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奸臣世家-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是赵煦明知道他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却一直对他信赖有加的一个原因。刑恕可是刚刚投靠了章惇,本来章惇还想在赵煦面前替刑恕美言几句。

    可赵煦还是将刑恕贬到了寿州。一方面,在听了蔡道的建议之后,赵煦是想利用刑恕去对付寿州吕家,而另外一方面,其他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是杨畏暗中向赵煦进言,此人一向奸诈,却总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且,刑恕当初依附蔡确,但是,在保守派掌权之后,他却在暗中协助对方攻击蔡确。

    这是有迹可循的,而赵煦亲政之后,也曾经在暗中派皇城司的逻卒们探查过那些回京的变法派大臣是否在元佑年间有过倒戈的行为。

    杨畏虽然投靠了吕大防,可也是因为他,刘挚这个朔党的党魁才会在保守派内部党争失败,被罢免出京的。而刑恕情况,赵煦就更是了解了。

    所以,赵煦才会在刑恕的问题上驳了章惇的意见,将之派到寿州以观后效。

    杨畏得到消息后,很快就来到了勤政殿。不过,这一次,和杨畏一向交好的梁师成并没有提前给过他任何的提示,这让杨畏有些不高兴。

    不过,在他听了赵煦的陈述之后,表面上比较委婉地批评了一句,道:“章大人这次真是有些糊涂了,怎么能向陛下出这么个馊主意呢?陛下,以章大人的为人,是想不出这些的,恐怕又是那个刑恕在临走之前就给他出的主意。”没想到,最了解刑恕的人还是杨畏。

    赵煦一听这话,仔细一想,还真有这个可能,刑恕这个人,蔡道暗中还给他起了一个外号——智多败,不知什么时候就传到了赵煦的耳中,这下子,赵煦对这个智多败的印象就更深了。

    看着赵煦布满潮红的脸,杨畏就知道官家主意已定,这件事是势在必行。

    不过,杨畏此刻心中满是懊悔,他也号称多智,可怎么这一回就错了这么好的一次机会呢?可究竟是谁给陛下给另辟蹊径,出了这么一个巧妙的主意呢?

    此人的心思深不可测,实属他的一个大敌啊!

    “陛下,此事可行,而且,肯定会成功的。元丰八年,向氏没有在护送灵柩的队伍当中,微臣是有耳闻的,那时,微臣就很奇怪,韩绛又不是傻子,如果向氏在其中的话,他又怎么敢去见朱太妃呢?可惜,那是,微臣不再京师,不然一定会上本参奏于她的。朱太妃那次真是受了无妄之灾了。真是太冤了!”杨畏这个时候当然是极力的赞成了,而且,也不忘了表一表忠心。

    可赵煦却知道自己这个心腹的德性,所以,将他的最后一句话直接就无视了

    “杨爱卿,那你看,朕应该找谁来商议此事呢?”赵煦问道。

    杨畏不加思索的回答道:“这件事,韩相公自然是要回避的,因为,牵扯到了他的兄长,不过,陛下在和众臣商议好之后,还是提前向其知会一声就是了。章三司和黄御史是第一个、蔡尚书、曾布尚书,蔡御史,是第二批,而曾肇和李尚书二人就算了。至于武臣那里,韩枢密肯定是要请的,其他人就得由陛下圣裁了。不过,微臣认为,那些人恐怕是不愿意参与到此事之中去的。”

    这件事,虽然是章惇和黄覆最先提出来的,可谁让他们自己出了那个馊主意呢?这次讨好陛下的盛宴,既然杨畏无法自己独吞,还不如大家一起参与进来。

    “报!”这个时候,梁师成突然小跑着跑到了赵煦的御塌前,跪下之后,小声地禀报道:“陛下,朱太妃那里突然传来一个坏消息,朱太妃她病了。”

