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空降1630-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过重要的作用,高峻山把他们提升为十大将,是对其他阵营将士的承认。

    蔡芝山、周世臣位居十大辅臣之列,无须参与十大将的排名。马进忠、李部司已经离开军队,也不参与十大将的排名。

    如果拿马进忠与惠登相比(他俩同时投奔高峻山),两人的功绩与战绩相当,现在把马进忠放在都察院副都御使的位置上,也是高峻山对他的重视;李部司与红军友就没法比了,无论战功和谋略都逊于红军友,所以把他调离军队,给了个农部的尚书让他做,管理全国的农业,这也说明高峻山没有忘记早年跟他打拼的战友,他的儿子李虎倒是很被高峻山青睐,被选入混成旅做了火枪团的团长。

    高峻山也没有忘记他的水军,在正式登基之前,高峻山把水军改编为华夏海军,并在京城成立了海军部,海军部隶属于军政院,周文江被任命为海军部尚书,崇文弟子“航海三李”:李九华、李原立、李世奇是海军部左侍郎,孙大海、潘世玉为海军部右侍郎。(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五十九章 圈地风波

    (全本小说网,。)

    六月二十五日,高峻山在太和殿召见了在京的外国人代表。

    陪同高峻山一起接见的有:首辅百里沙、次辅刘鸿儒、辅政御史刘理顺、礼部尚书牛金星、工部尚书吕鹤举、商部尚书徐以显。

    在京的外国人代表来自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德国、荷兰、英国、朝鲜、琉球、哈烈、土鲁番、天方、撒马儿罕诸国。

    高峻山向为华夏做出卓越贡献的德国友人汤若望,颁发了“华表奖”,鼓励其为增进两国科技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奖品是丰厚的,除了金银之外,还给汤若望在京城内置了一套宅院。

    高峻山鼓励这些外国人在华夏做生意,允许外国人在华夏传教,开医馆……

    与此同时,高峻山向外国代表宣布了在华夏境内所必须遵守的法规:

    第一,每一使团进入华夏关隘,必须出示关文,并逐一登记,不能随意入境,不得携带违禁物品入关,一经查出,全部没收;

    第二,在华夏境内从事贸易时,不得漫天要价,不得大量收购禁卖物品,如茶叶、罗绮、箭竹等,不能将熟铁、兵器等夹带出关;

    第三,必须遵守华夏法令,不得欺压华夏居民,不得刺探军事情报,不得携带华夏人口出境。违者将被逐出华夏,并记录在案,取消以后入境从事贸易的资格;

    第四,出关时,要接受严格检查,凡携带违禁物品者,将予以没收。

    各国代表纷纷表示尊重华夏国之规章,有些代表还表示,欢迎华夏商人去他们的国家经商。

    见面会结束之后,高峻山宴请了与会代表,代表们纷纷表示,会认真遵守华夏国的法规,面对如此文雅睿智和能说几国外语的皇帝,他们是心服口服的。

    第二天,高峻山又带领兵部尚书周世臣、军工部尚书孙元化、工部尚书吕鹤举,视察崇文工学院和崇文军事学院的建设进程,这两所学院高峻山把他们放在了城郊,一个在东郊,一个在西郊,院址是高峻山进行选定的。

    而崇文文学院高峻山把他放在了皇城里面,因为皇城内没有了妃子和太监,有很多空出的闲地,高峻山批给了崇文文学院做校址。

    高峻山是十分重视教育的,在教育方面的投资他是毫不吝啬,除了兴建三所学府之外,他还投资兴建十六所小学。

    就在三所学院从襄阳迁入京城之际,他又成立了翰林院,翰林院隶属于民政院。

    翰林院的职责是为皇帝起草诏书,说白了就是负责文秘工作的,还有就是负责全国的科举考试,相当于教育部门的工作。

    高峻山的官员录用采取双轨制,一是通过崇文学院培养人才,二是通过科举选拔人才。

    科举只是过渡,始终会被淘汰。高峻山明白,要一步步地来,不能一下就把科举制度取消,起码要给十年的过渡期。

    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录取人才,给百姓创造条件,普及教育才是王道。这样就必须在教学这方面有一个大的投资。

    这些问题不需要高峻山去考虑,他只须把大的方向掌握住,向民政院传达自己的理念,由刘理顺他们去具体操作、实施即可。

    民政院现在正在忙于高峻山登基的事情,他不便过多地打扰,这天,他去了民政院下面的农部,他要看一看这几天,李部司走马上任的工作情况。

    走进农部的大院,就有人去飞报李部司,李部司连忙出来迎接,把高峻山迎进他的尚书房。

    “看茶!”李部司吩咐属下。

    “李尚书,最近在忙些什么呀?”高峻山坐下就问。

    “回秦王,农部是个刚刚成立的机构,很多事情都不知从何着手,总感觉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看不到,还请秦王多多指点。”

    高峻山笑道:“多多指点倒不敢,给你指点一二是可以的。你们农部下面不是有个水利司吗?水利司司长李若星是个行家,你有问题可以多多向他请教。”

    李部司不好意思地笑道:“我向他请教不大好吧?”

    高峻山道:“‘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子说的话。孔子这么伟大的一个人物,他都能做到,难道你就做不到吗?”

    李部司的脸红了:“他、他现在在河南。”

    高峻山毫不顾忌李部司的感觉,继续说道:“他是个水利专家,对于农田管理知识也是很博学的,你应该把他请到京城来,虚心向他请教。”

    “末将遵旨。”

    “不是末将,是微臣!”

    “微臣遵旨。”

    高峻山不放过他,又问:“你现在忙些什么?”

