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诸天万界-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贤良师在,黄巾军的信仰便在。
他们战无不胜。
太平道主的弟子们,道家的高人们,往往携黄巾力士,无往而不胜。
这是道家与整个天下在厮杀。
如今的道家,心中没有任何清静无为的思想,他们最为激烈,最为热情,要用自己的一番热血,“敢教黄天换青天”!
便有黄巾一部张曼成率领南阳黄巾攻克郡城,杀太守褚贡。
黄巾另一部波才率领颍川黄巾打败右中郎将朱儁,并将左中郎将皇甫嵩围困在长社。
汝南黄巾打败太守赵谦。
广阳黄巾杀幽州刺史郭勋和太守刘卫。
巨鹿黄巾俘虏了安平王刘续和甘陵王刘忠。
形式一片大好。
……
各地乱纷纷,东海郡却一片太平。
东海郡的政事依旧有条不紊,文事由二田处理,至于军事,他的五虎上将,各拉了一只骑兵,正在日夜训练。
在这全国皆乱的年代里,陆云竟依旧没有什么事。
他想了想,往临淄县而去。
这是青州的治所。
陆云想看看。
他行于九天之上。
前方遥远的高空偶有剑光掠过,又有乱云渐碎成絮。
陆云感知着隐隐传来的气息波动,面色微微有些变化。
他从未见过如此剧烈的天地元气波动,不知有多少强者在那处战斗。
在大宋位面围攻济南城的时候,他曾经让人请来了七八位道友入世厮杀。
如今,却似乎是成百上千人。
他继续前行,便看到了临淄县的情景。
数万黄巾围临淄。
第一百一十六章 张牛角(为徐~一万书币加更!)
第一百一十六章张牛角(为徐~一万书币加更!)
自光和七年太平道主张角宣布起兵之日起,整个大汉的国土上,便处处充满了战争。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信奉大贤良师的黄巾们与大汉的地方军队,展开了激烈厮杀。
当然,一开始是连胜连捷。
因为腐朽的东汉朝廷并没有做好大战的准备。
他们武备衰颓,战力低下,不堪一击。
而当地主阶级,世家大族真正举兵投入战场时,黄巾的发展才会遭到遏制,最终被剿杀。
不过,现在的一切,看起来都是好的……
陆云站立云端,俯视临淄城前的战场,看着远方越来越强烈的天地元气变化,看着越来越盛的剑光符意,脸上的神情,微微有些变化。
符意,剑光。
当修道者的手段存在于战场之上,围攻临淄的,自然不是普通的黄巾。
他们必然是精锐中的精锐。
某时一道明亮的剑光,贴着高空中黑云下缘高速掠来,并没有刺向陆云,而是骤然急转,将城中一员看似首领的人物直接斩为两段,城门之上,便响起一阵惊慌失措的叫声。
临淄城,就要破了!
陆云得出了这个结论。
这只黄巾军,太强大了。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眼前,青州的黄巾军都是一支坚强的军队。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青州刺史焦和,太过昏庸无能,他还未和青州黄巾交战,即望风而逃。
而如今被匆匆推举而出的守城主将又被杀,临淄城焉能不破?
临淄城的命运已经定了。
……
数万黄巾军,隐隐分成两部分。
最为外层的,是衣衫褴褛,面色菜色的普通百姓。他们手里拿着的,并不是利剑,也不是刀枪,而是木棍,农具之类极为简陋的武器。
这是大汉最为底层的百姓,他们已经活不下去了,只能跟随着大贤良师,寻一个活路。
天灾不断,先是旱灾,又是洪灾,又是蝗虫过境,中原大地上赤地千里,颗粒无收。
不反还能如何?
他们的武器很脆弱,但他们的决心最为强大。
他们义无反顾,不怕死亡!
除却最外层的普通百姓,中央的是一个个头裹黄巾,身穿道袍的道人。
他们是太平道的道人。
一个个道人,或念出符咒,或御使飞剑,对着临淄城不断发动着攻击,杀死一个个守城的存在。
他们是战场之上最令守城人胆战心惊的太平道道人。
而在道人的最中央,有着一匹白马。
白马之上,是一个年轻道人。
周围的太平道道人,皆以这个年轻道人为主。
这个年轻道人,自然是这群黄巾军最高的统帅。
他便是大贤良师的真传弟子张牛角。
大贤良师的真传弟子,在信奉大贤良师的普通百姓眼中,无异是神仙一般的存在,而当这位神仙一般的存在以飞剑杀了守城的最高将领时,他们更是难以遏制自己的兴奋情绪,狂吼了起来。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这一句话的声音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
登时,战场上全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呼喊声。
随着呼喊声越来越重,战场上的气氛变得越狂热,渐渐于疯狂的地步。
数万人的气息,便形成了一片。
没有战斗力的农民军,陡然凝成一个整体。
一个势不可挡的整体。
他们的战力便数倍数倍的增加。
而此次黄巾军的统率张牛角,则是目光冷冽,手中一道符诏挥出。
有力大无穷的黄巾力士自虚空中出现,向着早已经看傻了的临淄守军冲杀而去。
“杀!”