    “什么?”赵煦闻讯之后立刻大吃了一惊,猛然站了起来,一步就跨到梁师成面前,揪着他的衣服领子,厉声喝问道:“母后她怎么好好的就突然病了,到底得的是什么病?这个罗锅子不是刚去母后住处吗?怎么母后好好地就突然病了。”

    “快说,是不是那个……”说到这里,赵煦猛然把话头斩断,因为他不想让杨畏知道蔡道刚刚来过,自己的这个心腹要是一听到那个罗锅子的名字,肯定就会想到刚才的那个主意其实蔡道出得。

    “陛下,您不必召集,这是朱太妃的病因。您先看看?”梁师成连忙把一张小字条塞进了赵煦的手中。

    赵煦急忙展开了一看,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稳稳地做回了御塌之上。

    “陛下,朱太妃她究竟如何了?”杨畏对赵煦捉摸不定的态度变化,自然是困惑不已,急忙问道。

    “给!”赵煦随手将那张纸条扔给了杨畏。

    纸条上只写了一个字——‘装’。

    映入眼帘之后,杨畏先是一惊,然后失笑道:“妙妙妙,实在是太妙了。朱太后此时生病实在是太妙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67 装

    (全本小说网,。)

    映入眼帘之后,杨畏先是一惊,然后失笑道:“妙妙妙,实在是太妙了。朱太后此时生病实在是太妙了。”

    ‘装’自然是装病了,这个主意当然也是蔡道出得了。

    之前,当被一个小太监领导朱太妃的宫殿之后,蔡道立刻就被四只小萝莉……不,应该是四位小公主给包围了。

    宋神宗十女,到了如今,仍然活着的,除了眼前黏着蔡道的四个小公主以外,还有就是将要嫁到两个韩家的三公主和四公主了。

    至于眼前四个公主是朱太妃所生,三公主淑寿公主也同样如此。可想而知,对于宋神宗来说,这位贤惠柔顺、甚至有些软弱的朱太妃功劳有多大。

    唯一让蔡道感到头疼的还不是这四个年幼的小公主,而是朱太妃本人。

    当一见到蔡道之后,朱太妃态度极为热情,嘘寒问暖就不用说了,蔡道总觉得对方再看他的时候,是用一种丈母娘在瞧自己女婿的眼神在审视着自己。这让蔡道在朱太妃的寝宫极为不舒服,简直就是如坐针毡。束手束脚的他,也完全失去了往日的从容。

    这四位小公主如今还年幼,没有分封称号,不过,蔡道有系统加持,知道她们几个分别是郓国公主、潞国公主、邠国公主,以及德国公主。

    这里面郓国公主年纪最长,是朱太妃的二女儿,今年虚岁十六岁,而潞国公主今年虚岁是十五岁,邠国公主十三岁。而年纪最小的德国公主其实就是当年那桩乳母案真正的主角。赵煦其实就是代她受过了。

    朱太妃在知道自己的长女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婆家之后,便准备为已经到了嫁人年纪的郓国公主和潞国公主找婆家。而眼前的蔡道自然就是首选了。

    至于罗锅子什么的,出家入道什么的,别说朱太妃不在意,就是这些公主们自己也在意,相反,包括淑寿公主在内,朱太妃的这五个女儿都非常喜欢蔡道。当然,年纪尚小的德国公主如今还并不清楚喜欢和嫁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要是当初,蔡道既冒着风险救过几位小公主的命,而且,几个人还在蔡氏学堂里面相处过一段时间。

    相比于规矩森严的皇宫内院,蔡氏学堂里宽松有趣、如沐春风的感觉一直在五位公主的心中挥之不去,留下来一辈子都难以磨灭、难以忘记的记忆。

    考虑到事情的重要性,蔡道还是请求朱太妃,先让几位小公主暂避了起来,他将自己向赵煦进谏的话说了一遍。说完之后,朱太妃一下子沉默了,脸上的表情也跟着阴晴不定。

    朱太妃在宫中一直都是谨守着自己的本份,因为她心里面清楚,自己虽然是赵煦的生母,但也只是个太妃而已,太后一直都是向氏的。只要赵煦继承了大统,并且坐稳了这个江山的话,她这个做母亲的就满足了。