    李部司道:“回禀秦王,没、没有忙什么。”

    高峻山用锐利的目光盯着李部司:“没有忙什么?我看你说话吞吞吐吐的,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微臣不敢。”

    “说!”高峻山端起刚刚送上来的热茶,揭开杯盖喝了一小口。

    “是这样的,”李部司用眼神支走送茶上来的属下,“有一个小小的案件,不过也不值一提,就是下面的县衙有人举报,我们的人在圈地。”

    “圈地?何解?”

    李部司道:“圈占近京各州县民人无主荒地,以及死于战乱的明廷皇亲、驸马、公、候、伯和太监等的土地。”

    高峻山一拍案几,怒而站起身来:“混账!圈地这么大的事情你不及时向我禀报,还要说小小的案子,不值一提?我看是你这个尚书不想做了!”

    李部司连忙解释:“微臣不敢!”

    高峻山指着李部司的鼻尖骂道:“你这个混蛋!政治觉悟这么低,我要关你三天禁闭,好好给我反省反省!”

    “秦王,是刘芳亮和马进忠在圈地,刘芳亮说是为了秦王而圈地。”李部司慌忙道出实情。

    高峻山愣住了,他收回了手指头,坐回在椅子上,问:“还有谁?”

    李部司道:“由于他俩带头,京城很多兄弟们的眷属也纷纷加入了圈地的行动中。”

    高峻山问:“你也有一份吧?”

    “微臣糊涂。”

    高峻山道:“你们农部立即下一道文,严禁圈地行为,已经圈地的必须全部退出。我看你们是想反了不成!”(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六十章 荣归故里

    (全本小说网,。)

    高峻山满腔怒火地离开农部,一回到文华殿,就召见首辅百里沙、次辅刘鸿儒、辅政御史刘理顺、吏部尚书田文居四位近臣商议对策。

    田文居愤慨道:“我建议把刘芳亮、马进忠送进大理寺,如此妄为,太无视国法!”

    刘鸿儒也是义愤填膺:“此二人太糊涂了!我们才进京,皇上都还未登基,他二人就做出如此有失民心的事情,该杀!”

    百里沙冷静道:“此二人不可杀,更不可将此事大肆宣扬。刘芳亮和马进忠都是重臣,刘芳亮还是国舅爷,重判了他们,百姓是高兴了,可是却冷了将帅们的心。我们才坐下江山,就要杀大臣,这样势必会把动摇不定的人赶到敌人那边去。再说,就算我们杀了刘芳亮和马进忠,也不会在百姓的心中落下什么好来,只会让他们说三道四。唯有把这件事压下来,暗地里处置。”

    刘理顺是在明廷里面混迹了好多年的人,当然明白这件事情的后果,他也是支持百里沙想法的人,他建议道:“我有一个解决的办法,可以不显山不露水。”

    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刘理顺,高峻山道:“请复礼快快说来!”

    刘理顺道:“请秦王下一道旨,鉴于不让近京各州县的无主之地、以及死于战乱的明廷皇亲、驸马、公、候、伯和太监等的土地荒废,责令都察院负责收为国有。此外,下令农部不要再插上此事,更不许四处扩散谣言。”

    田文居赞道:“妙计!妙计!把刘芳亮、马进忠的私人行为变成了奉诏行事,他们两个就没有责任了,其他人也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高峻山点头同意:“就依复礼之计!”

    ……

    当天,高峻山在传心殿召见了冯双礼。

    高峻山很不满意,对着冯双礼发起火来:“麻痹!老子白养了你们这群饭桶?京城外面发生这么大的事你们也不报告?”

    冯双礼不敢顶嘴,他连忙解释:“因为牵涉到刘芳亮,我怕情报有误,想核实之后再向秦王禀报。”

    高峻山难压怒火,他狠狠地点着冯双礼道:“你们一个个都在护着刘芳亮,别以为孤不知道,如果不是他牵涉在里面,你们早就向孤禀报了!你们、你们这些糊涂蛋!”

    冯双礼承认错误:“双礼下次不敢了。”

    他如此说高峻山的气才算下去一半,如果冯双礼百般狡辩,高峻山绝不会轻饶冯双礼。

    高峻山的语气缓和了一些:“你以为刘芳亮是孤的家人就可以为所欲为?你要记住,首先他是国家的臣子,其次才是孤的家人。刘芳亮这样做是损公利私的行为,严重点说就是蛀虫,是在挑起天下百姓起来向孤造反。”

    冯双礼只知道刘芳亮是国舅爷,没想到他所做的事会如此严重,高峻山的话可把他吓得不轻,他无不担忧地说道:“秦王,是不是要我去制止他?”

    高峻山一摆手:“不必了,孤已经采取了措施,你们不必管了,但是要吸取教训。”

    冯双礼总算松了一口气。

    ……

    圈地事件引起高峻山的警觉,刘芳亮国舅爷的身份,难免会使朝野上下对他多有敬重,长久下去权利必会倾斜,他必须找一个支点来平衡一下皇室成员的权利。

    他首先想到的当然是高桂英,高桂英以皇姐的身份就会分去刘芳亮对朝臣的影响,另外还有一个人,那就是皇后韩雨烟了,他决定让韩雨烟回一次家乡,把她的父母接来京城,有这二老在皇宫,刘芳亮对朝臣的影响必将少去大半。

    韩雨烟听说要他回一趟老家把父母接到京城,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像个孩子似的,把苏叶娜羡慕死了。

    这时的吉雅已经和四宝高绿洲去了沈阳,接受蒙八旗的投降。她奉高峻山之命,要把蒙八旗改造成忠于华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