这位黄巾军的最高统率终于下令。
外围的农民开始冲锋。
太平道的道人也开始冲锋。
整片土地都开始震动起来。
临淄城的高墙不停地颤抖,簌簌落着积年的灰。
天地之间黄色的大军,像潮水般铺天盖地而来,临淄城瞬间被淹没。
黄巾一日破临淄。
青州的治所……没了。
青州的刺史早先弃城而逃,也算是死了。
“从现在起,青州没了刺史啊!”
陆云行于九天之上,随黄巾众而走。
青州没了刺史,他的机会便来了。
至于跟随着这一只黄巾,是因为他闲得无聊,也是要验证他的一个猜想。
……
青州黄巾精锐破临淄,又大破孔融,孔融逃至都昌,又被黄巾军尾随而来,包围了都昌。
黄巾的军队,依旧是张牛角的麾下,只是都昌的守卫,非临淄所能比。
临淄城的刺史,黄巾未至已然先逃,而都昌有大汉数千军队,又有军中大将严防死守,拼死抵挡,黄巾一时不能胜。
……
黄巾军最中央,青年道人张牛角依旧被众星拱月般围绕,只是他的心情并不怎么好。
都昌之地,本来按着他的计划一日便可以攻克。
小小的城池,又如何抵挡他黄巾天军?
更何况他这只黄巾天军乃是精锐中的精锐,他自身更是大贤良师的真传弟子,继承了大贤良师的精妙道学。
他修一口飞剑,杀人于十里之外,纵然敌军守将在城池之上,对他来说也不过是一次御剑的事。
他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
不过就在他快灭杀了都昌守将的瞬间,突然出现的一白袍小将,打乱了他的部署。
先有一箭,阻了他的飞剑,叫他心神受创。
随即而来的一只飞箭,更是差一点便灭杀了他!
若不是有老师的符咒为他抵挡了一箭,这一次,他怕是要死了。
他只好退兵十里。
这样的仇,必须要报!
某时,他抬头望向北方城墙上密密麻麻的人群,沉声说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他的语气并不如何沉重,声音却是宏大至极,就像是雷声一般,传遍黄巾诸军。
高昂的声音又开始在黄巾军内回响,疲惫的黄巾士卒在声音的激励下,在太平道人的神术祝福下,仿佛瞬间获得了力量与勇气,呼喝着向着都昌城池的战线冲了过去。
烟尘狂舞,大地震动不安。
便在此时,都昌城门大开,一只大汉骑兵冲出城门。
为首的,是一白袍小将。
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袍小将
第一百一十七章白袍小将
一白袍小将出城来。
身后,数千骑兵相随。
明明数目与三万黄巾众比起来极少,黄巾军统帅张牛角却露出忌惮的神情。
上一次,便是这一白袍小将破坏了他的大事。
他如何不忌惮?
只是,他如今身处三万大军之中,有无数麾下相随,他还是有着极大信心。
以三万打一千,怎么看怎么胜利。
但,战争向来不以人数来决定。
当白袍小将振臂一呼一马当先时,这一千骑兵的气息骤然相连,也形成了一个整体。
气势之强,甚至要超出了三万黄巾军的气势。
随即,他连连三箭,箭无虚发,便射死了黄巾军三位统帅。
随即,他率领大军直杀而来。
黄巾军微微有些乱。
却没有大乱。
口中呼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黄巾军,不会因为死几个人而畏惧,他们的士气从不会泄。
更何况,这只黄巾是精锐中的精锐。
当白袍小将射死三位黄巾统领时,黄巾军中的太平道人也开始发起了攻击。
战场上,开始电闪雷鸣。
那些闪电并不如真实自然里的闪电威力大,但却与地面极近,不停在大汉骑兵的头上闪烁。
每一次闪烁落下,都会有几人乃至数人被雷电重创,落于马下。
若是换做一只铁血乃至煞气冲天的大汉骑兵,或许千人的精气相连会抵消天上落下的雷电,但显然,这只骑兵虽然令行一致,但没怎么见过血,也没什么煞气。
因此,太平道道人的道法攻击,对于大汉的骑兵来说,确实是不小的威胁。
这转眼的功夫,已经有数十骑乃至百骑死于黄巾道人的攻杀之下。
大汉的骑兵军队,开始有些人心涣散。
他们面对雷电,根本没有抵挡之力,只有被动的接受死亡!
白袍小将再次挥弓搭箭,数十支箭支毫不留情,穿透太平道人的喉咙,带去一串串血花。
太平道人的符咒能杀人,白袍小将的箭也能杀人。
而且,杀人更快。
至于普通的黄巾众,他理都没有理会。
因为,他们不值得。
当太平道的道人死光,当这一只大军的总统帅死了,这只军队想必自然会散。
大汉的骑兵速度很快,转眼间便与黄巾众相撞在一起。
血雨纷飞。
势均力敌。
纵然有白袍小将率领,无人能挡,但黄巾军士卒的不怕死,义无反顾,却让大汉的骑兵胆寒。
一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便会让一个个黄巾士卒好似着了魔一般,向汉军杀了过去。
面对那些汉军的刀剑,这些相比之下瘦弱许多的黄巾众们不闪不避,直接用身体挡下了他们的兵器,在利刃穿透血肉之躯带来一股临近死亡的痛苦时,他们挥舞着刀剑带着一丝狞笑,一丝疯狂,一丝仇恨,和一丝解脱。
他们不惧死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