    宋神宗驾崩,太皇太后活着的时候,就一直对她进行了无端的猜忌和责难,她也只能默默地咬碎了牙齿往自己的肚子里咽。朱太妃从小奇特的经历,让她比寻常女子更知道应该如何生存和忍耐。

    可她毕竟也是一个平凡的女人,也有自己心中的欲望。能够名正言顺被赵煦叫一生母后,又何尝不是她内心之中最大的一个冤枉呢?

    沉默了许久之后,朱太妃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蔡道,轻声问道:“孩子,你告诉哀家一句实话,这件事把握可大。”

    “嗯!”蔡道点了点头,并没有再说其他多余的话。

    “那……”朱太妃还想说什么,可又停了下来,因为,她此刻实在是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述心中的想法。

    蔡道并不知道刚才朱太妃具体想对他说些什么,可是,他却知道对方此刻的心里,地位什么的,朱太妃真得是不在乎,可她却是还真得不想因为他给大宋江山,可赵煦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蔡道解劝道:“娘娘,贫道知道您心里在想些什么,此时此刻,您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答应这件事。可贫道要说,您千万不能真得拒绝这件事。贫道知道,您其实并不在乎太后那个虚名,可这并不是为了您自己,而是为了大宋江山,也为了您的儿子,如今的皇上,还有十三皇子和您这四位小公主啊!”

    看着朱太妃投来诧异的眼神,蔡道接着说道:“想必娘娘您也听说过,邻国那位已经过世的梁太后,以及如今掌权的小梁太后的事迹吧!”

    朱太妃似懂非懂的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蔡道也不清楚对方究竟是什么意思,便大致给她讲述了一番。

    李秉常,被后人叫做面壁城皇帝。他本来是一个好儒且亲大宋的皇帝,如果西夏国当时真得由他掌权的话,在宋神宗其实,宋夏两国根本就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军师冲突。可偏偏,梁太后和他的兄弟梁乙埋,把持着朝政,即使李秉常亲政之后,也不肯放弃手中的权利,最后,竟然伙同梁乙埋一起将李秉常囚禁了起来。

    梁太后和梁乙埋也都是在元丰八年的那一年相继死去的,可就是,这样,梁太后也不肯放过自己的儿子,居然让自己的侄女,也就是如今的小梁太后继续把持朝政,结果,一生憋屈不已的李秉常就活生生郁闷而死。

    听了蔡道的这番盛茂并情的讲述之后,朱太妃都忍不住震惊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生怕自己叫出声来。实在是太骇人听闻了,而且,这个李秉常前半生的境遇和如今的赵煦又是何其的相似啊!

    可能,二位皇帝唯一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那个梁太后是李秉常的生母,而向太后却不是赵煦的生母。

    “陛下如今一些想要向他钦慕的父亲学习,恢复新法。可您也清楚,太皇太后和向太后一直都是文彦博和吕公著那些世家大族的后盾。一旦,陛下开始实施新法的话,您难道就不怕向太后会像西夏国的梁太后那样,行不可言之举吗?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

    还有,娘娘,您不要认为向太后就一定会这么一直退让下去的。陛下和向太后、以及她背后的势力集团之间的矛盾根本就不可能调合。先帝可不止一个儿子,当初,闹得沸沸扬扬的蔡确蔡相公企图废除陛下,迎立先帝的两个弟弟这件事,您肯定也有耳闻。

    可是,您焉知这件事的本身,不是太皇太后和向太后自己想要做得,在败露之后,倒打一耙,硬是将这屎盆子扣到了蔡相公的头上呢?您如果想要强行参与其中的话,不但会破坏陛下的大计,还会让陛下难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