笑。

    他们最怕的就是李衍懈怠,那样他们可就会半途而废,他们的梦想也会破灭。

    如今看来,他们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李衍一直很警醒。

    许贯忠笑道:“我二人虽然没有官家您年轻,可也才三四十岁,离退还早得很,我们可还等着跟官家您名留史册,哪里敢懈怠?”

    君臣三人相视一笑,明白了彼此的追求与梦想。

    ……

    李衍又批了一会奏折,直到戌时,才回后宫,也就是日后被他命名为“宋宫”的朱琏等人的住处。

    跟昨日相比,今日的宋宫热闹许多,单是宫女就多出来了一两百个。

    很显然,朱琏她们已经找回来了她们原来的使女。

    宫女来了以后,朱琏原来的掌事嬷嬷,带着她们,将宋宫里里外外收拾了一遍,又跟宫中管事女官要了不少盆栽、摆件,好好装饰了一下宋宫。

    这样一来,宋宫很快就大变样,朱琏等人的心也踏实了一些。

    天快黑的时候,有女官来通知朱琏:官家今夜还要在你们这里休息。

    得了这个通知之后,宫女们干活更卖力,有些有心计的,偷偷去补了补妆,希望能被新官家看上,进而飞上枝头变凤凰。

    天刚黑,朱琏就领着宋宫中的人在门口迎接李衍。

    可一连等了两个时辰,李衍都回过来。

    如今虽然不是寒冬腊月,但依然很冷,站在外面两个时辰,将不少人都冻透了。

    关键是,不少人心都以为李衍不会来她们宋宫了,进而失望不已。

    朱琏有些不知道该不该再等下去了,她又不敢派人去问,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她与李衍又才做夫妻,还没摸透李衍的秉性。

    一直等到戌时,才有女官来通知朱琏她们:官家马上就到。

    不多时,李衍就在一大群人的拥护下走了过来。

    见朱琏等宋宫的人都在门口等着自己,一个个都冻得小脸通红,显然是在外面站了很久,李衍责怪道:“你们这是干甚么,朕就是过来睡个觉,不用搞得这么隆重。”

    朱琏忍不住道:“官家申时就派人来通知,没想到戌时才回来。”

    李衍从朱琏的话中听出了一丝怨念,还有一丝冷。

    李衍将自己的大氅解下,给朱琏披上,然后一边搂着朱琏往宫里走、一边解释道:“朕没想到你们会在外面等朕,所以多批了会奏折,以后你们不用这么隆重,朕来之前会让人通知你们,你们若是有事,也可以打发人去问朕。”

    李衍解下自己的大氅给她披上的举动,让朱琏心中一暖,心道:“他这人也没我想象当中那么野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